內蒙道情

內蒙道情

內蒙道情,民間曲藝,屬於戲曲類道情,其音律豐富,有十三種套曲和七十二種曲調,其唱腔為聯曲體。發源在在內蒙古涼城縣雙山村。

歷史沿革和現狀

唱道情唱道情

道情,源於唐代道教在道觀內所唱的經韻,為詩讚體。宋代後吸收詞牌、曲牌,衍變為在民間布道時演唱的新經韻,又稱道歌。當前流行的道情主要有:山西的臨縣道情右玉道情,陝西的陝北道情,河南的太康道情,內蒙古的雙山道情。大家耳熟能詳的道情大概就是那首《翻身道情》:“太陽一出來哎嗨哎嗨呀,嗨呀、嗨呀、嗨呀,嗨、嗨、嗨――滿山――紅哎哎嗨哎嗨嗨喲――”

內蒙道情,發源地在內蒙古涼城縣雙山村,也稱雙山道情,最初出現在清朝末年,至今有一百多年歷史,比山西的右玉道情(2006年10月,右玉道情被列入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還要早。說起內蒙道情,晉蒙邊界的老百姓幾乎是家喻戶曉,在當地及周邊省、區人民民眾的精神文化中占有重要地位,深受老百姓歡迎。在60年代,內蒙道情曾代表烏蘭察布盟到自治區烏蘭恰特大劇院匯演,演員受到烏蘭夫主席的親切接見,並給內蒙雙山道情以高度讚揚。
近年來,隨著大眾傳媒的普及,雙山道情演出市場受到極大衝擊,演員隊伍老化,人員逐漸流失,傳承人員匱乏,致使雙山道情面臨消逝危機。作為一個為地方文藝作出相當貢獻的劇種,老演員和當地民眾迫切希望內蒙道情後繼有人,以保護這一失傳的地方文化。

基本特徵和概況

(一)演藝特徵

道情陣容道情陣容

道情,從藝術形式上講,可以分為兩類,一類是說唱道情,屬於民間曲種,另一類則是由說道情發展而來的戲曲道情。內蒙道情屬於戲曲道情,其音律豐富,有十三種套曲和七十二種曲調,其唱腔為聯曲體。它是利用諸宮調的曲子互相聯綴起來,組成有層次的大型唱段。每種套曲又有“正、反、平、苦、搶、緊”六種不同的曲子,唱腔根據需要臨時組合,有“正耍孩兒”、“反耍孩兒”、“平耍孩兒”、“苦耍孩兒”、“搶耍孩兒”、“緊要孩兒”六個曲子。這“正、反、平、苦、搶、緊”各有不同內容:“正”表示用正調演唱,一般用正調演唱的曲調為“商”字調;“反”表示用反調演唱,一般用反調演唱的曲調為“徽”字調;“平”表示一般正常的情緒,“苦”表示愁苦、淒涼的情緒,二者皆用正調演唱;“緊”表示唱腔結構緊湊,“搶”表示唱腔結構喜悅、輕快、類似“搶”一般地速度。還有以唱詞字數命名的“七字韻”“十字韻”以及“搶尾巴搶十字”、“平十字”、“苦路調”、“活路調”“高調”、“滾壁”、“界板”、“反界板”、“大起板”、“小起板”等等,及“耍醜”(丑角)特有的“快板”。

還有以唱詞字數命名的七字韻、十字韻、搶尾巴、搶十字、平十字以及苦路調、活路調、高調、滾壁、界板、反界板、大起板、小起板等等。音樂伴奏分為“文場”和“武場”,文場的主要樂器有笛子、二胡、板胡、底胡,揚琴等,武場的主要樂器有鼓、板、馬鑼、大鑼、小鑼、大釵、小釵、梆子等。形成活潑、歡快熱烈的氣氛,以它淳樸、清新的音樂特色和奪人心魄的藝術感染力獲得了人們的喜愛演員根據演出節目不同,需30--50人不等。

(二)藝人與藝班

內蒙道情劇團在這一百多年裡,已經相傳了六、七代。最早的師傅是李舉(肉舉),和山西右玉道情的師傅孟占明是師兄弟,他們的師傅是山陰的何全茂,當時李舉(肉舉)師傅來雙山村,教的最早的徒弟大部分已經去世了,演員最多時達到90多人,經過發展延續,現在的演員已經是第六代了,人數有40多人。

