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劇

南劇

南劇音樂主要由“南路(似‘二簧’)”、“北路(似‘西皮’)”、“上路(梆子腔)”3大聲腔組成。南路聲腔源於楚調,與湖南荊河漢戲有淵源關係;北路聲腔由“秦腔”的梆子腔衍變而成,上路系彈戲,川梆子。此外還吸收有崑曲,高腔、民間小曲,宗教祭祀音樂的精華,形成一種有地方特色的雜腔。伴奏音樂由鑼鼓譜和曲牌音樂組成。鑼鼓譜音樂有雲板、板鼓、鑼、鈸、勾鑼等樂器;曲牌音樂由京胡主奏,伴之以瑣吶、笛子。早期的南劇樂隊配備只有4人,其中弦樂1人(主奏京胡兼嗩吶和笛)。打鼓佬1人(指揮含堂鼓、板鼓、楂口、雲板)。打大鑼1人(兼打鈸),打勾鑼(兼冬子鑼和揚場)1人,後期加進京二胡和月琴、三弦等。

簡介

南劇南劇

南劇,又稱南戲,是流行於鄂西土家族地區的一個具有民族特色與地方特色的頗有影響的古老劇種。是湖北省四大地方劇種之一,居恩施州五種地方劇之首。它流播城鄉,有著深厚的民眾基礎。“南劇”一名,一般認為是取“施南”之南。南劇又叫“施南調”,是形成和流行在鄂西土家族地區的唯一能在廟台演出的一大地方劇種。由於該劇種常在廟台演出,又長於演連本戲,俗稱“高台戲”或“人大戲”。南劇名稱起自何時,至今無確切考證。但其多聲腔和在廟台演出“人大戲”的特點,早在康熙年間容美土司戲曲活動中就已出現,可見南劇在當時已具雛型。後來在發展過程中,同鄂西民間音樂相結合,逐步形成具有獨特風格的、深為土家和其他各族人民所喜聞樂見的一個地方大劇種。

南劇劇目多是傳奇戲和歷史故事戲,傳統劇目有近千個。南劇連本戲有《封神》、《吳越春秋》、《楚漢相爭》、

南劇南劇
《三國》、《隋唐》等二十多部,整本戲共有南北及上路聲腔劇目30多個。南劇劇本唱詞常雜有鄂西方言土語, 通俗易懂,生活氣息濃郁。特別是一些生活小戲,唱詞與道白更具特色,鮮明生動,充滿泥土氣息。容美土司的戲劇活動對南戲的發展產生很大影響。容美土司雄踞一隅,明代以後,交流漢學,習讀儒書,人材頗盛,熱衷結交中原人士,詩文作者不斷出現。同時培養家庭戲班,至康熙間田氏十九代峒主田舜年時,曾演出孔尚任的大型崑曲《桃花扇》,構成土、漢文化交流史上的佳話。容美土司的專業戲班,有一批教戲師傅,培育了不少色藝俱佳的藝人。當容美末代土司田旻如在改土歸流前自殺後,藝人們風流雲散,部分人留在鶴峰城,大多數則流向施南府,以及湘西桑植、石門等地,繼續傳播南劇藝術。南劇音樂主要由“南路(似‘二黃’)”、“北路(似‘西皮’)”、“上路(梆子腔)”3大聲腔組成。南路聲腔源於楚調,與湖南荊河漢戲有淵源關係;北路聲腔由“秦腔”的梆子腔衍變而成,上路系彈戲,川梆子。此外還吸收有崑曲,高腔、民間小曲,宗教祭祀音樂的精華,形成一種有地方特色的雜腔。

