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祝傳說

梁祝傳說

梁祝傳說記載的最早文獻,見於初唐梁載言的《十道四蕃志》。第一次記下“義婦祝英台與梁山伯同冢”的事。晚唐張讀的《宣室志》記載了這個故事的全貌,名為《義婦冢》 ,其基本情節是:英台,上虞祝氏女,偽為男裝遊學,與會稽梁山伯者同肄業。山伯,字處仁。祝先歸,二年,山伯訪之,方知其為女子,悵然如有所失。告其父母求聘,而祝已字馬氏子矣。山伯後為鄞令。病死,葬城西。祝適馬氏,舟過墓所,風濤不能進。問知有山伯墓,祝登號慟,地忽自裂陷,祝氏遂並埋焉。晉丞相謝安奏表其墓曰:義婦冢。

基本簡介

梁祝傳說梁祝傳說

遺產名稱:梁祝傳說
申報時間:2006年
遺產類別:民間文學
所屬地區:江蘇浙江,山東,河南
遺產編號:Ⅰ-7
申報地區或單位:浙江省寧波市、杭州市、上虞市,江蘇省宜興市,山東省濟寧市,河南省汝南縣
梁祝是一個美麗、淒婉、動人的故事,關於梁山伯與祝英台這兩個人,有眾多權威專家學者考證歷史上確實真實存在過,而且他們之間的愛情故事也是歷史上確實發生過的真實事件,並有眾多歷史資料及文物古蹟可供佐證。

一般認為它形成於東晉,梁祝髮源於何處歷史以來一直存有爭議,比較著名的說法有:汝南縣馬鄉鎮、山東省濟寧市馬坡鄉、江蘇宜興、浙江寧波等,其中,汝南縣馬鄉鎮二人的墓地遺址位於古京漢官道兩旁,至今尚存遺蹟,濟寧市二人墓地位於馬坡鄉馬坡村,唐代武德年間(公元618-626年)濟寧市鄒縣(今微山縣)馬坡有梁祝合葬墓,並立有“梁山伯祝英台之墓”的石碑,明朝皇帝欽差大臣、南京工部右侍郎、前督察院右副都御史崔文奎巡視濟寧馬坡時發現唐朝修建的老梁祝墓破舊不堪,奉旨重修梁祝墓。

所立墓碑於2003年出土,在極短時間內引起國內外專家學者及國內外新聞媒體的極大關注與高度重視,此外,全國其他地方也有梁祝墓地遺蹟存留。故事表現一對青年男女在封建制度下未能結合含恨而終的婚姻悲劇。梁祝傳說記載的最早文獻,見於初唐梁載言的《十道四蕃志》。

歷史傳說

梁祝傳說梁祝傳說

河南汝南版梁祝傳說
據魏晉史學家考證,“梁祝”故事發源於河南省駐馬店市汝南縣馬鄉鎮,故里遺址現有梁祝墓、梁莊、祝莊、馬莊、紅羅山書院、鴛鴦池、十八里相送故道、曹橋(草橋)及梁祝師父葬地鄒佟墓等。
山東濟寧版
據山東省濟寧市文物局副局長、濟寧市梁祝研究會會長、著名的梁祝文化專家樊存常先生考證,梁山伯與祝英台包括馬文才,歷史上確有其人,他們之間的故事為歷史真實事件,而且他們的籍地都在孔孟之鄉。唐武德年間(公元618-626年)濟寧市鄒縣(今微山縣)馬坡,有梁祝合葬墓,並立有“梁山伯祝英台之墓”的石碑,元代濟寧市梁祝讀書處鄒縣嶧山上有梁祝石像,陳雲琴游嶧山寫有七絕《萬壽宮梁祝像》云:“信是榮情兩未終,閒花野草盡成空。人心到此偏酸眼,小像一雙萬壽宮”,馬坡是祝、馬的故里,在古鄒邑西鄰微山湖北岸的馬坡村。

