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由
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們的生活節奏也越來越快,在生活中難免會碰到一些晦氣的事,而且又是不可避免的,這時候我們總不能一直自己跟自己過意不去吧,老是處於這種狀態中,那樣是自己對自我身體的一種戕害。這時候,來一下阿Q精神的開脫,那是很有必要的。在現在的這個社會中,無處不可以發現阿Q的影子。而且是根深蒂固的紮根於人們的心裡,阿Q盲目自尊、自欺欺人、欺軟怕硬、麻木健忘,也就是中國人的盲目自尊、自欺欺人、欺軟怕硬、麻木健忘。阿Q這種精神,是在中國處於半封建半殖民地社會中,被壓迫被殘害而形成的產物。而現代人的阿Q精神,已經沒有了那時代的背景,可是卻也根深蒂固的保留下來,乃至茁壯成長。
對於現如今職場工作的白領人們來說,加班也許是家常便飯,不論月底、季度末、年終是否給一些物質上或是精神上的獎勵,只要你還想在本職工作崗位上繼續工作下去,就不得不無條件的加班!因此快樂加班也好,愁眉苦臉也好,都是正常地加班,往往還會因為效率不達標而得到批評呢!這時候白領們就會自嘲,稱自己為“阿Q”。於是就出現了“阿Q族”這一新興族群。
表現
現在在我們周圍的的工作環境裡,寫字樓里的人群中,也有著各種各樣阿Q的影子,不信您瞧瞧這些人,聽聽他們的“口頭禪”:
年終獎被扣的人說:“破財消災。”
被老闆穿小鞋的人說:“咱們走著瞧,早晚有一天——”
被同事欺負後忿忿地說:“不是不報,時候未到。”
被客戶欺騙後說:“吃虧是福。”
白領麗人被追求者放棄後說:“留得青山在,不怕沒柴燒。”
“白馬王子”求愛遭到拒絕後念叨一句話:“天涯何處無芳草。”
老公是個窮光蛋的女同事說:“男人有錢就變壞。”
怕老婆的男同事說:“有人管著好呀,啥事都不用操心。”
丟了工作的人對別人說:“我把老闆炒了。”
這次沒被領導提拔的人說:“塞翁失馬,焉知非福。”
卸了任的老總說:“無官一身輕。”
碰到電梯壞了說:“爬爬樓梯也好,可以活動活動筋骨,延年益壽。”
電梯修好了說:“坐電梯能節省時間體力,工作時精力更旺盛,工作效率更高。”
辦公室裝修後地板上處處是疤,辦公室主任說:“這樣防滑,安全!”
特徵
阿Q族是“自尊癖”
阿Q本是極卑微的人,他沒有家,住在土谷祠里,沒有固定的職業,只給人家做短工,人們忙碌的時候才記起他,一空閒,便把他忘記了。然而,阿Q卻很自尊,“所有未莊的居民,全不在他眼睛裡”,甚至趙太爺兒子進了學,他在精神上也不表示尊崇,以為“我的兒子將比他闊得多”。阿Q甚至瞧不起城裡人,認為城裡人把“長凳”叫成“條凳”、煎大頭魚時加蔥絲,都是“可笑”的。
阿Q族“欺弱怕強”
阿Q最喜歡與人吵嘴打架,但必估量對手,口吶的他便罵,氣力小的他便打。他尋釁跟王鬍子打架,打輸了,他便說君子動口不動手;他估量小D瘦小打不過他,罵小D是“畜生”,小D讓著他,他卻不依不饒,進而動手抓小D的辮子;對毫無抵抗力的小尼姑動手動腳,扭住她的面頰,說“和尚動得,我動不得?”大肆輕薄。可是,當他在路上遇到“假洋鬼子”時,他脫口說了句“禿兒”,不料被“假洋鬼子”聽見了,“假洋鬼子”舉起了“哭喪棒”,他便趕緊縮起脖子,等著挨揍,連吃了幾棍子,一點不敢反抗。
阿Q族是“性幻想狂”
他認為,“凡尼姑,一定與和尚私通;一個女人在外面走,一定想引誘男人;一男一女在那裡講話,一定要有勾當了”。所以,當趙太爺的女僕吳媽在廚房與他談幾句閒天時,他便忽然搶上去對吳媽說:“我和你睏覺,我和你睏覺。”
阿Q族“潑皮耍賴”
他跑到尼姑庵偷蘿蔔,被老尼姑發現了,他還強詞奪理,說:“這(蘿蔔)是你的?你能叫得他答應你么?”
阿Q族“善於投機”
阿Q本來是對革命一向“深惡而痛絕之”的,但當他看到“未莊的一群鳥男女(在革命到來之際)的慌張的神情”時,便想:“革命也好罷,革這伙媽媽的命,太可惡!太可恨!便是我,也要投降革命黨了。”阿Q革命的目的,不過是為了他自己的利益,“我要什麼就是什麼,我喜歡誰就是誰”。於是他想到了元寶、洋錢、洋紗衫、秀才娘子的寧式床、錢家的桌椅;想到了復仇,把和自己打過架的小D、王鬍子連同侮辱過自己的趙太爺、秀才和假洋鬼子統統殺掉;他想起了趙司晨的妹子、鄒七嫂的女兒、假洋鬼子的老婆、秀才娘子和吳媽,拿不定主意究竟要誰。所以,當他的“革命”要求一為假洋鬼子所拒斥,便想到衙門裡去告他謀反的罪名,好讓他滿門抄斬。
阿Q族“自欺欺人”,即“精神勝利法”
阿Q與人家打架吃了虧,心裡就想:“我總算被兒子打了,現在世界真不像樣,兒子居然打起老子來了。”於是他心滿意足,儼然得了勝利似的。當他被關進牢房時,他便“以為人生天地之間,大約本來有時要抓進抓出”;當他被拉去殺頭時,他便“覺得人生天地之間,大約本來也未免要殺頭的”。所以,阿Q“永遠是得意的”。
阿Q族“奴隸性”
阿Q看到審訊他的人穿著長衫,便知道這人有來歷,“膝關節立刻自然而然的寬鬆”,立即跪了下來。長衫人物叫他站著說話,但他還是跪著,並且第二次審訊他時,他仍然下了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