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述
朱仙鎮木版年畫起源於唐,興於宋,鼎盛於明清,歷史悠久,源遠流長,是中國四大木版年畫之一,歷來為國內外美術界重視和敬慕。其製作採用木版與鏤版相結合,水印套色,種類繁多,所用原料為炮製工序,用紙講究,色彩艷麗,莊重深厚,題材和內容大多取材於歷史戲劇、演義小說、神話故事和民間傳說。
新中國成立後,這一古老的民族文化遺產得到了繼承和發揚,成立了年畫社,形成了具有現代規模的作坊,銷售批發市場,不僅有傳統的手工套色,而且有膠版印刷,並創作出了一大批既具有民族特色,又富有時代精神的年畫新作。
歷史
北宋初年,宋都東京是全國政治、經濟、文化的中心,各地的商人大量湧向京城。龐大的市民階層促進了世俗文藝的發展;活躍的世俗文藝又給年畫的創作提供了豐厚的土壤。加之活字印刷術的發明,將中國雕版印刷業推向繁榮。自此,年畫也由筆畫轉向刻版印刷。
據《東京夢華錄》記載,當時的北宋東京開封“近歲節,市井皆印賣鬥神、鍾馗桃版、桃符及財門鈍驢、回頭鹿馬、天行貼子。”由此可見,當時東京木版年畫的印刷及銷售盛況空前。不僅民間作坊遍布京城,就連宋室官廷也主持開辦年畫作坊。官辦與民辦作坊的融合,使木版年畫的發展成為必然。
北宋末期,由於金兵的入侵,京都淪陷,繁榮的市民文化逐漸蕭條。大量年畫藝人流落江南,東京的木版年畫業遷至東京45里外的朱仙鎮。明清時期,朱仙鎮河道四通八達,隨即成為中原的商業重鎮。木版年畫在繁榮的商埠迅速恢復,買賣興隆,聲名大振。據載,當時朱仙鎮從事這一行業的有300餘家。清末時,由於朱仙鎮河道阻塞,航道不通,木版年畫與其他商業都日趨蕭條。
民國初期,鎮上有40多家生產作坊,2000多人從事年畫生產,山東、安徽、河北、江蘇等地的客戶紛至沓來,生意十分興攏畫店有萬通、晉涌泰、天興德、德盛昌、天義德、天成德、大天成、二天成、得源長、萬盛、三成義等。
抗日戰爭爆發前,朱仙鎮木版年畫業遷往開封,自此又掀起木版年畫繁榮的第三次高潮。當時開封的年畫作坊有60多家,主要集中在東大街,西大街、中山路和書店街。著名的老店有“匯川”、“振源永”、“雲記”、“鴻記”、“天福利”等。每年農曆二月開始生產,至十一月十五上市,來自山東、安徽、江蘇和本省的客戶車裝船載,煞是熱鬧。1949年後,開封市先後成立了開封年畫社、河南朱仙鎮木版年畫社等團體機構,對木版年畫的傳統工藝進行挖掘、整理。
藝術特色
朱仙鎮年畫構圖飽滿,線條粗擴簡煉,造型古樸誇張,色彩新鮮艷麗。人物頭大身子小,既有喜劇效果又覺得勻稱舒適。有些地方的年畫人物臉部多打紅臉蛋來妝飾,而朱仙鎮的年畫不打紅臉蛋,看起來很自然和諧。在中國傳統民間工藝中,人們多把老虎做成或畫成黃老虎或紅老虎,而朱仙鎮的年畫是黑老虎。這種不拘泥於傳統的創作手法、受到了中外美術界的重視和讚譽。
朱仙鎮木版年畫十分講究用色,以礦物、植物作原料,自行手工磨製顏料,磨出的顏料色彩十分純淨,以之印製的年畫明快鮮艷,久不褪色,構圖飽滿勻稱,線條簡練粗獷,造型古樸誇張,藝術風格獨特。朱仙鎮年畫非常注意中華民族的欣賞習慣,多用青、黃、紅三原色,用色總數可達9~10種。民間常說:"黃見紫,難看死。"而開封朱仙鎮年畫黃紫兩色的搭配,顏色厚重,對比強烈,不僅沒有難看之嫌,反而色彩鮮艷,與民間過年的歡樂氣氛協調一致。
