趕婚族

面臨近年來越來越嚴峻的就業形勢,一些高校女生或“相親找對象”,或在網上發帖徵婚,有的甚至走進了婚姻介紹所這一人群,被稱為“趕婚族”。

背景

趕婚族趕婚

又是一年畢業找工作的高峰期,苦讀四年的大學生即將踏出邁入社會的第一步,而隨著近年來就業難題凸顯,其就業期望值也總體下降。這種情況下,“幹得好不如嫁得好”的觀念在高校女生中繼續擁有“市場”基礎,不少女生或“相親找對象”,或在網上發帖徵婚,藉此逃避就業難題。在此情況下,全國各大婚姻中介中心迎來一個“事業發展的熱潮”,主力登記大軍正是這群臨近畢業的大四女生,婚介中心表示前來登記的準女大學畢業生數量呈現“井噴”。以某鵲橋中心為例,登記了生於1984~1988年的年輕女性共665人,其中,僅兩個月登記者有64人(大專學歷31人,本科學歷33人)。

原因

就業壓力

說白了就是視婚姻為就業捷徑。某女生感言,以前自己還對未來充滿憧憬,但現在反倒感覺沒什麼追求了,甚至總感覺身心俱疲,最近總想找個人嫁了算了,即便不上班,做個全職太太,那樣也就不用再在社會上摸爬滾打了。

性別歧視

大學生就業一直都很難,而一些單位的許多崗位更是不太歡迎女性,女性的求職空間本來就比男性來得更窄。而且如今職場的高壓狀態也使女性戀愛的時間和機會大大減少,如果大學里沒有談對象的話,畢業時先相親會來得更為妥當。而找個經濟基礎比較好的對象也沒有什麼不妥,畢竟我們都是成年人了,會有自己的判斷能力,也不會盲目地見錢眼開。即便相親,也是雙方有感覺,經過一段時間的交往,有一定的感情基礎才會結婚,如果能在比較好的物質基礎上收穫到愛情。

方式

一是父母介紹相親,某女生的母親說,女生在外面壓力大,不如嫁了好,況且,女孩子的最終歸宿還是要找到一個好婆家,這才是她們人生最大的幸福,所以,趁著大學剛畢業,趕緊先把婚事大概定下來,雙方先有個熟悉過程,一兩年內也就可以結婚了。而父母給孩子介紹的對象一般都是比較熟悉的,家境也會比較好,可以給孩子的婚姻提供一個好的起點。

二是由婚姻介紹所介紹,以某鵲橋中心為例,登記了生於1984~1988年的年輕女性共665人,其中僅兩個月登記者有64人(大專學歷31人,本科學歷33人)。

三是網路方式自由交往,一些女大學生經常在網上BBS或者婚介網、交友網發布交友、徵婚信息,發布qq等聯繫方式。

評論

在調查中,發現徵婚的女生幾乎都把“房子”、“穩定的高薪”作為必要條件,對此,不少女生回答,物質是婚姻的基礎,但是不能因此否定她們對精神需求的追求。

逃避壓力留隱患

福州大學心理學系主任何少穎認為,出現大四“趕婚”現象折射出社會的浮躁風氣,正如演藝界的明星、超女選秀等現象都向大學校園傳遞一個信息,成功是有“捷徑”可走的。

據統計,2007年全國普通高校畢業生人數達到495萬人,比2006年增加82萬人,就業形勢很嚴峻。這一現實確實給畢業生很大的壓力,於是有人就想走“捷徑”。“捷徑”意味著可以躲避壓力和艱苦奮鬥,伴隨著出現了以男生為主的考研“校漂”族,以及以女生為主的“趕婚”族。歸根到底,這都是畢業生拒絕長大、承擔壓力的表現。即使不談這樣的“愛情”會給她們的婚姻帶來什麼樣的隱患,這樣逃避現實的人生態度對社會和個人都是一個危險的信號。

“再浮躁,不能對學問和人生浮躁,人生處處有壓力,躲避不了。”

