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沿革
高甲戲,流行於以泉州為中心的閩南方言區和港、澳、台地區以及東南亞閩南華僑聚居地。
高甲戲前身是“宋江戲”。據老藝人陳坪(1884~1957年)稱,聽其師傅代代相傳說:明末清初,閩南沿海農、漁村莊,每逢迎神賽會喜慶節日,村民們有裝扮梁山好漢遊行於村裡的,間或就地作簡短表演。由此出現兒童演出宋江故事,時稱為“宋江仔”。清道光(1821~1850年)以後,由成年人扮演的戲班,民眾稱為“宋江戲”。
宋江戲以武打為主,其套數多採用民間的“刣獅”(即由藝人裝扮成武士,手執各種武器,分別與雄獅搏鬥),現存舞台上的武打套數“冷煎盤”、“大碰場”、“鳳擺尾”等保留著“刣獅”的傳統表演,也吸收了提線木偶的武打,稱為“嘉禮打”。樂器用大小嗩吶,配以南鑼、南鼓。宋江戲保留下來的劇目有《李逵大鬧忠義堂》、《搶盧俊義》、《扈三娘替嫁》等。南安嶺兜村的“宋江戲”藝人與漳州來的竹馬戲藝人及一名歸僑合辦一戲班,班名“三合興”。它突破專演宋江故事的局限,演出半文半武戲,劇目有《郭子儀拜壽》、《困河東》、《斬黃袍》、《逼宮》等。合興戲出現後,很受民眾歡迎,戲班也增多了。
“合興戲”在發展過程中,“宋江戲”仍然存在,二者除劇目可以互演外,基本功和表演程式也互相吸收。當時有規定,進合興戲的藝人,必須能演“桶內戲”(即宋江戲的定型劇目)才能入合興班演“桶外戲”(即合興戲的幕表戲),二戲逐漸融合,至清末,宋江戲與合興戲統稱高甲戲。高甲戲的稱謂據傳:因演出時搭高台,穿戰甲,拿戈槍,故觀眾叫做“戈甲戲”(“戈”與“高”閩南語音同)。另有一說:戲班到海外演出,僑胞稱家鄉來的戲是高等甲等戲,戲班回來就自稱為“高甲戲”。還有一說,是高甲戲有九個角色故稱“九角戲”。閩南觀眾則稱之為“大班”、“土班”。
20世紀20至40年代,高甲戲發展很快,在晉江、南安、惠安、同安、安溪、永春、德化就有400多個戲班,年年都有戲班到菲律賓、新加坡、印尼等國演出。各班競技激烈,先後湧現出“十大虎班”:“前五虎”為“福慶成”、“舊大福”、“福勝興”、“福金升”、“金秀春”;“後五虎”為“新秀春”、“大祥春”、“金成興”、“新大福”、“福聯興”。最好的稱“龍班”,即“金蓮升”,故有“一龍破五虎”之說。
20世紀30年代,有些戲班已不滿足於在農村草台流動演出,他們繼續走出國門,足跡遍及東南亞諸國。這一期間,出國的戲班達到高潮,計有:新連興(1929-1935年)、三妹班(1929-1938年)、福連芳(1930-1933年)、錫坑班(1934-1937年)、桑林社(1934-1937年)、全和興(1934-1936年)、協義社(1937年)、福順興(1936-1937年) 、金春寶(1936年)、尚義社(1936-1937年)、小丁班(1936年)、新金春(1936年)。1938年因第二次世界大戰爆發,這些出國的班社於戰前先後回國。