唐武德年間(公元618-626年)濟寧市鄒縣(今微山縣)馬坡有梁祝合葬墓,並立有“梁山伯祝英台之墓”的石碑,明朝皇帝欽差大臣、南京工部右侍郎、前督察院右副都御史崔文奎巡視濟寧馬坡時發現唐朝修建的老梁祝墓破舊不堪,奉旨重修梁祝墓,墓碑歷經淤積長期深埋,2003年10月27日,山東省濟寧市梁祝文化研究會和微山縣人民政府,隆重舉行了“重修梁山伯祝英台墓記碑”的復出儀式,這是全國現有九處梁祝墓中,唯一的一塊墓碑,立碑人崔文奎身份為明朝皇帝欽差大臣、南京工部右侍郎、前督察院右副都御史,為中國歷史上見證梁祝故里官方人物之中官位最高、職位最重、權威性最大的一位。
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員、中國民俗學會理事長劉魁立先生,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員、中國民俗學會副理事長賀學君女士,山東省民俗學會原會長李萬鵬先生,山東省民俗學會副會長、山東大學民俗研究所所長葉濤先生等專家學者參加了出土儀式。此碑的出土,引起了新聞媒體的極大關注,中央電視台、《人民日報》、《新華社》、《大眾日報》、《齊魯晚報》等眾多的國內新聞媒體與韓國日本新加坡、美國等外國新聞媒體對此進行了報導,在很短的時間內,在國內外引起了很大轟動,引起了世人的極大關注。這是全國現有九處梁祝墓中,唯一的一塊墓碑,全文843個字,與神話傳說戲曲截然不同,不僅載明了二人合葬的地方,還點明了地方官員指令二人合葬的原因。根據碑文記載得知,作為獨生女的祝英台,女扮男裝外出到鄒城嶧山求學讀書,自九曲村過吳橋東遇梁山伯,二人偕同,嶧山授業,晝則同窗,夜則同寢,三年衣不解,可謂篤信好學者。

一日英台思鄉回家,山伯得知真相,往其門拜訪,別後不一載,疾終於家,葬於吳橋東(據鄒縣誌載此橋在明隆慶年間被淹沒),英台眼見馬家迎親將至,苦思山伯,情深意切,遂捨身取義,悲傷而死,鄉黨士夫謂其令節,從葬山伯之墓。根據碑文記載和實地考察,傳說中的梁祝故事原地為濟寧市。其理由是:在時間上馬坡石碑是記錄梁祝故事最早的。不要說該碑根據外紀所記,即便是立於正德十一年,也大大早於晚清時期的《寧波府志》、《宜興志》;從地理方位來看符合實際,梁祝合葬墓位於馬坡村西南,距北面祝英台所在的九曲村約三公里,而距東南梁山伯所在的薄梁村約十公里,如果祝英台到嶧山求學過吳橋與山伯相遇是合情合理的。關於梁祝故事的產生年代問題,樊存常認為,根據梁祝墓祭碑碑文推測,此故事最早應產生於漢代。三國魏晉時期社會動盪不安,沒有產生此類故事的社會背景,選官制度也不可能讓梁祝去追求讀書做官之路,唯有社會安定,儒家思想占統治地位的漢代才有梁祝故事產生的土壤。
濟寧為中國漢代碑文出土文物最多的城市,全國大部分漢碑出自濟寧,作為孔孟故里的濟寧,漢墓眾多、規模之大,陪葬品之多在全國聞名,比較有代表性的有:嘉祥武氏家族墓群、曲阜九龍山漢墓群、任城王漢墓群等,這些都是當時注重厚葬的社會風俗的反映,另外,而且特別值得注意的是有關考古專家在對梁祝墓周圍的墓地進行勘探發掘時,發現有很多漢代墓葬,並出土有陶罐泥人、動物獸等。據此,可進一步推斷此墓為梁祝漢代合葬墓。以上均為“梁祝覓蹤”節目組電視台採訪馬坡梁祝墓的真實現場視頻報導。同時祝英台所在村莊九曲村發現了大量漢代石碑,微山縣馬坡鄉政府黨委宣傳幹事吳琦,是梁祝文化研究的發燒友,一直在當地民間探訪蒐集梁祝的有關材料,至今已經有10多年。就在“梁山伯祝英台墓記”碑出土後,吳琦又發現了新的重要線索,他從九曲村找到了一小塊殘破的漢代石碑,上面刻有幾個祝姓字樣。這塊小碑令他很興奮,這說明漢代九曲村的確曾經有祝姓人氏生活過。這是梁祝為濟寧漢代人極為有利的證明。
浙江上虞版梁祝傳說
故事講述的是上虞祝家莊才女祝英台,女扮男裝赴杭求學,途中邂逅同時到杭州求學的會稽書生梁山伯,於是雙雙結伴到杭州遊學,期間同窗三載,形影不離,結下深厚情義。祝英台學成先歸,二年後梁山伯到虞尋訪祝英台時,真相大白,方知祝英台是女兒身,遂回家告知父母,意欲娶其為妻,不料此時祝英台已由父母之命許配馬家,梁山伯知後追悔莫及。三年後梁山伯出任鄞縣縣令,終因多年相思成疾,一病不起,死後葬鄞城西清道山下。梁死後第二年祝英台出嫁途中,路經梁墓,風浪大作,聞此處就是梁山伯葬地之後,不禁悲從中來,上山祭奠,祝英台痛哭亡靈,情義感動天地,只見梁山伯墓突然地裂開一道口子,祝英台縱身躍入其中,同穴而死,過後二人魂魄化作彩蝶翩翩起舞。
江蘇宜興的梁祝文化
研究者長路曉農則認為,從歷史記載看,梁祝故事的文字記載最早在宜興。江蘇學術界、史志界、旅遊界的多位專家認為:從宋鹹淳《毗陵志》至明代馮夢龍的傳奇小說中,都有大量文字及其他證據顯示,梁山伯和祝英台系宜興人氏。
梁祝故事國外流傳情況
流傳到國外至今發現的最早要屬近鄰朝鮮、韓國了。新近研究發現,在五代十國至宋代(918一1200年)時期,唐代著名詩人浙江餘杭人羅鄴的七律詩《蛺蝶》,已被高麗王國時代人輯人了《十抄詩》,其中有“俗說義妻衣化狀”的詩句,指的就是梁祝的故事,並且衣化為蝶。到中國宋代,高麗人編輯的《夾注名賢十抄詩》,不但收入了羅鄴的《蛺蝶》詩,而且在注釋中加上了一段《梁山伯祝英台傳》。這是至今看到的最早流傳到國外的梁祝故事,而且從“女扮男裝”到衣裳“片片化為蝴蝶子”,比較全面完整地敘述了梁祝傳奇故事。可見,梁祝文化走向世界,歷史久遠。而且以後幾乎傳遍了整個朝鮮半島。
此外,關於梁山伯與祝英台這兩個人,有其他版本傳言:梁是明代人,祝是南北朝人,兩者相隔千年。祝本是俠女,劫富濟貧,曾三去馬太守家盜銀,最後中馬之子馬文才埋伏死於亂刀之下。百姓將其厚葬並在墳前立碑,年久,該碑下沉於地下。梁為浙江寧波府鄞縣縣官,清正廉潔,中年喪妻,無子,死後入葬時刨出祝之墓碑,眾惋惜之餘又不忍拆除祝墓,可是,為梁擇地而葬又似不妥,故合葬,立碑,黑者為梁,紅者為祝……從此敷衍出動人的傳說。