“給不起”婚姻

現在提到大四女生“趕婚”,社會表現出更多的寬容,不再一味以“傍大款”等帶有侮辱性的語言斥責。福州大學社會學系博士郁貝紅分析,作為大學生,本身對精神層面的要求肯定不會低,但是她們想通過與已經取得一定物質基礎的男性結合,來逃避社會現實的壓力,這讓她們在同齡的男性中較難找到伴侶,從而轉向婚介所尋找“成功人士”。

但是,這樣為婚姻也留下隱患。郁博士說,尋找志同道合的人生伴侶是每個人的嚮往,但是方式不同可能導致方向的失誤。

婚姻雙方應對等

“在婚姻里,雙方應該是對等的。”省社科院助理研究員賴文對“趕婚”現象一針見血地指出,“她們的作為,應該也可以算是往婚介所投一份簡歷。在雙向選擇下,等待投資的結局。”

賴文說,按照以往的社會調查結果,可以說當代大學生的價值觀發生了較大的變化,變得更加現實與自我,這是社會現實與教育體制共同合力的結果。但是,不要忽略了男性的看法,在社會壓力劇增的今天,男性一樣也希望生活伴侶能夠自強自立,而不願意買一個花瓶供著,或者當一張“長期飯票”,否則只能是對婚姻別有用心的人,不值得信任託付。

高校應作出反應

對於“趕婚”熱潮,一些資深教育專家表示,這也同樣反映中國大學校園婚戀教育的缺失。如何正確引導,是高校教育界應該深思的問題,不能一禁了之,更不能放任自由。“特別是在信息社會,社會功利色彩滲透入大學校園,這更需要高校作出反應。”

賴文表示,大學生“找工作難”應當更準確表述為“找好工作難”,希望一步到位實現理想生活的想法是不可取的。

建議

“相親時,首先要學會做好自我保護。”對於一些剛畢業的大學生忙著相親,福建婚介網的工作人員張小姐提醒,除非是比較熟悉的親戚朋友介紹的對象,否則不要輕易和對方見面,應該先了解清楚對方的情況後再考慮見面。而即便是熟人介紹的對象,也不要單獨見面,如果對方要求太晚見面或是到偏僻的地方見面,則一定要提高警惕,相親約會最好能在人流比較旺的公共場所,這樣才能保證安全。

同時,一些女大學生經常在網上BBS或者婚介網、交友網發布交友、徵婚信息,對此一定要小心謹慎,要發布在正規的網站,和對方交往時可先通過QQ、電話等一些不見面的方式多了解,覺得時機成熟,需要見面時,應該雙方由朋友陪同前往,在公共場所見面,並且不要輕易讓對方送回家。

另外,在相親、徵婚過程,女生也要和對方多交往,不要過早決定結婚。特別是一些女大學生剛畢業時,普遍比較缺乏安全感,相親時可能會過多地考慮物質上的因素,而一旦結婚後,隨著生活的積累以及年齡的增長,自己就會有進一步的感情需要,如果雙方長期沒有感覺,婚姻質量就會受到很大的影響。因此,決定前還要深思熟慮,多加思考。

