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
北京曲劇戲曲劇種。以北京流行的曲藝單弦牌子曲為主發展而成,初名“曲藝劇” ,1952年始正式定名為“曲劇” 。單弦牌子曲,也稱“八角鼓”,是採用牌子曲聯綴體,三弦伴奏,八角鼓擊節演唱故事的一種說唱藝術,曲調豐富,形式多樣。它的主要曲調有〔太平年〕、〔雲蘇調〕、〔羅江怨〕、〔南城調〕、〔剪靛花〕、〔湖廣調〕、〔南鑼北鼓〕、〔數唱〕等,大都出自民間小曲,有的擅長抒情,有的適合敘事,成為曲劇選用唱腔曲調和改編創造新唱腔曲調的主要來源。單弦的演唱形式,有單唱、對口唱(拆唱)、群唱和彩唱。其中拆唱、彩唱等已發展為裝扮角色的簡單表演(仍保持有說 唱的特點)。北京曲劇在逐步向舞台表演藝術過渡時,曾吸收和借鑑戲曲、話劇等形式,作為創造曲劇的基礎。1950年,北京曲藝演員,開始嘗試演出現代生活劇目。1951年夏至1952年初,北京曲藝團選用單弦牌子曲,並吸收大鼓、琴書的唱腔,排練和演出作家老舍編寫的現代戲《柳樹井》,受到觀眾的熱烈歡迎。接著又陸續排演《張桂容》 (據話劇《婦女代表》改編)等現代戲。在以反映現實生活為主的情況下,形成了曲劇自己的風格和特色。隨後,又排演了清裝戲和古裝戲,如《楊乃武與小白菜》,並攝製成影片。1979年北京曲藝團改名北京曲藝曲劇團。起源
北京曲劇,唯一在北京這塊土地上誕生的北京地方戲曲劇種。誕生於新中國成立後的五十年代初,是由魏喜奎為首的一代老藝術家創立的一個新興的劇種。由單弦牌子曲及北方民間曲調發展而來的戲曲劇種,原稱曲藝劇。1952年人民藝術家老舍先生專為此劇種創作了劇本《柳樹井》 。劇目公演獲得成功後,老舍先生激動地對參加演出的演職員們說:“你們做了一件了不起的事,填補了北京歷史上沒有地方戲的空白”。他同時建議將“曲藝劇”中的“藝”字去掉,就叫曲劇。為了突出地域特色,建議在“曲劇”前面加上“北京”二字,“北京曲劇”由此誕生。在向舞台表演藝術過渡中,吸取了戲曲、話劇的形式。
發展
1949年4月,北京曲藝藝人曹寶祿、魏喜奎、顧榮甫等組織“群藝社”,在前門箭樓遊藝廳演唱曲藝。為了使節目豐富多彩,他們在“拆唱八角鼓”(亦稱“彩唱八角鼓”或“牌子曲”)的基礎上,以單弦、琴書、大鼓、京劇、評劇等唱腔演唱了反映現實生活的《探親家》、《新打灶》、《四勸》等“解放新戲”,這些小戲被稱為“新曲藝劇”。此後,他們又排演了新戲《婚姻自由》,在聽取了老舍和馬少波等藝術家意見後,去掉了京、評等劇種的唱腔,改為以單弦牌子曲為主,並增加了北京曲藝中其他曲種的唱腔,使音樂風格更趨統一。1951年,老舍將宣傳婚姻法的新作《柳樹井》交“群藝社”排演,魏喜奎、關學增、孫硯琴等以聲情並茂的演唱,生動貼切的表演,將這齣用北京語言、北京音樂表現北京人新生活的新戲搬上舞台,受到北京觀眾歡迎和認可,一個新的劇種伴隨著新戲《柳樹井》的演出誕生。在老舍的建議下,將曲藝劇定名為曲劇(為區別河南曲劇,後改稱為北京曲劇),並作為北京地方戲來進行曲劇劇種的藝術建設。
