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小腔戲,俗稱“土京戲”,因源於江西,故又稱“江西戲”。清嘉慶年間(1796—1820年),最早傳入尤溪縣池田鄉。當時,港頭村余清福首拜江西藝人為師,滿師後即在本村設館教戲,並組織戲班流動演出;因唱皮黃曲
調,主要行當角色用小嗓行腔,故通稱為“小腔戲”。在一次演出途中,因翻船,藝人大部分遇難,惟餘一人脫險。他流落到鄰村南陽尾(今南芹村),將兩個原先唱大腔戲的戲班合併取名“慶隆”,改演小腔戲。從此,小腔戲便在尤溪縣紮根。至80年代已傳11代。為紀念余清福,後輩藝人把他奉為戲神,與戲祖“田、竇、葛”一起供奉。小腔戲音樂曲調以西皮、二黃為主,吸收梆子腔、道士腔和民間小調。早期行當分“四門九行頭”(四門即生、旦、淨、醜;九行頭即小生、老生、正旦、青衣、老旦、花旦、烏淨、紅淨、醜)。生、旦均用小嗓演唱,其餘用本嗓。樂器以京胡為主。常演劇目稱“十八棚頭”,如《下河東》 、 《下南塘》 、 《雙救駕》 、 《乾坤配》 、 《青石嶺》 、 《天門陣》等,還有 《拾玉鐲》 、 《游龍戲鳳》等一批小折戲。
清鹹豐到光緒年間(1851—1908年),是小腔戲興盛時期,其行當角色從“四門九行頭”發展到10個角色,演出範圍從本村擴大到外鄉,又流行到永安、大田、沙縣。一個縣少則七八班,多則二三十班,出名的有尤溪縣的“和興班”、“長興班”,大田縣的“奇福班”,永安縣的青水“三百寮班”。演出劇目也從原先的“十八本頭”增加了《三結義》 、 《五丈原》 、 《征洛陽》 、 《虎牢關》 、 《取長沙》 、 《空城記》等大量劇 目。
據清鹹豐十一年(1861年)陳厝坑、陳文星的《小腔戲曲牌匯集》記載,當時,大田縣有小腔戲班20多班。辛亥革命後,京劇傳入福建,小腔戲受到很大影響,先後將京劇、漢劇等曲調吸收進小腔戲裡,故被人稱為“土京戲”或“漢劇小腔”。20年代,因軍閥混戰,小腔戲班逐漸解散,40年代末,瀕臨絕種。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小腔戲恢復。50年代初,尤溪縣南芹鄉成立小腔戲劇團,移植上演京戲劇目《三代仇》 、 《九件衣》等。“文化大革命”期間,小腔戲遭到摧殘,1976年以後才得恢復。現三明地區偏遠山村,尚有一些自發的業餘劇團活動。80年代,永安縣青水村小腔戲“傳樂園”業餘劇團,每逢社火節日演出,主要劇目有《雙喜臨門》 、 《桂英下山》等。
詳細介紹
小腔戲亦稱江西戲、明溪稱土戲。清代傳入,流行於城關、瀚仙、蓋洋、胡坊、夏陽等地。清嘉慶年間(1796~1820年),尤溪縣池田鄉洋頭村村民余清福在本村設館教戲,並組班演出。後來,余清福
投 身鄰村南陽尾(今尤溪縣南芹村)大腔戲慶隆班,並被推舉為班主師傅。余清福改用小嗓細音行腔唱戲曲,人們稱為小腔戲,屬皮黃腔系劇種。慶隆班傳至第三代班主師傅楊光種時,演技日臻成熟,常到各鄉村和外縣演出,還設館收徒傳藝。清同治至光緒年間,小腔戲相繼傳入沙縣、永安、大田、明溪等縣,這時期是小腔戲發展最為旺盛時期。尤溪、永安、大田等縣組建小腔戲班共20~30個。辛亥革命後,京劇進入福建,小腔戲班將京劇、漢劇的某些曲調揉進小腔戲,故有“土京戲劇”和“漢劇小腔戲”之稱。20年代,該劇瀕臨滅絕。50年代起,小腔戲又開始復甦。小腔戲主要劇目有《雙喜臨門》 、 《桂英下山》 、 《滿天福》等。
民國元年(1912年),從江西來的“丁初班”在城關、瀚仙一帶演出,由於這路戲語言通俗,唱腔曲牌好記易懂,深受
