詞語含義
草莓這種水果,外面光鮮奪目,卻質地棉軟,稍一施壓就整個抵抗不住變成一團稀泥,但是它的表層也疙疙瘩瘩挺有個性,和他們相處拿捏要十分小心。他們重視享樂卻受不了挫折,抗壓性差,合群性不足,主動性和積極性均較上一代差。
現在的年輕人老是被冠上“草莓族”、“水蜜桃族”,在所謂的“大人”眼中,是一群成天追逐最新科技,沒有思想卻禁不起碰撞的新新人類,對於這樣的刻版印象,流行樂團五月天在歌曲《米老鼠》里反駁:“誰是草莓族,你才是榴槤族,一身傷人頑固,傷害我,還要我不哭。”鮮明的刻畫了與草莓一族相對的“榴槤族”的形象:固執己見,粗暴傷人。
草莓族最早是Career就業情報董事長翁靜玉在90年代提出的,而相關文章集結成書出版距今也超過10年了。翁董事長所謂草莓族,原意根本並非現在的六、七年級生,而是指當時30歲以下的年輕人,亦即現在的五年級生。他們做為“後嬰兒潮世代”,不論是價值觀或工作觀,都和先前的世代,出現明顯的裂變。
現今的“草莓族”,多用來形容1981年後出生的年輕人像草莓一樣,儘管表面上看起來光鮮亮麗,但卻承受不了挫折,一碰即爛,不善於團隊合作,主動性及積極性均較上一代差。開始投入職場的“草莓族”,最大的特色之一,就是工作時往往沒什麼定性,只要有更好玩的工作,或是較高的薪水,就會見異思遷。
職場族群
拿這個來對比中國內地職場,“草莓族”的身影同樣可見。一方面求職難的壓力重重,另一方面,短期內高離職率也讓用人單位頭疼不已。
老闆們抱怨說:“如今的大學畢業生,愛漂亮愛打扮、上班遲到、說是每天要睡到自然醒,工作要錢多、事少、離家近,不虛心學習、不接受批評,抗壓性非常低,自尊心特別高,每位都極具個性。
現狀調查
有愈來愈多大陸人士發現,1980年以後出生的年輕人(也就是台灣俗稱的七年級生),竟然也出現跟台灣草莓族一樣的病症。大陸草莓族與台灣最大的不同點是,大陸草莓族的誕生完全是政策使然,這個政策就是計畫生育。這個為了減輕大陸人口壓力的政策,在實行多年之後,並沒有收到當時預期的效果,反而造成了許多問題,其中最嚴重的問題,便是造成大陸競爭力中斷的七年級世代。
現代的年輕人的確是在家裡的呵護下長大,集三千寵愛於一身,使得大陸這批七年級生,因為家中過度保護與溺愛,讓他們凡事都以自己的感覺為主,不但抗壓性低,過度自我為中心,崇尚物質、追求名牌的情況更是嚴重
性格特徵
1、“好高騖遠”與“腳踏實地”
他們常被說是不知天高地厚,但其實他們沒有那么無知。第一份工作的理想薪水是三萬五到四萬五千元,但真要他們推測大概能拿多少時,也大多意識兩萬五到三萬五千元才比較可能,未必那么不理解理想與實際的落差。
2、“賴活”與“樂活”
“少子化”的社會及生活水平提高,是現在年輕人被視為“草莓族”的一大原因。他們大多數還是靠父母的零用錢活著,甚至手機費用全由父母支付。不過,也沒那么“賴活”,打工的選項里,開始有了靠著“投資理財”掙錢的方式;“投資理財”的花用甚至比休閒娛樂多;而且,他們也斤斤計較了起來,朋友欠個十元、五十元非還不可,為了錢撕破臉的“絕交界限”可是緊得很。
即使升學壓力沉重,高三生戀愛照談、休閒照樣努力有品味。誰說“十八歲以後”才能談戀愛,認為“現階段”與“隨時皆可”戀愛的有將近五成;誰規定青少年一定要追著年輕偶像跑,推崇演技有深度的梁朝偉沒什麼不可以。年輕人們,不見得守規矩,但也沒那么不守規矩,青春無敵,不同的時代、不一樣的成長經驗,他們祇是有自己的調調。
3、“卡債風暴隱然成形
大陸的80後追求名牌、愛享受、遊樂,而這樣的花費又不是他們的薪水所能負擔的。現金不夠,還想花錢,那該怎么辦?信用卡。這是兩岸80後的共同答案。
4、有創意
雖然草莓族的問題很多,但他們也有令人驚奇的優點,他們最大的優點就是創意。
“草莓族”——表現特徵
1、 很難融入環境:進入到新環境之中,在同事之間較難開口表現自己真實的一面,較難適應集體生活。面對突如其來的工作任務,喜歡抱怨,上級的批評經常讓自己覺得毫無顏面,感覺委屈還找不到人傾訴。心理承受力差:工作競爭壓力大,別人都比你做得好,你羨慕嫉妒,心裡不舒服。上級指派的任務,沒有較好的工作責任意識,工作出現問題,總想避不見人,甚至有時候情緒崩潰,對人亂髮火。
