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
信陽民歌大致可分為革命歷史民歌、新民歌、號子、山歌、田歌、小調等幾類;信陽民舞在八十年代普查時,共有80餘個舞種,120多個演出形式,400多個傳統節目,3350多個演出班社,占全省的舞蹈演出班社1/3以上。1984年5月,河南電視台以信陽民歌為主體拍攝了音樂專題片《歌鄉行》 (上、下集),同年11月在中央電視台播出後,又在該台國際聯播節目中再次播放。《中國民間歌曲集成·河南卷》中收錄信陽民歌224首。著名的信陽民歌有《八月桂花遍地開》、《送郎當紅軍》、《花轎到門前》、《車水歌》等。
1989年河南電視台又以信陽民間歌舞為內容拍攝了電視藝術片《情滿大別山》並在中央台多次播出。著名的信陽民舞有花挑、花扇、花傘、火綾子、獅子舞、春牛舞、竹馬舞、旱船、龍燈等。其代表作品《豐收樂》 、《一把傘》、《山鄉漁歌》、《鑼鼓鬧秧》等曾在全國匯演、調演比賽中獲獎。除此之外,信陽傳統文化中還有一部分音樂演奏形式、節目;如潢川鑼鼓、商城絲弦等。
建國前曾有一次較大的變革,即在原生狀態的民間音樂舞蹈中加入了一些新的音樂、舞蹈元素,形成所謂新民歌和新民舞;建國後,至1978年經過兩次“文藝採風”,原生狀態的民歌、民舞在被收存保護的過程中又有所變化,純原始的民間音樂舞蹈已不多見。代之以原民間音樂舞蹈素材為基礎,再創作而形成的一批音樂、舞蹈節目存在形式。
背景依據
信陽歷史悠久,沿革紛繁,原始社會時期,這裡的人民就創造出了裴李崗文化、龍山文化和屈家嶺文化等光輝燦爛的古代文明。聚居著炎黃族和苗蠻族等眾多的氏族部落。進入奴隸社會後,氏族小部落日異擴大逐步形成了較大的諸侯方國。夏代、陶的後裔受封信陽東部,建立了蓼國。商代、信陽中部的淮河南岸建立了息國。西周時信陽又先後建立了蔣、江、申、賴等方國。東周以後又建立了弦、黃、曾等國。其中江、黃兩國大量引進北方農業生產方式和文化、農業經濟規模最大,故能結交齊、鄭,同日趨強盛的荊楚抗衡,而蓼、蔣則聯合吳、越與江、黃及荊楚對峙。隨著中原部族南遷,與當地土著族融合,將北方文化帶入信陽,出現了負函、白邑、雲婁、雞父等文化中心和城市。文化中心與城市的產生標誌著信陽已經進入了文化區劃的萌芽時期,即大別山區、淮河流域、桐柏山區、史灌河流域。並以這些中心與城市為中心,影響著各自區域文化的發展趨向。
隨著生產力的發展,社會的進步,奴隸制逐步向封建制轉化,日益強盛的楚國兼併了信陽的部分方國,並將楚荊文化帶入了豫南。與此同時,信陽東部的蓼、蔣等國,長期受吳越的控制,故吳越文化在這一帶得以傳播。1978年3月河南固始城關磚瓦廠發掘的候古堆古墓,據考古專家鑑定為吳王夫差夫人墓,說明了這一事實。
自公元前688年楚滅申到公元前224年秦滅楚的四百年間,信陽始終處於各諸侯國的爭奪之中,戰事不斷,所以,任何一種文化都很難在這塊土地占主導地位。俞偉超先生曾在《楚文化的研究與文化因素的分析》一文中指出:“某一文化只要和其它文化發生一定的接觸,就會相互影響,內部就會出現來自其它文化的因素”①。因此,在周末秦初,信陽逐步形成了多種文化融合,它既有中原文化的特徵,又有荊楚文化的色彩,還有吳會文化的影子,同時淮夷文化還在這裡繼續發展,形成了非常鮮明的區域性特徵。如《詩經•召南》中即收入有信陽西部的民歌,《楚辭》中也有信陽南部的一些民歌,而《陳風》則有信陽北部的民歌。