當時的台柱子有:丁英娃、任寶和、高忠根、丁萬和、丁富堂、高交臍、張存孩、趙三、吳老虎、何錢還、張老旦、曲春師、高倫等,當時受封建思想的影響,道情劇團里只有男演員。第二代以培養女演員為主有:丁潤枝、丁二女、張香蘭、賈連仙。第三代有:曲存後、曲福後、曲所住、高二愛、王凡枝、安福和、吳美珍等。第四代有:曲三萬、李根和、李喜蘭、曹改花、丁潤娃、丁關全、李福娃等。第五批有:丁旺旺、趙凡愛、王容梅、王青蓮、何愛枝、李三三等。到現在有趙利利、丁瑞芬、曲轉鵝、張芸芸、丁海芸等等。

音樂伴奏文場有:丁英奎、李永和、郭福柱、趙富子、趙大奎、丁秀文等;武場有:何盆扣、李金金、吳二娃吳立軍、柴福虎、張日明、丁滿貴等。還有“大衣箱”的:袁和等等都為雙山道情做出了很多很多的貢獻。新中國成立後,《雙山道情》在涼城縣裡、盟里、省里都匯演過,文化廳應該有過記載,如果不是因為選準的道情演員發生了某種原因,差一點就去了北京,這也是雙山道情的最大遺憾!

(三)演出曲目

內蒙雙山道情可以演出的曲目非常多,主要有:傳統戲《化金釵》、《打經堂》、《劉全進瓜》、《五龍台》、《小桃研磨》、《摸牌》、《李逵搬母》、《李大開店》、《劈棺》、《八卦》、《殺狗》、《蘆花》、《拉老漢兒》、《二女游花園》、《薛剛反唐》、《大破曹家莊》、《賣油郎獨戰花愧》、《吳燕能打道》和《二小打瓦罐》;新編的現代戲有《馬頭山》等。大部分劇目內容都以懲惡揚善、教育世人為主。戲內角色主要以人、鬼、神組成,充滿神奇色彩,讓人回味無窮。

面臨的困境

道情戲道情戲

(一)演出市場受到嚴重衝擊。當前,由於受大眾傳媒的普及、非演出團體和個人組台演出等影響,再加上雙山道情面貌陳舊,缺乏創新,時代感不強,雙山道情也與其他地方戲曲一樣,場場爆滿、掌聲如雷的輝煌一去不回,演出市場逐漸萎縮。
(二)演出人員大量流失。由於劇團經濟狀況拮据,演出人員工資很難保證,不少演職人員難安其業,很多人另謀出路。
(三)演出設備陳舊老化。從實地調查中發現劇團基礎設施和設備配置普遍較差,音響燈光樂器等設備長年流動演出消耗較大,卻得不到及時添置和更新,演出質量大打折扣。
(四)劇種面臨失傳危險。老演員現在年齡大的有80多歲,年輕演員由於外出打工、出娉等原因,出現了演員“青黃不接”的危險局面。同時,許多劇本、道具常年閒置,劇目和曲牌也只有少數整理、編印出來,相當一部分或存放於老藝人的箱子裡被蟲蛀,或存於老藝人的記憶中,或流散在外,無法妥善保護。如果後繼無人,雙山道情這一地方優秀劇種即將失傳。

相關建議

道情道情

(一)組織專人進行搶救性保護。組織音樂家、戲劇家深入雙山,對劇本進行收集整理,從當地老藝人記憶當中收集、挖掘未整理過的素材,包括做一些普查、鑑定、記錄、攝像、錄音等一系列工作。
(二)利用媒體開展市場培育。利用現代傳媒技術,如電視、網路、影像資料以及組織匯演等方式,進一步擴大雙山道情影響力,使老百姓“有戲必看,看戲必看雙山道情”,真正讓雙山道情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占有一席之地。
(三)藉助陣地培養新秀。可以在烏蘭牧騎演員中選拔演員重點培養,也可以讓藝校增設雙山道情課程,還可打破地域界限吸收並有意培養新一代傳承人,儘可能使其活態生存,使其在社會生活中得到自然的傳承和延續,使雙山道情這朵“帶泥土的奇葩”活躍在祖國北疆。

