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
悄婚族,是指很多青年夫妻領完結婚證後,不舉辦複雜的婚宴,只請幾個要好的親戚朋友吃頓飯宣布兩人結婚的訊息,採取這種方式的以80後居多,網友將他們稱為悄婚族。與完全隱藏自己婚姻狀況的“隱婚族”不同,悄婚族會在領取完結婚證後,及時向單位和朋友公布自己已婚的訊息,只是通過“悄然結婚”的方式規避複雜的結婚典禮形式。
悄婚族是年輕人生活多元化、生活態度轉變的產物,也是年輕一代突出個性至上的一種表現,儘管被很多人斥為“不靠譜”,但這是個人的選擇,應客觀看待。
類型
簡約型
這類年輕人以異地婚為主,由於雙方都在第三地上班,按照傳統,結婚時要在男方和女方家鄉各辦一次酒宴,新婚夫妻本來就要還房貸,結婚還要兩地跑搞這么多排場,他們認為勞命傷財。雖然紅包總是能賺回來的,但他們並不想通過這樣的方式來“賺錢”,他們認為,付出的精力不是金錢能衡量的。
年輕一代的“悄婚族”注重理性消費,更多地在關注內心的需求,對於忠於內心的人來說,是一件好事。但尊重雙方父母,是應該做到的禮節,雖然簡單,但要真情到位。
低調型
這類人群以再婚人群為主。因為經歷過一次婚姻,他們更加體會到,真正維繫愛情的不是一時的排場風光,而是兩人內心的相知相愛。對於再婚的新人來說,“悄婚”也許是更適合的選擇。對於走過婚姻的人更明白,那些形式主義並不能保證日後的幸福。
原因
1、自己的婚姻一定要自己做主。壓力大,時間少,崇尚自由的年輕人在結婚的問題上也有自己的想法,“悄婚族”的隊伍正在不斷壯大並形成一種獨特的婚禮文化。
2、悄婚的理由就是要省時、省力、省心。悄婚沒有迎親隊,也沒有任何認親儀式,也不用去買那些只穿一次的禮服,省了很多錢。而省下錢就可以更好的充實自己的生活。
3、不用大操大辦,但一定要開心。他們對那些趕鴨上架的老規矩毫無興趣,結婚是大喜事,他們更喜歡辦得開心一些。
方式
1、可以買一些糖果,給身邊的朋友發發,然後在兩地請雙方的至親吃飯。
2、結婚的花費以出外旅行為主,旅行期間可以給朋友們帶回一些國外的旅遊紀念品,印上兩個人甜蜜的結婚照。
3、請一些朋友吃吃飯、唱唱歌,就像普通的聚會。
觀點
家長
大多數家長對此並不能接受,原因有三:一是認為不辦婚宴不體面;二是怕孩子將來會後悔;三是擔心送出去的份子錢收不回來,綜合考慮,不辦就是不妥。
而與此相反,也有家長認為,年輕一代在結婚時懂得理性消費,想辦法迴避一些外在形式化的東西,更多地關注內心需求,這是一種成熟的表現,應該是件好事。
網友
數據顯示,69%的網友推崇這種結婚只領證的方式,31%的網友則強烈反對。網友“cendy”奉勸道:結婚不僅是兩個人的事,也是兩個家庭的大事,所以婚禮是少不了的,否則那么多親戚和朋友無法交代。
也有網友她站在女人的角度上說:結婚,一輩子就一次,不可以隨便,在眾人面前穿上潔白而美麗的婚紗,對於女孩子來說可是一輩子的夢想。
專家看法
山東大學社會心理學教授王忠武認為,“悄婚族”是年輕人生活多元化、生活態度轉變的產物,也是年青一代突出個性至上的一種表現。在“傳統”這堵牆面前,80後沒有像上一輩人那樣按部就班地遵守規矩,而是紛紛擺出自己喜歡的POSE(姿勢)。奢華、繁複的儀式和程式不見了,透出的是“簡約”和“個性”。“悄婚族”未必能代表全體,但至少是一種改變。當然,這種觀念的改變,很有可能被父母斥為“不靠譜”。但這是個人的選擇,要客觀看待,不要非議。畢竟,真正維繫愛情的不是一時的排場風光,而是兩人內心的相知相愛。
濟南市社會學學會心理研究室主任李玉則認為,一般家長都不太會支持“悄婚族”,特別是女方家長會認為不辦婚宴不體面。雖然辦婚禮比較煩,但正如一些網友所說,婚禮畢竟不是兩個人的事,還要受到家庭和習俗等多重影響,所以對婚禮要理智看待。畢竟婚禮對於新人來說是值得紀念的日子,不要因為怕麻煩而留下遺憾。
雙語解讀
Privateweddingclan 悄婚族
Coupleswhokeeptheirwedding ceremonysimpleandprivateinordertosavetimeandmoney.Manyyoung peopleborninthe1980sareadoptingasimplerandthriftierwayto celebratetheirmarriagebyonlyhavingmealswithrelativesandclose friends.
(互動百科與《環球時報》英文版聯合推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