藝術特徵

南劇南劇
南劇是以南、北、上路聲腔兼崑曲、雜腔小調的多聲腔劇種,南、北路聲腔源於楚調,與荊河戲有直接淵源關係,其南路聲腔溫柔婉轉,北路聲腔高亢舒展;上路系彈戲川梆子,聲腔由秦腔(梆子腔)演變而成。三大聲腔同台演出,長期流傳,與地方藝術、語言、民樂、土俗相融合,逐漸演變成具有本地特色的劇種。據鹹豐縣南劇團統計,鹹丰南劇的唱腔板式,南路有14個,北路有12個,上路有6個,南北雜有7個,小曲牌(主要是伴奏、間奏)有20多個,另外還有諸如草鞋板等10多個小調。南劇分生、旦、淨、醜四大行。淨角小生生角老旦、搖旦(即花旦)唱本音,正旦小旦唱邊音。南劇表演著重做工,“以唱工尤重”,表演總體是“大手大腳”。南劇在化裝和人物造型方面,“首重扮裝,所謂扮貧像貧,扮富像富”,在化裝、造型方面具有鮮明的土家族民族特色。南劇伴奏音樂由弦樂、擊樂兩部分組成。弦樂是伴奏音樂之一,樂器有京胡二胡月琴三弦、嗩吶和蓋板子。南北路戲以京胡為主奏樂器,上路以蓋板子為主奏樂器。擊樂是南劇音樂重要組成部分,它既有伴奏的作用,又有塑造人物、渲染氣氛的作用。打擊樂器有大鼓、大鑼、大鈸、沖子鈸、馬鑼、鉤鑼、可子、邊鼓、尺板。

社會價值

南劇南劇
南劇從產生一直發展至今,大致經歷了300多年的歷史。南劇在鹹豐縣始終保持著旺盛的生命力,是因為南劇具有其特有的社會價值。南劇具有獨特的地域性,它是在鄂西地區多元文化交融過程中逐步形成的一種具有地方民族特色的戲劇,是土家文化、巴文化和漢文化交流融合的歷史產物。南劇具有廣泛認可的大眾性。南劇在傳承的過程中,從最初的土司階層,到改土歸流後的地主階層逐漸走向了民間,成為鹹豐縣內乃至恩施州內大眾喜愛的主流劇種。南劇的劇本多是七字、十字上下句,道白、唱詞多雜有鄂西地方方言,通俗易懂,人民民眾耳熟能詳。南劇具有內涵的豐富性,其劇目繁多,經挖掘整理的南劇劇本上千個。其內容從封神、列國、三國,到水滸、楊家將、說岳傳等歷史演義無所不包,深受老百姓的喜愛。南劇具有外延的可塑性。鹹丰南劇在繼承傳統衣缽的基礎上,不斷進行改良和創新,不僅移植了大量其他劇種,而且在樂器伴奏上,還加入了揚琴、琵琶、笙甚至西洋樂器。南劇具有較強的社會功能性。南劇表演的內容大都積極健康,愛憎分明,教化人們棄惡揚善,在一定程度上引導著人們的是非判斷能力,影響著人們的世界觀

發展

南劇南劇
解放後,貫徹“改人改戲改制”的戲曲方針,政府先後在思施、宣恩、鹹豐、來風、鶴峰組建5個職業南劇團,加強領導,培訓學員,繼承、改革南劇藝術,挖掘整理500餘出南劇傳統劇目(原本存湖北省戲劇研究所)。1956年省首屆戲曲會演,思施專區代表團演出南劇《八義圖》,獲集體演出一等獎;程嬰飾演者夏福千獲個人一等獎。八十年代初,恩施、鹹豐、來鳳採錄南劇各行當各聲腔代表性劇目、唱段、伴奏擊樂曲牌共39盒音響資料,將其中130多個生旦淨醜南北上路、崑曲雜腔小調記譜油印成冊,還編印了《思施南劇調查》、《南劇調查訪問錄》。鹹丰南劇團創作的現代小南劇《唐科長祝壽》、《張二嫂做中》(見右圖),分別獲省戲劇創作、演出一、二等獎。1984年冬《唐》、《張》2劇參加全國少數民族戲劇錄像觀摩,獲得獎狀、獎盃。