1950年泉州市曾分期分批集中高甲戲藝人學習,以“泉州市高甲戲劇團”為例,它就是在那時“戲改”中,從五個民間職業劇團――“新秀春班”、“三合和班”、“福慶成班”、“新連升班”、“通華興班”――中抽調最優秀演員數十人,組成的。他們是:董義芳、吳遠宋、施純送、許仰川、柯賢溪、劉再生、林秀來、陳子良、柯賢克、蔡秀英、黃秀郎、林固子、陳玉燕、林賢殿、施義燒、蔡文煌、田雞仔、吳尊榮、肖迪頻、肖光椅、姜金龍等。後又陸續調入一批對編劇、導演、作曲、舞美等具有專業水平的新文藝工作者,他們是:王冬青、呂文俊、楊波、張伯萍、陳枚生、王振權、王大弼、蔡展龍、佘楷模等人,與藝人長期合作,高甲戲從此開始由草台藝術轉入劇場藝術。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高甲戲得到振興與發展。1950年,泉州成立戲劇改革委員會,1951年,抽調各戲班名演員組成“泉州大眾劇社”(1957年改為泉州市高甲戲劇團),演員有董義芳、吳遠宋、許仰川、蕭迪苹、林秀來、蔡秀英等40多人。此後,相繼組成晉江民間高甲劇團、廈門金蓮升高甲劇團、惠安高甲劇團、南安高甲劇團、永春高甲劇團、德化高甲劇團、安溪高甲劇團、同安高甲劇團、大田高甲劇團等。
從此高甲戲一改演幕表戲的習慣,開始進入新劇目與編演現代戲的新時期。60年代初,新編古代戲《連升三級》等,赴上海、南京、濟南、天津、北京巡迴演出。朱德委員長、周恩來總理、陳毅副總理、譚震林、郭沫若、茅盾、鄧拓及戲劇界專家曹禺、田漢、張庚、老舍、林默涵等均來觀看。郭沫若、老舍、鄧拓等觀看《連升三級》後均題詩讚譽。
“文化大革命”開始後,高甲戲《連升三級》首先遭到衝擊,被當作“大毒草”在報刊上公開點名批判,作者王冬青被揪斗,關進“牛棚”。接著劇團被解散,大批名老藝人和文藝工作者下放農村。粉碎江青反革命集團後,閩南各地的高甲戲劇團相繼恢復並進入振興時期。1982年,泉州市高甲戲劇團赴香港演出,帶去劇目《連升三級》、《真假王岫》、《大鬧花府》以及一台丑旦小戲。1983年,由安溪縣高甲戲劇團諸葛輅編劇的《鳳冠夢》,參加福建省第15屆戲劇會演榮獲劇本一等獎,及導演、音樂、表演、舞美、演員等7項獎,並獲1982~1983年全國優秀劇本獎。
1986年,泉州高甲戲劇團數次接待英、法、意、日、美、德等國留學生來團觀摩丑角表演。1986年,泉州高甲戲劇團赴上海參加首屆中國藝術節,演出《筍江波》、《管甫送》、《王海行》、《送水飯》、《騎驢探親》等小喜劇。高甲戲丑角的表演,博得好評。1989年,安溪縣高甲戲《玉珠串》,泉州高甲戲《王海行》參加省藝術節表演。此外,80年代,由老、中、青作者創作的一大批新劇目如《顛倒乾坤》、《真假王岫》、《高平關》、《施琅將軍》、《唐宗逸事》、《開元序曲》、《南海明珠》、《唐山情》等均獲省級劇目獎。
1993年,泉州市高甲戲劇團創作演出的《大河謠》獲全國地方戲曲南方片交流演出優秀劇目獎及優秀編劇、導演、表演等獎項;1994年,獲文化部頒發的“文華大獎”、曹禺劇本文學獎與“五個一工程”獎。南安市高甲戲劇團創作演出的《大漢魂》,獲首屆海峽兩岸(閩台)戲劇節暨福建省第19屆戲劇會演優秀劇本、導演、音樂等獎項,並於1994年應文化部藝術局邀請赴京演出。同年3月5日,廈門市金蓮升高甲戲劇團赴台灣、金門演出。
