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述
孩子們一旦成家,就會和父母分居兩處;親戚朋友除了過大節辦喜事碰個面,平時甚少走動;晚輩們因為忙於工作,很難做到“常回家看看”……眼下在某些城市市區,親朋好友們為了互相有個照應、多增加來往,而同擇一地段或者同一小區互相挨在一塊兒居住,這種現象被稱作“團居”現象。案例
5戶14口人同住一小區婆家、表弟住6幢,娘家、弟弟、弟媳、小侄子住11幢,發小兄弟夫妻住12幢,陳文慧自己一家則住10幢……5戶人家14口人,其樂融融地匯住在溫州市區府東家園內,成了最牛的“團居”一族。文慧和老公都是龍灣永強人,結婚生子後定居府東家園。但是小兩口都是上班族,平時要照顧孩子,周末又要回龍灣看望父母,實在不方便,於是他們鼓動雙方父母,搬到一個小區住。2010年2月,文慧媽媽在府東家園購置房子,和文慧家隔幢緊挨。因為房子較大,又是二躍三的套型,文慧的弟弟和準弟媳在父母的慫恿下搬了進來。平時,大家常在爸媽家裡弄個小型紅酒會,一家人聊聊生活和生意上的事情,別有一番濃濃的親情。不久,公公和婆婆也按捺不住了,他們通過中介找到了第6幢1樓的一套花園房,並在2010年6月入住。“緊接著,我表弟、我老公發小也在小區內買了房子,真是一人吆喝,大家都呼應。”文慧說。
團居目的
“團居”人群主要是為了一家人相互有個照應。三十而立的朱先生和妻子的事業正如日中天,為了讓他們安心工作,朱先生的母親錢阿姨將自家市區學院西路的房子出租,特意在兒子家附近的洪殿筲箕塗租了套小面積套房。錢阿姨說,既可以幫兒子帶孩子,平時讓兒子一家到她這吃飯,空餘時間還可以去兒子家幫他們打理房間。
五十多歲的劉先生,是一家單位的負責人,平時工作更忙,根本沒時間抽空回家看望年邁的父母,腿腳不便的父母去他家串門也很不方便。年初,劉先生就開始在自家住的大自然小區里找合適房源,為的就是將父母搬到身邊住。今年8月份,劉先生的願望終於實現了。老人笑呵呵地說:”我住9樓,兒子家住17樓,平時想串門,一趟電梯就行了,方便。”
專家觀點
社會問題專家、溫州市委黨校公共管理教研部副主任張紅軍副教授認為,市民“團居”現象,是和諧社會建設的新形態。第一,人們一直看重血緣、親緣和族緣關係,過去溫州人“群居”和“族居”的生活意識和習慣,被現代城市快節奏的生活和獨居生活模式衝擊得支離破碎,拉大了人們的生活距離,淡化了人與人之間的親情,而潛意識裡大家對共享天倫之樂的生活需求更加渴求;
第二,溫州人的家庭觀念很強,子女孝順父母、父母方便幫襯子女,也是家庭生活嚮往的目標,這種融洽、“雙贏”的生活方式,在現代城市顯得彌足珍貴。
第三,現代人生活中如何更好地維繫朋友間的友情,促成了人們去尋找這種新的生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