公元前221年,中國歷史上第一個大一統封建帝國———秦朝建立後,全國施行了新的行政區劃制度———郡縣制。信陽分屬陳郡、南陽郡、九江郡、衡山郡。直到宋、元時期,歷代王朝在此基礎上隨歷史的發展略有變化。元代中期及以後,長期的文化積澱、地理位置、生產和生活方式,以及語言等方面的因素,文化形態終無大的變化。
“文化是歷史的範疇,不是一種僵死的、一成不變的東西”②。如果說信陽早期的歷史沿革對信陽民歌有重大影響的話,元、明以後戲曲藝術的勃興,同樣顯現出它的區域特徵,如京劇自安徽、江西傳入後只在信陽東部流傳;而豫劇傳入只在信陽北部流傳;曲劇只流傳於信陽西部和北部的部分區域;花鼓戲在信陽只流行於大別山和東部的少數區域。
信陽地處江淮河漢之間,在經歷了原始地殼形成與四次旋迴時期的“錘鍊”,又經歷了泥盆紀、侏羅紀和白堊紀等多次的地殼運動,逐步形成了占信陽總面積的39%大別山和桐柏山兩條山脈,它們起到了分割長江、淮河兩大流域的作用,其地理差異十分明顯。可以說,這兩條山脈不僅影響了信陽古代文化的分布,也有形無形地影響著音樂風格的形成。與山脈相反,江河水流往往是文化傳播的通道。地處信陽中部的淮河雖是我國氣候與農作物生產的分界線。但它周圍的地貌物候,人情世故,民間藝術及其風格,在整體上呈現出“文化過渡帶”的特色,不象大別山與桐柏山南北兩側反差那么大。一方面,淮河平原是華北平原的組成部分,它以淮河為襟帶,舒展於淮汝之間,成為大別山與桐柏山進入華北大平原的前沿走廊。這種地理形態對信陽吸收中原文化並促進其文化的形成與發展有著重大的意義。另一方面,淮河是中原與華東貿易的主要通道之一,經濟貿易成為信陽與中原文化乃至華東文化(吳齊文化)的“中介”,這個“中介”使其文化廣泛交流、吸收和融合有了更深入的可能,使信陽北部的文化逐步與中原文化趨同。
豫南東部的史灌河流域與華東緊緊相連,也是豫南進入華東的咽喉,廣闊而平坦的地理環境,為華東文化進入豫南提供了便利的渠道。相同與相似的地理環境、生產方式、生活習慣和語言系統,共同構建起了這一區域文化與吳會文化相同或相似的文化內涵,而這一內涵反過來又影響著這一區域社會生活的方方面面,也包括它的音樂文化及其音樂文化的發展方向,產生與豫南其它區域不同的音樂風格。
通過對豫南內部地形地貌特點分析,我們不難看出,大別山與桐柏山的地貌複雜,而淮河流域與史灌河流域地勢平坦,地貌單一。這樣的地理格局不是人為的,而是在人類出現前就已存在,並保持著它們相對的穩定性,它對於豫南內部區域性的文化形成、流傳、分布、發展有著或潛或顯的影響,是與豫南內部區域的音樂文化相對應的。
尋根溯源
信陽民歌有著悠久的歷史傳統,它的產生和發展與中國民歌的產生髮展是同步的。原始的信陽民歌也是源於勞動、生活、祭祀等各種活動。商周時期,中原部族南遷,與當地土著部族融合,形成申、息、弦、黃、蓼、蔣、陳等諸侯國。歷代無數次的霸主征戰,城頭變換大王旗,宮廷破敗;貴族欣賞的"弦歌"流散民間,與當地民歌融合成一種風格獨特的分節弦歌。春秋時,荊楚日益強盛,這些當地諸侯國陸續被楚國兼併,淮上與楚合為一體,楚文化隨之占居主導地位。楚並於秦,秦滅於漢,民族遷徙,南北文化交流頻繁,人口的流通客觀上促進了當地農業、手工業技術的發展和文化生活的交流。孔子周遊列國的終點、子路問津處在信陽,司馬光砸缸、亡羊補牢的故事也發生在信陽,厚重的文化底蘊為信陽民歌的發展提供了肥沃的土壤。漢魏南北朝時期,"絲竹更相和,執節者歌"的"相和歌"對信陽民歌影響很大。如當地用於婚嫁喜慶的禮儀歌、娛神的燈歌、農事用於車水的田歌等,都還採用執節者歌的表現形式:他們既是樂器演奏者,又是主要演唱者。這種演唱形式一直延續至今。