《大河謠》於1995年獲省首屆百花文藝獎的特別榮譽獎;《大漢魂》獲1995年全國“文化新劇目獎”;《玉珠串》獲1996年全國第六屆“文華新劇目獎”和1995年曹禺戲劇文學獎與中宣部1996年度“五個一工程”獎。同時,廈門市金蓮升高甲戲劇團演出《審陳三》,在’96中國(湖南)第4屆“映山紅”民間戲劇節上,獲綜合演出一等獎及劇本、導演、音樂、舞美等獎項。在1996年第20屆省戲劇會演上,晉江市高甲戲劇團演出的《金魁星》獲優秀劇目獎及優秀導演、音樂等獎項,並於1997年10月,赴成都參加第五屆中國藝術節,12月,參加在北京舉行的福建劇展演出。
分布區域
高甲戲分布於閩南語系地區,即泉州市及其所轄各市、縣。晉江市、南安市、惠安縣、永春縣、安溪縣、德化縣以及跨地區的廈門市和三明市的大田縣各有一個國辦高甲戲劇團,從業人員約500餘人。這些市、縣同時又擁有數量不等的高甲戲民間職業劇團,其數量比專業劇團還多。據台灣網站資料顯示“目前台灣尚有活動的高甲戲職業劇團計有彰化縣伸港鄉的“新錦珠劇團”、員林的“正新麗園”、台北三重的“新金英”等”,文中還說“彰化縣境曾經出現之九甲戲(即高甲戲)劇團,有三十二個團體之多”。
金門島的“古龍頭高甲研究社”在2001年也曾兩度前來泉州市高甲戲劇團訪問與藝術交流。
東南亞諸國華人聚居地,均有業餘高甲戲劇團或職業高甲戲劇團,僅菲律賓首都馬尼拉就有四個。它們是:“福建班”,班主:曾美華(職業劇團);“南國劇社”,班主:陳永福(職業劇團);以及“金來香劇社”與“金秀春劇社”(均為非職業劇團,班主不詳),分布在華人區的王彬街及總統府附近。
傳統劇目
高甲戲的傳統劇目大體分為三大類,即大氣戲(宮廷戲、武戲)、生旦戲(繡房戲)、丑旦戲。
高甲戲的劇目分為:“繡房戲”,即才子佳人的生、旦戲,如《杏元思釵》、《孟姜女》、《英台山伯》等;“公案戲”即審案戲文,如《彭公案》、《包公審黃菜葉》等;“宮廷戲”即屬宮廷鬥爭的戲文,有《狸貓換太子》、《逼宮》等;“丑旦戲”,都屬小戲,如《管甫送》、《番婆弄》、《桃花搭渡》等,這類戲頗有特色,丑角表演,更是獨具一格,很受歡迎。此外,也有從古典小說及民間傳說編演的戲,如《說岳》、《水滸》、《七俠五義》;民間傳說如《詹典嫂告御狀》、《陳慶庸過大金橋》、《溫陵麗史》等。有的屬連台本戲,劇目達600多出,但多系幕表戲。
表演藝術
過去,由於戲班陣容的限制,一個行當未能配備幾個腳色,故在行當分工上須兼扮。如武老生兼扮紅北,豎眉兼扮醜,文小生兼扮文老生,二花兼扮武丑,花旦要能兼扮趙雲,苦旦要能兼周瑜。
高甲戲有豐富的武打程式,早期採用閩南的“南拳”、“斗獅”的套數,後又吸收了木偶戲、京劇的武打程式加以豐富。旦角的科步,部分吸取了梨園戲,手姿豐富,步法嚴謹,後人總結為三十六步科範。丑角表演,各成流派,各以其獨特的表演手段塑造人物。粗角戲後期向京劇吸取、取法,氣勢恢弘,有新的突破與發展。
高甲戲一般分為六門行當:小生、老生、北、旦、醜、雜。
