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三彩燒制工藝

唐三彩燒制工藝

唐三彩的製作工藝複雜,首先要將開採來的礦土經過挑選、舂搗、淘洗、沉澱、晾乾後做坯,用含銅、鐵、鈷、錳、金等礦物作為釉料的著色劑。唐三彩的燒制採用的是二次燒成法。將做的坯體,裝在窯內燒至1000--1100度左右,取出施彩,然後,再放進燒窯內燒至850--950度即可。唐三彩釉質的主要成分是矽酸鉛,由於鉛釉的流動性強,在燒制的過程中釉面向四周擴散流淌,各色釉互相浸潤交融,形成自然而又斑駁絢麗的色彩。唐三彩的製作工藝十分複雜。釉燒出來以後,有的人物需要再開臉,所謂的開臉就是人物的頭部仿古產品是不上釉的,它要經過畫眉、點唇、畫頭髮。這么一個過程,然後這一件唐三彩的產品就算完成了。

簡介

唐三彩是中國唐代的藝術精華,距今已有1000多年的歷史。唐三彩是指唐代俑器和陶器上的釉色而言。唐時多以紅、

11

綠、黃為主,故稱“唐三彩”。三彩是通稱,並不限於三種顏色。除紅、綠、黃外,還有白、黑、蘭紫等顏色。唐代這種藝術珍品,大部在洛陽發掘出來,故有“洛陽唐三彩”之稱。
唐三彩的作法是將做好的坯體,裝在窯內燒至1100度左右,取出施彩,然後再放進燒窯內燒至900度左右即可。唐三彩釉質的主要成分是矽酸鋁。呈色劑是各種不同的金屬氧化物。
唐三彩採用二次燒成法。首先使用白色粘土作胎,在窯內經過1000℃-1100℃的素燒,經過冷卻,再於胎上繪以各種釉料入窯進行釉燒。唐三彩是一種低溫(850℃-950℃)釉陶器,用含有銅(釉為

22

綠色)、鐵(赭黃色)、錳(紫色)、鈷(藍色)、銻(淺黃)等作釉料著色劑,並加入鉛、鋁作助熔劑。其釉色互相滲化,加上年代久遠,部分顏色發生變化並產生新色,具有較高的裝飾藝術水平。但由於實用性較差,唐三彩主要用於隨葬,即明器和俑。
唐三彩的複製和仿製工藝,在洛陽已有百年的歷史。經過歷代藝人們的研製,使“洛陽唐三彩”的工藝技巧和藝術水平達到了一定的高度。目前,洛陽唐三彩的生產廠數十家,以洛陽市美陶公司生產的為最佳。外賓及國內遊客來洛觀光時,無不帶回三彩製品作為紀念,國家領導人出國訪問時,多以“唐三彩”作為饋贈禮品,洛陽人也多用“唐三彩”作為重要禮品贈送親朋。
唐三彩種類很多,主要分為人物、動物和器物三種。人物有文臣、武將、貴婦、男僮、女僕、藝人、胡人等。動物有

33

馬、駱駝、牛、羊、獅、虎等。器物有盛器、文房用具、室內用具等。古時,唐三彩很少用作日用品和陳設品,大部分用作隨葬品,主要出產、流行於中國的中原地區,供這一帶的大小官僚們使用。隨著唐朝陵墓的發掘,大量隨葬品唐三彩得以面世。隨葬品唐三彩主要分為器物類,如碗、壺、盤、房屋等;以及俑像類,如仕女、文吏、胡人、樂伎、武士、天王、馬、駱駝等。