完善鼓曲類詞條

曲藝是中國民間藝術中的一朵奇葩,特別是鼓曲,種類繁多,各有說法
四川竹琴
長沙彈詞
四明南詞
揚州清曲
青海平弦
寧波走書
蛟川走書
上海說唱
贛州南北詞
鑼鼓書
粵謳
五句落板
貴州琴書
常德絲弦
陝西獨角戲
常德大鼓
花燈說唱
河間大鼓
山東大板大鼓
太平歌詞
陝西曲子
門歌
二夾弦
唐山大鼓
蘇北大鼓
浙江鼓詞
寧夏小曲
四川盤子
鐵片大鼓
滑稽大鼓
安康曲子
三跳鼓板書
祁陽小調
車燈
北板大鼓
沔陽漁鼓
安化地花鼓
祁東漁鼓
江西蓮花落
衡陽漁鼓
商雒花鼓
陝北道情
商洛道情
南陽鼓詞
隴東道情
瑞昌船鼓
西城板
耍花樓
無錫評曲
九江文曲
溫嶺道情
平谷大鼓
馬頭調
沁縣三弦書
翼城琴書
奉調大鼓
鼓兒哼
益陽大鼓
溫州蓮花
徐州大鼓
青海道情
山東花鼓
單人鑼鼓
鼓兒詞
滄州木板大鼓
臨清琴曲
河州調
杭曲
南昌道情
晉北道情
散花
金華道情
福州藝
五句板
打鼓草
南陽大鼓
燕山大板
褒歌
太原蓮花落
準北大鼓
浦東說書
廣西大鼓
鶯歌柳書
大廣弦說唱
逗腔
臨清時調
文曲坐唱
義烏道情
薌曲說唱
寧夏數花
太原大鼓
昆高笛曲
貴州燈詞
十音八樂
臨縣三弦書
沁縣三弦調
浙江道情
江西大鼓
對鼓
波陽漁鼓
廣西零零落
單琴大鼓
黎黃
閩東蓮花落
清音大鼓
臨海詞調
太湖大鼓
長沙大鼓
太平年
桂林漁鼓
寧夏道情
邵陽小調
湘南小調
湘西小調
岳陽小調
洪湖漁鼓
路橋蓮花
江蘇漁鼓
蘇北墜子
晉南道情
衡陽獨角戲
益陽獨角戲
常德獨角戲
株州獨角戲
衡陽地花鼓
上饒漁鼓
懷化獨角戲
湘潭地花鼓
邵陽地花鼓
常德地花鼓
零陵對子調
岳陽北花鼓
陝北琴書
晉南琴書
武崗零零羅
吉林琴書
溫州琴書
長沙蓮花落
雲南琴書
漢中蓮花落
延安蓮花落
陝北蓮花落
山東洛子
華北洛子
東北洛子
陝西琴書
潞安琴書
漢中金錢板
湘西錢板
打扦擔
滬劇說唱
蘇北琴書
粵曲說唱
白戲說唱
影調說唱
越劇說唱
秦腔說唱
青海越弦
湘昆坐唱
花鼓坐唱
府谷琴書
馬燈說唱
陽戲坐唱
昆明揚琴
碗碗腔說唱
建始揚琴
杭州花調
常德漁鼓
四句推子
商雒說書
長沙清音
陝南鼓詞
四川花鼓
瀘西花鼓
雙條鼓
隴東漁鼓
武崗絲弦
黃岩花鼓
木皮子
大庸絲弦
花兒小鼓
宜春三星鼓
東山番邦鼓
渾圓扇鼓
岳陽獨角戲
華容說鼓
邵陽絲弦
茶山鼓
圍鼓
坐鼓
喪鼓
孝鼓
贊土地
贊獅子
乾旱船
送春牛
南豐香
湘北鑼鼓
平定迓鼓
南寧春鑼
河南鼓子曲
安徽道情
溫州龍船
貴州彈詞
桂林彈詞
三跳書
瓷城三下響
蓮蕭
台州詞調
淮詞
山東彈詞
寧波彈詞
益陽彈詞
湘潭彈詞
杭州彈詞
陝南漁鼓
太平歌
紹興平胡詞
三弦平調
西寧弦子曲
河西曲子
河南道情
廣東木魚書
蘇州文書
月琴彈唱
大鐃書
小饒書
毛竹說書
胡琴書
昭通唱書
琵琶彈唱
拍南管
夏縣禹都調
霍縣碰猴書
台彎歌仔
下二調
上堂大鼓
商洛靜板書
湖北善書
貴州彈唱
大雷拉戲
北京時調
蘭州小曲
黃鸝調
太原秧歌
懷化漁鼓
霍縣地方書
廣濟文曲
湘南漁鼓
陝南道情
什錦班
衡南道情
山西道情
泉州歌冊
內蒙道情
令令
折尕
大名碟子曲
橫山調
麒麟調
簡板書
桑植小調
扯白歌
漢二黃
湖北號子
袒袒游
河州平弦
關中曲子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