鳳陽花鼓戲

鳳陽花鼓戲

鳳陽花鼓戲是一種安徽省的漢族戲曲劇種。被譽為鳳陽三花(鳳陽花鼓、花鼓燈、花鼓戲)之一,因起源於鳳陽縣長淮衛鎮(今屬蚌埠市區),故又稱衛調花鼓戲、衛調花鼓。鳳陽花鼓戲源自於花鼓燈,起初是花鼓燈的後場小戲,在清代中期逐漸成熟為獨立劇種。

簡介

鳳陽花鼓又稱"花鼓"、"打花鼓"、"花鼓小鑼"、"雙條鼓"等,是一種集曲藝和歌舞為一體的民間表演藝術,但以曲藝形態的說唱表演最為重要和著名,一般認為形成於明代。

鳳陽花鼓主要分布於鳳陽縣燃燈、小溪河等鄉鎮一帶。其曲藝形態的表演形式是由一人或二人自擊小鼓和小鑼伴奏,邊舞邊歌。歷史上藝人多以此為出門乞討的手段,鳳陽花鼓因此而傳遍大江南北。清康熙、乾隆年間,許多文人的詩文記錄了鳳陽花鼓表演時載歌載舞的熱鬧場面。清中期以後,舞蹈因素逐漸從民間的鳳陽花鼓中淡出,僅剩下唱曲部分,分為"坐唱"和"唱門頭"兩種形式。

鳳陽花鼓早期演唱的曲目多為當時的"時調",主要有<鳳陽歌>、<鮮花調>、<王三姐趕集>、<秧歌調>等,每一首都曾被廣泛傳唱。隨著歷史的發展,鳳陽花鼓的鼓、鼓條乃至擊鼓方法都在不斷變革。20世紀50年代初,新文藝工作者對鳳陽花鼓加以改革,增加採用了一些新的表現手法,剔除了小鑼,專用小鼓伴奏演唱,同時根據擊鼓用的鼓條特徵,將其改稱為"雙條鼓"。

歷史

鳳陽花鼓戲鳳陽花鼓戲

鳳陽花鼓據說始創於明朝。有史料記載:朱元璋當年定鳳陽為中都,因人氣不旺,文化不盛,便移江南富民十四萬戶和天下數千文人墨客到鳳陽安家,以繁榮都城經濟和文化。在江南富民中大多數為地主權貴,把他們從沿海移入內地,是朱元璋削減地主勢力的一項重大措施。因為這些地主失去了土地,也就等於失去了政治,失去了經濟。由於這些人很不習慣淮河流域"走大江,過小河,馬吃乾草無水喝"的乾旱和洪澇自然災害生活,因而經常有人出逃回鄉,官府發現後很快頒髮禁令:"凡逃跑者格殺勿論。"所以膽小的不敢明逃,他們便想方設法暗中外逃。 據老一輩人說,鳳陽花鼓就形成於這個時期。相傳,創始人最初用一個竹筒,兩頭蒙上羊皮,製成小鼓,又隨意折兩枝樹條當鼓捶,這就成形了今天雙條鼓的雛形。為了充實和完善這門藝術,他還自編了花鼓詞,扮做討飯者,邊演唱邊順利地走上了回鄉路。後來此辦法被他人得知,於是大家就都學著唱,就這樣鳳陽花鼓便繁衍開了。有記載的最早歌詞是:"家住廬州並鳳陽,鳳陽原是好地方,自從出了朱皇帝,十年倒有九年荒。"而今天所唱的歌詞是:"說鳳陽,道鳳陽,鳳陽本是個好地方,自從出了朱皇帝,十年倒有九年荒。"後首詞與前首詞乍看大同小異,但仔細品味,這裡還大有文章。前首詞第一句簡要交代作者的原籍和目前的住地;第二句他告訴人們,目前的住地原本是個很好的地方;接著第三句便露出了作者對統治階級的不滿,指名到姓地對朱元璋移民政策的憤恨,因此到第四句就給朱元璋套上了一頂大帽子,說鳳陽這塊好好的地方,就因為他做了皇帝,好地方才發生了"十年倒有九年荒"的景況。其實這說法也只是作者在泄私憤罷了。朱元璋做皇帝,這是歷史所賦予他的職責。至於自然災害的發生,處於那個特定的科學不發達的時期,他又怎能去控制、怎能去左右呢?作者硬把這災難的形成強加於朱元璋,這就很明顯地吐露了他對朱元璋的刻骨仇恨;不過我們從詞中也可品味到作者的悲觀之心,也能隱隱體諒到作者對老家的深深思戀之情。

