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平調

大平調

大平調是河南省的傳統戲曲劇種之一,聲腔屬於梆子腔系統,流行地區以曹州(今菏澤市)為中心,西到鄭州、陳州(今淮陽),東到濟寧、兗州,南到徐州、亳州,北到磁州。由於它的定弦、唱腔都比號稱高調的山東梆子、定名反調的橫笛梆子(即河北梆子)低。又因它使用的梆子長50厘米、5斤多重,當地觀眾也叫它“大油梆”。故又稱為大梆戲、大油梆。二十世紀五十年代之後通稱為大平調。 2006年5月20日,大平調經國務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歷史溯源

大平調的歷史有文字可考的,可追溯到明代弘治年間。據弘治十一年(1498年)《滑台重修明福寺碑記》中記載:"除修葺佛塔外,敬獻大梆紅、大弦戲各一出"。現發現最早的演出契約,是清順治十六年(1659)菏澤大平調戲班“大興班”在河南滑縣的演出的契約。但據說已於文化大革命中毀壞。

《雞爪山搬兵》—彭盛江 《雞爪山搬兵》—彭盛江

明清以來,在黃河南北有大小十幾個大平調班社,清道光中期(約1830年左右)菏澤縣成立了"雙盛社",隨後又有東明縣東明集的"發深班"、曹縣的"袁豁子班",菏澤縣龍寶田的"德盛班"等大平調班社。這些班社在常年的演出中,先後培養了一批較有成就的演員。如花臉岳秀海、張金臣、旦角郭文榮、小生張合義、黑臉張文祥、紅臉郭盛高、彭盛江等。

清中葉確有一些大平調班社在演唱活動。如清豐的洪家班,南樂的萬家班,濮陽的萬家班等。其他如濬縣、內黃、淇縣、延津、鶴壁、考城(今蘭考)也有大平調班社建立。清末民初,黃河沿岸一帶地區,還有十九個大平調班社。藝人們中間流傳:七東八西莫亂竄,曹州還有四個班。並形成了具有不同億屬風格的三個地域流派分支:以開州(濮陽)為中心的開州大平調;以滑縣為活動中心的西路大平調(亦稱滑縣大平調);以東明為活動中心的東路大平調。主要演員有黑妞、三和尚、翟德貴、張發旺、王道修、申德高等。常演劇目有《三傳令》、《戰洛陽》、《徐庶走馬薦諸葛》、《楊廣篡朝》等。

抗日戰爭期間,大平調藝人到冀魯豫邊區抗日根據地,組成了忠義劇社,先後上演了新編戲《逼上梁山》、《黃巢起義》等,現代戲《沙區掃蕩》、《發土地證》、《寡婦改嫁》、《大團圓》等。

“大油梆”有近500年的發展歷程,在山東紮根,成為獨立劇種也有二百來年了。在清代嘉慶、道光年間,大平調、高調(山東梆子)、越調都曾流行於河南。當時的大平調分東路和西路,大約1820年前後,東路大平調經東明縣傳到了菏澤、曹縣一帶,吸收山東民間武術,汲取當地山東梆子等地方戲曲表演程式,使大平調逐漸山東化,形成大平調這一獨立劇種。到了1870年以後,一些原來唱高調梆子的演員也改唱大平調,有的高調、大平調合班演出。

《鍘趙王》—李德平 《鍘趙王》—李德平

大平調流行的地區是比較廣的,歷史上有“大平調的‘揚腔’和‘謳嗓’,大平調流行範圍是西至鄭州、陳州;東抵濟寧、兗州,南至徐州、亳州,北達磁州。特別在魯西南,大平調和山東梆子一樣,都是觀眾熟知的大戲,本文開頭說的“四大扇、兩桿號,一聽就是大平調”,就是觀眾流傳的農諺。原來大平調的樂器中有兩對大鐃和大鈸,直徑有一尺多長,民眾叫它“四大扇”,“兩桿號”就是兩根五尺多長的“尖子號”。觀眾對大平調的主演、名角也頗熟悉。比如早年藝名傳斗的花旦演員陳貴欣、藝名金豆子的小生演員沈金貴、藝名麻年兒的紅臉演員姬天榮等,觀眾提起來都伸大拇指。

在近代的演員中,人稱“花臉五”的張全臣,演活了《滾鼓山》中的張飛。曾受戲劇家田漢推崇的“花臉虎”申德高,享有“活敬德”的美譽,1959年曾向毛澤東、周恩來、賀龍等黨和國家領導人做專場演出。新中國誕生的幾十年中,培養了不少有成就的演員。第二代來說有著名的平調錶演藝術家郭盛高,濮陽市南樂縣人,著名大平調演員翟德貴得意門生,一九四九年平原省成立後,調入東明縣大平調劇團任主演,一九五二年平原省撤銷,菏澤、聊城、湖西三行政專區劃給山東,一九六三年三月東明劃給山東,郭盛高任東明大平調劇團團長,專攻紅臉這一行。他的得意門生何西良當屬第三代優秀演員了。