現狀

南劇南劇
儘管鹹豐縣為保護和發展南劇作了很多不懈的努力,但仍然存在著許多困擾南劇發展的問題:首先,由於社會的進步,人民民眾的物質文化生活不斷提高,人們對南劇的關注度、需要度都明顯減少,南劇的存在空間正日益縮小。其次,南劇的振興後繼乏人,面臨著人才空前缺乏的危機;其三,南劇的保護和搶救缺乏資金保障,特別是在人才培養、劇目創作、舞美道具、音樂製作等方面的投入明顯不足。南劇作為恩施州特有的非物質文化遺產,如何在新的時代綻放出艷麗和芬芳?鹹豐縣委宣傳部原副部長曹再新對南劇有著很深的感情,曾多次撰文呼籲加強對南劇的保護。他說:“南劇的傳承,關鍵在機制。”他認為,建立南劇的傳承機
南劇南劇
制,應從工作機制、投入機制、宣傳機制和傳承機制等方面入手,加強對這一民族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保護。值得欣慰的是,鹹豐縣近年來已經採取一系列措施,加強了對南劇的保護與搶救。2003年,鹹豐縣將縣南劇團升格為副科級事業單位;2005年10月,鹹豐縣成立了振興南劇工作領導小組縣委書記親任領導小組組長;2005年9月,鹹豐縣南劇團與縣成人中專聯合開辦了培養南劇人才的南劇藝術中專班,從全縣中國小擇優選拔了48名學員進行系統的南劇培訓;2006年4月,鹹豐縣政府撥專款對南劇進行了註冊登記,使南劇保護進入法製程序;2006年7月,鹹豐縣政府決定將全新演繹土家族大型民間故事劇《女兒寨》,將其打造成我州又一民族文化精品。

鹹丰南劇

南劇南劇
《八義圖》——戲壇泰斗譽為“峽谷之音”鹹丰南劇的產生,可上溯到元代封建王朝對鄂西土家族實行土司制度的時代。清嘉慶年間,鹹豐地主階層開始興辦南戲科班,職業和“玩友”班社興起。道光末年,鹹豐縣蒲草堂今龍洞灣富豪鄧小池創建南戲“天元班”。之後,鄧小池的弟弟鄧小碧又創辦了“連升班”。到民國初期,南戲已遍及鹹豐城鄉。 鹹丰南劇的真正繁榮是在新中國成立之後。聶介軒、唐會雲、楊興楚等一批南戲老藝人自籌經費,自製道具,再度組建南劇戲班。戲班成員白天勞動,晚上演出。時任縣長肖繼何將其命名為“勞動劇團”,對南戲的發展給予了充分肯定。盲藝人聶介軒對鹹丰南劇的發展貢獻巨大。他諳熟南劇的南、北、上路唱腔,解放前,他苦心創辦、經營業餘戲班。解放後,他又為創辦“勞動劇團”立下汗馬功勞。特別從1957年起,他在塾師馮今僧的協助下,經過3年時間,共回憶整理傳統劇目300多個,占鄂西南劇傳統劇目的一半以上,其中67個劇目得以在《湖北地方戲曲叢刊》上陸續刊登。他所整理的連台本戲《四下河南》,填補了其他劇目的空缺,受到省文化廳的表彰。1956年2月,鹹豐縣南劇團的表演藝術家夏福千與另一名南劇演員受命赴省城參加戲劇匯演。他們演出的經典南劇《八義圖》贏得滿堂喝彩,並得到當時在場觀戲的全國戲劇協會主席田漢,全國音樂家協會主席、中央音樂學院院長馬可兩位戲壇泰斗的高度評價。田漢認為,南劇“文戲武唱”,“異於其他劇種”,與京、漢、粵、評劇都不同。馬可的評價是:“南劇唱腔高亢強烈,有如深山峽谷之音。”

結果,原本只參演不參評的南劇《八義圖》被專家們特許參與評獎,夏福千還獲得了表演一等獎證書。當年,鹹豐“勞動劇團”