據查證,此“梁祝屬於兩個朝代”的記載最初版本為82年報刊山海經蒐集的浙東民間百姓口頭故事,並非歷史資料記錄,該文作者曾於86年從慈谿給編者來信說:“梁山伯與祝英台是兩個朝代的人,祝英台是女俠,梁山伯是清官,兩者墓穴碰巧在一塊的傳說故事”是年輕時曾做小販的同村的民間醫生講給他聽的,而這位鄉村醫生又是從寧波中山公園聽一位老人講的這個故事。當時公園內有好幾個人在講梁祝愛情故事,這個鄞縣老翁搖搖頭說:‘都是亂話!'這位鄉村醫生便上前動問:'老伯,他們講的是亂話,那真話究竟是怎樣的呢?'鄞縣老翁便講了這個故事。”,因此該文作者將這位寧波公園老翁講述的故事刊登在了報刊山海經上,而事實上根據晉代謝安有感於梁祝故事上報朝廷,封祝英台墓為“義婦冢”的歷史事實以及早在唐朝、宋朝、元朝均有權威史籍及名家文學名著明文記載兩人姓名及生平事跡,且梁祝傳說早已於唐宋年間傳入高麗,宋朝高麗史籍中明文記錄兩人姓名及生平故事的情況看來,此“梁祝屬於兩個朝代”的說法並不歷史文獻記載,而是民間百姓的主觀臆想,其可信度有待商榷。

