劇種簡史
2.太平天國前後,“東鄉調”逐漸發展成曲藝形式的“灘簧”,演唱生活中的小故事,由於語音唱腔略異,又分“無錫灘簧”和“常州灘簧”。灘簧吸收了江南民間舞蹈“採茶燈”的身段動作,並曾用採茶燈、花鼓戲的方式演出,故又被稱作“花鼓灘簧”。
3.之後,灘簧戲多為二人一檔,在農村中活動,所演節目只有一旦、一生(或一醜)兩個腳色,稱為“對子戲”。
4.20世紀20年代初期,開始出現“京、簧合班”,即是灘簧班子和京劇演員的合作。
5.1908年後,灘簧戲進入城市,又發展為多至幾十人同場演出的“大同場戲”,開始演出大規模戲。
6.辛亥革命前後,常州、無錫的灘簧戲正式搬上舞台,並先後進入上海,不久逐漸合班演出,改稱“常錫文戲”。
9.1952年“常錫文戲”定名為“常錫劇”。
10.1954年“華東區戲曲觀摩演出大會”後,“常錫劇”統稱“錫劇”。
發展演變
前期
錫劇是在辛亥革命前後由無錫灘簧和常州灘簧合併發展而成的。在灘簧階段,一般以它經歷的三個重大演變過程來劃分的。清乾隆以後,吳語灘簧已盛行。在常、錫一帶鄉村傳唱的男女敘事對唱山歌,逐步與道情、唱春、宣卷相融合而形成的灘簧調,系吳語灘簧的一支,後來又吸收蘇南一帶“採茶燈”中的舞蹈,逐漸發展成為灘簧小戲,先有小旦、小丑,後又有小生,並從坐唱變為在田頭廣場作簡單動作表演的走唱,化妝極為簡單,男角色身穿長衫或短衫,頭戴瓜皮小帽或氈帽,手拿摺扇(短衫者不拿);女角色身穿短襖、長裙,臉上略施脂粉,頭戴假髮髻,插絹花,手持方帕,都以“小生、小丑”、“小生、小旦”、“小旦、小丑”為主的“對子戲”,也叫“三小戲”。演出劇目以反映農村日常生活中的故事為主,反抗封建婚姻和舊禮教的居多,也有一部分是對地主階級進行嘲諷的,表現樸實、真摯,生活氣息濃厚,語言生動風趣,女角色均由男子扮演。聲腔僅有[簧調],一把二胡伴奏(有時是扮演者自拉自唱)。此時既無班社,也無班主和職業藝人,純屬農民及鄉鎮小手工業者自演自娛活動。藝人們稱這時期為“對子戲”階段。
道光年間,開始出現了半職業或職業灘簧藝人,也開始出現女職業藝人。少數藝人進入常州、無錫等城內演出,由於演出繁忙,需增添人手,藝人們開始收徒傳藝,組織班社,至光緒年間,逐步形成常幫、錫幫、江陰幫和宜興幫。“對子戲”階段持續了近百年,流傳越廣,一些農村知識分子也加入灘簧隊伍,加以班社間的競爭,首先使劇目內容豐富,情節複雜起來,出現了除三小外又有老生、老旦、滑稽等三至五個角色的劇目--《借黃糠》、《陸雅臣賣妻》、《珠花記》等。在原單一的[簧調]的基礎上,派生出了[長三調]、[行路調]等曲調。在吸收民間小調上又增加了[紫竹調]、[春調]等。由於“對子戲”劇目的發展,曲調的豐富,加上內容的增多,故事情節的複雜,也就突破了原有的形式,使劇種進入了一個新的時期——同場戲階段中的“小同場”。同場戲可分為“小同場”和“大同場”兩個階段,“小同場”是在農村演出時的產物,而“大同場”則是進入城市以後的產物,這是錫劇發展史上的一個重要轉折。“小同場”大約在辛亥革命前後的二十餘年間。辛亥革命後的國民政府有關當局,視灘簧“傷風敗俗”“俚俗淫穢”,也多次下令取締。灘簧藝人被迫走街串巷或向外地流動,大多數藝人流落在鄉土僻壤,送藝賣唱,養家餬口。