南劇南劇
拿到了由省文化廳簽發的以南劇署名的專業劇團營業執照,鹹豐職業南劇團正式成立。 鹹豐藝人對南劇的挖掘整理和激情演繹,終於使南劇這一民間藝術登上了大雅之堂。上世紀50年代,鹹豐縣南劇團排演了100餘部傳統南劇,演遍了川黔湘鄂邊區30多個縣,其中,《秦湘蓮》、《二度梅》、《王寶釧》、《御河橋》、《鳳儀亭》等深受各地民眾歡迎。其間,南劇團還招募了兩批學員,發揚光大南劇藝術。 《張二嫂做中》——傳統南劇走向現代 隨著時代的變遷,鹹丰南劇團數易其名,先後改為“文工團”、“工農兵劇團”、“毛澤東思想文藝宣傳隊”等。上世紀80年代初,在經歷了是唱京劇還是唱南劇的“京南之爭”後,鹹豐縣南劇團迎來了第二個春天。 鹹丰南劇並未躺在傳統的窠臼上細嚼慢咽。早在上世紀50年代,鹹丰南劇團就開始移植其他劇種,如新編歷史崑劇《十五貫》、新編歷史京劇《將相和》等。特別是通過移植《小二黑結婚》、《江姐》、《三里灣》、《劉三姐》等一批現代戲,令人耳目一新。“文革”期間,許多“樣板戲”的段子仍被酷愛南劇的人們改編成南劇。從發掘傳統劇目到改編移植劇目,最終發展到排演自己的創作劇目,鹹丰南劇實現了其藝術上質的飛躍。1980年,由鹹豐縣本土劇作者編劇的《彩禮還家》、《傷腦筋的人》、《捉新郎》三個南劇在恩施地區匯演時分別獲得了一、二、三等獎,標誌著鹹丰南劇創作時代的正式來臨。

劇作家顏惠和國家二級導演於繼明,為南劇創作付出了心血。鹹丰南劇的第一個創作劇本《窯場風波》就是顏惠所寫。改革開放的20年間,

南劇南劇
顏惠創作了18部南劇,其中16部在州級以上獲獎,其中《土司夫人》獲文化部全國少數民族劇本創作團結獎,《唐科長祝壽》、《土司夫人》、《會喝酒的女人》和《女兒寨》等劇目令人回味無窮。 於繼明是武漢市戲曲學校第一屆專科畢業生,1974年調到鹹豐。在隨後的22年間,於繼明共導演了100多台南劇,其中有10餘部獲得了各級獎項,包括《唐科長祝壽》、《張二嫂做中》、《土司夫人》。他還與省戲校聯繫,並帶隊伴讀,培養了20多名南劇後起之秀。1983年,南劇《張二嫂做中》、《唐科長祝壽》參加全州創作劇目匯演,分別獲得創作、演出一等獎。接著赴省演出,又分獲演出和創作一、二等獎。次年,《張二嫂做中》、《唐科長祝壽》這兩部南劇被拍成電視錄像片,參加在昆明舉行的全國少數民族劇種錄像調演,獲得了文化部頒發的銅獎及劇種錄像演出獎。南劇《花開時節》、《清清龍潭河》、《迎客》等創作劇目深受民眾好評,尤其是《花開時節》演出時,鹹豐縣城萬人空巷。《走過風雨橋》——南劇終見絢麗彩虹 隨著市場經濟的衝擊,鹹丰南劇團也經歷了改革的陣痛。一方面,不少“台柱子”紛紛“下海”,使劇團出現了青黃不接的狀況;另一方面,由於財政貧困,劇團的正常業務經費不能撥付到位。特別是受到電視、錄像等多種文化形式的擠壓,使劇團的生存空間一度變得十分狹窄。

鹹豐縣南劇團頑強地生存著。上世紀90年代末,劇團大刀闊斧地推行內部改革,實行了“人員全員聘用,工資全額浮動”的管理體制;文企聯姻,商業運作,開闢了新的演出市場;積極為全縣改革開放、招商引資搞好宣傳服務,取得了縣委、縣政府的重視和支持,加快了劇團的發展步伐。 鹹豐縣南劇團突出民族特色,堅持走精品之路。1990年至1999年,