縣內民眾歡迎。同年,坪地村蕭永標、蕭賢珍領頭集資辦班,先後聘請江西人曾賢木、湯老二、謝祿生前來傳授技藝。該劇種早期行當分“四門九行頭”。“四門”即生、旦、淨、醜,“九行頭”即小生、老生、正旦、青衣、花旦、老旦、烏淨、紅淨、醜。音樂曲調以“西楚”(即西皮,俗稱“下馬”)和“二放”(即二黃,俗稱“上馬”)為主,兼唱椰子腔、道士腔和民間小調。小生、小旦等主要行當行腔用小嗓,其餘用本嗓。樂隊6人,樂器以京胡為主,其餘是二胡、鑼、鼓、鈸、嗩吶等。演出的劇目有: 《乾坤配》 、 《滿門賢》 、 《紅旗山》 、 《合仁牌》 、 《雙貴圖》 、 《萬壽圖》等數十個。嗣後,岩里、瀚仙、石珩、大焦、夏陽、蓋洋、楓溪、胡坊等鄉村相繼辦起戲班。1955年,全縣有20個小腔戲班,1966年有27個班。這些戲班絕大部分立足本村,每逢春節或重大喜慶日子自演自娛,間或到鄰村走親義演,很少作營業性演出。“文化大革命”後,戲班被視為“封、資、修”的黑窩,禁止演出,戲衣道具被燒毀。1979年後,部分業餘劇團恢復演出活動。
發展歷史
據傳,早在清嘉慶年間,有個當地人名叫余清福,因酷愛戲曲,首拜江西藝人為師學習小腔戲,後來他組織戲班到外地演出。在一次演出途中,戲班翻船遇難,余清福隻身脫險,無顏返鄉,聽說鄰近的南陽尾村也有戲班在活動,便投身搭班。後來,余清福以其高超的演技被推為班主,把班名定為“慶隆班”,並大力推行小腔戲。此後,小腔戲就在南芹村紮下了根。清鹹豐至光緒中期年間,小腔戲在尤溪等地十分盛行,南芹慶隆班的演出範圍也從本村擴大到外鄉,從本縣流動 到外縣,影響越來越大。到了清末,各地小腔戲班更加彭勃,一個縣少的有三五個戲班,多的有十幾個戲班,如尤溪的西華、羅岩、下畲、後壠、坑頭、綠柳,沙縣、大田、永安、龍巖等一些村寨,都有小腔戲班。辛亥革命後,京劇進入福建,原流行於閩西的漢劇繼續發展延伸,都對小腔戲產生了很大影響。為了適應觀眾的欣賞需要,不少小腔戲戲班將京劇、漢劇的某些曲調揉進小腔戲。上世紀20年代,軍閥混戰,不少小腔戲班紛紛解體,到了新中國成立前夕,小腔戲已瀕臨絕境。
據老藝人楊大光口傳,早在清嘉慶年間,南芹小腔戲以江西戲形式傳入我縣的新橋鄉(即如今的新陽鎮),首任幫主余清福創辦了慶隆班。由於小腔戲易學、易唱,且有絲竹伴奏,很受民眾喜愛。從此小腔戲就在南芹村紮下了根,流傳至今已歷十二代。同期聲藝人楊開福:我們這個南芹戲歷史悠久,到現在已經有二百多年了,我們南芹 戲對於影響面是非常廣的,曾經老藝人到過大田、沙縣,永安,尤溪等一帶演出傳授,對於繁榮農村文化生活就有了一定的作用。在本村裡面有新舊節日或者重大的喜慶日子,我們都進行演出。
清鹹豐至光緒中期年間,小腔戲在我縣各地十分盛行,不少鄉村紛紛辦起了小腔戲班,有名的班社有尤溪的和興班、長興班和大田的奇韜班等。南芹慶隆班的演出範圍也從本村擴大到外鄉,從本縣流動到外縣,影響越來越大。到了清末,各地小腔戲班更加彭勃興起。他們之間經常互相搭班,交流技藝,乃至唱對台戲,由此促進了小腔戲的發展。
二十世紀二十年代,軍閥混戰,不少小腔戲班紛紛解體;“文化大革命”期間,小腔戲劇團也慘遭浩劫,許多手 抄傳統劇本被焚毀,歷經數次變故,許多小腔戲班逐漸走向消亡。
從上世紀九十年代後期以來,由於經濟大潮的影響和文化市場的衝擊,傳統的小腔戲很難適應現代觀眾的欣賞需求,隨著老藝人年歲漸長,後繼人才匱乏,演出市場萎縮,南芹小腔戲已面臨瀕危境地。