根據各行具體人物的身份、年齡、扮相及表演上的特點,又有不同分工。
小生
分為文小生、武小生。文小生又分為巾生、窮生、官生。武小生分為長靠(穿鎧甲)、短打(捆身)。
老生
分為文老生、武老生。文老生要能演三類不同身份的人物:一是帝王、貴族、官吏;二是員外、平民;三是老僕人。武老生要能兼演紅北,高甲戲的關羽、趙匡胤,都由武老生應工。
北(淨)
分為大花、豎眉、二花、大花扮曹操、董卓、張士貴、潘仁美、嚴嵩諸類奸詐、狠鷙人物。二花又分為紅北、黑北。紅北扮孟良、吳漢,王英等;黑北扮張飛、李逵、牛皋、焦贊等。
旦
分為苦旦(青衣)、花旦、武旦、大旦(閨門旦)、小旦、老旦六類。
醜
分文丑、武丑、文丑分為公
子醜、袍帶醜(服醜)、破衫醜(包括傻醜、童醜、家丁丑)、老醜;武丑分長甲、短甲兩種。
雜
扮太監、龍套、旗牌、軍士及武行。
戲曲音樂
概況
高甲戲音樂以“泉腔”弦管為主,兼收傀儡戲、梨園戲和民間小調,既有清婉纏綿的音韻,又有激昂剛健的腔調。打擊樂多取自京劇的鑼鼓經,但丑旦戲仍保留響盞、雙鈴、小叫的輕快活潑的音響。特色樂器有南琵琶、二弦、南噯。
“合興班”的音樂曲牌大量採用南音,同時也吸取閩南民間的錦歌和傀儡調。表演則吸收梨園戲的“七步顛”、“舢舨行”、“相公爺摸”以及傀儡戲“跑馬”等程式。
唱腔
結構形式為曲牌體,常用曲牌有[漿水令]、[玉交枝]、[雙閨]、[福馬郎]、[北調]、[水車]、[大環著]、[勝葫蘆]、[望遠行]、[金錢花]等,還有吸收民間小調如[病子歌]、[擔水歌]、[長工歌]、[燈紅歌]、[五更鼓]、[十步送哥]、[十二生肖]、[守節歌]、[雪梅歌]、[廿四拜歌]等。
調式以商調式為最多,宮、羽調式次之,徵、角調式較少。以五聲音階為基礎,調門分洞管、品管兩類,洞管以洞簫的管孔命名,有五空四伬調(C調)、倍士調(D調)、四空調(F調)、五空調(G調);品管以品簫(笛)的管孔命名,有小工調(E調)、品倍士調(F調)、小工四空調(A調)、小毛弦調(B調);品管比洞管同一孔位的調高小三度。節拍形式有緊七撩(8/4拍)、緊三撩(4/4拍),緊一撩(2/4拍),緊疊(1/4拍)、慢頭(散板)等。用泉州話演唱,同腔同調,本嗓發聲。
器樂
由鑼鼓經和大小吹組成。
(一)鑼鼓經
有通用的和專用之分。通用的有[空關]、[大碰場]、[三催緊]、[正滾四大柱]等;專用的有[三不和戰介]、[文四大柱]、[小鑼介]等。配合唱腔、道白和曲牌音樂的鼓點,分別稱為曲介、白介、牌介;用大鑼鼓演奏的稱為大鑼鼓介。
(二)大 吹
用大噯(大嗩吶)主奏,配大鑼鼓介,用於各種排場,如[傍妝檯]、[文弟子]、[武弟子]、[點絳唇]、[靜板]等。
(三)小 吹
用噯仔(小嗩吶)或品簫(笛)主奏,配小鑼鼓介,用於各種文戲場面,如[北元宵]、[柳青娘]、[火石榴]、[粉紅蓮]、[北上小樓]、[小開門]等。
樂隊樂器
傳統樂隊6人,文樂以南噯(小嗩吶)為主,其次是品簫(笛)、大噯(大嗩吶)、二弦;武樂有鼓、板鼓、大鑼、碗鑼、大鈸、小叫、響盞等,後增設琵琶、洞簫、三弦、短笛、二胡、京胡、瓢弦、月琴、小提琴、大提琴等,樂隊也相應擴大至10餘人。