南劇南劇

共有15個南劇劇目在國家或省級獲獎。其中大型南劇《土司夫人》獲國家少數民族劇本創作團結獎、全省首屆劇本文學獎;《迎客》獲省級創作、演出三等獎;《走過風雨橋》獲全省演出獎。2000年以來,鹹豐縣南劇團小戲劇組大力加強劇本生產,創作了一大批貼近農村民眾、貼近生活的新劇節目。其中,創作大型南劇5個、小南劇39個、小品和相聲9個。大型古裝南劇《女兒寨》、小品《好人》、小南劇《終身大事》先後獲得恩施州“五個一工程”獎或提名獎。2004年底,鹹豐縣南劇團將昔日破舊的劇場整修一新,以全新的姿態邁入了新的一年。鹹豐縣南劇團以其始終不渝的追求和努力,終於走過了市場經濟大潮衝擊下的“風雨橋”,迎來了絢麗的彩虹。多年來,鹹豐縣南劇團堅持常年送戲下鄉,不斷滿足少數民族地區人民民眾對精神文化生活的需求,曾經7次被湖北省文化廳授予“上山下鄉演出先進集體”榮譽稱號。2004年,南劇團被省委宣傳部、省文化廳表彰為“服務農民服務基層文化工作先進集體”。2002年,央視國際頻道介紹鹹丰南劇;2003年,央視西部頻道對鹹丰南劇進行了重點報導。 如今,州委、州政府已將發揚光大“鹹丰南劇”作為建設文化大州的一項重要內容,鹹丰南劇重任在肩。“峽谷之音”一定會震盪山谷,響徹雲霄。

新聞背景創辦於1954年的鹹豐縣南劇團,是我省目前僅存的兩個專業南劇團之一。50多年來,鹹豐縣南劇團始終堅持“雙為”方針,不斷推陳出新,將南劇這一傳統劇種發揚光大,使這一備受當地老百姓喜愛的民族戲劇在新的時代煥發出了新的光芒;

南劇南劇
劇團始終堅持送戲下鄉,劇團“大蓬車”常年在鄉間穿行。近幾年來,鹹豐縣南劇團更是創下了年均下鄉演出218場的業績。 1984年4月,時任中共中央總書記胡耀邦視察鄂西,鹹丰南劇團專程趕赴州府,為總書記演出了南劇選場。胡耀邦饒有興致地詢問了南劇的有關情況,演出結束後還與全體演職員合影留念。時任團中央書記處第一書記的胡錦濤同志陪同胡耀邦視察鄂西,一併觀看了鹹丰南劇團的演出。視點時評:南劇不衰之思劉慎宏 相對於正在著手搶救、保護的我州諸多民族民間文化,鹹丰南劇歷經百年,長盛不衰,有很多東西值得我們好好探究。 鹹丰南劇之所以歷經百年,長盛不衰,一是總有那么一群人痴情南劇、傳承南劇。古有大量南劇“玩友”,近有聶介軒唐會雲等一批南戲藝人,今有顏惠和於繼明等創作、導演高手。他們不僅自己鍾愛南劇,還想方設法培養人才,如於繼明在省戲校帶隊伴讀,培養南劇後起之秀。戲由人演,只有藝人輩出,戲劇才能流傳百世。二是南劇本身具有開放性、包容性。南劇“異於其他劇種”,與京、漢、粵、評劇都不同。但南劇早在上世紀50年代,就開始移植其他劇種,就連“樣板戲”的段子也被改編成南劇。這種開放性、包容性,使南劇在內容和形式上都得以與時俱進,一批由本土劇作者編寫的《彩禮還家》、《唐科長祝壽》、《花開時節》等劇目,充滿現代氣息。這種開放性、包容性,還表現在劇團能夠大刀闊斧地推行內部改革,能夠文企聯姻,商業運作,能夠積極主動地服務於黨的中心工作。三是南劇始終植根於民眾文化土壤。新中國成立之後組建的南劇戲班被譽為“勞動劇團”,就是因為戲班成員白天參加勞動,晚上為民眾演出;上世紀50年代,南劇團排演了100餘部南劇,演遍了川黔湘鄂邊區30多個縣;改革開放以來,南劇團堅持常年送戲下鄉,不斷滿足少數民族地區人民民眾對精神文化生活的需求,近幾年來,南劇團更是創下了年均下鄉演出218場的業績。