燒制工藝

唐三彩的故鄉在河南洛陽當地有句俗話說“生在蘇杭、死葬北邙”。北邙山位於洛陽城外北3公里處,環境幽美,水深

44

土厚,自東周以來就是歷代帝王及達官貴人的殯葬風水寶地,是當時洛陽城外古墓葬比較集中的地方,民間則有“邙山墓多無臥牛之地”之說。前來洛陽觀光的遊客乘車經過洛陽時的會不時從火車上車窗外或汽車的車窗外看到國道兩旁那延綿數里的北邙山上出現不少高大的墓冢,以及公路兩側哪擺放數里之長在路邊等待銷售的唐三彩工藝品,這些路邊店經營的唐三彩製品絕大多數都來自洛陽邙山上的一個名叫南石山的村莊所製作。而北邙山上的這些高大的墓冢里也許還埋藏著哪年代久遠的唐三彩。南石山村的位置正處於邙山之嶺上的腹地,在民國時期這裡的村民在耕作犁地時,還不時的有唐三彩陶器被翻出地面。光緒二十五(1899年)當時的清政府在勘探隴海鐵路路基時,意外的發現了許多姿態各異、色彩斑爛的釉陶隨葬器,引起轟動。當時國內著名的古器物學家羅振玉、王國維二位教授對其進行了考證,認定它是唐代的陪葬品,它始燒於初唐,盛於中唐,衰於兩宋,因它始燒於唐代洛州河治地帶(今日的黃河和洛河一帶),因它又是以黃、綠、紅三彩為主的釉色,故稱

55

它為唐三彩。後來羅振玉就在他的著作裡面對唐三彩作了比較詳細介紹,說唐三彩這個東西是古代墓葬明器見於人間只始。當時唐三彩的價值就引起了海內外收藏家的重視,使之身價倍增。洛陽北邙山從那時至今已被歷代盜墓者挖的千瘡百孔,至今一匹被盜出土35厘米高的唐三彩製品其價值在黑市上可賣到40萬元人民幣之多。今天北邙山嶺上人們所能看到的墓冢已是十墓九空了,有些墓冢都是歷代多次盜過的空墓。可是如今洛陽的北邙山嶺上還不時有盜墓者的身影出現,不少人由此發了家。唐三彩是唐代生產的一種鉛釉陶器,距今有1000多年的歷史,在它出土之前中國的歷代史書籍中從未對這種陶器工藝有過記載,清代以前的盜墓者只知道盜取墓中的金銀玉器而對這些作為陪葬的陶器則丟棄在墓中,然而他們那裡知道,這些陶器後來竟成為名揚四海的“唐三彩”。而實際上唐三彩早就出現在人們的面前,在一些古建築上使用的琉璃瓦裝飾使得這些古建築有著何等的豪華氣派,只是人們很難和墓中的唐三彩聯想起來。南石山村從洛陽市區乘車北上約七、八公里便可到達北

66

邙山上的南石山村。南石山村地處邙山腹地,村子四周被千畝糧田所包圍,是一塊風水寶地。村子裡有著上百家的三彩作坊,有村子裡統一建的大作坊廠,也有每家每戶在家中生產的小作坊。在這裡您還可以挨家挨戶的看一看每一家所製作的唐三彩製品,他們當中有用古老工藝製作現代工藝飾品的作坊,也有保持傳統工藝製作高仿真唐三彩的作坊,還有什麼賣錢就作什麼的雜作坊,但是大多數南石山人還是繼承和保持了傳統的工藝水準,你要是有陶藝的心趣還可以享受做上一件個人風格的三彩製品,帶回家中一定有特別的紀念意義。據孟津縣誌記載:“在1920年前後南石山村有7位高姓民間藝人,以修復出土損壞的唐三彩為生,後來他們當中陶塑藝人高良田在自己多年修復古唐三彩的技藝上,首次複製唐三彩獲得成功,成為7家高姓藝人的家傳秘其技法,用手工小窯燒制唐三彩流傳於高姓家族之間。1956年,縣裡成立了“仿古合作社”高姓藝人和其他的16位藝人被聘為技術員、傳授唐三彩技藝,村中人才得以學得此技藝。”到了80年代全村370戶人中絕大多數都學會了燒制唐三彩,高姓家族中的7位藝人最後一位也已在97年去世。這時唐三彩這項家傳的工藝已不是一項秘密了。燒制唐三彩要經過數道工序,南石山並沒有制陶的原料高嶺土,所需原料要到其它縣市去購買,再將高嶺土經過球磨機碾24小時,用水沖製成泥,用泥制胎,再經過藝人們的手製成各種神態的人物及飾品,放入窯中經過1100多度的高溫燒一至二天成型,將成型泥胎取出上塗各種彩釉,再經過4-5小時燒釉,一件件漂亮的唐三彩便呈現在你的眼前,一位上好的工匠做出的唐三彩馬、行駝、體魄健壯、而不笨拙,肌肉豐滿而不臃腫;待女、肥秀豐肌、神彩健美自信,加上刀法工整細膩,線

