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竹馬戲起源於一種叫“竹馬燈”的舞蹈。唐代,皇宮裡就有優伶扮演竹馬舞的娛樂活動,並逐漸流行到民間。李白《長干行》詩云:“郎騎竹馬來,繞床弄青梅。”杜牧《杜秋娘》詩曰:“漸拋竹馬列,稍出舞雞奇。”宋人
孟元老在《東京夢華錄》中記載的北宋汴京和南宋臨安正月十五元宵節“社火”活動,有“小兒竹馬”、“踏蹺竹馬”、“男女竹馬”等演出形式。元雜劇《蕭何月下追韓信》有蕭何“騎竹馬上”的表演。明人阮大鋮編的劇本《雙金榜》中也有“跑竹馬”的舞蹈。竹馬戲是戲曲的一種劇種,是從民間歌舞“跑竹馬”表演發展而來的地方劇種。它發源於閩南漳浦、華安等縣,流行於長泰、南靖、龍海、漳州、廈門、同安、金門等縣(市)以及台灣省。過去,竹馬戲班每到一地演出,開場節目總要表演《打四美》 (或稱《跑四喜》),即由四位小姑娘分別扮演“春、夏、秋、冬”四季角色,演員化妝簡樸,胸前臀後扎著紙糊的馬頭、馬尾,手拿竹竿子,邊舞邊唱“春遊芳草地,夏賞綠荷池,秋飲黃花酒,冬吟白雪詩。”等四季曲。由於當時沒有固定的劇種名稱,民眾稱它為竹馬戲或子弟戲,戲班名則有竹子弟、玉蘭子弟、老馬、新馬等。
流行於福建漳浦、龍海、東山、雲霄沿海一帶,在當地民間歌謠、小調、南曲等說唱伎藝基礎上,吸收融合了閩南木偶戲,梨園戲的一些音東唱腔和表演程式而逐漸形成,已有三百餘年歷史。初稱“子弟班”,後因開場第一個節目叫《跑四喜》 ,由四個旦角扮演春、夏、秋、冬四個角色,騎著竹馬出場,邊舞弄邊唱曲,遂改稱“竹馬戲”伴奏樂器以琵琶、洞簫、橫笛為主。藝術特點是演員少,節目短,劇目多為反映民間生活的小戲,化妝、道具簡單樸素。
詳細介紹
漳州地區的竹馬戲,是在“竹馬燈”舞蹈的基礎上,吸收四平戲、梨園戲、京劇等戲劇的表演藝術,融合南曲,
錦歌及民謠小調的音樂,逐步發展成為具有故事情節、人物形象、科步唱腔的歌舞小戲。沈繼生先生《漳州戲劇文化的歷史考察》認為,宋時優人所作之戲,即竹馬戲。其根據是:一、“扮竹馬”是宋代民間歌舞“竹馬”的遺風。從藝術形態上看,它不僅是歌舞,已進而為“雜扮”,賦予一定的戲文內容,即“演故事”。二、竹馬戲的演出劇目多為“對子戲”(即一生一旦,或一旦一醜),或稱“弄子戲”。弄子戲保存著“唐戲弄”(或參軍戲)的遺規,是較原始、較古老的劇種。三、從表演形式看,竹馬戲的演出離不開“跑四美”,即用民間小調唱春、夏、秋、冬“四時美景”。所謂“跑四美”,即開場節目都要有四個小旦扮演春、夏、秋、冬四個角色,騎竹馬出場,邊舞邊唱:“春遊青草地,夏賞綠荷池,秋飲黃花酒,冬吟白雪詩”等四季曲。竹馬戲之得名,據說乃源於此。
竹馬戲廣泛流行於漳州地區。據黃以結先生的一項調查,本世紀三十年代,漳浦縣從古雷半島到陸鰲半島、井美半島之間的沿海地帶,就有十四個竹馬戲斑。除了在閩南、粵東演出外,還到過台灣表演。竹馬戲的劇目題材比較廣泛,據說有五十多種,大多是來源於現實,有著濃厚鄉土氣息,反映市井村坊生活的弄仔戲,以及部分歷史戲。弄仔戲一醜一旦,或一生一旦,節目短,演員少,劇情簡單,唱詞通俗易懂,琅琅上口,有如方言順口溜,故深受觀眾喜愛。