發展過程

梁祝傳說梁祝傳說

梁祝傳說形成與發展大體上分為三個階段。1、第一階段為東晉至唐,是傳說的形成期,主要表現為口頭傳說,主要在會稽(今紹興)、上虞一帶流傳。2、第二階段為宋至民國初年,是傳說的發展期,傳播形式有早期的口頭傳播,轉變發展成為文字記載和文學作品傳播,流傳地域也躍出會稽一帶中心區域,輻射至全國大部分地區,並流入日本、朝鮮、越南等東北亞、東南亞地區。3、第三階段民國晚期至當代,是傳說的成熟期。就傳說的內容看,這一階段淘汰了故事中"陰府告狀",梁祝還魂團圓等情節,突出了祝英台殉情內容,強化了愛情悲劇主題,突出地表現了民間反封建的民主意識,重新形成了相對穩定的故事情節結構。
具體來看現存最早的梁祝傳說的文字材料,見於宋代張津《四明圖經》所引初唐梁載言的《十道四蕃志》:義婦冢,即梁山伯祝英台同葬之地也。在縣西十里接待院之後,有廟存焉。舊記謂二人少嘗同學,比及三年,而山伯初不知英台之為女也。其樸質如此。按《十道四蕃志》雲"義婦祝英台與梁山伯同冢",即其事也。這個傳說當時在民間流傳是有情節內容的,可惜梁氏記載太簡略,恐怕不是它的本來面目。但從中可以得出梁祝傳說可能是從一個真實的歷史事件附會、衍變而來的結論。到了晚唐張讀的《宣室志》,就記載了傳說的基本情節:英台,上虞祝氏女,偽為男裝遊學,與會稽梁山伯者同肆業,山伯,字處仁。祝先歸,二年,山伯訪之,方知其為女子,
悵然如有所失。告其父母求聘,而祝已字馬氏子矣。山伯後為 令,病死,葬 城西。祝適馬氏,舟過墓所,風濤不能進。問知山伯墓,祝登號慟,地忽自裂陷,祝氏遂並埋焉。晉丞相謝安表奏墓曰義婦冢。在張氏的記載中已明白指出梁祝傳說產生於東晉,由晉丞相謝安表奏墓曰義婦冢可知民間是相信實有其事的。因為梁載言和張讀都是唐代人,他們記錄的傳說,至少早已流傳在民間口頭流傳,才能引起文人注意,載於方誌中。何況民間傳說必須經過一個長期的發展過程,才能廣泛的流傳開來。其產生時代,是有理由上推至六朝的。而明代徐樹丕《識小錄》中提供的線索可驗證這一點:"按梁祝事異矣,《金樓子》及《會稽異聞》皆載之。"雖然現存《永樂大典》輯錄的《金樓子》無此記載,但相信徐氏的話不會毫無根據,憑空捏造。《金樓子》
是梁元帝蕭繹的著作。蕭繹生活年代在公元505-554年,生平著作甚多,詩文且"輕靡綺艷",梁祝"情史"也當是他采寫的內容。而徐樹丕這段話也把梁祝傳說地域點明了。是"會稽異聞",說明發生在"會稽",而不是其它地方的"異聞"。由此,基本可以認定梁祝傳說發端於東晉的寧波地區。

以上所舉關於梁祝傳說的文字材料,一般都比較簡單。現存較早、也較完整的是宋李茂誠(宋大觀中知明州事)的《義忠王廟記》:神諱處仁,字山伯,姓梁氏,會稽人也。神母夢日貫懷,孕十二月,時東晉,穆帝永和壬子三月一日,分瑞而生。幼聰慧有奇,長就學,篤好墳典。嘗從名師,過錢塘,道逢一子,容止端偉,負笈擔簦。渡航相與坐而問曰:子為誰?"曰:"姓祝,名貞,字信齋。"曰:奚自?曰:上虞之鄉。"曰:"奚適?"曰:"師氏在邇。從容與之討論旨奧,怡然自得。神乃曰:家山相連,予不敏,攀魚附翼,望不為異。於是樂然同往。肄業三年,祝思親而先返。後二年,山伯亦歸省。之上虞,訪信齋,舉無識者。一叟笑曰:我知之矣。善屬文,其祝氏九娘英台乎?踵門引見,詩酒而別。山伯悵然,始知其為女子也。退而慕其清白,告父母求姻,奈何已許 城廊頭馬氏,弗克。