經過數千年的悠悠歲月,到清代中晚期,信陽民歌達到鼎盛時期,不僅演唱的內容、題材包羅萬象,演唱的形式更是豐富多彩,多種多樣。清乾隆《光山縣誌》勸民詩曰:"……或借迎賽名,或乘劇餘興,高燭夜呼廬,一唱百十應"。這與燈歌一唱眾和的特點十分吻合,也是對當時民眾文化生活的真實寫照。因此說,信陽民歌源遠流長,歷史悠久是有據可查的;信陽"歌舞之鄉"的稱謂也是由來已久的。
發展軌跡
信陽民歌在歷史的發展中隨著歷史的變遷而發展,由單純的抒發內心的鬱悶而發展到反抗鬥爭的吶喊。早在一、二次國內革命戰爭時期,我區人民在黨的領導下,儘管環境惡劣、鬥爭殘酷始終堅持了革命鬥爭,為了宣傳民眾組織民眾唱出了“長工歌”、“窮人調”等激勵人民前進,隨著紅四軍的不斷壯大,人民充滿了革命必勝的信心,又出現了《紅旗插遍大別山》 ,《一九二九年》,《反圍剿歌》,《送郎當紅軍》,《紅四南下勝利歌》。其中唱遍全國的《八月桂花遍地開》便是由當時商城縣文化工作者王霧初改編而隨紅四軍唱遍全中國的。
建國初期,五十年代祖國步入繁榮發展的新形勢,我區人民曾三次滿載蘇區人民的深情厚誼把群芳爭為開的《花挑》,絢麗多姿的《花傘》,歡騰雀躍的《圍燈》幽默恢諧的《豐收樂》小巧玲瓏的《三把傘》,優美動聽的山歌等民間歌舞從信陽演到北京,向中央首長作匯報演出,並受到毛主席、周總理、朱德委員長的接見、合影。
1977年在商城縣舉辦了全區民歌演唱會。1978年省文化局在信陽市召開全省民歌工作經驗現場會。省電台、電視台、中央人民廣播電台專程來信陽採錄並向全國播放。八十年代至九十年代信陽廣大民歌創作者譜寫了大量新民歌,參加省、中央舉辦的大型比賽並屢屢獲獎,不少作品由中央電視台國際頻道、省電視台、對台辦對外播放。在其期間信仰的音樂舞蹈工作者推出了“歌鄉行”電視專題片、“情滿大別山”。相信信陽市的民間歌曲在新的形勢下更具濃郁的地方特色,在風格上更加新穎。
藝術類型
信陽處於鄂豫皖三省交界之處,素有三省通衢之稱謂。北是通向中原的門戶,南是進入江南的要塞,東與皖越相通,西與荊楚連線。由於其特殊的地理位置和便利的交通,使東西南北各種聲腔的戲曲及風格各異的民歌匯集於此。隨著歲月的變遷,吳歌楚辭的風韻,皖腔蘇韻的餘音,中州戲曲的特色,崑腔京曲的唱念,湖廣南音的風格,都與當地的方言土語,音韻節奏融合在一起,在本土音樂的基礎上又形成了大量的風格各異的民歌。隨著時代的發展,社會的變遷,信陽民歌也越來越豐富,逐步發展成為涵蓋社會生活方方面面的百科全書式的有聲文獻。
信陽民歌形式多樣、種類豐富、體系完整。根據演唱內容和產生時代可分為情歌、小調、敘事歌、革命歷史民歌、新民歌、儀式歌、號子、山歌、田歌、燈歌、會歌、兒歌、叫賣歌及其他類十餘種;涵蓋了從古至今不同歷史時期,不同文化背景的廣泛題材。不論是嘹亮悠長的山歌、高亢熱烈的勞動號子,還是委婉纏綿的小調、詼諧風趣的田歌,或是熱情奔放的革命歷史民歌,無不生動活潑,各具風采;深刻而生動地表現了當地人民的生活、思想、感情、意志和願望;真實記錄和反映了信陽不同地域、不同歷史時期的社會生活實踐活動。蘊藏豐富,影響深遠。
情歌、小調通常稱民間小調,主要表現人們的不同情感和交友交流的需要,是人們社交活動和抒發感情的重要方式。這類民歌在信陽民歌中數量最多,分布最廣,保存較完整;小調在內容上多以反映男女愛情生活,如《摘石榴》《茶山歌》《一朵茉莉花》《雙探妹》《四季相思》 《五更繡荷包》 《十想》《俺跟二哥隔道牆》等;也有反映勞動和生活情趣的,如《對花》《採茶歌》《放風箏》等,幾乎包括了社會生活的各個方面。它經過千百年來無數民間藝人和民歌手的傳唱與加工,鏇律婉轉流暢,優美動聽。演唱時往往加一些襯字、襯腔,多半有樂器伴奏;唱詞和曲調通常是固定的;曲調結構上一般為上下句或四六句;音樂語言樸實流暢,節奏較規律,結構較完整。