中期
由於滬寧鐵路通車,這為灘簧進入大城市創造了條件。—大同場1914年灘簧藝人袁仁義、孫玉彩、李庭秀、過昭容、周甫藝、王嘉大等先後進入大上海,初期只是走街串巷或進茶館、酒樓演唱。1916年,袁仁義、李庭秀、邢長發等組班稱“無錫灘簧”在年底進入“天外天”遊藝場演出,之後又轉入“大世界”三樓,另有孫玉彩、王嘉大、周甫藝等組班稱“常州灘簧”,於1919年進入小世界(勸業場)等地演出,1921年常州班改為“常州文戲”,無錫班改為“無錫文戲”。同年,常幫藝人周甫藝和錫幫藝人過昭容合議,兩幫合作於先施公司遊樂場同台演出。從此兩幫合流,統一改稱為“常錫文戲”。錫劇進入上海和蘇、錫、常等大城市後。一方面有了較穩定的演出場所,先後出現了一批較穩定的長年不散的“四季班”,活動於滬寧一線的班社,著名的有:袁(仁義)家班、孫(玉彩)家班、周(甫藝)家班、李(庭秀)家班、劉(榮炳)家班等。另一方面也得以與兄弟劇種接觸、交流和競爭,首先在劇目上獲得顯著發展。先後從“宣卷”和“彈詞”引進了《珍珠塔》、《玉蜻蜓》、《雙珠鳳》、《孟麗君》等;從徽班中吸收了《琵琶記》、《蔡金蓮》等;由京劇移植了《販馬記》、《樊梨花》等。在十里洋場商業文化的影響下,為競尚新奇,招徠觀眾,從30年代中期開始演出了一大批機關布景、燈光彩台的連台本戲和公案戲:《狸貓換太子》、《封神榜》、《彭公案》。同時也上演取材於現實題材的《山東馬永貞》、《楊乃武與小白菜》等一批時裝、清裝戲。
由此,常錫文戲已進入了大同場戲時期。——新生期抗戰爆發後,江南淪陷,大部分班社撤離上海和滬寧鐵路沿線城市轉向農村,有的被逼解散。一批演員枉遭毒打、關押和迫害。解放後,錫劇終於走上了健康興旺的道路。1950年,蘇南行政公署舉辦民間藝人講習班,同時將流落各地的“常錫文戲”統一改稱“常錫劇“,並成立了蘇南文聯、常州、無錫三個實驗常錫劇團,挖掘整理傳統戲《寶蓮燈》、《翠娘盜令》,移植改編了現代戲《王貴與李香香》、《赤葉河》、《白毛女》、《翻身姐妹》等十個劇目。1953年4月由蘇南文聯實驗常錫劇團和蘇南文工團部分人員組建成江蘇省錫劇團。此後,常錫劇便簡稱為“錫劇”。
後期
後期,各劇團廢除幕表制,建立劇本制,強化導演制,並在音樂、舞台美術等方面進行了藝術革新,先後參加了1954年9月在上海舉行的華東區戲曲觀摩演出大會和1957年4月舉行的江蘇省第一屆戲曲觀摩演出大會。《走上新路》、《水潑大紅袍》、《江陰血戰記》、《白馬告狀》等獲一、二等獎和劇本獎、演出獎;多名演員如姚澄、王蘭英、沈佩華、王彬彬、梅蘭珍等獲一、二等獎。這些劇目和演員各具特色,藝術風格各異,為劇種贏得了榮譽。除整理改編劇目和戲曲音樂創新外還不斷編演現代戲,如《紅色種子》、《白丹山》、《紅花曲》等。其中《雙推磨》、《庵堂認母》、《孟麗君》、《農家寶》、《姑嫂比武》、《三親家》等被拍攝成電影、電視,這更擴大了錫劇在全國的傳播和影響。流行地區