神喟然嘆曰:生當封侯,死當廟食,區區何足論也。後簡文帝舉賢,郡以神應召,詔為 令。嬰疾弗瘳,囑侍人曰:西清道源九隴墟為葬之地也。"瞑目而殂。寧康癸酉八月十六日辰時也。郡人不日為之塋焉。又明年乙亥暮春丙子,祝適馬氏,乘流西來,波濤勃興,舟航縈迴莫進。駭問篙師。指曰:無他,乃山伯梁令之新冢,得非怪歟?英台遂臨冢奠,哀慟,地裂而埋葬焉。從者驚引其裙,風烈若雲飛,至董溪西嶼而墜之。馬氏言官開槨,巨蛇護冢,不果。郡以事異聞於朝,丞相謝安奏請封義婦冢,勒石江左。至安帝丁酉秋,孫恩寇會稽,及 ,妖黨棄碑於江。太尉劉裕討之,神乃夢裕以助,夜果烽燧熒煌,兵甲隱見,賊遁入海。裕嘉奏聞,帝以神助顯雄,褒封"義忠神聖王,令有司立廟焉。越有梁王祠,西嶼有前後二黃裙會稽廟。民間凡旱澇疫癘,商旅不測,禱之輒應。宋大觀元年季春,詔集《九域圖志》及《十道四蕃志》,事實可考。
夫記者,紀也,以紀其傳不朽云爾。為之詞曰:生同師道,人正其倫。死同窀穸,天合其姻。神功於國,膏澤於民。諡文溢忠,以祀以 ,名輝不朽,日新又新。(見清聞性道鄞縣誌》)在這篇廟記中,保存了完整的傳說情節,這些情節和現在流傳於民間的梁祝傳說,基本上差不多。而且在其中還明確記載了梁山伯的生卒年月和立廟時間,雖然並不能全信,但對於推斷傳說產生的時間還是有一定參考價值的。穆帝永和壬子為永和八年(352年);簡文帝在位共二年,即鹹安元年(371年)和二年;寧康癸酉為東晉孝武帝寧康元年(373年);安帝丁酉為隆安元年(397年)。也即梁山伯出生於352年農曆三月初一,在371或372年任 縣縣令,死於373年農曆八月十六;祝英台出嫁是374年暮春;梁山伯廟的修建在397年。如果記載可靠的話,我們大致可以認為梁祝傳說的產生當在公元374年至397年這二十多年的時間內。因為梁祝傳說必須在傳說本身事實產生結果後才能起源和流傳。譬如,梁祝的傳說在祝英台"女扮男妝"、"草橋結拜"、"三載同窗"以至"樓台相會"期間,始終是"秘密"的,或者說是極小範圍內發生的事實。在這一時期不可能向外流傳或廣泛流傳傳說,因此無論"女扮男妝"多么傳奇,"樓台相會"多么纏綿,都不會立即產生傳說。而只有也只能是,當祝英台祭墓"殉情而死",傳說才顯山露水,逐漸大白天下。當地人們為這一突發的"事件"所震驚,開始探究問底,於是,民間才開始傳說他們生前一幕幕淒婉動人的傳說。或者"馬言之官,事聞於朝,丞相謝安奏封義婦冢"之後梁祝奇事才在民間逐漸流傳開來了。然後經過民間藝人的不斷加工充實、才演繹出一個流傳千古的經典傳說。
梁祝傳說發展到此,已基本成型,只是還沒有"化蝶"的結尾。
此後比較重要的文獻記載還有明代馮夢龍的《李秀卿義結黃貞女》,和清(道光)邵金彪的《祝英台小傳》,尤其是後者出現了化蝶的結局:祝英台,小字九娘,上虞富家女。生無兄弟,才貌雙絕。父母欲為擇偶,英台曰:"兒出外求學,得賢士事之耳。"因易男裝,改稱九官。遇會稽梁山伯亦遊學,遂與偕至宜興善權寺之碧鮮岩,築庵讀書,同居同宿。三年,而梁不知為女子。臨別梁,約曰:"某月日可相訪,將告母,以妹妻君。"實則以身許之也。梁家貧,羞澀畏行,遂至衍期。父母以英台字馬氏子。後梁為鄞令,過祝家詢九官。家童曰:"吾家但有九娘,無九官。"梁驚語,以同學之誼乞一見。英台羅扇遮面,出身一揖而已。梁悔念而卒,遺言葬清道山下。明年,英台將歸馬氏,命舟子迂道過其處。至則風濤大作,舟遂停泊。英台乃造梁墓前,失聲慟哭,地忽開裂,墜入塋中。繡裙綺襦,化蝶飛去。丞相謝安聞其事於朝,請封為義婦冢,此東晉永和時事也。齊和帝時,梁復顯靈異,助戰有功,有司為立廟於鄞,合祀梁祝。其讀書宅稱碧鮮庵。齊建元間,改為善權寺。今寺後有石刻,大書"祝英台讀書處"。寺前里許,村名祝陵。山中杜鵑花發時,輒有大蝶雙飛不散,俗傳是兩人之精魂。今稱大彩蝶尚謂"祝英台"雲。
雖然"化蝶"的情節,在宋代薛季宣的詩中已有"蝶舞凝山魄,花開想玉顏"之句,但到這時才結合地方環境,有機地組成生動的結尾,從而將梁祝傳說推向了一個新的高度。這段記載的另一貢獻是突出了東晉的時代背景。當時由於士族制度,門第相等才能互通婚姻。青年男女在這種嚴格的階級對立情況下,縱然有緣相識,互相傾慕,但是由於門第、身份等的關係,婚姻不由自主。梁祝之不能成婚,恐怕由於傳說中說梁山伯出身寒門,因家貧,推延婚聘之期,直等到後來作了縣令,才至祝莊訪友,是一個主要原因。當時有所謂"上品無寒門,下品無世族"之說。如梁時,王源嫁女給富家滿氏。沈約就上表彈劾,說王源污辱士流,莫此為甚,並罵滿氏"非我族類"。過去梁祝傳說的文字記錄材料在反映六朝這樣一個時代背景方面,是不夠具體的(可能在民間口頭流傳上較具體些)。
直到明清戲曲、唱本和民歌,最後到小傳出來,才逐漸明確地表現了這種歷史背景。也可以說傳說發展到這裡(指文字材料而言),才全部道出了它產生的社會經濟根源。梁祝傳說也才真正得以形成。所以,從現有的材料而論,梁祝傳說的完全形成是宋代到清末。