燈歌、會歌則是載歌載舞,"花燈高掛就地玩燈","打開場子就地唱戲"是民間習俗,是民間音樂文化生活的重要體現。燈歌、會歌的演唱一般有相對固定的時間和地點。逢年過節玩燈時就是燈歌會歌的賽歌會,十里八鄉的歌會班子匯聚一起,你方唱罷我登場,場面熱烈壯觀。
山歌中最具代表性的是五句山歌(也稱五句聯、五句頭),如"日頭落山紅彤彤,麻雀鑽進刺蒲籠,噔雞子打鼓天不早,掌柜的假裝耳朵聾,你不收工我收工"。前四句用比興的手法表達歌詞內容,第五句起到點睛作用。再如山歌《慢趕牛》:"山歌本是古人留,留作農夫解憂愁,幾年不把山歌唱,幼年英雄白了頭,人到老來萬事休。"曲調低沉緩慢,伴著老牛徐緩沉穩的蹄聲,唱起來雄渾蒼涼,聽起來引人深思。
田歌是人們從事田間勞作時演唱的民歌。乾旱季節人們就架起水車,一邊車水一邊敲著鑼鼓唱著"車水歌";"一上水車把腳挪,邊車水來邊唱歌。"插秧、薅秧時人們成群結隊在田間邊勞動邊唱歌。田歌音調高亢遼闊,節奏自由舒展,通常是一人領唱,眾人和腔,一唱一和,此起彼伏。悠遠清澈的領唱,和著熱情奔放的接腔,在遼闊的田野中匯成雄壯的田園大合唱。
號子是人們在進行繁重體力勞動時用來指揮行動、統一節奏、振奮精神、消除疲勞並具有號召力的一種民歌。主要有夯號子、打硪號子、拉扯號子等,多用於建築、水利、航運等處。大都是一人領唱眾人和音;歌詞為即興編唱,音律簡單流暢,節奏鏗鏘有力。
信陽是革命老區,是著名的鄂豫皖革命根據地。當地流傳著大量的紅色革命民歌,如《紅旗插遍大別山》《窮人調》《送郎當紅軍》等,這些紅色民歌多是採用傳統民歌重新填詞為主。如享譽全國的《八月桂花遍地開》就是當年紅軍三十二師文藝宣傳隊王霽初同志根據商城民間小調《八段錦》改編填詞而成的。
藝術風格
信陽民歌蘊藏豐富,題材廣泛;風格多樣,影響深遠。在中國民歌史中南北方民歌具有不同的藝術特點,而信陽民歌處於這樣的南北過渡帶,民歌的種類十分豐富,兼有南北方民歌的各種特點,這對豐富和完善民歌史有著重要的學術研究價值。
在長期生產生活中,產生了根據活動的不同內容而演唱的有比較固定的演唱形式和內容的歌曲,形成了相對程式性的特徵。如一唱眾和的夯歌,有問有答的山歌、田歌等。伴隨民俗禮儀活動產生髮展而形成的對民間習俗的依存性特徵。如叫賣曲、喪葬歌、婚嫁歌等。其中既有本土民歌又有外來曲調,長期並存、相互借鑑、融匯貫通、各自發展、共同繁榮,形成了不同類型的共存性特徵。
信陽民歌在音樂特點上,以民族五聲音階占主導地位,有少量的歌曲如《穿心調》《淮調》等有變宮、清角音,但也多是作為經過音使用的。在調式上,以五聲徵調式為最多,宮、商、羽各種調式的歌曲都有;角調式則僅見於極個別曲目。調式交替較多,轉調則較少見。節奏節拍上生活小調類多為四二節拍;典雅的敘事性民歌多為四四拍;在一些山歌、小調中也有散拍子和八五拍。信陽民歌的曲體一般比較短小,多為一段式。從上下句,三句式乃至四、五、六句式等,還有根據內容情緒需要,採用樂句擴充,曲尾擴充等手法形成結構較長的一段體等。
信陽民歌的曲式、調式豐富多樣,幾乎涵蓋了中國民歌音樂體系的各種類型。進一步發掘、整理、研究信陽民歌,對民族音樂的研究發展有一定的推動作用,具有較高的藝術價值。信陽民歌的發掘、整理、保護和利用工作,對弘揚民族文化,豐富人民民眾的文化生活,提高人民民眾文明素質,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都將產生積極的促進作用,具有較高的實用價值。