朱仙鎮木版年畫製作採用木版與鏤版相結合,水印套色,種類繁多,所用原料為炮製工序,用紙講究,色彩艷麗,莊重深厚,題材和內容大多取材於歷史戲劇、演義小說、神話故事和民間傳說。年畫鄉土氣息濃郁,民間情趣強烈,具有獨特的地方色彩和淳樸古老的民族風格,是民間工藝美術中的一支奇葩。
類型
朱仙鎮年畫可分為兩大類,一類是神祗畫,如灶君神、天地神等,另一類是鬥神類,朱仙鎮木版年畫中最多的就是鬥神,鬥神中以秦瓊、尉遲敬德兩位武將為主。其主要特點為:
1、色彩艷麗:朱仙鎮鬥神用色,非常講究,使用顏色的配方,是以民族傳統的技法,使用傳統工藝,精煉配製而成,用此種顏料,印製出年畫,色彩鮮艷,日久不脫色,呈現出對比強烈、色彩渾厚的風格。
2、形象誇張:朱仙鎮鬥神,從版面上看,表達正面英雄人物英雄形象畫面較多,塑造英雄人物,一身為了正氣、忠誠、樸實,以誇張的手法,表達了英雄人物的真實形象;人物媚態:朱仙鎮年畫多為人物畫,表達的是英雄人物高大形象,表現出一身正義,純正無私的精神,看後給人以正義感。
3、線條粗曠:版面的圖案,線條雕刻的有陰、有陽、較粗、豪放,粗細對比性強,採用古代人物畫的技法,尤其在衣紋等方面,表現最為突出,線條粗實純厚,富有野味,具有北方民族地方獨有的純樸、厚實、健壯風度。
4、構圖飽滿:朱仙鎮鬥神是以繼承傳統技法而構圖。很有它鮮明的地方特有藝術。整個畫面飽滿、緊湊、嚴密、上空下實,留有空白地方較少。有主有次,對象明顯,情景人物安排的巧妙,使人感到合情合理,不繁瑣,表現出勻實、對稱的圖案,美感性強。
5、鬥神神碼多、嚴肅端莊。
傳承意義
朱仙鎮的木版年畫,不但具有極高的藝術收藏價值,而且極具觀賞價值,許多名人都曾收藏過朱仙鎮的木版年畫,魯迅先生曾給予其很高的評價:“朱仙鎮的木版年畫很好,雕刻的線條粗健有力,和其他地方的不同,不是細巧雕琢。這些木刻很樸實,不塗脂粉,人物也沒有媚態,顏色很濃重,有鄉土味,具有北方木版年畫的獨有特色。”這是對朱仙鎮木版年畫藝術特色的很好概括。現在上海魯迅紀念館還珍藏著26幅魯迅收藏的朱仙鎮年畫作品。
現在開封已挖掘、整理出年畫老版二百二十餘塊,重新印製歷史老版年畫三百多套,並編印了《開封朱仙鎮木版年畫精選》、《朱仙鎮木版年畫珍藏本》、《朱仙鎮木版年畫故事集》等,為保護傳統木版年畫做了大量有益的工作。但是,整個朱仙鎮木版年畫印製規模很小,基本上停留在家庭作坊式的模式上。掌握雕刻印刷朱仙鎮木版年畫的藝人已寥寥無幾,特別是傳統的礦、植物顏色磨製方法已鮮為人知,如不及時加以保護,朱仙鎮木版年畫製作技藝很可能會徹底消亡。
保護
開封及朱仙鎮年畫藝人創作的老版年畫大約有500多種。迄今倖存的歷史老版約有100多種。眾多歷史名店著名商號印記著時代的烙印——“二合永”、“天成德”、“二天成”、“天義德”、“萬同”、“萬通”、“敬德永”、“天順德”、“高德隆”、“天信德”、“雲記”、“匯川”、“泰盛源”、“福盛長”……
2002年10月,世人矚目的“首屆中國木版年畫國際學術研討會”和“中國木版年畫大聯展”在古都開封、歷史名鎮朱仙鎮舉辦。這項活動被稱作“中國民間文化遺產搶救工程”歷史性的開端和發動。而木版年畫搶救成為“中國民間文化遺產搶救工程”的龍頭工程。
2006年5月20日,該遺產經國務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朱仙鎮木版年畫研究所主要從事朱仙鎮木版年畫的傳承、發展、保護和交流,現已恢復傳統年畫圖案150餘套。
