荊河戲

荊河戲

荊河戲是主要流行於湘北澧縣、津市、臨澧、石門、大庸、岳陽等地,以及湖北的石首、松滋、公安、監利、恩施和中游的銅仁,四川的秀山、酉陽,共30來個縣市的地方戲曲劇種。荊河戲約在十七世紀初期興趣於湖北省的宜昌、沙市一帶,十八世紀末傳入湘北,十九世紀60年代開始在澧縣、津市、臨澧、一帶盛行。二十世紀初,湘北城鄉荊河戲班有數十個之多,影響越來越大。在二十世紀40年代,荊河戲一度與常德漢劇合流,統稱漢班。有昆、高、彈3種聲腔,以彈腔為主。舞台語言用澧州官話。保存的傳統劇目542個,其中彈腔戲500個,崑腔戲15個,高腔戲11個,雜腔小調戲16個。

歷史發展

荊河戲荊河戲
荊河戲起於明初永樂年間,明末清初秦腔戲班李自成軍來到澧州,藝人們四處流散,到清代初年基本完成了楚調秦腔的"南北結合",形成荊河戲彈腔的"南北路",荊河戲基本成型。
荊河戲形成之初,主要是唱高腔和崑腔。高腔的主要特色是一人獨唱,眾人後台幫腔,樂器用土鑼大鈸鼓板打節奏,不用管弦樂器伴奏。其來源為弋陽腔改調,仍保持了曲牌體結構,後期幫腔改用嗩吶伴奏,很有地方特色和泥土氣息。
荊河戲的發展,與相關地區的地方戲劇種聯繫極為密切。如漢劇,荊河戲舊有"湖南成班,沙市唱戲"之說,而沙市又是漢劇演出的勝地,漢劇
荊河戲荊河戲
藝人要在武漢出名,先要到沙市"唱紅"。因而,二者在演出交流中互相學習,取長補短。荊河戲與武陵戲藝術上亦有淵源。一般認為二者同出一源,荊河戲藝人常到武陵戲班搭班演出,早年,三行二者能夠同台合演。荊河戲的彈腔與川劇的相琴戲亦有聯繫。一方面,四川的相琴戲直接受到荊河戲的影響,另一方面,早期荊河戲使用的大土鑼大成都鈸,都是來自川劇。另外,荊河戲與辰河戲以及活動於湖北恩施一帶的南劇也有密切的聯繫。

藝術特點

荊河戲有彈、高、昆三種聲腔,以彈腔為主。荊河戲傳統劇目保留下來的

荊河戲荊河戲
有400多個。看家戲有“三殺”、“五圖”和“十二山”等。它的“一家唱腔”名“子母調”(又稱南北反),別具風味,為其獨特唱腔,樂器的特點,在於土鑼音調高亢響亮、變化多端。鬚生多用沙喉嚨角利用假嗓子,小丑老旦用本嗓。荊河戲有南路、北路、子母調(南北反)三大腔調。
荊河戲北路唱腔,無論生、旦、至今都保留有由秦腔向彈腔衍變過渡後期的呔腔。據老藝人談:呔腔是用以刻劃山、陝一帶北方藉人物如關羽趙匡胤高振路遙等人物的專用唱腔。如《三元會》中高振唱的《這一位狀元真出奇》、《打洞》中趙京娘唱的《叫罷一聲苦》的呔腔導板,《三搜尋府》中施有倫唱的《金牌召來銀牌宣》乃至《有魏虎跑殿角》等,都不同程度保留了呔腔。這為其它皮黃劇種所無,確屬荊河戲所獨有的特殊唱腔。
《子母調》(母調用5//2定弦,子調用1//5定弦)和北路一樣,有導板、一流、慢二流、流水、快打慢唱、三流等一套完整板式,用以表現人物思慮、悲傷、恐怖等情緒,而子調則表現病危、死亡等情緒(又稱陽調)。前者如《捉放曹》陳宮所唱《一輪明月照窗紗》、《八義圖》中程嬰唱的《一片忠心反落空》、《蘆花盪》中周瑜唱的《憶昔當年九里山》等;後者如《玉清觀》中孫策唱的《說罷一會長嘆氣》,《蘆花盪》中周瑜的《周公瑾自幼兒操弓演箭》等,如泣如訴,令人魂銷。這在其它皮黃劇中亦屬少見。
行當有四種,樂隊分文場、武場。常用曲牌約150支,堂曲150支。荊河戲表演重做功,講究“內外八塊”。唱詞及念白以荊州口語為基礎,京白、蘇白、川白夾雜其中。以武功戲見長,尤以各種姿態的“拗軍馬”、“抖殼子”最具表演藝術的獨特風格。荊河戲是荊州及鄂西民眾最喜歡的劇種,民謠稱“漢腔偏是客幫重,調愛荊河本地哥”。荊河戲傳統劇目極為豐富,保留下來的有“三殺”、“五圖”、“十二山”以及《大回荊州》、《打黃蓋》等500餘本。
荊河戲荊河戲
荊河戲重做功,有表現人物內心活動和思想感情的內“八大塊”,以及表現人物形體動作的外“八大塊”。“內八塊”是表現吉、凶、禍、福、喜、怒、哀、樂八個方面的內在感情;“外八塊”練就雲手站檔、踢腿、放腰、片馬、箭步、擺襠、下盤八種外形程式。面部表情生“抖色”和眼功。特別是高方巾、羅帽、扇子、帽翅、鬚髮等結合、腿功的巧妙運用,形成各種姿態的“拗馬軍”表演,以及花臉的“抖殼子”等,更是荊河戲表演藝術的獨特風格。
基本功有30多大項數百種技法,紛繁複雜,看起來令人眼花繚亂。還有一些是其它劇種所沒有的特技,如單洗馬、雙洗耳恭聽馬、殺叉、八卦步等,都是荊河戲所獨有的特技。
荊河戲的武場以打雙鈸為其特色。過去多在野地演出(謂之唱“草台”),為了召引觀眾,必須由武場打一通鑼鼓(謂之“鬧台”)南昌這時往往鼓師未到,無人指揮。於是就由操頭鈸者代理司鼓指揮,編排了一套相互連線的武場曲牌,看頭鈸的眼神、握鈸的姿式、擊法等統一指揮,循序不亂。以後又把打擊樂和嗩吶結合成為“吹打南路”(或稱“打點子”)至今民間婚喪喜事,都要僱請服務。
長期以來,荊河戲以它特有的唱、做念、打,在不到三十平方米的舞台上,藝術的再現了歷史的興衰起落,趣事軼聞,用勞動人民喜聞樂見的荊河戲形式,謳歌真善美,鞭撻假惡醜,成為荊楚人民自覺接受倫理道德教育的大課堂,成為湘鄂人民精神文化生活的追求和寄託。