音樂特點
五聲音階在信陽地區民歌中占著主導地位。完全的七聲音階尚未發現。在少數幾首民歌中如“穿心調”、“賣柴調”等,雖有清角變宮音,這些五聲外音時值短,多數出現在弱拍上,或作經過音使用,在很大程度上只是祈禱裝飾和陪襯作用,其鏇律的基本骨架不失五聲音階的本質和特色。
從調式上看,最多的是五聲徵詞式,其次是宮調式、商調式、羽調式。角調式僅見“月亮出來照樓梢”一曲,但這首民歌又為外省所廣泛流傳,此外,調式交替情況交多,轉調就比較見少了。
關於鏇律特點的問題,這是一個較複雜的問題。信陽地區地處中州南部邊緣。又與鄂、皖交界。這就形成了信陽地區語言上既有湖北韻味,又有中州語成分這一獨特語言特點。從而使信陽地區民歌音樂語言上句了剛柔並溶的風格。從鏇律線條上看,流行在南部山區一帶的民歌,以同音重複和四、五、七、八甚至十度大跳者較多,音域較寬,情緒奔放激昂,清新明亮,可以感受到那種粗獷、剛健的特點。同時塑造了山區人民勤勞勇敢、不畏艱險、敢於鬥爭的英雄形象。如“十二月點點”、“石硪貉號子”、“下盤棋調”等。淮河流域及中部丘陵地區民歌鏇律以級進與鏇律線的較大起伏並用者較多。它的特點是節奏平穩、語氣平滑、速度遲緩、優美感人、散發著濃郁的鄉土氣息。有時加以別有風趣的襯詞,進行誇張渲染。使這些生活小調顯得更加樸實、詼諧、情趣橫生。如“六仙歌”、“花轎到門前”、“錦繡山河美如畫”等。還有一些以分解和弦式進行的,表現出歡樂情緒民歌。如“搶八句子”、“慢趕牛”、“張先生討學錢”等。
從節奏拍上看有以下幾種類型:一般生活小調多為2/4拍;風格典雅的敘事性民歌多為4/4節拍;在一些勞動歌曲或兒歌中也出現有散板或5/8的混合拍子。
民歌的曲體一般比較短小,多為一段式。從上下句,三句式乃至四句式,五句式……。還有根據內容情緒需要,採用樂句擴充,曲尾擴充等手法,而形成結構較長的異端體等。
代表作品
其代表作品《豐收樂》、《一把傘》、《山鄉漁歌》、《鑼鼓鬧秧》等曾在全國匯演、調演比賽中獲獎。除此之外,信陽傳統文化中還有一部分音樂演奏形式、節目;如“潢川鑼鼓”、“商城絲弦”等。
文化傳承
信陽市政府職能部門多年來一直把搶救、保護和利用信陽民歌作為重點工作來抓。早在建國初期的五十年代,信陽的民間文藝家就曾三次把信陽的"花挑""花傘""三把傘""豐收樂""圍燈""山歌""小調"等民間歌舞唱到鄭州、唱到北京,向中央首長匯報演出。石體潔、齊金生等演員們幸福地見到了毛主席,並和周總理、朱德委員長等中央領導合影留念。 七十年代末,省文化廳在信陽召開全省民歌現場會;七十年代末期至八十年代初,全市開展了大規模的十大集成收集整理工作,尚拔、黃崇德、李守信、黃鐵城、芮祚國、楊芝瑞、楊寶雲、王軍、許海明、朱衛國、王平安、張道敏、張力等參與《民間音樂選集》的整理編撰工作,並獲得省民間音樂集成先進工作者獎勵。還有省直的丁乾貞、王致安、尼樹仁、朱敬之等也為信陽《民間音樂選集》做了很多工作。1984年又拍攝了以信陽民間歌舞為主的《歌鄉行》電視專題片在中央電視台和省電視台播出。
進入新世紀以來,政府文化部門更加重視民歌工作,先後三次組織民歌攝製組赴現場進行拍攝錄製工作,完成了102首民歌的錄音錄象,從中精選出46首,在中國文化扶貧委員會的支持下,製作成VCD音像光碟,由中國大百科全書電子音像出版社出版發行。組織民歌演員參與中央電視台《重訪大別山》和《民歌中國》節目錄製、播出;組織民歌演員隊伍參加全國原生民歌大賽並獲獎。組隊參加省民間文藝調演並獲多種獎項。《信陽非物質文化遺產系列叢書》之《信陽民歌》已整理完備,即將付梓成書。