77

條流暢,由於釉色通過高溫澆制溶融流動,自然滲入,看起來頗有唐人造像之風範。而每個造型工匠每制一件塑品可以得到一至五元的不等收入。一正合格的10厘米高的三彩小馬上站立一個150斤重的成年人而不破碎。訪三彩藝人如今在南石山村里,已不儘是本村的村民來燒制唐三彩了,這裡有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授於的農民藝術家;有學習造型藝術的家傳子弟;也有美院畢業的學生;還有外地來此租地燒制唐三彩的民間陶藝人,他們有的是為了尋找藝術的感覺和根基,有的則是為南石山的名氣,因為在這裡唐三彩才造的好、賣的快。而南石山的藝人也不時的有人被市區的三彩廠家請去做他們的技師的。在南石山每當村裡的人民談起唐三彩的在南石山的復興,藝人們都會念念不忘一個已經去世了多年的老藝人高成漢。老人已在1987年去世了,是最後去世的因為高姓藝人,如今他的兒子高富堯還在自己的家中手工製作著他的唐三彩,承續著祖上傳下的的仿古記憶。我找到他時他正在家中院後的小作坊里做他的陶藝製品。今年已是近六十歲的他向為我講述了一個三彩藝人的傳奇故事。“我的父親高成漢是南石山的七位高姓藝人是的一位,這七位高姓藝人分別是高松茂,高松深,高松錄,高松青,高相儒,莫裴莊和我父親高成漢,除莫裴莊不姓高外其餘的都是高姓家人。這七位藝人中高松茂,高松深,高松錄三人都是我的本家爺爺,他們就是南石山的最早藝人。在解放以前這裡挖古墓的較多,哪時候人們都知道邙山之上的古墓多形容都到了沒有臥牛之地,有些出土的東西有了殘缺村中的高姓藝人他們都能做修復,我爺爺那個時候他們只是以修復出土文物為生計,以後慢慢的開時複製。那是候的燒制的唐三彩都小,家中的窯小藝人們叫它“饅頭窯”,窯溫也只有七百多度,現在的窯溫可高到一千多度。可是那時的燒制的三彩製品顏色正,和出土的東西接近,現在燒的三彩用的氧化東西多(化學品)出來的東西和出土的東西有大的差距。我的爺爺高松茂在那個時候就有個綽號叫“機器人”,一件出土的東西在他手裡一夜功夫便可把它複製出來,且難辨真偽,再加上那個時候又沒有儀器來作鑑定,所以那時的仿製品都被古董販子收走當真的賣,我本家的三個爺爺在七個藝人中當時是很有名氣的。五十年出的時候我父親和我三爺高武明在公社搞的美術社裡作東西(唐三彩),美術社是現在洛陽市美陶公司的前身,五六年的時候我父親曾代表市里參加全國工藝美術代表大會,五八年的時候又轉到了洛陽陶瓷廠。以後在三年自然災害的時候這些老藝人都被下放回家了,我父親那時因為看不慣他們將勞藝人下放回家,就以需要照顧家中老人為由也自己要求回家了。1964年的時候洛陽市二輕局的局長李四傑和美術社的領導來動員父親還回美術社裡幹活,父親當時就和他們說“如果把我們