隨著《柳樹井》的上演,一些曲藝藝人相繼建起了“實驗曲劇團”、“新中國曲劇團”、“新華曲劇團”等演出團體,移植演唱了一批如《羅漢錢》、《清宮秘史》、《喝面葉》等新的曲劇劇目。1953年,“群藝社”集中了北京戲劇界編劇、導演、音樂、舞美等各方面藝術力量,排演了根據話劇《婦女代表》改編的曲劇《張桂蓉》,參加了1954年舉行的北京市第一屆戲曲觀摩演出大會,獲得劇本、導演、演員、音樂、舞美等多項獎勵。北京曲劇作為北京地方戲的地位得到更廣泛的肯定和確認。為了使曲劇這個新興劇種健康發展,一批曲藝界、音樂界和話劇界人士劉吉典、關士傑、孫硯琴、李寶岩、韓德福、王素稔、劉書芳、於真等於50年代先後投身到曲劇隊伍中來,同曹寶祿、魏喜奎、顧榮甫等曲劇創始人一起為曲劇的奠基、創業、發展作出了貢獻。在第一代曲劇藝術家的培養和帶動下,又一批曲劇事業的後繼者成長起來,創作改編並積累了一批代表性劇目,如《楊乃武與小白菜》、《啼笑因緣》、《珍妃淚》、《少年天子》等。其中,《楊乃武與小白菜》、《箭桿河邊》、《珍妃淚》等被攝成戲曲藝術片,《少年天子》[1]入選文化部舉辦的第二屆中國藝術節演出劇目。這些劇目在全國產生了較大影響。“文化大革命”期間,北京曲劇也處於停演狀態。1973年為培養曲藝、曲劇的後繼人才,舉辦了演員培訓班,培養了一批演員。北京曲劇是個新興劇種,它在借鑑其他兄弟劇種和姊妹藝術的過程中吸收、提煉、融合,使之逐步形成既是戲曲化的,又是具有獨特藝術風格的新劇種。在表演方面,既沒有傳統戲曲的表演程式,也沒有嚴格的行當劃分;它以演現代戲而崛起於舞台之上,以生活氣息濃郁見長。由於它的音樂特色,也使它擅演清代宮廷戲。在演唱方面,以真聲演唱為主。北京曲劇的音樂聲腔源於單弦曲牌。單弦早期所用的曲牌,主要是抒情色彩濃厚的北方時調小曲;後期又吸收了北京流傳的板腔體曲藝唱腔,形成說唱風格較強的曲調,多數曲牌、唱腔都以半說半唱的方法來演唱。北京曲劇形成後,為了使音樂唱腔戲曲化,適於表現各種人物的多種思想感情,在一些抒情色彩較濃的唱段里,既適當承襲、發展了這種說唱或半說半唱風格的曲調,又努力發展、改革那些富於抒情色彩的曲牌唱腔,以適於不同人物的喜怒哀樂等多種感情的發揮。因此,北京曲劇從單弦百餘個曲牌中,採用了[剪靛花]、[湖廣調]、[四板腔]、[疊斷橋]、[羅江怨]、[太平年]、[南城調}、[流水板]、[雲蘇調]、[靠山調]、[金錢蓮花落]、[怯快書]、[數唱]等不同色調的曲牌;同時還吸收了板腔體的曲藝唱腔[奉調大鼓]、[梅花大鼓]等,並創造了[二八板]、[垛板]等新的板式。常用的曲牌和板腔體唱腔共有60多個。伴奏樂器以三弦、四胡、高胡、琵琶、阮、笛子等民族樂器為主,適當添加打擊樂並運用了小提琴、大提琴等西方樂器。
創始人