2、不會轉化挫折:面對挫折,缺乏化“困難”為“動力”的能力。家裡條件好,基本上沒遇上過什麼太大的挫折,對未來過度憂愁。
3、一般來說,“草莓族”的特徵包括抗壓性低、受挫性低、穩定度低、學歷高但操作能力差、重視物質與享樂、個人權益優先於群體權益、外表光鮮成熟而內心幼稚、不善於自我批評,需要別人的呵護、空有學歷但實際能力不足等,所以“草莓族”要學會抗打壓,強化自己,增加自信。他稱,職場新人也有自己的優點,比如有一定的創新性和闖勁,新人要學會用長棄短,拒絕當“草莓族”。
心理分析
上海青年研究中心副教授黃洪基分析指出:“草莓族”大多生於改革開放以後,家庭物質條件較為富足,許多人還是獨生子女,從小被父母呵護備至,因此很少有真正不順心的事。在成長過程中,他們又多把精力集中在學習上,以致他們應試能力強,社會適應能力弱;業務水平出色,心理素質較差,碰到壓力甚至是很小的挫折就會像草莓一壓就扁。
許多專家提出,當一些年輕人從摩擦較少的校園走上壓力重重的社會,性格中“草莓”的一面就凸顯出來。社會應給他們一份理解和寬容,給他們從“草莓”成長為“荔枝”甚至是“榴槤”的時間。此外,許多過來人也建議職場新人要及時調整心態,笑對壓力和挫折。在某世界500強公司工作了一年多時間的小環告訴記者,自己活兒沒幹好被主管批評後,心情會很低落。但她會找個合理的方式,讓自己發泄一下情緒,隨後恢復光鮮亮麗,投入工作。
對策
自我調節
一旦一個人被歸類為草莓族,意思就是抗壓力不夠,僅此一項弱點,就足以導致學習無法超越,工作難以突破,最終帶來競爭力不足的危機。有年輕人抗議草莓族的刻版印象,他們將自己比喻為蟑螂族,就是被打了再爬起來,不畏懼壓力,也能堅持到底的耐壓族。還有奇異果族,自認外表雖不搶眼,內在卻有著真材實料。
一竿子打翻一船人有失客觀,但社會裡面的確存在了具有草莓族特質的人,並且散布在各個年齡層當中。就以職場而言,僱主不希望雇用草莓族的員工,原因很簡單,為了安撫他們脆弱的抗壓力以及解決適應力不足的問題,最直接的虧損就是成本提高。
然而,無論是否喜歡草莓族這個名詞,抗壓力不夠的確是生存的障礙,而父母為了成年子女的前途著想,還是要幫助他們提升抗壓力,脫離草莓族的窘境。
父母放手
草莓族不是一天形成的,如果父母總是做空降部隊,子女一有壓力立刻接管,他們自然就沒有抗壓力。另外一個極端,是父母給了子女很多超過能力所及的期望,不但沒有激發出潛能,反倒刺激他們自我放逐,也就更失去了抗壓的能力。
若是成年子女對工作挑三揀四之外,動不動就換工作,尋找無壓力職場,惡性循環的結果,職場競爭力也將每況愈下,這是草莓族引發的危機效應。在這種情形之下,父母所能做的有限,不可能繼續為孩子清除壓力,最有效的方法就是做孩子的啦啦隊。
當孩子遇到挫折或是又想逃避壓力的時候,父母要用冷靜的態度協助他們分析自己的處境,而不是用情緒化的字眼指責他們經不起挫折,激將法也要留心使用。尤其一向養尊處優的孩子,面對職場無情的挑戰,因為沒有心理準備以至於措手不及,他們需要父母的鼓勵,認識自己的長處,建立自信,卻不是父母急著出點子或為他們張羅工作機會。
當今社會的新族類
你知道“洞穴族”、“飛魚族”、“草莓族”是指哪一類人嗎?這可不是某個民族的簡稱,是一個對當下社會,對某一類人的別稱。本任務讓我們一起去了解身邊的新族吧。 |
職場中最不受歡迎的人群
有句話叫做“父母無法選擇,但丈夫可以選擇”,把這句話套用到職場中,可以改成“職業可以選擇,但同事無法選擇”。當你過五關斬六將得到一個心儀的職位,充滿信心地準備大幹一場時,或許你會發現,天哪,我的辦公室里怎么會有這樣的同事。 |
時尚新人類
時尚新人類 你屬於哪個“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