新中國成立後,小腔戲又開始復甦,各地相繼創辦起小腔戲業餘劇團。南芹小腔戲業餘劇團也於1955年正式成立,移植上演了《三代仇》、 《九件衣》等現代劇目。“文革”期間,很多小腔戲劇團慘遭浩劫,但南芹小腔戲劇團仍然堅持演出。粉碎“四人幫”後,各地小腔戲業餘劇團恢復活動,到上世紀80年代中期,三明地區就有40多個小腔戲業餘劇團活躍於偏僻山村中。南芹小腔戲劇團自恢復活動以來,至今沒有間斷過,組織了10多次演出參加縣鄉舉辦的文藝調演並獲獎。
表現形式
小腔戲唱腔屬皮黃腔系,根據不同劇目的劇情需要,選用不同的唱腔曲調。小腔戲的唱詞以七字和十字齊言句為基本格式,也有五字句。演唱中,常加入“啊”“呀”“唉”“咿”等虛詞襯字。小腔戲讀音以中州韻(俗稱“官音“)為主,雜以方言,謂之“土洋腔”。
小腔戲班人員很少,有“16把椅”之稱,即前台演員10人,後台樂隊6人。對南芹小腔戲深有研究的尤溪縣原文聯
主席周治彬介紹說,樂隊6人的分工是:司鼓、上手琴(司京胡)、下手琴(司二胡或月琴兼嗩吶)、大鑼手(兼三弦)、大鑔手(兼後撿場)、小鑼手(兼前撿場)各1人。同時,小腔戲表演程式有“大花平天,二花平眉,掛須平鼻,小生平肩,小旦平乳,三花平肚臍”等規範要求,表演動作帶有木偶表演的痕跡,不少動作直接來源於生活。小腔戲班常演的劇目稱“十八本頭”和五十八個折子戲。所演劇目中,武戲居多。由於該戲班成員全都姓楊,他們對表現楊家將題材的劇目更是情有獨鍾,如《天門陣》 、 《清官冊》 、 《乾坤配》 、 《取盔甲》 、 《四郎探母》等代代保留,久演不輟。現存的小腔戲古老手抄劇本還有24本,年代最早的距今已有120多年的歷史。他們在上世紀50年代,移植上演了《三代仇》 、 《九件衣》等現代戲劇目,“文革”期間,移植上演了多個“樣板戲”,1978年後,他們還移植上演了《十五貫》 、 《逼上梁山》 、 《春草闖堂》等劇目。
小腔戲的服裝除主要的生、旦角比較華美考究外,其他角色的穿戴都十分簡單,色彩以黑紅為主,有的直接把彩旗或農村主婦用的圍裙拿來做披風、裙子。現在,南芹小腔戲劇團還保存有3件清代末添置的旦角服裝。
現狀及保護
小腔戲之所以能代代傳承,跟當地民眾喜歡戲曲的民風有很大關係,村裡有一句民間口頭語說:“南芹出不了富
人出藝人,出不了才子出戲子。”
小腔戲在傳承過程中,為了適應不同時期或不同地方觀眾的需求,也不斷吸收當地民眾喜聞樂見的民間音樂、民間歌謠和其他民間藝術形式來補充豐富小腔戲。上世紀50年代以來,特別是“文革”後,他們移植上演了不少現代戲、樣板戲,再加上年輕一輩藝人的改革創新,現在的小腔戲與傳統的小腔戲對比,無論是唱腔、表演,還是服裝、行頭都有了一些變化。但“萬變不離其宗”,小腔戲的原始風貌至今仍然較好地保存在偏遠的南芹村里,有著較高的歷史、文化和研究價值。
隨著老藝人年歲漸大,小腔戲出現了後繼人才匱乏、演出市場狹小、經費嚴重不足等問題,已面臨瀕危的境地。近年來,尤溪縣重視南芹小腔戲的保護工作,分別制定出10年和5年保護計畫,建立了一系列運作機制,並將任務落實到相關部門,落實到人。今年3月,尤溪縣組織相關部門和鄉鎮人員,全力保護、弘揚南芹小腔戲,並加緊申報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工作。人們期待,南芹小腔戲重新煥發藝術生命力,像一朵奇葩,在尤溪文藝百花園裡散發出迷人的芳香。
為了拯救我縣民間文化遺產,近一段以來縣文化部門工作人員深入山村訪藝人、尋戲譜、整資料,把小腔戲歷史沿革、唱腔、器樂等資料收集繪製成冊,並向國家文化部申報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加以保護這一民間劇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