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食試吃族
目的
他們以吃遍天下美食為樂,通過種種途徑尋找隱蔽在上海的美食店鋪,但又深諳“獨樂樂不如眾樂樂”之道,每遇到中意的店鋪和菜餚,就會寫到大眾點評網上,讓志同道合之人也能有此口福。這群人叫自己“試吃族”。
通過報紙、雜誌和網路參加免費試吃活動的食客不在少數。樂於參加這類活動的,大多是公司白領或者大學生。他們除了"享受"的權利,還兼有一些"點評"的義務。
口味評價
“試吃族”從來不迷信,因為他們懂得眾口難調的道理。別人覺得好吃的自己並不一定喜歡。因此他們會“身體力行”,吃完就馬不停蹄趕回家寫點評。 “好吃的會通過盛讚來抒發自己難以壓抑的喜悅之情,而吃得不爽的會毫不留顏面地痛批。 ”絕大多數人並不會因為白吃而"嘴軟"。
除了網際網路,“試吃族”還會試著自己去尋找隱藏在身邊的美食。更多的“試吃族”會選擇一種偶遇,有時散步正好路過,眼前一亮,被某種力量吸引,進去一試果真不錯,頓有踏破鐵蹄無覓處、得來全不費工夫的快感。但是無論是尋寶還是偶遇,殊途同歸的是最後要在網上告訴“族人”自己的收穫。“碰到好吃的就要分享,這是我們的‘做人底線’。 ”
活動組織
大眾點評網的部落里舉行免費試吃的活動,每期在報名者中抽取十人去全市的特色餐館試吃。訊息一經發布就在“試吃族”里引起熱烈反響。但是活動可不是單純的一次吃白食,它給了在網上志同道合的人有了網下見面交流的機會。”儘管都是第一次見面,但是一報“江湖諢名”,彼此之間很快一見如故,分外親切。網友們痛快淋漓地侃大山,等到聚會結束,不少人都已經成了知己。
除了網站組織的,還有個人發起的聚會活動。通過msn、qq等聯繫方式,或者在部落中發帖來招人。而決定到哪裡吃、去吃什麼則往往是最令人頭疼的,每個食神都會堅持說自己推薦的地方是最好的。經過一場漫長的爭論之後才能妥協。然後安慰其他人:“下次一定去你推薦的地方! ”也有人覺得:“有這么多朋友一起,吃什麼也都無所謂了! ”於是,以美食為名義的聚會不間斷地在城市的各個地方舉行著,從陌生人到朋友,再從朋友到好朋友。
超市試吃族
隨著超市各種“試吃”行銷手段的展開,越來越多的食物被端上試吃台,這些以試吃為由頭,品嘗各種美食而不花錢的,就叫“試吃族”。一些單身族解決晚飯的問題就前往超市“試吃”。不僅嘗遍各色美食,還能吃飽不花錢。試吃產品越來越多,“試吃族”的隊伍也是越來越龐大。甚至有牛人自製《試吃攻略》,大曬試吃經。
試吃族是越來越爽,而超市卻是大呼傷不起。超市負責人稱,最忙的時候一個產品試吃日消耗額在一千元左右。如果加上其他,量就不可預計了。
經驗發布
從超市獲知,“試吃族”的年齡跨度也很大,小至幼稚園寶寶,大至七旬老人。這不,天涯上更是有牛人出貼告知同行們完善的《試吃攻略》。《攻略》上除了提到類似小樹的“假裝購物法”以外,還提出了“羊群心理現象”,即趁人多的時候上前試吃一番,不容易被發現,也不容易被記住。另外,《攻略》還提到了最困難的試吃境遇——空無一人的水果試吃點。這個時候,要裝作若無其事地品嘗新鮮水果,如果實在不想買,就做出不滿意的表情。或者,先買下來,然後偷偷放回櫃檯。各種各樣的“花招”,都是試吃族們親身體驗後得出的結論。而不少網友還跟帖表示,他們有更好的辦法,例如——帶小孩試吃。
案例
小樹是個標準的85後,單身至今。沒有約會的日子,如何解決周末的晚飯(PS:這一天他只吃一頓飯)就成了一個無比頭疼的問題。“不過最近發現了一個好辦法。”小樹口中的這個“好辦法”,就是去超市試吃。“反正也是要買一些糧食儲備,就順帶把晚飯給解決了。”他通常的做法是:去到超市,推個推車,往裡頭塞點東西,然後裝作閒逛來到試吃台前,頗有興致地拿起試吃的食物,一口吞下,當然,還不忘發表一下自己不買的理由。這樣一圈下來,吃的喝的,都進了肚子,晚飯自然也是解決了。“特別是一些餅乾類的,容易飽,試吃的品種又多,是晚飯的最佳選擇。”小樹說,最誇張的一次,他連醃製的海鮮也吃了。因為常常做這些事,小樹會輾轉於各大超市間,“為的就是不被認出,不那么丟臉。”
超市態度
“很多來試吃的人我們都認識了。”世紀聯華慶春店一位正在進行某款飲料試喝的吳小姐告訴記者,來試喝的“熟面孔”多得數不清。“有個孕婦,每周末都會來,很有目的性地跑到各個試吃點,吃完喝完後什麼都不買。幾乎每個搞試吃的店員都知道她。”一位餅乾的試吃銷售人員說,來試吃的,多是老人和小孩,“有些反覆幾次來吃,吃了還要拿,我們也不能說什麼。很無奈。”
而慶春店副店長丁穎告訴記者,最忙的時候,光超市一樓的生鮮就有10個產品的試吃,日消耗額在一千元左右。如果加上其他三層,量就不可預計了。“特別是反覆來吃的,讓供應商們傷不起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