錫劇,流行於江蘇南部和上海市。由常州武進、無錫一帶的“東鄉小調”經過曲藝“灘簧”階段的發展而成。
其後又陸續吸收了江南民間“採茶燈”的舞蹈,辛亥革命前後搬上舞台。無錫灘簧先進入上海,後來常州灘簧也進入上海,在上海逐漸合流而同台演出,所以一度稱為“常錫文戲”。曲調有簧調、老簧調、大陸調、新大陸調、玲玲調、紫竹調、三角板等,大多柔和和輕快,富有江南水鄉傳統民間音樂的特色。伴奏樂器有板胡、月琴、琵琶、嗩吶、打琴等。解放後整理傳統曲目《雙推磨》、《秋香送茶》等,在音樂和表演上都作了重大改進。現代劇《紅色的種子》等取得較顯著的成就。
曲藝音樂
錫劇的音樂,抒情優美、悅耳動聽,具有秀麗的江南水鄉風格。錫劇音樂是屬於曲牌板腔綜合體,它並有男、女分腔的顯著特點。錫劇的樂隊原來只有一把二胡,除二胡外,還有琵琶、三弦、提琴、笛、簫、中胡和小提琴、大提琴參加伴奏。打擊樂以四大件為主。
著名劇目有傳統戲《雙推磨》、《庵堂認母》、《庵堂相會》、《孟麗君》、《珍珠塔》、《雙珠鳳》和現代戲《紅花曲》《海島女民兵》等。
武進錫劇
武進錫劇團1955年在武進縣登記成立,前身為友聯錫劇團。1966-1976年中被迫改演京劇。1978年底劇團復甦。1954年9月,周小依、馮國良參加江蘇省錫劇團進京演出《打麵缸》,同年9月,徐玉珍主演的《吊犯》,參加華東區戲曲觀摩演出大會,獲演員三等獎。《芙蓉花開》參加l958年江蘇省戲曲調演,獲創作一等獎、演出獎,劇本發表在《江蘇戲曲》上。十一屆三中全會後,劇團創作的《春風萬里》、《望海》、《三留老木匠》等先後參加省調演,《牛旺回書》、《巧巧借豬》、《新嫂嫂》、《母女會》等小戲也較有影響。
進入20世紀90年代,隨著歌舞廳、卡拉OK廳、遊戲室等娛樂形式的衝擊,武進錫劇團一度陷入低迷狀態,但由於有較為深厚的民眾基礎,在周邊一些縣市錫劇團已經消亡的時候,武進錫劇團生存了下來。在文化多元化、網路現代化、地方戲劇處於低谷時期,武進錫劇團猶如一支傲霜鬥雪的臘梅花,團企聯姻,機制改革,引進人才,送戲下鄉,走進校園等等,一切為發展武進錫劇在不斷探索創新,贏得了領導的認可,民眾的歡迎,同行的讚揚。
武進錫劇團每年演出在200場以上,各鄉鎮戲迷協會、民間劇團在工廠、社區、村委、鄉鎮,逢年過節,乘涼晚會、廠慶都有錫劇演出,其演出場次難以統計。
藝術特點
錫劇是一個長於抒情,具有江南水鄉情趣和特色的戲曲劇種,它的唱腔曲調基本上是上下句的板式變化體結構,常在上下句之間插入一段或長或短的清板。主要曲調為簧調,包括老簧調、反宮老旦調以及簧調慢板、中急板、開篇、長三腔、哭腔、說頭板、滾板、行路快板等板式唱腔。20世紀30年代,又吸收了杭州武林班的大陸板,蘇州文書調(由蘇灘和評彈衍變出來的一種說唱曲調)的“玲玲調”,蘇灘和申曲的“迷魂調”與“三角板”,京劇的“高撥子”以及《春調》、《紫竹調》、《九連環》、《繡荷包》等江南民歌小調,使唱腔更加豐富多彩。