這門藝術的鼓詞四句一轉,易記易唱,流傳下來後,一直被窮苦人作為一種乞討謀生的工具。聽上輩人介紹,在舊社會藝人們乞討表演時,他們三兩為伍,一人賣唱,其餘人挨門挨戶討糧討錢;更令人傷痛的是,遇上大災之年,窮人家因生活所迫的女子出門賣唱時,她們往往在雙條鼓捶上繫上布纓子,系紅布纓子的表示只賣唱不賣身;系綠布纓子的,則表示即賣唱又賣身,也就等於是淪落風塵,任人擺布。其中一首鼓詞中唱道:"家住鳳陽老城埂,三年旱災無收成,死了丈夫沒指望,奴今不知是誰家人"。有錢人家或手頭稍微寬餘的浪人一聽,馬上就上前去"討教",待一切談妥後,賣唱者便即刻跟隨他去,聽其吩咐和使喚。如果賣唱者遇上身無分文的無浪鬼,那可就遭透了,她們被侮辱後,不僅絲毫未取,而且還會挨一頓臭罵,或被一頓毒打。這種事情在舊社會是屢見不鮮的。

清代中葉,長淮衛一帶盛行一種在山歌、號子的基礎上形成的曲調,常被作為花鼓燈文場中的主要曲調來演唱,後來,藝人們吸收泗州戲與外來劇種的營養,根據說唱中的人物、情節、進行表演,逐漸向戲劇演變,至光緒年間,形成花鼓戲。

鳳陽花鼓戲鳳陽花鼓戲

民國初期,鳳陽花鼓戲進入全盛期,許多知名藝人如陳廣仁、李西、喬成、顧懷功等,活躍於沿淮一帶的農村舞台,經常上演的劇目有:<吳漢殺妻>、<東回龍>、<西回龍>、<大隔簾>、<小隔簾>等70多出。花鼓戲伴奏只有鑼鼓,沒有弦樂,其中的三大件(鑼、鼓、鈸)必不可少,演奏為4至6人,大多由演員兼任,講究鑼跟人,人跟鑼,互為幫襯。

鳳陽花鼓戲是“以唱為玩”的業餘性質,解放前,演員皆為男性(女角由男性反串),唱腔的發展受到一定的限制。建國後,鳳陽縣人民政府曾兩次搶救該劇種,先後兩次成立鳳陽花鼓戲劇團,並吸收女演員參加演出,他們將“鳳陽三花”巧妙地揉合在一起,創作出鳳陽花鼓<全家樂>,國家領導人董必武觀看後給予很大鼓勵。

與其他區別

與鳳陽花鼓區別

鳳陽花鼓戲與鳳陽花鼓區別,兩個不是一種藝術門類,基本上沒有多大關係,一個是戲曲一個是曲藝,在曲調上也無多少關係。

與花鼓燈區別

花鼓戲是在花鼓燈的基礎上戲劇化的產物,有很大的聯繫,這種聯繫也只在藝術的歷史上。

鳳陽花鼓戲與鳳陽花鼓還有花鼓燈經常會被人弄混淆

曲目介紹

鳳陽花鼓戲鳳陽花鼓戲

演唱形式:童聲、民間、娛樂、流行、伴奏

《鳳陽花鼓》的前十小節優美抒情,後面的襯詞部分幽默風趣。通過學習和欣賞,可以對安徽的民歌音調和當地的風土人情有進一步的了解,可以擴大我們的民族音樂語言,培養我們對民歌的興趣。要注意的重點是:切分音節奏。民間歌舞鳳陽花鼓的表演形式有什麼特點呢?

歌詞:左手鑼鳳陽花鼓

右手鼓手拿著鑼鼓來唱歌別的歌兒我也不會唱只會唱個鳳陽歌鳳陽歌來咿喲嘿得兒鈴咚飄一飄得兒鈴咚飄一飄得兒~飄得兒~飄得兒飄得兒飄飄一得兒飄飄飄一飄左手鑼右手鼓手拿著鑼鼓來唱歌別的歌兒我也不會唱只會唱個鳳陽歌(MUSIC)得兒~飄得兒~飄得兒飄得兒飄飄一得兒飄飄飄一飄得兒鈴咚飄一飄得兒鈴咚飄一飄得兒~飄得兒~飄得兒飄得兒飄飄一得兒飄飄飄一飄得兒鈴咚飄一飄得兒鈴咚飄一飄得兒~飄得兒~飄得兒飄得兒飄飄一得兒飄飄飄一飄