鹹丰南劇
《南劇
八義圖》——戲壇泰斗譽為“峽谷之音”鹹丰南劇的產生,可上溯到元代封建王朝對鄂西土家族實行土司制度的時代。清嘉慶年間,鹹豐地主階層開始興辦南戲科班,職業和“玩友”班社興起。道光末年,鹹豐縣蒲草堂今龍洞灣富豪鄧小池創建南戲“天元班”。之後,鄧小池的弟弟鄧小碧又創辦了“連升班”。到民國初期,南戲已遍及鹹豐城鄉。鹹丰南劇的真正繁榮是在新中國成立之後。聶介軒、唐會雲、楊興楚等一批南戲老藝人自籌經費,自製道具,再度組建南劇戲班。戲班成員白天勞動,晚上演出。時任縣長肖繼何將其命名為“勞動劇團”,對南戲的發展給予了充分肯定。盲藝人聶介軒對鹹丰南劇的發展貢獻巨大。他諳熟南劇的南、北、上路唱腔,解放前,他苦心創辦、經營業餘戲班。解放後,他又為創辦“勞動劇團”立下汗馬功勞。特別從1957年起,他在塾師馮今僧的協助下,經過3年時間,共回憶整理傳統劇目300多個,占鄂西南劇傳統劇目的一半以上,其中67個劇目得以在《湖北地方戲曲叢刊》上陸續刊登。他所整理的連台本戲《四下河南》,填補了其他劇目的空缺,受到省文化廳的表彰。1956年2月,鹹豐縣南劇團的表演藝術家夏福千與另一名南劇演員受命赴省城參加戲劇匯演。他們演出的經典南劇《八義圖》贏得滿堂喝彩,並得到當時在場觀戲的全國戲劇協會主席田漢,全國音樂家協會主席、中央音樂學院院長馬可兩位戲壇泰斗的高度評價。田漢認為,南劇“文戲武唱”,“異於其他劇種”,與京、漢、粵、評劇都不同。馬可的評價是:“南劇唱腔高亢強烈,有如深山峽谷之音。”南劇
結果,原本只參演不參評的南劇《八義圖》被專家們特許參與評獎,夏福千還獲得了表演一等獎證書。當年,鹹豐“勞動劇團”拿到了由省文化廳簽發的以南劇署名的專業劇團營業執照,鹹豐職業南劇團正式成立。鹹豐藝人對南劇的挖掘整理和激情演繹,終於使南劇這一民間藝術登上了大雅之堂。上世紀50年代,鹹豐縣南劇團排演了100餘部傳統南劇,演遍了川黔湘鄂邊區30多個縣,其中,《秦湘蓮》、《二度梅》、《王寶釧》、《御河橋》、《鳳儀亭》等深受各地民眾歡迎。其間,南劇團還招募了兩批學員,發揚光大南劇藝術。《張二嫂做中》——傳統南劇走向現代隨著時代的變遷,鹹丰南劇團數易其名,先後改為“文工團”、“工農兵劇團”、“毛澤東思想文藝宣傳隊”等。上世紀80年代初,在經歷了是唱京劇還是唱南劇的“京南之爭”後,鹹豐縣南劇團迎來了第二個春天。鹹丰南劇並未躺在傳統的窠臼上細嚼慢咽。早在上世紀50年代,鹹丰南劇團就開始移植其他劇種,如新編歷史崑劇《十五貫》、新編歷史京劇《將相和》等。特別是通過移植《小二黑結婚》、《江姐》、《三里灣》、《劉三姐》等一批現代戲,令人耳目一新。“文革”期間,許多“樣板戲”的段子仍被酷愛南劇的人們改編成南劇。從發掘傳統劇目到改編移植劇目,最終發展到排演自己的創作劇目,鹹丰南劇實現了其藝術上質的飛躍。1980年,由鹹豐縣本土劇作者編劇的《彩禮還家》、《傷腦筋的人》、《捉新郎》三個南劇在恩施地區匯演時分別獲得了一、二、三等獎,標誌著鹹丰南劇創作時代的正式來臨。南劇