唱腔
屬於曲牌板腔綜合體,有男、女分腔的顯著特點。曲調基本上是上下句的版式變化體結構,常在上下句之間插入一段或長或短的清板。主要曲調為簧調,曲調柔和、流暢、輕快。
樂器
以正、副二胡為主,琵琶、三弦、揚琴為輔,簫、笛、中胡、小提琴、大提琴等樂器也有參與。
常用曲調
錫劇是江南水鄉民間音樂的特色,柔和抒情,清快悅耳,唱腔曲調基本上是上下句的板式變化體結構,這種板腔體式,可在上下句之間插入一段或長或短的“清板”(近似朗誦),並有男、女分腔的顯著特點。錫劇常用的曲調系統:
1.慢大陸:如《珍珠塔》方卿在花園中,采萍送方卿一錠銀後感慨的唱段:“姑母.你枉為方家骨肉親.不及丫頭小采萍...”就是慢大陸的曲調。
2.中極大陸:如《珍珠塔》方卿和姑夫見面的一段唱.雙推磨開頭何宜度出場唱的‘炮竹聲聲震天響---滿腔怒火高萬丈’的八句就是中極大陸調.
3.快板大陸:激動時唱的.
4.大陸倒板:出場在幕後唱的.
5.大陸緊拉慢唱:如《珍珠塔》跌雪中“姑母私利太氣人,一點沒有骨肉情....”
6.大陸流水如《玉蜻蜓》庵堂認母(周東亮、袁菊芬)唱的“數到這尊長眉仙.歷歷往事在眼前...”
7.新大陸:吃麵條里結束用的
8.南方調:結束或者其他地方用的,比較歡樂.
9.反派洪調:反面人物上場唱的如《摘石榴》里“小生名叫那個趙自茂.”
10.三角板:是唱和說的一中.四句中第一和第四為唱,二、三句為道白。
11.慢簧調:如《雙推磨》何宜度唱的“豆漿味道”
12.中極簧調:經常用的
13.簧調開篇:如【拔蘭花】中“春二三月草回芽”。
14.老簧調:如《珍珠塔》中姑母看相的唱“我把你從頭看到腳更下....”如《雙推磨》中推磨時用的也是老簧調.後為紫竹調。
15.簧調流水:如《吃麵條》里女唱的“...他啊一到外面就糊塗好樣不學學壞樣...”
16.簧調緊拉慢唱:比較著急和傷痛時唱的。
17.反弓簧調:《梁山泊祝英台》里“十八相送”和《海霞》里的“線兒長”。
18.長三調:如《摘石榴》里劉金秀上場唱的“悟桐落葉正交秋..”
19.媒婆調:媒婆做媒出場時唱的。
20.行路調:如《雙推磨》何宜度幫蘇小娥挑手時所唱。
21.說頭板如《珍珠塔》中“哭塔”中女腔“一見珠塔痛斷腸....”“說頭板”開頭四句或八句必須轉“哭調”再轉“簧調”。
22.哭調:如《珍珠塔》“跌雪”中男腔哭調“一見珠塔心驚喜,不由方卿淚滔滔”...轉中極簧調“昨日花園錯怪你...”
23.迷混玲:如《嫁媳》中“風卷殘荷正秋天...”
24.玲玲調:如《雙珠鳳》中“枝頭鳥兒”枝頭鳥兒聲嘹亮...
25.太平調:如《雙推磨》中蘇小娥---黃昏敲過一更鼓.房內走出我蘇小娥....
26.搖板:劇本戲裡用的很少.而在“幕表戲”里用的很多。
還其他的傳統民間小調,如金陵塔,補缸調,銀鈕絲紫竹調,繡紅苞、四季春調,哭七七.道情調;孟姜女、湘江浪;無錫景、山歌調等等.....