傳統劇目及藝人

荊河戲荊河戲
荊河戲劇目多達500多個,多取材於中國古典小說和民間故事。有三國戲、水滸戲、封神戲、說唐說岳戲、包公戲、楊家戲、薛家戲、神話戲等等。常演的有“三殺”、“五圖”、“十二山”。“三殺”即宋江殺惜、打漁殺家、翠屏山殺海和尚;“五圖”即百子圖、孝義圖、八陣圖、鐵冠圖等;“十二山”即首陽山、牛皮山、火燒錦山、鳳鳴山、定軍山、九龍山、牧羊山、廣華山、兩狼山等,演出時有整台戲,也有連台戲,還有折子戲。
清代鹹豐年間,名藝人有"三個半戲子"(田育遠、張春喜、李老五和譚三元)和"五喜搭一侯"(陳興喜、張茂喜、向鳳喜、許天喜、王賽喜和侯吉生)之說。民國以來,有黃績三、許宏海、瞿翠菊、彭化萬、張申華、滕和瑛、胡醉趣王天柱、余未精、傅醜精等名藝人。50年代以來,整理、改編的傳統劇目有《反武科》、《寒江關》、《雙附馬》,代表性劇目包括《百子圖》、《楚宮撫琴》、《大回荊州》、《雙駙馬》、《沙灘會》、《翠屏山》、《反武科》、《秦雪梅》、《三娘教子》、《一捧雪》、《四下河南》等。新編歷史故事劇有《法場拜相》、《程咬金招親》等,創作的現代戲有《喇叭樹下》、《狀子》等具有特色。

發展傳承

荊河戲荊河戲
1954年,荊河戲民間職業班社定點為五個荊河劇團,即:澧縣荊河劇團、津市荊河劇團、石門荊河劇團、臨澧荊河劇團和湖北省石首縣荊河劇團。
湖南省第二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荊河戲傳承人:張又君;瀟耀庭。
荊河戲被推薦申報2007年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名錄。

中國戲曲3

戲劇是一門綜合藝術,是時間藝術和空間藝術的綜合。說是空間藝術,是因為戲劇要在一定的空間來表現,要有造型,而它在表現上又需要一個發展過程,因而它又是時間藝術。中國戲劇是以唱、念、做、打的綜合表演為中心的戲劇形式,它有豐富的藝術表現手段。

湖北戲曲、曲藝知識盤點

湖北地方戲曲、曲藝種類繁多。地方戲中最具影響是漢劇、楚劇和荊河花鼓戲。說到地方曲藝:大鼓、漁鼓、三棒鼓,小曲、南曲、碟子曲,當陽扇子戲,恩施有揚琴,文曲數廣濟,善書說得巧,耍耍好稀奇……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