魏喜奎、孫硯琴等老一代藝術家是北京曲劇的創始人。甄瑩、許娣、張紹榮、孫寧等中年一代為北京曲劇新時期的代表。盧雪文、王榆以及2003年中國戲曲學院畢業的曲劇大學本科生為曲劇的新生代。許娣、張紹榮榮獲中國戲劇“梅花獎”;孫寧獲文化部“文華表演獎”;甄瑩獲北京市首屆“金菊花獎”。劇目《煙壺》獲中宣部“五個一工程獎”;文化部“文華新劇目獎”;市委宣傳部“十個一工程提名獎”;文聯“曹禺文學獎”;市文化局 演出百場獎。《龍鬚溝》獲文化部“文華新劇目獎”;市委宣傳部“十個一工程獎”;市文化局演出百場獎。劇團於1997年和2000年兩度攜《楊乃武與小白菜》、《煙壺》、《龍鬚溝》、《茶館》、《四世同堂》赴台灣演出。2000年後,北京市曲劇團先後創作了《四世同堂》、《北京人》、《正紅旗下》、《魚水情》等多部舞台作品,著力打造北京風格的本土音樂劇。《正紅旗下》獲得2006~2007年度國家舞台藝術精品工程提名獎;北京市文學藝術獎;全國地方戲(北方片)優秀劇目評比展演二等獎。並以北京曲劇“新生代”為主恢復排演了北京曲劇《珍妃淚》、《少年天子》、《啼笑因緣》、《北京人》四部經典劇目。創作題材
北京曲劇以清代、近現代北京人生活為劇本創作題材,她以北京的京味音韻為依託,確立了以代表京味特點的單弦牌子曲為唱腔的基調,吸收大鼓及民歌小曲,創造並形成了具有濃郁北京韻味的獨特唱腔音樂。唱腔委婉動聽、鏇律優美、吐字清晰。北京曲劇的台詞在國語的基礎上,以北京語言的聲、韻、調為準,具有濃郁的京腔京味兒。北京曲劇的表演是貼近生活的現實主義表演。她通俗易懂,京味兒濃郁、表演樸實、演唱清晰、說唱結合、韻律獨特,是北京特有的藝術風格。劇種自誕生後已創作改編了《楊乃武與小白菜》《啼笑因緣》《駱駝祥子》《方珍珠》《珍妃淚》《少年天子》《煙壺》《龍鬚溝》《茶館》《北京人》《正紅旗下》等近兩百個劇目。《楊乃武與小白菜》、《箭桿河邊》、《珍妃淚》被拍攝成戲曲藝術影片。《煙壺》被拍攝成四集戲曲電視劇。代表作品
北京曲劇以擅演“清裝戲”和“現代戲”而著稱,風格新穎,表演樸實,,演唱清晰易懂,生活氣息濃郁。唱腔以單弦牌子曲為主兼收北方鼓曲和民間說唱因而韻味獨具。1959年,北京市曲劇團正式成立。三十多年來,創作、改編了《楊乃武與小白菜》 、《啼笑因緣》 、《珍妃淚》 、《少年天子》等上百個劇目;湧現魏喜奎、佟大方、孫硯琴、王鳳朝、莫歧等著名藝術家;中青年演員甄瑩、許娣、張紹榮、孫寧、佟仲琪等也已成為該團的中堅力量。1995年5月,該團推出的“清裝戲”《煙壺》享譽京城,在不到一年的時間內演出超百場,觀看人次愈十萬人,被譽為“京腔京韻,雅俗共賞”的好戲,榮獲文化部頒發的第六屆“文華獎”新劇目獎及中宣部第五屆“五個一工程獎”。1996年9月,該團改編了老舍的同名話劇《龍鬚溝》 ,用北京的地方劇種演北京的人和事,別有情趣。藝術傳承
曲劇演員來自曲藝演員,他們發揮曲藝演唱、念白方面行腔圓潤、吐字清楚、以聲情感人的優勢,注意從生活和人物出發,學習運用戲曲的表演身段、動作,在擴大豐富劇目的同時,湧現出第一批北京曲劇的名演員魏喜奎、孫硯琴、李寶岩、佟大方等。許多編導、音樂、舞美方面的專家,投身於曲劇藝術的創作,建立導演體制。在伴奏音樂上,除三弦外,逐步採用中、西管弦樂器和打擊樂,以豐富其表現力;在舞台美術上布景、服飾、燈光等的設計和運用也逐漸完備。30年來,在劇目創作、改編以及舞台藝術發展方面卓有成就,並培養了一批新的青年演員。說起來,好象京劇當然是北京的地方劇種,其實不然,北京曲劇才是真正發源和形成於北京的唯一劇種。它源於單弦及其它北方曲種曲牌,興起於解放後的五十年代,劇種由老舍先生提議定名。沒有嚴格的程式和行當,有著異乎尋常的適應力和表現力。