特色樂器有南琶、南噯和響盞。
戲曲機構
20世紀30-40年代是高甲戲發展的鼎盛時期,藝術已攀登峰巔。高甲戲班社劇增,特別是抗戰勝利(1945年)後,新班競起,如雨後春筍,蓬勃發展。閩南地區有高甲班社150棚以上,藝人2500人左右。各班社互相競爭。先後湧現十大虎班:稱前五虎的有“福慶成”、“舊大福 ”、“福勝興”、“福金陛”、“金秀春”;稱後五虎的有:“新秀春”、“大祥春”、“金成興”、“新大福”、“福聯興”。
知名藝人
按角色分類
生行腳色
洪郎允綽號“虎狼允”,氣宇軒昂,颱風瀟灑,文小生稱擅,以《孟麗君》皇甫少華最佳。
劉再生人稱“蹴再生”,擅長靠。雉尾,具英武之氣,綽號“活周瑜”。
柯賢克文武小生兼演,嚴謹講究唱做念大。演文生神韻飛動,風情灑脫;演武小生氣勢恢宏,以形傳神。以《林文生告玉狀》林文生、《三門街》小福祿、《施公案》黃天霸見稱。
黃秀郎工旦行,後兼生行,以《兩國王》的薛平貴、《審三如》的藺相如稱擅。
還有李金邊、洪江、林民權、陳長杭、蔡鍾鐵、洪森仁、林固子、林賢殿、蔡自強、曾火記、曾表等。
老生腳色
簫光椅、陳宗熟、吳桂枝、張催遷、王仁沓、楊廣秋、洪青龍、貓井、洪狗、陳盾、曾通、乾長、徐富、鄭南、張仔丕、洪管等。
花臉腳色
陳子良紅淨、二花,噪音凝重渾厚,重工架,有“活關羽”之稱;反串女丑,別具一格。
吳遠宋擅長大花、二花及老生,聲音粗獷渾厚,人稱“大股宋”、“一聲雷”。
簫迪吉
還有吳大臭、施燒、洪道成、簫迪秋、蔡春枝、許源、洪元田。
王火杯、臭圓、洪溯木、洪水割等。
醜行腳色
許仰川以公子醜見長,表演極具獨創性,模仿飛禽走獸神態,提煉成優美身段,體態輕佻,詼諧入妙。
林賜福擅演傻醜、破衫醜,吸取布袋戲表演動作,稱布袋戲醜,自成一格,妙趣橫生。
施純送袍帶醜稱擅,吸取傀儡戲表演,形似傀儡神似人,有“嘉禮醜”之稱,以創造人物性格形象見長。
柯賢溪綽號“俏羅溪”,以女丑稱絕,名重閩南,飲譽東南亞諸國,有“閩南第一醜”之稱。
以上四位醜行腳色,稱為“高甲四大名醜”,是本時期高甲戲丑角藝術發展、成熟而形成獨具風格的代表性腳色,各成流派。 黃大篇戲仔醜行出身,改演高甲。以其天生形象、體型。扮演家丁丑一類小人物,惟妙惟肖。
李皮淡綽號“青皮淡”,武丑見長,毯子工精妙,又有絕活:吞火吐火、吊辮子、栽人頭。
李水活有“鑽交椅”、“格容”、“死眼”絕招。
李永安能雙手捧盆水,兩肋夾雞蛋。從三層高桌上翻下來。
還有綃煙、貓駁、陳珍、李漢水、洪豆青、郭正德等,都各有擅長。
按性別分類
旦角藝術的發展,培養造就了一大批女伶,打破歷代承襲的“男扮女旦”局面,形成男女旦平分秋色。女伶的湧現,產生了女性旦角的獨有魅力,於是風靡一時。
著名男旦
李雙聲擅於花旦,演技出色,演盡女態,人皆誤認為女角。《瓦窯答》扮王寶釧,《翠屏山》扮揚雄妻,《打金枝》扮公主。
黃和成扮花旦,活潑玲瓏;扮武旦,剛健婀娜。譽滿泉南。
田雞以武旦、花旦稱擅。技藝嫻熟,《蝴蝶杯》扮胡鳳蓮,情態最佳。
還有簫迪苹,桌旦,慰仔旦,斟仔旦,施瓜、林拾、謝明亮。施亮、施長、伍建、洪仔定。洪廷根、楊母緞等。