藝術特色

《包公碑》—牛艷霞 《包公碑》—牛艷霞

大平調唱腔音樂屬於梆子腔系統,為板式變化體,在音樂板式結構上與山東梆子和豫劇多有相同之處,但是在藝術風格上遠比豫劇更加粗獷,較有山東地方特點,尤其是東路調。大平調的唱腔與山東梆子大體相同,但是發聲一般都用真嗓,惟慢板、拐頭釘等板式起板時,尾聲使用極高的假嗓。主要伴奏樂器有大弦、二弦、三弦、大梆、大號等。在大平調的腳色行當中,黑臉和紅臉居於主要地位,形成劇種的重要特色。其表演氣勢恢弘,場面宏大,唱做念打並重,粗獷豪放,剛中帶柔。

由於大平調歷史悠久,它的板腔體的唱腔風格獨特,音樂曲牌雄厚。現存曲牌有“水上漂”、“滾龍珠”等130多個;傳統笛牌有“爬山虎”、“紫金杯”等30多個;唱腔板頭有慢板、二八板、流水板、三板、正板、倒三撥、一串鈴等30多個。在唱法上用真聲吐字,假聲行腔,甩腔時翻高八度,後音掛“謳”,聲激音揚,極富韻味。

傳統曲目

《斬黃袍》—李秀林 《斬黃袍》—李秀林

大平調在長期的發展過程中積累了相當豐富的劇目,具統計約有600餘出,現保留下來的只有200餘出,經常演出的傳統劇目有180餘個,其內容大多取材於《東周列國志》、《三國演義》、《水滸傳》、《隋唐演義》、《楊家將》、《說岳全傳》、《包公案》、《大紅袍》等歷史古典小說,角色多以生(紅臉)、淨(黑臉)的“袍帶戲”為主,民間生活故事戲較少。

以生角為主的戲有《下高平》、《下燕京》、《下江南》、《反陽河》、《斬黃袍》、《反徐州》、《收姜維》、《百花亭》等。以淨為主角的戲有《戰洛陽》、《鍘美案》、《鍘趙王》、《趙公明下山》、《金鞭記》、《張飛滾鼓》等。大平調的唱腔與山東梆子大體相同,但是,它的唱腔發聲一般都用真嗓,唯慢板、拐頭釘等板式的起板時,尾聲使用極高的假嗓(也叫嘔腔)。表演粗獷、豪放、剛勁、有力,精中見細,剛中有柔,是深受民眾喜愛的地方劇種。

《困河東》—郭盛高、程元紹 《困河東》—郭盛高、程元紹

國家一級演員郭盛高的表演瀟灑大方、生動逼真,他在《百花亭》、《收姜維》、《反徐州》等劇目中塑造的藝術形象,給人們留下深刻的印象,是菏澤地區家喻戶曉的著名演員。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先後成立了九個民間專業劇團,對傳統劇目進行了挖掘整理。經常上演的傳統劇目有《山海關》、《包公碑》、《長坂坡》、《斬黃袍》、《轅門斬子》、《白玉杯》、《陰陽扇》、《五虎拜壽》、《胭脂配》、《打南陽》、《煤山恨》、《王莽篡朝》、《楊廣篡朝》、《司馬貌告狀》、《鍘美案》、《鍘梁友輝》、《大登殿》、《收姜維》、《老羊山》、《收吳漢》、《收岑彭》、《收盧俊義》、《雞爪山搬兵》、《下高平》、《下燕京》、《下河東》、《反徐州》、《反陽河》、《反楚國》、《反潼關》、《金鐘記》、《雙狀元》等五十餘本。

菏澤市的大平調專業劇團有兩個:牡丹區大平調劇團和東明縣大平調劇團。他們創作並演出的許多劇目在全國和省地戲曲會演中,大部分獲得獎勵。河南滑縣大平調劇團、濮陽大平調劇團先後到北京演出了傳統劇目《海瑞搜宮》、《三搜太白府》、和新編古代戲《包公碑》。其獨特的粗獷表演藝術,曾受到首都觀眾歡迎。

國家非常重視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保護,2006年5月20日,大平調經國務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發展歷程

《收姜維》—馬洪軒 《收姜維》—馬洪軒

大平調的歷史有文字可考的,可追溯到明代弘治年間。據弘治十一年(1498年)《滑台重修明福寺碑記》中記載:"除修葺佛塔外,敬獻大梆紅、大弦戲各一出"。現發現最早的演出契約,是清順治十六年(1659)菏澤大平調戲班“大興班”在河南滑縣的演出的契約。但據說已於文化大革命中毀壞。

明清以來,在黃河南北有大小十幾個大平調班社,清道光中期(約1830年左右)菏澤縣成立了"雙盛社",隨後又有東明縣東明集的"發深班"、曹縣的"袁豁子班",菏澤縣龍寶田的"德盛班"等大平調班社。這些班社在常年的演出中,先後培養了一批較有成就的演員。如花臉岳秀海、張金臣、旦角郭文榮、小生張合義、黑臉張文祥、紅臉郭盛高、彭盛江、馬洪軒等。