對信陽民歌的保護、傳承和研究是一項長期、艱苦、細緻的系統工程。隨著歲月的流失,大批民間藝人先後辭世,民歌的庫存在快速衰減;生活和生產方式的改變使民歌等民間藝術的生存環境更為窘迫;信息社會傳播媒體的多樣化又使民歌的傳承途徑更為狹窄,後繼乏人;信陽民歌這一寶貴的歷史文化遺產在現代文明的衝擊下已經岌岌可危,瀕於失傳。因此對信陽民歌的搶救、挖掘、保護和研究更是時不我待,信陽民歌的保護和研究工作任重道遠。
意義
信陽民歌不僅記載了人們生活生活的各個方面,也體現了一定時期獨有的民俗,它的發展與一定時期的社會環境是密不可分的.信陽民歌作為民俗文化,是一種實用文化.信陽民歌中體現出來的民俗信仰的主要目的,“在於使民俗事項有利於人,為人們的生活和生產起作用,是一種有所為的活動.”正是這種有所為的實用性目的的存在,才使民俗事項的約定俗成和世代傳承有了積極的思想基礎,進而推動著信陽民歌的發展.
在信陽民歌中,占卜類民歌占有一定的比例,它反映了人們渴望在社會生活與自然的搏鬥中,預知未來,把握命運的精神追求,是自然科學發展的最早形態.在生產力相當落後科技水準幾乎等於零的原始時代,掌握了占卜之術的人,無疑是當時的大學問家.因此,人們信奉它學習它,久而久之,演易成俗,這類民歌就被人們廣為傳唱,也就是現在的儀式歌.
信陽民歌作為人們生活的一部分,可以活躍文化生活,使人增加生活情趣和樂觀精神.在人們舉行迎春接福﹑民間花會﹑遊藝表演等活動時,都會吟唱相關民歌,這與“調劑生活﹑增強情趣﹑娛樂休息的目的是一致的.”同時,它還可以進行知識教育﹑藝術掃盲和熱愛家鄉的思想教育.
不可否認的是,一些傳統的民歌只有在一定場合才能演唱。比如情歌,現在年輕人不再有像前輩一樣用歌聲表達愛慕之情的心情和環境,打電話或直接約會更能直奔愛情主題。於是,這種原生態的情歌就遭遇到冷落。再比如車水歌,不說唱車水歌了,就連曾經供車水歌依附的水車,大概也只能在博物館裡見到了。同時,由於文化娛樂活動的日益豐富,國語的推廣,以方言為載體的信陽民歌將何以為繼?
“山歌不唱冷了台,玉石不挖土中埋。”信陽民歌是信陽人民集體智慧的結晶,千百年來,伴隨著時代的變遷,在信陽大地上演變著,發展著,成為人們日常生活的伴侶。
如何再現信陽民歌的非凡魅力呢?信陽市的文藝工作者提出了他們的建議:恢覆信陽茶葉節的民歌擂台賽;旅遊部門著力開發具有信陽民歌色彩的旅遊項目;鼓勵農民自發組織各種民間文藝活動;電視台推出一檔“教唱信陽民歌”的互動版塊等。這對於大力推廣信陽民歌,讓更多的人了解信陽民歌,向人們展示它的獨特文化魅力是有著積極意義的。
第二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傳統音樂
進一步貫徹“保護為主、搶救第一、合理利用、傳承發展”的工作方針,認真做好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保護、管理工作,為弘揚中華文化,推動社會主義文化大發展大繁榮做出新的貢獻。 |
河南非遺目錄
河南是中華文明和中華民族的重要發源地,擁有郟縣大銅器、麒麟舞、四平調、河洛大鼓等多個非物質文化遺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