曲調種類
劇的主要曲調為〔簧調〕,後又創造了一些新腔,增加了板式變化,尤其是〔大陸調〕從單一曲調成為變化豐富的腔類。此外,錫劇還吸收了江南的大量傳統民間音樂,改編了〔南方調〕、〔陳調〕、〔新金陵塔調〕、〔柴調〕等。
簧調是江南山歌融合蘇州彈詞曲調發展而成的,鏇律優美流暢,長於抒情。有老簧調、簧調慢板、老旦反弓調等十多種板式。
大陸調是錫劇第二主要唱腔,源於武林班的“大鑼板”(也稱“大陸板”),開始僅上下兩句,後仿簧調曲式結構,創造了“清板”。
南方調原為“南方歌劇”的主要唱腔。30年代至40年代,上海一度出現多種類型的“南方歌劇”,主要在遊樂場演出。
新中國成立後,音樂工作者與演員密切合作,對錫劇音樂風格進行統一加工,並分清主次,先後改編和創作了多種板式唱腔,“簧調”腔類新創了新簧調、芥菜花調、簧調流水板、反宮簧調等;“大陸調”新創了緊拉慢唱、大陸流水板、二八板、垛板、慢三眼板、新大陸調、弦上調(大陸反宮調)等板式,使它從單一的曲調發展為僅次於“簧調”的另一腔類;“玲玲調”除新創男腔外,也發展了流水板、自由板等板式。此外又吸收江南的民間音樂,改編了〔南方調〕、〔陳調〕、〔新金陵塔調〕、〔柴調〕、〔洪發調〕、〔亂雞啼〕等曲調。
舞台表演
1.表演
錫劇在發展到古裝戲為主後,主要參照京劇的表演程式和藝術手段。部分劇團還聘請京劇和崑劇演員進行輔導,學習京、昆的舞蹈身段、形體動作,向載歌載舞、唱做念打方向發展,但一般仍以“唱”為重點。
2.舞台美術方面
常錫文戲時期均仿效京劇,採用“守舊”和一桌兩椅。建國後,除部分傳統劇目外,多參照話劇的舞美設計,古裝戲化裝兼用越劇小頭面和京劇大頭面。在採用幕表制時期,有一批常用套語,形成表現各種人物和事物的“賦子”,約四十餘篇。
角色行當
錫劇的角色行當雖有分工,但較粗略,分為幾個發展階段:
對子戲階段,男角稱"上手"(或稱"左口"),女角稱"下手"(或稱"右口")。
小同場時期,角色增多,角色行當已由對子戲的"三小"發展為小生、老生、滑稽(醜)、老旦、花旦五行。
大同場時,進一步分行,小生有"風雅"、"文武"之分,老生有"家庭老生"、"文武老生"、"奸雄老生"之分,滑稽有"潮流滑稽"(演唱時事新聞)、"呆派滑稽"(又稱"冷麵",以陰噱見長)之分,老旦有"家庭老旦"、"彩旦"之分,花旦有"青衣悲旦"、"文武花旦"、"閨閣花旦"、"風騷花旦"、"小旦"(又稱"丫頭旦")之分。
各行根據不同角色,又分成各種小行:
小生:分風雅小生、文武小生、反派小生(亦稱"滑稽"小生)。
風雅小生扮演各類青年書生,重唱工,如《珍珠塔》的方卿等。
文武小生扮演各類青年武將,文能唱、武能打,如《五虎平西》的狄青等。
反派小生扮演各類紈絝子弟,唱腔多為大段〔中急板〕,如《何文秀》的張堂等。
老生:分家庭老生、文武老生、奸雄老生。
家庭老生扮演員外、官員一類角色,重唱工,如《珍珠塔》的陳培德等。
文武老生扮演各類將帥,亦要能唱能打,如《換刀殺妻》的李廣等。