特點

梁祝傳說梁祝傳說

梁祝傳說富有江南地方特色,清風楊柳,纏綿悱惻,這種柔美的藝術形式,反映了江南百姓的審美心理特點,也顯示出梁祝傳說產生的地域環境特色;奇麗的情節結構體現了人類對於愛情的忠貞精神;梁祝傳說在流傳過程中被鼓詞、故事、歌謠、傳奇、木魚書、戲劇、曲藝、音樂等藝術形式接受,從而使梁祝傳說在民間廣為流傳,成為中國最具輻射力的口頭和非物質文化藝術,並形成了龐大獨特的梁祝文化。

浙江杭州民間也流傳著一句俗語:"若要夫妻同到老,雙照井中照一照。"雙照井是位於杭州草橋門外海潮寺內的一口古井,民間傳說梁山伯送祝英台回家時,祝英台曾用腳一蹬,使枯井冒出清水,並用"古井喜逢春,兄弟雙照影。一男並一女,和合天配成"啟發梁山伯,但梁山伯沒有領悟。因為梁山伯和祝英台雙雙在此照過身影,所以清清的井水中,常常會隱現出一對青年男女的身影。海潮寺因為有了雙照井,香火更旺。每年正月初三,男男女女、老老少少到海潮寺燒香,都要到雙照寺來照一照。人們說,老年夫妻照一照,會越活越年輕;青年男女照一照,會夫妻和睦,白頭到老。

傳承價值

梁祝傳說梁祝傳說

梁祝傳說是中華文化的瑰寶。周恩來總理生前曾經指出,它不僅寫出了悲劇,而且展示了理想。千百年來,梁祝傳說以提倡求知、崇尚愛情、歌頌生命生生不息的鮮明主題深深打動著人們的心靈,以曲折動人的情節、鮮明的人物性格、奇巧的故事結構而受到民眾的廣泛喜愛。梁祝傳說和以梁祝傳說為內容的其他藝術形式所展現的藝術魅力,使其成為中國民間文學藝術之林中的一朵奇葩。

梁祝傳說自1600年前的晉代形成以來,主要流傳於寧波、上虞、杭州、宜興、濟寧、汝南等地,並向中國的各個地區、各個民族流傳輻射。在流傳的過程中,各地人民又不斷豐富發展傳說的內容,甚至還興建了眾多以梁祝傳說為主題的墓碑和廟宇等建築。此外,梁祝傳說還流傳到朝鮮、越南、緬甸、日本、新加坡和印度尼西亞等國家,其影響之大在中國民間傳說中實屬罕見。

人們用豐富多彩的文藝樣式來表現這個美麗動聽的故事,僅戲曲劇種就有30餘種、曲藝20餘種,更有上百首歌謠、幾十種工藝品,以及電影和電視作品。據梁祝傳說改編的越劇《梁山伯與祝英台》、小提琴協奏曲《梁祝》、電影《梁山伯與祝英台》等各種文學藝術作品,以及由此而形成的求學、婚戀的獨特風尚,構成了龐大的梁祝文化系統。同其他口頭文學和非物質文化遺產一樣,近20年來,由於受現代化和城市化的影響,以口頭傳承為主的梁祝傳說受到了前所未有的衝擊。原有的口頭傳承人相繼去世,年輕一代不願接續,傳承面臨著斷代的危險,梁祝傳說在不久的將來,很可能再也找不到梁祝傳說的傳承者、說唱者,而梁祝文化的"根"在於梁祝傳說,故而急需搶救和採取相應的保護措施,使這一優秀的文化傳統得以綿延。

梁祝墓碑

梁祝傳說梁祝傳說

2003年10月27日中午,一塊立於明朝正德年間的梁祝墓碑在我省濟寧市微山縣馬坡鄉出土,為這一問題的討論提供了新的資料。

該墓碑長180厘米、寬24厘米。出土的墓碑碑額刻有“梁山伯祝英台墓記”8個篆字,碑文831字。根據碑文記載,明朝正德十一年(1516年),作為朝廷欽差大臣的南京工部右侍郎、前督察院右副都御使崔文奎視察河道時,途經微山馬坡,發現已破敗不堪的梁祝墓,決計重修。碑文還記載了祝英台女扮男裝,與梁山伯同在鄒縣(現鄒城市)嶧山讀書學習三載,後二人因思念而死,合葬在泗河西馬坡的史情。李萬鵬先生說,這是中國十處梁祝墓中惟一有文字記載梁祝故事、且內容比較詳細的碑,也是刻立時間較早的一塊碑。而原來在浙江寧波發現有明嘉靖丁未臘月(1574年)的墓碑,比馬坡墓碑晚了近60年,而且碑文只有“晉奉,義婦冢”幾個字。

