權利在握
調查顯示,25歲至40歲之間的女性消費能力最強,她們所感興趣的領域並不僅僅集中在服裝、化妝品及娛樂產品,她們在旅遊、購買房屋、車子、投資奢侈品及藝術品方面也都有大幅增長。這種情形和女性在社會結構中所扮演的角色息息相關,據估計,在中國大陸約有30萬左右的海蒂族,她們所處的行業多種多樣,例如服裝、化妝品、公關公司、傳媒等,當然海蒂女郎不會滿足於這些傳統女性行業,她們早已野心勃勃要接管許多久為男性統治的領域,例如科技、網路公司、金融、投資、藝術品拍賣等等,我們能找到許多例子:30歲出頭的馮鈺畢業於北京大學,她在加盟某網路公司第一年就創造了100萬美元的廣告收入,這個成績至今仍是IT界的神話,現在她就任TOM網的副總裁。
與馮鈺一樣令人矚目的高層女主管還有很多,例如噹噹網的聯合總裁俞渝、follifollie的中國區總裁談雪晶、美國賽仕軟體中國區總經理龔仲寶等等。較之相對保守的中國大陸,香港的海蒂族們則幸運的多,問卷調查顯示香港有74%的企業委任婦女為管理高層。這種情形在管理大師杜拉克看來是必然的:“當今時代的轉變,正好符合女性的特質。”
奢侈品的寵兒
即便經濟不怎么景氣,但《商業周刊》的報導仍指出,全世界的奢侈品消費市場將持續攀升。市場研究機構Mintel則認為到2010年,全球的奢侈品市場將會提升33%。這些數字讓我想起著名劇集《SexandtheCity》里的金髮美女Samantha,為了買到一個Hermes的BirkinBag而費盡心思,這一幕實在是經典的海蒂女郎喜劇,一切都是追求快樂與享受。
奢侈品牌們不用讀FaraWarner的《夏娃經濟學》也很清楚,支撐他們的商業帝國的主力並非只有明星名流,還有很大一部分是這些“敗家”的海蒂女郎。海蒂女郎們的收入有相當一部分花費在衣物及配件上,比重從收入的18%至35%不等。追求舒適、喜歡被矚目的海蒂們會積極地關注巴黎、倫敦、米蘭的各大發布會,對Gucci、Chanel、Prada等大牌動向了如指掌。30歲以下的海蒂族在服裝上投資的比例較大,35歲以上的海蒂們則熱衷於家居產品,特別是在設計師家居品牌上的投資,在很大程度上也促進了許多知名品牌與藝術家的合作。
品位
在海蒂族的消費過程中,無意義的衝動消費是逐年減少的。事實上,即便是在更新衣櫥的問題上,海蒂女郎們也會像處理商務事宜一樣計畫周密。“衣服體現內心,買衫也是一門藝術。”JoyceBoutiqueHoldingsLimited的創始人JoyceMa這樣說。海蒂女郎正是這樣身體力行,她們會更進一步地將消費看作投資,一件GIVENCHY的小黑裙會令她們怦然心動。所以,你認為玩弄花招去買BirkinBag的Samantha是個簡單物質女郎?當然不,BirkinBag是Hermes最經典的一款皮包,永遠沒有現貨,需要排隊等上3~7年,它既是身份的象徵,更是非常好的奢侈品投資。品質+設計,是海蒂女郎消費的基本準則。
較之服裝,海蒂們還熱衷於家具、旅行。當全世界的人都去巴黎、米蘭的時候,她們早已將這些熱門旅遊城市從自己的計畫表中劃掉,轉而踏上前往布拉格或是科爾多瓦的火車,城市裡的博物館與大教堂比香榭麗舍大道上的LouisVuitton旗艦店更有吸引力。對於海蒂們來說,旅行不僅僅是休假,更是一種積累經驗的方式。在藝術投資方面,海蒂們更懷有巨大的熱情,尤其是熱衷於投資一些正在上升的新星藝術家作品。而另外一些海蒂們自己就是藝術家,居住在798工廠內的設計師林菁從歐洲留學回來,設計家具和瓷器,她的家是一個大廠房改造的LOFT,“流行是短暫的,我喜歡經典的設計。”她的家裡有許多oldfashion,但非常漂亮的東西,藍色的冰櫃、巨幅屏風、霓虹燈和摩登Urban躺椅奇妙地融合在一起,喝茶就用自己設計的杯子。海蒂女郎的品位從不令人失望,當然,這也是因為良好的教育北京和高薪所帶來的自然結果。
特點
如果要為海蒂族下一個核心定義,那就是自由。
在調查當中,只有不到16%的海蒂族認為工作很重要,剩下的84%則認為尋找活力和樂趣才是生活的真諦。而即便是少數派的海蒂女郎也不會將自由置於工作之下,相反,在她們眼中,工作更像是一種積累經驗的過程,或是一種可以擴展社交生活的手段。“自由”這個詞兒不再是形式意義上的單身,海蒂族完全不抗拒婚姻生活,Independent指的是經濟與思想上的“獨立”,由此帶來心靈上的自由。
海蒂族,正在悄然興起的一個族群,正以女性的方式改變著這個世界。無論是英國的七百萬,還是中國的30萬,她們正日益成為各個領域的風向標。
當今社會的新族類
你知道“洞穴族”、“飛魚族”、“草莓族”是指哪一類人嗎?這可不是某個民族的簡稱,是一個對當下社會,對某一類人的別稱。本任務讓我們一起去了解身邊的新族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