《海瑞搜宮》-魏守現 《海瑞搜宮》-魏守現

“大油梆”有近500年的發展歷程,在山東紮根,成為獨立劇種也有二百來年了。在清代嘉慶、道光年間,大平調、高調(山東梆子)、越調都曾流行於河南。當時的大平調分東路和西路,大約1820年前後,東路大平調經東明縣傳到了菏澤、曹縣一帶,吸收山東民間武術,汲取當地山東梆子等地方戲曲表演程式,使平調逐漸山東化,形成大平調這一獨立劇種。到了1870年以後,一些原來唱高調梆子的演員也改唱大平調,有的高調、大平調合班演出。

《徐策跑城》-何西良 《徐策跑城》-何西良

大平調流行的地區是比較廣的,歷史上有“平調的‘揚腔’和‘謳嗓’,流行地域西至鄭州、陳州;東抵濟寧、兗州;南至徐州、亳州;北達磁州。特別在魯西南,大平調和山東梆子一樣,都是觀眾熟知的大戲,本文開頭說的“四大扇、兩桿號,一聽就是大平調”,就是觀眾流傳的農諺。原來大平調的樂器中有兩對大鐃和大鈸,直徑有一尺多長,民眾叫它“四大扇”,“兩桿號”就是兩根五尺多長的“尖子號”。觀眾對大平調的主演、名角也頗熟悉。比如早年藝名傳斗的花旦演員陳貴欣、藝名金豆子的小生演員沈金貴、藝名麻年兒的紅臉演員姬天榮等,觀眾提起來都伸大拇指。

在近代的演員中,人稱“花臉五”的張全臣,演活了《滾鼓山》中的張飛。曾受戲劇家田漢推崇的“花臉虎”申德高,享有“活敬德”的美譽,1959年曾向毛澤東、周恩來、賀龍等黨和國家領導人做專場演出。新中國誕生的幾十年中,培養了不少有成就的演員。第二代來說有著名的大平調錶演藝術家郭盛高,濮陽市南樂縣人,著名大平調演員翟德貴得意門生,一九四九年平原省成立後,調入東明縣大平調劇團任主演,一九五二年平原省撤銷,菏澤、聊城、湖西三行政專區劃給山東,一九六三年三月東明劃給山東,郭盛高任東明大平調劇團團長,專攻紅臉這一行。他的得意門生何西良當屬第三代優秀演員了。

發展現狀

《三娘教子》—張玉琴 《三娘教子》—張玉琴

這個傳承了數百年、在黃河兩岸頗有影響的古老劇種、具有戲曲活化石之稱的濮陽大平調,正在面臨失傳的危險。為了保護這一稀有劇種,2004年經市文化局積極推薦,濮陽大平調被列入“河南省民族民間文化保護工程首批試點保護項目”。同年11月,濮陽大平調參加了“河南省首屆民間優秀戲曲匯演”,榮獲四項金獎。 有關部門開展了搶救性錄製瀕臨失傳的大平調的活動。省內音像界人士稱,這次活動對保護、搶救大平調這一少數劇種,傳承和發展地方戲曲藝術事業有著十分重要的意義。

大平調屬於全國少數劇種之一,起源於明代中葉,至今已有500多年的歷史。為保護、搶救大平調這一少數劇種,傳承和發展地方戲曲藝術事業,今年6月份以來,濬縣組織演藝人員錄製了《收姜維》、《三娘教子》、《鍘美案》等名家名段。

十幾年來,濮陽縣大平調劇團常年面向農村,面向基層演出,一般每年演出500餘場,觀眾100多萬人次,深受民眾歡迎。但由於演出環境惡劣,服裝道具損壞嚴重,加之近幾年多種娛樂媒體的影響,大平調劇團生存受到挑戰,已到了舉步維艱的地步,人員工資無法及時全額發放,道具無法更新,無力培養新人,老演員相繼故去,導致演職人員的稀缺,以及劇目上的流失,給大平調的傳承發展造成了極大的障礙。

名稱由來

《轅門斬子》—趙海泉 《轅門斬子》—趙海泉

至於為啥叫大平調,則是因為1954年以前,菏澤有兩個大平調劇團,一個以老藝人為主體叫新生劇團,另一個以青年演員為主叫新興劇團。兩個劇團親如一家,教學相長,久而久之就統稱為大平調了。

大平調名家

目前活躍在一線的大平調名家一覽:

張相斌、劉敬戰、馮喜鳳、劉學參

何西良、吳叢印、馮文啟、馬德良

邢寶軍、袁俊斌、李秀林

中國戲曲3

戲劇是一門綜合藝術,是時間藝術和空間藝術的綜合。說是空間藝術,是因為戲劇要在一定的空間來表現,要有造型,而它在表現上又需要一個發展過程,因而它又是時間藝術。中國戲劇是以唱、念、做、打的綜合表演為中心的戲劇形式,它有豐富的藝術表現手段。

新鄉非遺目錄

本任務盤點新鄉市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希望大家踴躍參加本任務,豐富詞條內容,保護我們的文化遺產。

河南非遺目錄

河南是中華文明和中華民族的重要發源地,擁有郟縣大銅器、麒麟舞、四平調、河洛大鼓等多個非物質文化遺產。

中國戲劇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