88

這些老藝人們當成不會幹活的人我是不再去了”。當是的省工業廳的李侯成廳長也指示撥款說讓這些老人上班,並說這些上歲數的藝人是廠里的財富,但在當時的環境下也沒有人去落實這個政策。66年文化大革命一開始,都把這些東西定為“四舊”了,紅衛兵到家裡把東西都給砸了砸,之後就停了幾年。到1969年的時候,父親就開時給國家,省里,市裡的領導寫了幾十信希望能恢復唐三彩的生產。到1971年洛陽市二輕局以我父親的名譽下撥了一萬元錢說在南石山又開始做唐三彩,76年前後的時候村里非讓藝人在他們哪裡搞生產,不讓自己乾,父親因看不慣他們的工藝,所以不願到他們那裡去,一人在家裡把過去砸壞的東西恢復一了下,結果就受到他們的排擠,哪時候把我們定為資本主意的尾巴。87年前後因為我父親給外面寫的信比較多,外省的一個廠家得知我父親就找到了南石山村想請我父親去他們那裡開發唐三彩生產,但是公社的人卻對來找我父親的人說這個人已經死了。以後每當有人來找我父親的時候,大隊都會派人守在我們家的門口不讓我們下地幹活。對來找我父親的人說這個人死了。有一次我父親趕著牛下地,公社的人把在我們的家門口要把我父親的牛車卸掉,當時父親就說頂撞他們了一句話“我以糧為綱,種地以是為革命,我看你們誰敢”。結果把他們給鎮住了。那時我們家拿著麥子去公社磨麵他們都不給磨呀!,80年的時候為了阻止我父親的行為還把我們家四畝地也給收了,害得我媳婦生孩子都沒有糧食吃,東家借一點西家舍一點的過日子。父親是個寧為玉碎,不為瓦全的人,為了能恢復唐三彩的生產曾先後給當時鄧小平主席,輕工業部,省,市的領導多次寫信,並把倡議書貼到了村口。到了父親87年去世的時候,唐三彩已是可以放開到了允許每家每戶生產的地步,90.91.92年的時候村里已是進入最紅火的時候了,可惜父親沒有看到他想看的今天,但他為南石山的唐三彩生產的恢復付出了他的心血”。高富堯老人還從他的家中拿出了他父親寫給鄧小平主席和國家輕工業部,省,市的領導的寫信,以及有關部門給他父親的回信,老人說他要好好的保存這些信件,因為這是南石山歷史的見證。離開老人我又走訪了南石山的其他幾個藝人,他們都有著自己的經營之道。從小在南石山

99

村長大的高水旺,是一個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授於農民藝術家,他從17歲開始燒制唐三彩,94年籌建了一個占地5畝的仿古唐三彩廠,2年後,他所做的三彩侍女和三彩大馬就在中國民間藝術博覽會上評為金獎和銀獎,同年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授於農民藝術家,在他看來沒有南石山的藝術薰陶也難得從中得到藝術的發展和財富,如今他已把自己的唐三影製品推上了英特網向全世界推銷他的唐三彩藝術品。是三彩藝人中的佼佼者。張寧偉、張剛偉兄弟倆人,其父是洛陽市美陶廠的藝術顧問,兄弟二人從小便受家庭的薰陶。弟弟張剛偉12歲便開始拜師學藝、後又入校受過專業的造型藝術學習,兄弟二人在南石山購了一所舊院子,用邙山特有的紅土燒制紅陶,每月只燒二、三窯的陶藝品,可二人卻在藝術造型上下功夫,所制紅陶製品的造型藝術品味含量卻很高,每件作品都可賣個好的價格。張有才、李宣夫婦倆人是外村人,但他們也在南石山村購得一所院子,生產1.8米的第一大馬和1米的中號三彩馬,每年要銷大、小馬近仟匹,收入可觀,以他們的話說,只有在南石山村,才會有好的收入。像他們這樣的三彩藝人在南石山還有很多,南石山的藝人們熱情好客,如果來訪的客人中遇有知己,他們會熱情的向你了解、切磋一下陶藝技術,領得到了悟性的感知,他們還會送上兩件三彩留與你們作為留念。唐馬於唐女俑在南石山的唐三彩品種中最好的還是唐馬和唐女俑,因為大凡出土唐三彩明器的唐墓中必出三彩馬。這些出土