新族人類

新新人類,為1980年代末期至1990年代初期的台灣流行語,最早的起源為1980年代末期。此類人群有“新潮”、“年輕”、“不同於舊時代的人們”的特徵。他們生活在物質及文化豐富的新時代,追求一切可觸及的新生事物,喜歡刺激與冒險,倡導新生活,新文化,新運動等。
HI族
99族
孤族
蠶繭族
趕巧族
炒車族
早退族
BT族
炒號族
草族
跪族
漂族
愛餓族
被迫族
無趣族
飆車族
標題族
暴走族
幫幫族
備胎族
背包族
奔奔族
不婚族
畢婚族
背車族
車床族
草莓族
友團族
車縫族
彩虹族
春困族
炒鳥族
抄號族
晨鳥族
簡訊族
考碗族
恐婚族
溜溜族
走穴族
流浪族
樂單族
賴班族
隱貸族
手娛族
藥盒族
典當族
代課族
蛋殼族
電腦族
洞穴族
電波族
代排族
代購族
定格族
飛人族
放氣族
飛魚族
飛特族
粉粉族
粉領族
國貨族
過勞族
哈哈族
號哭族
火腿族
合吃族
候鳥族
海蒂族
哈租族
哈韓族
喊山族
紅唇族
哈比族
倦鳥族
摳摳族
熱婚族
遊藝族
炒錢族
外食族
夜泳族
友團族
阿魯族
布波族
阿Q族
蛋殼族
海豚族
囤暖族
傍傍族
團拜族
曬愛族
挪窩一族
倚靠族
月光族
隱婚族
養卡族
御宅族
太陽族
跳蚤族
淘券族
討薪族
微量族
無性族
蝸居族
石人族
試藥族
曬黑族
燒包族
試考族
試吃族
伸手族
上班族
曬卡族
曬一族
剎那族
閃婚族
食利族
食泥族
試客族
急嫁族
摳門族
扣扣族
低碳族
懼上族
黑飛族
湊假族
拼居族
揭蓋族
海啃族
厭師族
蠶繭族
替課族
慳錢族
淘港族
短婚族
求生族
團居族
避年族
學租族
星光族
蝦米族
鹹魚族
藥丸族
坐班族
追風族
轉存族
裝窮族
蟄居族
追星族
智旅族
折客族
準婚族
職客族
宅內族
晚睡族
威客族
婚活族
捏捏族
陪拼族
學租族
準老族
走班族
透明族
脫光族
淘寶族
夾心族
簡易族
急婚族
酷摳族
回巢族
爬鋪族
管道族
花草族
擺婚族
密碼族
路憂族
辣奢族
周光族
淘婚族
庫索族
鼠族
穿青族
211蟻族
捧車族
陪拼族
龐克族
拼位族
窮忙族
潛水族
日光族
試衣族
刷刷族
閃電族
哇喔族
草莓族
慢活族
裝嫩族
洋漂族
賴校族
熬熬族
奶瓶族
年清族
泡泡族
榴槤族
樂和族
裸婚族
懶婚族
樂活族
獵婚族
麻豆族
蘑菇族
秒殺族
掏空族
歌特族
車震族
張三族
偽婚族
宅內族
快閃族
隱身族
叮飯族
蹭蹭族
恐假族
囤囤族
購硬族
海囤族
掏空族
鐵丁族
SOHO族
BOBO族
WINK族
YOYO族
NONO族
LATTE族
啃椅族
恐歸族
啃嫩族
啃小族
樂定族
零薪族
賣折族
漂一族
拼折族
棄檔族
搶票族
騎游族
悄婚族
時彩族
速配族
掃街族
拖粉族
臥學族
圍脖族
蝸牛族
虛客族
宅生族
做種族
剛需族
陪吃族
裝忙族
隱居族
戒駕族
研漂族
找罵族
曬密族
向日葵族
黃昏就業族
裸體上班族
下水道一族
月老族
跳早族
鐘擺族
4050族
99一族
yes族
紫E族
FUN族
地下族
裸光一族
淘券一族
網咖一族
螢火蟲族
胡蘿蔔族
新丁克族
90後帖族
90後潮男族
捷運娛樂族
網路理車族
網路廬舍族
文化創造族
帶客插隊族
網路曬衣族
奧運搶婚族
隱性就業族
網路曬衣族
馬扎排號族
白領擺攤族
白領練攤族
敗犬女一族
超市試吃族
國際自由族
上班帶飯族
無線蹭網族
打烊購物族
超市收票族
職場幽怨族
二手名牌族
文化啃老族
長三角通勤族
信用卡啃老族
職場動物族
課桌徵婚族
月光退休族
夕陽隱婚族
周末失蹤族
職場閃離族
都市種養族
未富先奢族

新時代的結婚族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