2007年6月5日,經國家文化部確定,河南省開封市的郭泰運為該文化遺產項目代表性傳承人,並被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226名代表性傳承人名單。
2008年,中國郵政發行《朱仙鎮木版年畫》特種郵票。
2011年5月,朱仙鎮木版年畫成為首批國家生態原產地標記保護產品之一。
河南非遺目錄
河南是中華文明和中華民族的重要發源地,擁有郟縣大銅器、麒麟舞、四平調、河洛大鼓等多個非物質文化遺產。 |
中國民間美術非物質文化遺產
中國民間美術是組成各民族美術傳統的重要因素,為一切美術形式的源泉。新石器時代的彩陶藝術,中國戰國秦漢的石雕、陶俑、畫像磚石,其造型、風格均具鮮明的民間藝術特色;魏晉後,士大夫貴族成為畫壇的主導人,但大量的版畫、年畫、雕塑、壁畫則以民間匠師為主,而流行於普通人民之中的剪紙、刺繡、印染、服裝縫製等更是直接來源於民眾之手,並裝飾、美化、豐富了社會生活,表達了人民民眾的心理、願望、信仰和道德觀念,世代相沿且又不斷創新、發展,成為富於民族鄉土特色的優美藝術形式。 |
楊柳青木版年畫| 武強木版年畫| 桃花塢木版年畫| 漳州木版年畫| 楊家埠木版年畫| 高密撲灰年畫| 朱仙鎮木版年畫| 灘頭木版年畫| 佛山木版年畫| 梁平木版年畫| 綿竹木版年畫| 鳳翔木版年畫| 納西族東巴畫| 藏族唐卡| 衡水內畫 | 顧繡| 蘇繡| 湘繡 | 粵繡| 蜀繡| 苗繡 | 水族馬尾繡| 土族盤繡| 挑花| 慶陽香包繡制| 象牙雕刻| 揚州玉雕| 岫巖玉雕| 阜新瑪瑙雕| 夜光杯雕| 金石篆刻| 青田石雕| 曲陽石雕| 壽山石雕| 惠安石雕| 徽州三雕| 臨夏磚雕| 藏族格薩爾彩繪石刻| 潮州木雕| 寧波朱金漆木雕 | 樂清黃楊木雕| 東陽木雕| 漳州木偶頭雕刻| 萍鄉湘東儺面具 | 竹刻 | 泥塑 | 塔爾寺酥油花| 熱貢藝術 | 燈彩 | 嵊州竹編 | 固安焦氏臉譜| 民間美術| 大悟織錦帶 | 武漢剪紙| 黃岡民間繪畫| 民間剪紙| 黃河澄泥硯 | 景德鎮民窯陶瓷美術| 天津風箏魏 |
河南省特產
河南,中國之一省,省會鄭州。河南省位於中國中東部,黃河中下游,因大部地區在黃河以南,故名河南,又名大河之南。河南是中國九州中心的豫州,所以,河南簡稱"豫",且有"中州"、"中原"之稱。大家一起盤點河南土特產。 |
杜康酒| 洛陽牡丹| 洛陽宮燈| 洛陽唐三彩| 洛陽水席| 澄泥硯| 大京棗| 馬豫興桶子雞| 長春軒五香兔肉| 蘭考葡萄| 百子壽桃 | 朱仙鎮木版年畫| 汴繡| 汴綢| 花生糕| 宮瓷仿製品| 套四寶| 天花粉| 雙頭黃酒| 內黃大棗| 內黃燒灌腸| 安陽三熏| 安陽玉雕| 安陽狗皮膏藥| 道口燒雞| 道口錫器| 彰德陳醋| 糖油板栗| 永城棗乾| 水城辣椒| 民權白葡萄酒| 張弓酒| 南瓜豆沙糕| 景家麻花| 許昌燒煙| 信陽毛尖| 孟津梨| 靈寶蘋果| 貴妃杏| 廣武石榴| 鹿邑草帽 | 南陽烙花| 盤硯| 鈞瓷| 汝陽劉毛筆| 水晶石 | 沙南芝麻| 小磨麻油 | 四大杯藥| 職膠| 黃河鯉| 安陽相州皮渣| 血糕| 粉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