1010

的三彩馬都體形高大,披飾華麗,且馬尾梳綁短小,一看便知道是品種優良的戰馬。在唐朝時期當年的西域諸國,吐番,突厥等都向唐王朝進貢或贈送品種優良的外國馬。公元733年,一名回鶻使者一次就趕回了1萬匹草原駿馬,當時的唐太宗在國家財政緊張的情況下,仍然購買了6000千匹的駿馬。由於外來馬的擁入,使得唐朝馬的品種的到了改良,使得我們從出土的陽三彩馬可以看到唐馬的遺風。體形矯健,骨骼粗壯,馬鬃修剪成了當時流行的“官樣”,馬飾也非常的漂亮。工匠們將馬雄偉的氣勢和飛奔啟程前的姿態刻劃得淋漓盡致,三彩馬也可以說是唐朝國家實力的體現。在唐代,尤其是盛唐時期,當時的人們都以胖為美。曾經使得“六宮粉黛無顏色”的楊貴妃就是一位胖美人。唐三彩中的女俑就是盛唐時期人文精神的一種寫照,面如滿月,豐潤圓胖,但不失內在的秀氣,古人用豐肌秀骨來形容唐代美女以是再貼切不過了。身著黃色長裙是開元天寶年間流行的風尚。騎馬女俑也反映了盛唐是期婦女靚狀騎馬的情形,抱狗的女俑,吹樂的女俑無疑是大唐時期人文生活和婦女地位的真實寫照。現在再南石山無論你拿出一件像形品,還是拿出一張仿古畫,或者從一本古書上翻制一件唐三彩,這裡的能工巧匠都能維妙維肖為您製作出來,且生動傳神令人稱奇。在唐三彩作坊里做技師的工匠們認為唐三彩作到現在,想打破傳統遺留的造型,在跨度上有很大的難度。他們很希望政府能成立個集研究、展示、銷售為一體的“官窯”,這樣有力於生產出更高品味的唐三彩。而政府則以為這樣的機構在很多地方都辦過,最後都以失敗告終,回觀唐三彩的發展之路不也是由家傳、集體、承包再到個體之路嗎?看來,路還得靠自己走。藝術工藝需要傳統,更需要經濟支持。在南石山村根本不懂唐三彩技術的人大有人在,只要有錢,照樣可招兵買馬來生產經營唐三彩,而且還經營的相當不錯,有錢人可以請到到做唐三彩的藝人,然後靠他們去掙更多的錢,市場經濟的大浪淘沙,優勝劣汰對文化藝術的發展也是如此。雖然有些傷感,但這也是一種轉換,因為誰都得面對市場經濟。雖然如此,南石山村的唐三彩燒制無論從歷史和規模還是品種上,都是唐三彩之最,三彩製品覆蓋了全國同類產品的80%的市場,年產品種近佰萬件,年產值達仟萬元,這裡的人們不但延傳著了這古老的藝術品,還靠這走上了致富之路。唐三彩唐代是中國封建社會的鼎盛時期,經濟上繁榮興盛,文化藝術上群芳爭艷,唐三彩就是這一時期產生的一種彩陶工藝品,它以造型生動逼真、色澤艷麗和富有生活氣息而著稱。唐三彩的生產已有1300多年的歷史了,它吸取了中國國畫、雕塑等工藝美術的特點,採用堆貼、刻畫等形式的裝飾圖案,線條粗獷有力。它主要是陶坯上塗上的彩釉,在烘製過程中發生化學變化,自然垂流、相互滲化,色彩自然協調,花紋流暢,是一種具有中國獨特風格的傳統工藝品。現今所見的唐三彩陶器,大量的都出於盛唐時期,其燒制數量之多,質量之精,代表了唐三彩燒制的最高水平,然而從晚唐開始,唐三彩的製作逐漸走向衰敗。唐三彩的製作工藝十分複雜。首先要將開採來的礦土經過挑選、舂搗、淘洗、沉澱、晾乾後,用模具作成胎入窯燒制。唐三彩的燒制採用的是二次燒成法。從原料上來看,它的胎體是用白色的粘土製成,在窯內經過1000-1100攝氏度的素燒,將焙燒過的素胎經過冷卻,再施以配製好的各種釉料入窯釉燒,其燒成溫度為850-950攝氏度。在釉色上,利用各種氧化金屬為呈色劑,經煅燒後呈現出各種色彩。釉燒出來以後,有的人物需要再開臉,所謂的開臉就是人物的頭部仿古產品是不上釉的,它要經過畫眉、點唇、畫頭髮。這么一個過程,然後這一件唐三彩的產品就算完成了。唐三彩的造型豐富多彩,一般可以分為動物、生活用具和人物三大類,而其中尤以動物居多。唐三彩的特點我們現在可以歸納為兩個方面,首先它是造型,從造型方面來講呢,它的造型與一般的工藝品的造型不同,與其他時代的出土的馬也不同。首先它的造型比較肥碩,這個馬的品種,據說是從當時西域那邊進貢過來的,所以和我們現在看到的馬的形狀有點不大相同,馬的臀部比較肥,頸部比較寬。唐馬的造型特點,它是以靜為主,但是靜中帶動,你們看到這是一匹靜立的馬。但是它通過馬的眼部的刻畫,馬的眼部是刻成三角形的,眼睛是圓睜的,然後馬的耳朵是貼著的,它好像在靜聽或者聽到有什麼動靜一樣,它通過這樣的細部刻畫來顯示出來唐馬的內在精神和內在的韻律。唐三彩的另外一個特點就是釉色。作為一件器物上同時使用紅綠白三種釉色,這在唐代本來就是首創,但是匠人們又巧妙地運用施釉的方法,紅、綠、白三色,讓它交錯、間錯地使用,然後在高溫下經過高溫燒制以後,釉色又澆融流溜形成獨特的流竄工藝,出窯以後,三彩就變成了很多的色彩,它有原色、有複色、有兼色,人們能夠看到的就是斑駁淋漓的多種彩色,這是唐三彩釉色的特點。

