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會背景
據統計,中國在外留學人員總數達46萬,每年仍舊有一批又一批的學子,帶著對未來的憧憬,湧向海外求學,家庭花費上百萬元供其海外求學;而留學歸來卻眼高手低,依然由父母供養,竟出現了一批“海歸啃老族”。
畢業卻不就業,雖身無長物卻又出手闊綽,如今這類“啃老族”日益壯大。而近來,不少“海歸”也加入了“啃老”隊伍,成為“海啃族”。社會學家、復旦大學顧曉鳴教授表示,勤奮、勤勞、優秀,這是20世紀80年代留學生的“群像”,但是90年代後期尤其是21世紀以後,在出國的小留學生身上很少能夠看到這些品質的痕跡,其中一個很重要的原因是“家長包辦”留學生活。
2011年,由教育部認定的留學服務專業機構啟德教育集團,以全國七千餘名各行各業的海歸為樣本,推出“海歸就業力調查”報告。調查顯示,海歸身居要職拿高薪的並不多,起薪一般在3000元左右,薪金在3000-10000元的占71%。其中,58%的受訪者是普通員工;月薪上萬的只有15%,一般擔任的是主管、經理職務;僅有6%左右的受訪者是企業主、合伙人或是公司CEO等高管。
海啃原因
專業選擇盲從
啟德教育集團的調查顯示,有59%的海歸留學時選擇的專業是經濟、管理類,這一直是中國學子趨之若鶩的熱門專業。啟德教育專家詹晶明指出,有些專業容易受經濟形勢影響,選擇時不要盲從。比如一度銀行業發展態勢良好,在國內曾經掀起過學金融熱,但現在這類海歸人才很多,局部地區出現了僧多粥少的情況,就業前景明顯看淡。
如今,海歸從事的行業趨向多元化,主要分布在金融業(21%)、文化體育教育娛樂業(18%)、商業服務如諮詢、法律(15%)、電信及電子信息服務業(9%)、製造業(5%)等等。
詹晶明也指出,不少留學生選擇了一些在國內看來較新的專業,但是由於國內行業與國外專業教育之間存在暫時的脫節現象,他們回國後可能一時找不到與之對口的工作。本次調查就顯示,在所學專業與工作崗位匹配度的選擇上,有15%的海歸表示完全不相關。
就業心態沒調整好
從職業規劃的角度看,這樣的海啃主要是心態沒調整好,典型的高不成低不就。其實只要一份職業跟所學專業不完全相關,職場新人都需要從頭學起。用人單位看到的是你名校的學歷證書,但是無法看出你有多強實力,能給企業創造多大價值。這些需要在工作中證明。
海歸在職場不再像過去受到僱主歡迎,但目前大陸的大學生對於出國求學仍抱有很大的憧憬。《中國青年報》對兩千四百多名大學生進行的留學意向調查發現,仍有超過80%的大學生想要出國留學。 其中,有高達66%的受訪者認為未來五年留學生歸國就業的機會,肯定比國內畢業的學生更好,反對者僅有2.5%。
在大學生還一窩蜂想到海外鍍金,而忽視了國內市場其實對海歸派的需求正不斷下降,未來除非海歸調整心態,以所學與土產畢業生公平競爭,否則海待和海啃的情況會越來越嚴重。
專家分析
“勤奮、勤勞、優秀,這是80年代留學生的‘群像’,這也是人們後來產生所謂‘留學崇拜’的重要原因;但是與80年代出國的留學生不同,90年代後期尤其是新世紀以後,在出國的小留學生身上很少能夠看到這些品質的痕跡,其中一個很重要的原因是‘家長包辦’。”社會學家、復旦大學顧曉鳴教授對記者說。
顧曉鳴表示,“海歸啃老”也有不同層次的“啃”,對於象曉濤那樣暫時沒有找到合適的工作崗位和心理定位的“海歸”,他需要的是一些理解和機會;而那些未學到真材實學歸來的“南郭先生”,則要缺什麼補什麼,回來以後在實踐中學習;至於“小海歸”,家長的手一定要放開一些,“家長包辦”到頭來只能是“海歸啃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