劇作家顏惠和國家二級導演於繼明,為南劇創作付出了心血。鹹丰南劇的第一個創作劇本《窯場風波》就是顏惠所寫。改革開放的20年間,顏惠創作了18部南劇,其中16部在州級以上獲獎,其中《土司夫人》獲文化部全國少數民族劇本創作團結獎,《唐科長祝壽》、《土司夫人》、《會喝酒的女人》和《女兒寨》等劇目令人回味無窮。於繼明是武漢市戲曲學校第一屆專科畢業生,1974年調到鹹豐。在隨後的22年間,於繼明共導演了100多台南劇,其中有10餘部獲得了各級獎項,包括《唐科長祝壽》、《張二嫂做中》、《土司夫人》。他還與省戲校聯繫,並帶隊伴讀,培養了20多名南劇後起之秀。1983年,南劇《張二嫂做中》、《唐科長祝壽》參加全州創作劇目匯演,分別獲得創作、演出一等獎。接著赴省演出,又分獲演出和創作一、二等獎。次年,《張二嫂做中》、《唐科長祝壽》這兩部南劇被拍成電視錄像片,參加在昆明舉行的全國少數民族劇種錄像調演,獲得了文化部頒發的銅獎及劇種錄像演出獎。南劇《花開時節》、《清清龍潭河》、《迎客》等創作劇目深受民眾好評,尤其是《花開時節》演出時,鹹豐縣城萬人空巷。《走過風雨橋》——南劇終見絢麗彩虹隨著市場經濟的衝擊,鹹丰南劇團也經歷了改革的陣痛。一方面,不少“台柱子”紛紛“下海”,使劇團出現了青黃不接的狀況;另一方面,由於財政貧困,劇團的正常業務經費不能撥付到位。特別是受到電視、錄像等多種文化形式的擠壓,使劇團的生存空間一度變得十分狹窄。南劇
鹹豐縣南劇團頑強地生存著。上世紀90年代末,劇團大刀闊斧地推行內部改革,實行了“人員全員聘用,工資全額浮動”的管理體制;文企聯姻,商業運作,開闢了新的演出市場;積極為全縣改革開放、招商引資搞好宣傳服務,取得了縣委、縣政府的重視和支持,加快了劇團的發展步伐。鹹豐縣南劇團突出民族特色,堅持走精品之路。1990年至1999年,共有15個南劇劇目在國家或省級獲獎。其中大型南劇《土司夫人》獲國家少數民族劇本創作團結獎、全省首屆劇本文學獎;《迎客》獲省級創作、演出三等獎;《走過風雨橋》獲全省演出獎。2000年以來,鹹豐縣南劇團小戲劇組大力加強劇本生產,創作了一大批貼近農村民眾、貼近生活的新劇節目。其中,創作大型南劇5個、小南劇39個、小品和相聲9個。大型古裝南劇《女兒寨》、小品《好人》、小南劇《終身大事》先後獲得恩施州“五個一工程”獎或提名獎。2004年底,鹹豐縣南劇團將昔日破舊的劇場整修一新,以全新的姿態邁入了新的一年。鹹豐縣南劇團以其始終不渝的追求和努力,終於走過了市場經濟大潮衝擊下的“風雨橋”,迎來了絢麗的彩虹。多年來,鹹豐縣南劇團堅持常年送戲下鄉,不斷滿足少數民族地區人民民眾對精神文化生活的需求,曾經7次被湖北省文化廳授予“上山下鄉演出先進集體”榮譽稱號。2004年,南劇團被省委宣傳部、省文化廳表彰為“服務農民服務基層文化工作先進集體”。2002年,央視國際頻道介紹鹹丰南劇;2003年,央視西部頻道對鹹丰南劇進行了重點報導。如今,州委、州政府已將發揚光大“鹹丰南劇”作為建設文化大州的一項重要內容,鹹丰南劇重任在肩。“峽谷之音”一定會震盪山谷,響徹雲霄。新聞背景創辦於1954年的鹹豐縣南劇團,是我省目前僅存的兩個專業南劇團之一。50多年來,鹹豐縣南劇南劇