奸雄老生扮演各類陰險奸詐的官員,唱念都用虎音,如《五虎平西》的龐吉等。
滑稽:分潮流滑稽、呆派滑稽(亦稱"冷麵滑稽")。
潮流滑稽扮演各類詼諧風趣人物,善於演唱當時當地新聞,如《盤陀山燒香》的單寶林等。
呆派滑稽扮演各類呆傻、憨厚人物,善以"陰噱"取勝,如《雙珠鳳》的來富等。
老旦:分家庭老旦、彩旦。
家庭老旦扮演各類心地善良的老年婦女,重唱工,如《珍珠塔》的方楊氏等。
彩旦扮演正直潑辣或虛情假意的中老年婦女,表演上能唱能做,動作靈活,如《何文秀》的楊媽媽等。
花旦,分青衣悲旦、文武花旦、閨閣花旦、風騷花旦、小旦。
青衣悲旦扮演各類端莊穩重的賢妻良母,重唱工,如《鍘美案》的秦香蓮等。
文武花旦扮演各類青年女將帥,要文能唱、武能打,如《三請樊梨花》的樊梨花等。
閨閣花旦扮演各類官家千金或名門閨秀,唱段較為細膩、文靜,如《西廂記》的崔鶯鶯等。
風騷花旦扮演各類風流婦女,唱做都較為放蕩,如《天雨花》的辛含春等。
小旦扮演各類美麗竊窕的少女或聰明伶俐的丫環,唱做都較為活潑,如《玲瓏女》的李翠英等。
錫劇多數班社演員較少,行當一般不齊,演員分工不專。
傳統劇目
錫劇傳統劇目約計有277個,如:《賣餛飩》、《賣桃子》、《賣湯糰》、《賣花帶》、《賣草囤》、《摘毛桃》、《摘菜心》、《摘石榴》、《借汗巾》、《借披風》、《借黃糠》、《盤陀山燒香》、《牙痕記》、《燒骨記》、《咬舌記》、《灰闌記》、《藍衫記》、《金環記》、《鯽魚記》、《紅鞋記》、《呂布與貂蟬》、《寶蓮燈》、《紅鬃烈馬》、《武松殺嫂》、《薛剛鬧花燈》、《金玉奴》、《斬經堂》、《昭君出塞》、《陳杏元和番》(《二度梅》)、《隋煬帝看瓊花》、《梁祝》、《碧玉簪》、《火燒紅蓮寺》、《荒江女俠》、《包公案》、《七俠五義》、《血滴子》、《珍珠塔》、《雙珠鳳》、《玉蜻蜓》、《白蛇傳》、《孟麗君》、《孟姜女》、《何文秀》、《楊乃武與小白菜》、《描金鳳》、《啼笑因緣》、《秋海棠》、《槍斃閻瑞生》、《黃慧如與陸根榮》、《苦命的女單幫》、《卜靈望》、《陳阿尖》、《一條黃瓜三扁擔》、《顯應橋》、《庵堂認母》、《庵堂相會》、《雙推磨》、《君臣游苑》、《紅花曲》、《海島女民兵》等。較有影響的劇目為經過整理改編的傳統戲《雙推磨》、《庵堂相會》、《珍珠塔》、《雙珠鳳》、《孟麗君》,創作的現代戲《紅花曲》以及從越劇移植的《庵堂認母》均先後攝製成影片。
此外,尚有《拔蘭花》、《紅樓夢》和現代戲《走上新路》、《紅色的種子》等。
代表名家
姚澄、王彬彬、梅蘭珍、王蘭英、汪韻芝、王漢清、倪同芳、楊企雯、吳雅童、薛靜珍、小王彬彬、周東亮、袁夢婭、黃靜慧、潘華、潘佩瓊、張金華中國戲劇1
中國戲劇的產生已有800年了,它現在已經發展到300多個劇種,劇目更是難以數計。世界上把它和印度梵劇、希臘悲喜劇並稱為三大古老的戲劇文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