一、洛陽唐三彩的製作工藝洛陽唐三彩的製作過程,首先是對胎料進行選擇和加工。洛陽出土的唐三彩大多採用比較純淨的高嶺土加工而成,這種礦藏洛陽周圍便有出產。這種土質較為細膩,可塑性強,成型後不易開裂、變形,是製作各種陶器上等的材料。選用的礦土需要經過挑選、舂搗、研磨、淘洗、沉澱、揉搓、捏練、陳腐等系列工序加工成備用的陶泥,然後才能使用。從出土的器物胎體來看,唐代的工匠們對胎料的選擇不是很精,胎質中含有石英顆粒等礦物雜質。
唐三彩常見的成型方法有三種,即雕塑、模製和輪制。製作一件器物往往使用兩種以上方法。工匠們首先要進行細緻的構思設計,再用專門雕塑工具用陶泥進行雕塑創作,經反覆修改後,最後成型。制模,是將雕塑成型的作品進行分割、翻模。簡單的造型分割較少,甚至少到只需一、兩件模具。複雜的造型如天王俑、鎮墓獸、形態各異的馬、建築模型等往往需要翻制的模具較多。對於不規則部位還需要有套模,因此這類造型模具往往多達十幾件。模具分單模、合模兩種。單模適用於器物上裝飾用的貼花、堆塑等小附屬檔案。合模是用兩個半模壓制後對接粘合而成,適用於各種人物、動物和一些生活器皿。工匠們首先將經過揉搓和陳腐過的軟硬適中的陶泥放入模子用手按壓,其厚度根據製作物體的大小靈活掌握,然後用泥漿粘接合模,等到模具里的陶泥本身有一定的強度時,取出粘接組裝成型,並用專用刀具將粘合部位修平,用手指抿抹,用毛筆或毛刷蘸水修飾。技術好的工匠能夠使胎體均勻,薄厚適中,黏合過的部位天衣無縫,宛若一體。輪制,適宜於製作器體呈圓形的器皿,如日用器皿中的杯、盤、碗、碟、豆、瓶、爐、壺、罐等,但也有一些扁圓體、橢圓體、不規則體等器物採用合模製法。
一件成型的器物需要徹底陰乾才能進行素燒,這樣可以避免高溫燒制過程中胎體變形和開裂。唐三彩一般需要兩次焙燒,第一次經過1000℃~1100℃左右的溫度將胎體燒堅,取出後施釉,再入窯經過800℃~900℃溫度釉燒,胎體上的釉料開始融化,釉汁熔融流動相互浸潤,形成斑斕的色彩。
唐三彩的施釉方法常用的有兩種,即分區施釉法和點彩施釉法。分區施釉法是在不同部位塗上不同的釉色,幾種釉色同施在一件器物上,釉色之間的組合和交融會產生一種全新的效果。點彩施釉法,是用毛筆在器物的一些部位點上大小一致或不一致、或點狀、或塊狀的點,或帶狀線條。有的排列整齊,有的自然隨意,經過高溫熔融,釉彩的流串和交融,形成奇幻的畫面,虛虛實實,斑斑駁駁,如晚霞,如夢境,形成一種自然天成的美術風格。