團始終堅持“雙為”方針,不斷推陳出新,將南劇這一傳統劇種發揚光大,使這一備受當地老百姓喜愛的民族戲劇在新的時代煥發出了新的光芒;劇團始終堅持送戲下鄉,劇團“大蓬車”常年在鄉間穿行。近幾年來,鹹豐縣南劇團更是創下了年均下鄉演出218場的業績。1984年4月,時任中共中央總書記胡耀邦視察鄂西,鹹丰南劇團專程趕赴州府,為總書記演出了南劇選場。胡耀邦饒有興致地詢問了南劇的有關情況,演出結束後還與全體演職員合影留念。時任團中央書記處第一書記的胡錦濤同志陪同胡耀邦視察鄂西,一併觀看了鹹丰南劇團的演出。視點時評:南劇不衰之思劉慎宏 相對於正在著手搶救、保護的我州諸多民族民間文化,鹹丰南劇歷經百年,長盛不衰,有很多東西值得我們好好探究。鹹丰南劇之所以歷經百年,長盛不衰,一是總有那么一群人痴情南劇、傳承南劇。古有大量南劇“玩友”南劇
,近有聶介軒、唐會雲等一批南戲藝人,今有顏惠和於繼明等創作、導演高手。他們不僅自己鍾愛南劇,還想方設法培養人才,如於繼明在省戲校帶隊伴讀,培養南劇後起之秀。戲由人演,只有藝人輩出,戲劇才能流傳百世。二是南劇本身具有開放性、包容性。南劇“異於其他劇種”,與京、漢、粵、評劇都不同。但南劇早在上世紀50年代,就開始移植其他劇種,就連“樣板戲”的段子也被改編成南劇。這種開放性、包容性,使南劇在內容和形式上都得以與時俱進,一批由本土劇作者編寫的《彩禮還家》、《唐科長祝壽》、《花開時節》等劇目,充滿現代氣息。這種開放性、包容性,還表現在劇團能夠大刀闊斧地推行內部改革,能夠文企聯姻,商業運作,能夠積極主動地服務於黨的中心工作。三是南劇始終植根於民眾文化土壤。新中國成立之後組建的南劇戲班被譽為“勞動劇團”,就是因為戲班成員白天參加勞動,晚上為民眾演出;上世紀50年代,南劇團排演了100餘部南劇,演遍了川黔湘鄂邊區30多個縣;改革開放以來,南劇團堅持常年送戲下鄉,不斷滿足少數民族地區人民民眾對精神文化生活的需求,近幾年來,南劇團更是創下了年均下鄉演出218場的業績。

參考資料:

1.http://www.hfweb.cn/mzwh/ShowArticle.asp?ArticleID=11886
2、http://www.xianfeng.gov.cn/article/service/fengqingwenhua/2006-10/26/16_11_36_0683111564938757_06102616113696281_199_2.html

湖北各地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非物質文化遺產”指被各群體、團體、有時為個人所視為其文化遺產的各種實踐、表演、表現形式、知識體系和技能及其有關的工具、實物、工藝品和文化場所。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