著名女旦
蔡秀英擅演花旦、武旦,技藝嫻熟,作戲逼真,尤以色飛眉舞,繪影摩神,令人稱絕。以《鳳儀亭》、《櫻桃會》、《武松打店》、《斬黃袍》、《番婆弄》諸戲見稱。30年代即名聞遐邇。 施玉昆擅花旦、小旦,扮相俊美,秀色如脂,笑容可掬,天真灑落。以《大鬧花府》的紅枚(小旦)見稱,馳名於30年代。
洪秀月後起之秀,得其父洪金乞真傳,工花旦、武旦,天生麗質,情態俱佳,武打翻跌,技藝精湛。擅演《西門慶》的潘金蓮,《棋盤山》的竇仙童,《穆柯寨》的穆桂英。1947年後,名噪一時。
蔡素得後起之秀,工青衣,兼武旦、花旦。扮青衣,情態淒楚。唱工優美作工細膩,以飾秦香蓮一角擅名。
林秀來人稱“來仔旦”,色藝照人,歌喉清越,唱工絕倫,同行譽之為“晉江梅蘭芳”,以演王寶釧、貂蟬、孟姜女、秦香蓮等角色譽滿海內外。
余有月英旦、傅烏悶、麗華旦、蓮花旦、林英梨、施秀玉、綃舟等。
鼎盛標誌
一個劇種的形成,是需要經歷一段漫長的時間,由經歷孕育、發展、成熟、鼎盛的全過程。“宋江仔”的興起,是高甲戲的孕育期;此後與“竹馬戲”或“四平戲”的合流,藝術上獲得發展,才形成高甲戲;又經歷初創階段,吸取本土姐妹藝術品種(如梨園戲、提線木偶、掌中木偶和外來的劇種如弋陽腔、京劇等)的表演來豐富自己,藝術上趨於成熟,乃至清末民初年間成為閩南最大的地方劇種。其重要標誌是:
第一,班社林立
僅晉江、南安兩縣,就有近百班,較有名氣的有:“福良興”(1902年)、“福榮興”(1902年);“金成興”(1910年)、“新福和”(1913年)、“福慶興”(1915年)、“福美興”(1915年)、“福泉升”(1915年)、“呂宋班”(1922年)、“福金興”(1922年)、“福慶成”(1924年)、“金福興”(1924年)等。
第二,名伶輩出
閩南地區(晉、南、惠、同、安、永、德)約有從藝高甲戲人員2500人以上,而且名伶輩出,各有造詣,享有盛名。自民初以來,到20年代末,知名的腳色有:洪金乞武旦。 洪玻璃花旦,藝名“洪玉華”,1922年隨呂宋班赴菲律賓演出,以《鳳儀亭》貂蟬、《盧俊義》賈氏等花旦行人物,名揚南洋。
胡玉蘭高甲戲坤角第一人,花旦、武旦、青衣、文武小生皆精,聲色藝俱佳。17歲(1913年)即為三妹班台柱,先後到東南亞諸國演出,轟動南洋。以《穆桂英掛帥》穆桂英。《兩國王》王寶釧、《征西》樊梨花等及丑旦小出戲最為拿手。
鄭文語老生、紅北皆擅,尤以飾關羽蜚聲海內外,有“關帝爺”之稱。善於博採眾長,融為己有。門下高徒有:董義芳、洪金乞、陳清土、陳清河、施仔俊等。
董義芳文武老生兼紅北,唱工宏亮高闊,有“銅鐘聲”之譽,善取京劇精華,創造優美工架,講究發音吐字,須功、扇功稱絕。以《鴛鴦扇》雲安、《鳳儀亭》王允、《單刀會》關羽、《伍建章草詔》伍建章、《取長沙》黃忠見稱。
陳清土以黑須老生為擅,表現遭遇非常而成瘋癲、痴呆、驚恐的狀態,惟妙惟肖。 李火船綽號“海中煙”,有“睡釘床”特技,擅演《兩國王》薛平貴。
陳清河武生,又能反串旦行,擅演呂布、周瑜、趙雲一類大將。
洪萬泳二花、紅北,藝名“萬鐘鳴”,以關羽“倒拖刀”最具特色。