唐三彩最成功的地方是它多變的釉彩和精美的造型。經過對出土三彩的釉的成分進行檢測,發現三彩釉的主要成分是矽酸鉛和金屬呈色劑。唐代工匠們經過百千次的試驗,成功地掌握了不同金屬氧化物的呈色,並配製出了不同色澤的釉料。在釉料中加入石英和鉛粉,以氧化鉛為助溶劑,適量加入銅、鐵、鈷、錳、銻、鉻等成分,經過800℃~900℃的溫度,便還原成了各種色彩。例如銅的氧化物呈現綠色,鐵的氧化物呈現黃或黃褐色,鈷的氧化物呈現藍色,錳的氧化物呈現紫色或黑色。工匠們為了達到某種特殊的效果以及產生特殊的色彩,經過對各種金屬礦料比例的調配,在這些釉色的基礎上又成功地燒制出了褐紅、橙黃、淡青、翠綠、深綠、天藍、赫色、茄紫等色彩。釉彩之間相互流淌交融,創造了唐三彩藝術輝煌華麗的時代風格。
二、洛陽唐三彩的鑑定近年來隨著收藏熱的不斷升溫,唐三彩也越來越受到人們的青睞。由於唐三彩來源的逐漸枯竭和市場價值的攀升,於是出現了許多贗品。至於唐三彩贗品何時開始出現,一般認為是民國時期。筆者所在單位洛陽市文物交流中心的前身是洛陽博物館文物複製工廠,因此有機會對唐三彩的製作工藝以及唐三彩的鑑定進行深入細緻的研究。早在上世紀九十年代初洛陽市文物交流中心曾經徵集到一些民國仿製的唐三彩,除了胎體與唐代三彩略有區別外,從造型到釉色很難與唐代三彩區分開來。從上世紀八十年代以來,洛陽唐三彩仿製品的製作主要集中在市區北面邙山上的孟津縣朝陽到南石山村一帶,這裡生產的三彩以工藝品為主,還製作一些仿製品,但做過舊後真正達到以假亂真程度的並不多。之所以造成鑑定困難,主要原因是人們接觸唐三彩真品的機會太少。筆者通過長期實踐,認為唐三彩的鑑定主要從造型、釉色、胎體、工藝這四個方面入手。
(一)造型唐三彩是唐代工匠在特定歷史時期創作的,與當時社會風俗、生活環境、審美意識、製作材料、工藝水平分不開,因此無論是人物還是動物均能表現出生動逼真的神態,生活氣息濃郁。從出土的唐三彩來看,唐代工匠雕塑水平非常高而且技藝嫻熟,人物、動物比例協調,形象生動。人物的面部、五官、表情、身姿、手勢變化有致,各種動物或靜、或動,神完氣足,形態自然傳神。仿製品的製作,一是按原物,二是按圖片,三是在原型上創新,四是臆造。製作者雖然在造型上下了一番工夫,有的與原物相似,但由於雕塑者功底欠缺,再加上製作者與唐代工匠生活的環境不同,所以製作出來的只能形似而達不到神似,往往造型生硬,缺少變化。如製作的俑類往往比例上不協調,面部呆滯,線條生硬,有的線條過於規整。唐代三彩圓形器物的底足一般呈“飛棱”狀,並在棱尖外修一刀,這在碗、盤、瓶、執壺、缽等器物上最常見,而仿製品往往缺少這道工序。
(二)釉色唐三彩埋入地下,歷經千餘年,受土壤環境和土壤中化學物質如酸、鹼等的侵蝕,光亮奪目的光澤已變得柔和瑩潤,釉面的開片均勻細小,有規律,開片四邊微微上翹,用放大鏡仔細觀察片與片之間的間隙有鏽蝕的銀沁,類似於漢代綠釉陶壺的泛鉛現象。用肉眼直接觀察,從側面看釉面的表層,生成一種像蠅翅一樣薄薄的一層,開片之間像是鼓起的線條,這即是唐三彩的“包漿”。仿製品為了去除釉面耀眼刺目的光澤,往往採用氫氟酸去光,再用鹼中和,因此看上去很生澀。近年來,製作者也研究燒制出了釉面開小片的方法,但開片堅硬,有的過於細碎,有的紋路雜亂無章,開片往往產生個別紋線過長的現象,釉面無蠅翅“包漿”。有的雖然也製作上了一層銀片或出現五色虹光,但像是浮在釉面上的一層薄霧,很淺薄,而且不牢固。