據濟寧市文物局樊存常先生介紹,這塊墓碑歷史上一直存在,只是沒有引起人們的重視。20世紀50年代初,為配合新婚姻法的頒布,著名考古學家、中國科學院院長郭沫若,根據清代焦循所著《劇說》中“嘉祥縣有祝英台墓碣文,為明人刻石”之記載,專門派人到濟寧市嘉祥縣尋找此碑未果。1976年大造農田平整河道時,梁祝墓碑連同諸墳被平掉。墓誌碑被深埋地下,又一次被歷史無情地塵封。上世紀90年代中後期,濟寧文物局根據史料記載,對梁祝墓碑進行勘探,找到了具體位置。由於當時的保護措施有限,將其再次埋藏地下,直到2003年墓碑才又重見天日。

根據碑文的記載,明朝正德十一年(公元1516年),南京工部右侍郎、前都察院右副都御使崔文凱視察河道時路經此處,發現梁祝墓多年失修,於是決定重修,並認為重修梁祝墓“推之可以為忠,可以為孝,可以表俗”。碑文交待了梁祝故事發生的時代背景和過程:濟寧九曲村祝員外因無子外出讀書,整日“嗟嘆不已”,祝英台為解父憂,“冒為子弟”與鄒邑西居(今微山縣兩城鎮)梁山伯同窗學習。後梁山伯“疾終於家,祝英台悲傷而死”。兩人合葬的原因是“鄉黨士夫,謂其令節,從葬山伯之墓”。整個故事並沒有化蝶等神話色彩和藝術加工,就是民間發生的真實故事。

據碑文記載,祝英台住濟寧泗河南沿九曲村,梁山伯住鄒邑西居,馬文才住西莊。濟寧梁祝文化研究會訪查得知,九曲村漢代時就有,現位於泗河南岸,濟微公路西側,其祝氏後裔因水災遷至濟寧市任城區岔河村。鄒邑西居在今微山縣馬坡鄉馬坡村附近,梁氏後裔現遷至今微山縣兩城鎮。西莊現在仍存在,馬氏後裔現遷至今馬坡鄉馬坡村。兩城、馬坡、九曲三地相距不到10華里,鄒城嶧山樑祝讀書處離此三地也不到30公里。至今在微山縣、濟寧任城區梁祝故居村莊仍在,家族後裔尚存,並承認梁祝為其祖先。在鄒城嶧山,至今還有梁祝讀書洞遺蹟。國內目前發現的梁祝墓多達10處,但濟寧馬坡明代梁祝墓記碑,是惟一有文字記載梁祝故事且內容比較詳細的碑,也是立碑時間最早的。樊存常先生透露說,其實,梁山伯祝英台的傳說,很久之前就在孔孟故里廣為流傳。《鄒縣誌》、《嶧山志》、《陶庵夢憶》等歷史文獻中都有關於孔孟之鄉梁祝傳說的記載。在地方曲藝南路山東琴書《梁祝下山》的演唱中,也有關於梁山伯祝英台家在孔孟故里,二人同在鄒縣(今山東省濟寧鄒城市)嶧山讀書念文章,他們因相互思戀而死,死後合葬在鄒縣馬坡(現屬微山縣)的唱詞。

墓記碑的出土證明,早在唐代,孔孟故里——濟寧馬坡泗河邊就建有梁祝墓、梁祝祠,到了明代又對其進行重修。這是歷史事實。據專家考證,目前全國十處梁祝墓中,唯獨此墓立時間最早,文字記載梁祝傳說的內容最詳實,而碑中也無梁祝“化蝶”之說,而是發生在孔孟故里的真實故事。另外,在孔孟故里——山東濟寧鄒城市的嶧山上還有梁祝讀書處、梁祝讀書洞、梁祝泉等多處遺址;在微山縣馬坡,梁祝故居村莊依在,家族後裔尚存。這些都有力地證明了梁祝傳說源於孔孟故里。只是由於歷史的原因,梁山伯祝英台傳說源於孔孟故里的歷史事實沒有得到應有的宣傳,使這一歷史真相未被世人了解。