許紅綠大花,聲藝俱佳,人云:“有紅綠聲也無紅綠行(科步),有紅綠行也無紅綠聲”。
呂波擅大花,正反面人物皆精,表演工架漂亮,尤以眼神。聲調運用臻於其妙,飾《瓦窯答》王允、《賣厚煙》曹虎、《薛蛟充軍》張槐、《寇準摘印》潘仁美、《斬黃袍》鄭恩見稱。
黃琵琶人稱“琵琶醜”,表演自成一格,以面部表情變化表現人物的各種心理活動最為著稱,他聲音脆亮、口齒清晰,道白流利,而得名“黃韻清”。
其他著名腳色與師傅還有陳坪、李真虧、李水強、李水閣、洪三篇、洪維吾、卓水杯、洪加走、洪大欽、洪仔等、洪仔喜、陳仔宗、洪元章、蔡文樹、洪萬耀、洪金練、施仔覓等。
第三,出國獻藝
本時期到東南亞華僑聚居國菲律賓、印尼、新加坡、馬來亞、緬甸、泰國演出的班社有:
福良興(1893-1896年)
金全興(1894-1899年)
福慶興(1915-1921年)
福美興(1919-1920年)
呂宋班(1922-1923年)
金和興(1923-1929年)
大福興(1924-1927年)
福連興(1924-1927年)
金福興(1925-1930年)等
隨班出國的藝人200人以上。他們在國外華僑社會產生了巨大的吸引力,好評如潮。也與赴該國的京劇班社觀摩交流,切磋技藝,吸取了京劇大量的劇目和表演程式,在演技上有顯著的提高。
第四,劇目豐富
高甲戲脫胎於“宋江戲”,又根據觀眾的審美需求,突破劇目限制,豐富演出劇目。劇目有吸取自木偶戲、京戲,也有取材自章回小說,如《三國》、《說岳》、《隋唐》、《楚漢》、《施公案》、《彭公案》、《粉妝樓》等傳統劇目共600多本。由於劇目的開拓,必然在表演、音樂、武打等方面,作全面的改革創新。它在表演上吸取木偶戲的程式,如“傀儡打”、“傀儡醜”;又汲取梨園戲旦行的指法、科步;唱腔則大量取自“弦管”。使高甲戲的藝術更臻完善,獨具風格。
高甲戲大多為幕表戲(即“桶戲”)。幕表戲大體可分為兩大類:一類是幕表定型化的傳統劇目,一類是幕表即興化的新編劇目。前者經歷了幾十年、幾代腳色長期舞台實踐,錘鍊出一套符合人物性格的表演規格,形成唱、做、念、打固定的程式,一招一式都已相對定型,不容許隨心所欲地臨場發揮,不容許即興地增減,此中蘊含著精湛的表演藝術,也有高難度動作,沒有師傅的傳授,再好的腳色也寸步難行。此類劇目應視為那個歷史時期高甲戲的精品,可為後代繼承。這類劇目有:《斬黃袍》、《收水母》、《太極樓》、《兩國王》、《大金橋》、《扯玉帶》、《轅門斬子》、《絞胡奇庵》、《雙報仇》、《鴛鴦扇》、《秦瓊倒銅旗》、《郭子儀拜壽》、《國母走》、《宿草庵》、《櫻桃會》、《走麥城》、《屯土山》、《黃鶴樓》、《打黃蓋》、《古城會》、《鳳儀亭》、《蔣乾盜書》、《失、空、斬》等,及一些傳統折子戲。後一類是演出前由師傅(或掌班)口授故事情節,按幕表套路由腳色即興表演,隨意性強,唱什麼曲牌也由腳色臨場暗示予鼓師,戲可長可短,臨時增刪。這類劇目,只不過向觀眾敷衍故事,藝術平庸,無法繼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