它崛起之初是以現代戲聞名的,《羅漢錢》、《婦女代表張桂榮》、《喜笑顏開》、《楊乃武與小白菜》、《箭桿河邊》等劇目甚得好評,“文革”後的《淚血櫻花》、《珍妃淚》、《少年天子》等也取得不俗的成績;經過了一段沉寂之後,從《煙壺》開始,《龍鬚溝》、《茶館》、《四世同堂》,這些不同凡響的作品無疑為該劇種注入了新的活力和時代色彩。
以北京流行的曲藝單弦牌子曲為主發展而成,1950年曲藝演員魏喜奎、顧榮甫、孫硯琴等首先演出了《新探親》、時稱“新曲藝”,1952年改稱“曲劇”。1952年成立了北京市曲藝工作團,選用單弦牌子曲,並吸收大鼓、琴書的唱腔,排練和演出了作家老舍編寫的現代戲《柳樹井》,受到觀眾的熱烈歡迎。接著又陸續排演《張桂容》等現代戲。
曲調生動,活潑,善於表現現代生活,常用的曲牌和板腔體唱腔有六十多個,伴奏樂器以大三弦,四胡、二胡、高胡、琵琶、阮、笛子等民族樂器為主,並適當運用了小提琴,大提琴等西方樂器。迄今已演出一百多個劇目,其中《楊乃武與小白菜》、《箭桿河邊》兩劇曾在60年代拍攝成藝術影片,1982年拍攝了《珍妃淚》藝術影片,1979年北京曲藝團改名北京曲藝曲劇團。
中國戲曲2
中國戲劇的產生已有800年了,它現在已經發展到300多個劇種,劇目更是難以數計。世界上把它和印度梵劇、希臘悲喜劇並稱為三大古老的戲劇文化。中國地方戲曲形式多樣,品類繁多,為中國戲曲的發展貢獻了不可磨滅的貢獻。 |
中國戲劇
時代 | 類別 |
原始戲劇 | 儺戲 巫戲 |
漢代 | 百戲 |
魏晉南北朝 | 代面 踏搖娘 缽頭 參軍戲 樊噲排君難 |
唐代 | 目蓮戲 |
宋朝 | 雜劇 川雜劇 永嘉雜劇 參軍戲 北方散樂 |
金朝 | 院本 北曲雜劇 雜劇 |
遼元 | 南戲 雜劇 |
明清 | 傳奇 |
現代 | 京劇(平劇);北京曲劇;;河北梆子;評劇;絲弦;唐劇;豫劇(河南梆子);越調;四平調;大平調;二夾弦;道情;柳琴調;羅卷戲(鄧州);宛邦腔(南陽);淮邦腔;墜劇;呂劇;鈍腔;晉劇(山西梆子);蒲劇(蒲州梆子);中路梆子;北路梆子;上黨梆子;秦腔(陝西梆子);銅川梆子;眉戶劇;隴劇;龍江戲;吉劇;遼劇;漢劇;徽劇;黃梅戲;鳳陽花鼓;廬劇;滬劇;崑劇(崑曲);揚劇(揚州);淮劇;錫劇(無錫);越劇;婺劇;紹劇; 蓮花落;湘劇;花鼓戲;贛劇;採茶戲;川劇;諧劇;儺戲;粵劇;潮劇;正字戲;白字戲;西秦戲;桂劇;彩調劇;高甲戲;薌劇(歌仔戲);皮影戲;傀儡戲;花燈戲;閩劇;庶民戲;歌仔戲;梨園戲;亂彈戲;採茶戲;布袋戲;北管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