歌舞形式

鳳陽花鼓戲鳳陽花鼓戲

例如:民間舞蹈<花鼓新聲>

鳳陽花鼓又稱“花鼓小鑼”“雙條鼓”等。花鼓小巧玲瓏,鼓面直徑三寸左右;鼓條為兩根一點五尺左右的細竹棍。表演者單手執鼓,另一隻手執兩根鼓條敲擊鼓面,“雙條鼓”由此得名。

鳳陽花鼓的打法、舞步、花勢、演唱等在保持濃郁的地方特色的同時,揉進了現代歌舞的技巧,形式更加活潑多樣,氣氛更加熱烈歡快,還發展出新的舞蹈形式,名聲越來越大。鳳陽花鼓已在多部影視片中出現,並在全國表演和比賽中獲獎,走出國門也獲得讚譽。

鳳陽花鼓這種流浪賣藝的民間歌舞表演,在新中國成立後,被作為一種傳統的民間藝術保留下來,並成為我國漢族民間喜慶豐收、歡度節日和反映勞動人民幸福生活的一種民間歌舞表演形式。

藝術特色

鳳陽花鼓的表演道具很有講究。早期使用的花鼓為小腰鼓,至清末,演唱者為外出賣藝方便,將腰鼓改為小手鼓。花鼓小巧玲瓏,鼓面直徑三寸左右;鼓

鳳陽花鼓戲鳳陽花鼓戲

條以兩根一點五尺左右的竹鞭(或細竹根)為好。花鼓表演者單手執鼓,另一隻手執鼓條敲擊鼓面,"雙條鼓"亦由此得名。 鳳陽花鼓的表演服飾也有講究。一般來說:姑,頭戴紅花扎紅頭繩,上身多穿花布大襟褂,下穿深色褲,腰系深紅或深藍色圍裙,腳著黑色圓口帶袢布鞋和粉紅色棉紗長襪;嫂,頭扎白色或花手巾,上著藍士林平布大襟褂,下著深色便褲,腰系黑色圍裙,腳穿黑色圓口帶袢布鞋和豆沙色棉紗大襪。

鳳陽花鼓還有一定的演唱程式。初期,花鼓人以賣藝、乞討為主時的演唱分為"坐唱"和"門頭唱"兩種。"坐唱"為在街頭、作坊、村頭及私人客堂內坐在長凳上演唱,多為長篇敘事性故事。"門頭唱"即沿門乞討,即興演唱短篇,內容基本是吉祥如意之類的奉承話。傳統的鳳陽花鼓由夫妻倆演唱,女子肩背花鼓,男子手提小鑼,口唱小調。清代以後,演唱者通常為兩位年輕女子,一女擊鼓,一女敲鑼,齊唱或對唱,或由三人表演,另有年老樂器師伴奏。二十世紀初,為了增強表演美感,小鑼被減去。唱的時候,先打花鼓吸引觀眾,然後邊唱邊舞,唱完一節又打花鼓。建國後,鳳陽花鼓多為群體演唱,邊唱邊舞,隊形、打鼓方法和姿勢也有變化。

鳳陽花鼓演唱的曲調豐富。它源於當地的民間小調,又吸收了全國各地精彩的俚語,具有民族音樂的典型特徵。藝人們在乞討賣藝時,即興將平時所熟悉的歌舞曲調加以利用,並吸收當地民歌精華,經長期融合而頗具鳳陽地方色彩,有的甚至演變成一種新曲調。鳳陽花鼓最著名的、最具有代表性的作品有《鳳陽歌》、《王三姐趕集》、《十杯酒》等。

傳承意義

近年來,鳳陽花鼓受到了市場經濟大潮的衝擊,傳承斷層,面臨失傳的危險。目前,原生態的鳳陽花鼓已經趨於衰亡,其中蘊涵的豐富藝術資源還遠沒有被挖掘出來,這份珍貴的民間藝術遺產,需要保護。

為搶救性保護這一藝術瑰寶,鳳陽當地政府實施了鳳陽花鼓藝術保護工程,成立了鳳陽花鼓研究會和鳳陽花鼓鄉藝術團,組建鳳陽花鼓藝術學校,籌建鳳陽花鼓藝術博物館,組織鳳陽花鼓民間藝人及其專業創作藝術家對花鼓進行深度研究、蒐集和整理。

安徽省非物質文化遺產

安徽百科 安徽百科
安徽,地處江淮之間,因歷史上有古皖國和境內的皖山、皖河而簡稱“皖”。安徽是中國文化發達最早的地區之一,也是戲曲之鄉,保存著有“戲曲活化石”之稱的“儺戲”和古老的“目連戲”,發源於安徽的徽劇是京劇的前身之一。更多安徽百科知識,詳見微百科:安徽百科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