(三)胎體洛陽出土的唐三彩,胎料中含有微量的鐵質。因燒成溫度和爐內氣氛的差異,燒成後的胎體顏色有白色、淡粉色或淡黃色等多種,胎質不是很精,胎質中含有像是石英的微小顆粒,並有其他礦物雜質。從胎體堅實度來看,有的因燒成溫度高,胎體比較堅硬;有的因燒成溫度低,胎體硬度小一些,胎體較疏鬆,釉層容易剝落。仿製品的製作,一種是採用加工現代三彩工藝品的胎體材料,即純淨的高嶺土,沒有經過特殊配料加工,燒成後胎體潔白細膩,比較堅硬,雜質少,叩之聲音響亮,手感較重,與唐代三彩區別較大。另一種選用的材料也是高嶺土,採用與古代相近的工藝對胎料進行加工,製作者挖空心思,在胎料中加入少量石英粉和其他物質,經過精心配製,燒成後無論從硬度、胎色還是疏密度都與唐代三彩接近,區別開來有一定難度。
(四)工藝唐三彩的製作一般採用先雕塑,後翻模,再按坯,最後粘接組裝。同時採用輪制和捏制的方法,無論是在俑類和器物類都留下了這些工藝痕跡。人物、動物多為分段制模,用手按坯,用陶泥粘接。從出土實物來看,這些痕跡非常明顯,仔細觀察這些三彩身體內部的胎面上,許多都留有唐代工匠的指印。扁圓體三彩器物如扁壺等,側面基本都有對接及刀削痕。再如缽、罐、瓶、水注、盤、碗等採用輪製法,製作過程中留下的細小弦紋清晰可見。仿製品有的採用注漿工藝,器物胎體上看不到捏塑和輪制以及合模泥粘工藝,其製作方法與真品迥然不同,成品手感較輕。圓型器物有的是在注漿或模製成型後放在轉盤上,利用轉盤的鏇轉用工具劃出一道道輪制的痕跡,但弦紋看上去線條不自然。有的採用與唐代相類似的模製按坯工藝製作,但組合後無論是人物、動物還是器皿都顯得笨拙,比例不協調,線條生硬。還有的過於精雕細做,畫蛇添足,讓人感覺不到唐代三彩的神韻。通常情況下唐三彩人物俑凡是沒有衣物遮住的皮膚均不施釉,如人物的臉部、頸部、手部,一般採用彩繪。頭髮、眉毛、眼睛、鬍鬚、巾帽等用黑色,口唇和面頰用朱紅。人物的五官、鬚眉描繪的細緻入微。這些彩繪歷經千年顏色已經變淡變薄,且滲入胎體。仿製品的彩繪顏色鮮艷清晰,看上去比較浮,勾畫的線條不乾淨利落,人物表情顯得呆滯,所用筆法描繪的往往不到位,與真品有一定的差別。

河南非遺目錄

河南是中華文明和中華民族的重要發源地,擁有郟縣大銅器、麒麟舞、四平調、河洛大鼓等多個非物質文化遺產。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