申報世界非物質文化遺

梁祝傳說梁祝傳說

梁祝傳說在中國家喻戶曉,在世界範圍內也已廣泛流傳。梁祝傳說可以說是東方的“羅密歐與朱麗葉”。然而,同樣體現了人類對愛情的忠貞精神的“梁祝”,不單比“羅朱”早了上千年,故事內容也曲折生動得多。
故事表現一對青年男女在封建制度下未能結合含恨而終的婚姻悲劇。梁祝傳說記載的最早文獻,見於初唐梁載言的《十道四蕃志》。第一次記下“義婦祝英台與梁山伯同冢”的事。晚唐張讀的《宣室志》記載了這個故事的全貌,名為《義婦冢》,其基本情節是:英台,上虞祝氏女,偽為男裝遊學,與會稽梁山伯者同肄業。
祝先歸,二年,山伯訪之,方知其為女子,悵然如有所失。告其父母求聘,而祝已字馬氏子矣。山伯後為鄞令。病死,葬於城西。祝適馬氏,舟過墓所,風濤不能進。問知有山伯墓,祝登號慟,地忽自裂陷,祝氏遂並埋焉。晉丞相謝安奏表其墓曰:義婦冢。明代馮夢龍輯的短篇平話集《古今小說·李秀卿義結黃貞女》中也有梁祝故事,寫到梁祝後化蝶。
據專家考證,梁祝傳說起源於1600多年前的浙江省寧波鄞州,梁山伯原為鄞縣(即鄞州)縣令,清正廉潔,辛勞過度,病死任上。現存較早也較完整的宋明州(今寧波)知府李茂誠的《義忠王廟記》中,還明確記載了梁山伯的生卒年月和立廟時間,說梁山伯終年21歲,尚未婚配。
梁祝傳說富有江南地方特色,清風楊柳,纏綿悱惻,這種柔美的藝術形式,反映了江南百姓的審美心理特點,也顯示出梁祝傳說產生的地域環境特色;奇麗的情節結構體現了人類對於愛情的忠貞精神;梁祝傳說在流傳過程中被鼓詞、故事、歌謠、傳奇、木魚書、戲劇、曲藝、音樂等藝術形式接受,從而使梁祝傳說在民間廣為流傳,成為中國最具輻射力的口頭和非物質文化藝術,並形成了龐大獨特的梁祝文化;久而久之,梁祝傳說已衍化為寧波鄞州當地的民俗文化、婚俗文化等。然而近20年來,隨著現代化、城市化的影響,梁祝傳說面臨傳承的困境,在不久的將來,很可能再也找不到梁祝傳說的傳承者、說唱者,而梁祝文化的“根”在於梁祝傳說,故而急需進行保護。
梁祝傳說在千百年的流傳過程中,被作為真實的事件附會於多個不同的地區,而梁祝也便兼有了多種不同的戶籍。就目前來看,全國至少有梁祝墓9座,梁祝讀書處6個,梁祝故里究系哪裡?近年來大概是出於文化資源開發利用的現實考慮,浙江寧波、江蘇宜興、山東濟寧、河南汝南等地就此展開了一場曠日持久的筆墨官司。可喜的是,不久前浙江、河南、江蘇、山東等四省六市的梁祝申遺代表共同簽署了《梁祝申遺寧波共識》。梁祝傳說已向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申報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產。

河南非遺目錄

河南是中華文明和中華民族的重要發源地,擁有郟縣大銅器、麒麟舞、四平調、河洛大鼓等多個非物質文化遺產。

民間文學類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首批民間文學類非物質文化遺產苗族古歌 | 布洛陀 | 遮帕麻和遮咪麻 | 牡帕密帕 | 刻道 | 白蛇傳傳說 | 梁祝傳說 | 孟姜女傳說 | 董永傳說 | 西施傳說 | 濟公傳說 | 滿族說部 | 河西寶卷 | 耿村民間故事 | 伍家溝民間故事 | 下堡坪民間故事 | 走馬鎮民間故事 | 古漁雁民間故事 | 喀左東蒙民間故事 | 譚振山民間故事 | 河間歌詩 | 吳歌 | 劉三姐歌謠 | 四級生產調 | 瑪納斯 | 江格爾 | 格薩(斯)爾 | 阿詩瑪 | 拉仁布與吉門索 | 畲族小說歌 | 青林寺謎語
第二批民間文學類非物質文化遺產八達嶺長城傳說 | 永定河傳說 | 楊家將傳說 | 堯的傳說 | 牛郎織女傳說 | 西湖傳說 | 劉伯溫傳說 | 黃大仙傳說 | 觀音傳說 | 徐福東渡傳說 | 陶朱公傳說 | 麒麟傳說 | 魯班傳說 | 八仙傳說 | 禿尾巴老李的傳說 | 屈原傳說 | 王昭君傳說 | 炎帝神農傳說 | 木蘭傳說 | 巴拉根倉的故事 | 北票民間故事 | 滿族民間故事 | 徐文長故事 | 嶗山民間故事 | 都鎮灣故事 | 盤古神話 | 邵原神話群 | 嘎達梅林 | 科爾沁潮爾史詩 | 仰阿莎 | 布依族盤歌 | 梅葛 | 查姆 | 達古達楞格萊標 | 哈尼哈吧 | 召樹屯與喃木諾娜 | 米拉尕黑 | 康巴拉伊 | 汗青格勒 | 維吾爾族達斯坦 | 哈薩克族達斯坦 | 珠郎娘美 | 司崗里 | 彝族克智 | 苗族賈理 | 藏族婚宴十八說 | 童謠 | 桐城歌 | 土家族梯瑪歌 | 雷州歌 | 壯族嘹歌 | 柯爾克孜約隆 | 萬榮笑話

江蘇地區非物質文化遺產目錄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