丑角在表演中占突出地位,上身的扭動,臉部的眉目傳情很有特色。旦角的表演嚴謹秀麗,有“手置前胸,腳行蹀步”的定規,還有碎步、移步、急步、磨步、搖步等科步。戲諺中有所謂“做醜張貓眯;仿旦使目箭”、“生(舉手)到肩,旦(舉手)到乳”,說明其表演古樸粗獷且不失細膩柔美。竹馬戲的化裝較簡單,旦角不塗粉,只在雙頰略施腮脂,丑角在鼻、唇處沫上白粉就可登場。其樂器卻比較排場,管弦樂有琵琶、三弦、二弦、大吹、小吹、洞簫、拍板、雙鈴等;這反映了竹馬戲以演唱為主的藝術特色。此外還有大鑼、碗鑼、大鼓、大鈸、小鈸等打擊樂器,用於舞蹈和武場表演。
本世紀三、四十年代以來,由於歌仔戲在漳州的勃興等原因,竹馬戲漸趨衰落。但作為根植於民間沃土、傳統深
厚的戲種,其藝術生命永難止息。不少傳統劇目數百年來一直在村坊中流傳,久演不衰。其中如《昭君出塞》 、 《狀元遊街》等,已有近千年歷史,至今保留。南靖縣金山鎮每年農曆正月十三都有《昭君出塞》的竹馬戲演出。當地人稱之“馬藝”。據陳松民先生對“馬藝”的實地考察,該劇目表演時共九人,每人身“騎竹馬”,分別扮演昭君、劉文龍、番王、番兵、番婆、女婢、小丑等。其中排列前頭的番兵稱“頭番”,手拿小竹筒,吹山聲響以指揮隊形;昭君手抱琵琶,著一品服;番王手搖白扇,穿番王服;狀元劉文龍護送昭君,姐弟相稱;小丑手拿小鑼或錢鼓;女婢手捏手帕;番婆排尾,稱“尾番”,手持蜈蚣旗。打擊樂起,表演者按著節奏,進行各種隊形變化的舞蹈,有團場、南蛇游、交麒麟、鉸剪鼓、四柱穿、篦籬仔、疊馬、南蛇脫殼、八仙會陣、各歸洞府等。舞畢,站一圓圈,每人唱一段南曲。如王昭君唱:“回首長安,關山萬里,爰見君王思著漢,漢朝宮,漢朝奸臣,恨到延壽毛賊不仁,霧罩雲遮,於二君親都不見。”番王唱:“春日遲遲,黃花結子,牡丹藍色,海棠開了薔薇,看黃蜂共蝴蝶,來尋香味,雙雙對對,咱今唔敢痛於盆。”頭番唱:“今旦起程,是好日子,見伊狼主於萬里,馬鐵馬騎,娘娘寬懷,好時良宵,駕到番邦,快樂逍遙。”各人唱畢,演員又一對對邊舞邊唱,場面壯觀,氣氛濃烈。
清代南靖知名學者莊亨陽曾有“竹馬”詩一首曰;“一曲琵琶出塞,數行簫管喧城,不管明妃苦恨,人人馬首歡迎。”描繪了竹馬戲的情與趣。
竹馬戲在清初就隨著漳州人遷台而移植台灣。 《台灣歷史札記》載:“順治十八年,何斌業令人將港路密探,於元夕大張花燈、煙火、竹馬陣、采聲歌妓,窮極奇巧,諸王與苗長卜夜歡歌。”台灣吳騰達先生所撰《布馬陣》說:“布馬之起源甚早,但原先並非叫布馬,而是與布馬形態類似的竹馬戲……有兩個不同起源的傳說,一是:據說在宋朝時,有個粗人,因救駕有功而獲皇帝賜官,但因其不識字,皇帝只得賜其一些侍從,派其四處巡視。民間也因此故事起而效之,漸漸演衍成布馬戲的表演。二說清朝時,某位忠臣遇奸佞陷害而滿門抄斬,唯其子僥倖獲救而亡命在外。某日皇帝出京遊玩時遇刺,恰好被這位忠臣遺孤所救,因而皇帝便封其榮街,賜白馬以使其衣錦還鄉,由於他一向在山林野澤中流浪,不曾騎馬,以致一路上險象環生。”
竹馬戲這一歷史悠久的“戲曲活化石”,如今日益引起海峽兩岸藝術家和有識之士的重視。為了搶救和振興中華民族的傳統藝術,漳浦縣組織起竹馬戲職業劇團。全國許多戲曲專家前往漳州一帶,對竹馬戲開展整理和研究。在漳州流行數百近千年的劇目《狀元遊街》 ,仍在台灣流行。表演中,狀元公騎白馬,穿紅袍,在丑角馬夫的牽領下,和著鑼、鼓、鈸等打擊樂器的節拍,做出各種滑稽誇張的動作。一生一醜,配合默契,丑角始終是戲中的靈魂人物,和漳州竹馬戲傳統的表演風格如出一轍。
劇目介紹
竹馬戲演出的劇目有三類:一是排場戲,有《跑四喜》 、 《跳加官》 、 《答謝天》 、 《送子》 、 《大八
仙》 ;二是只有生、旦或醜、旦兩個角色的民間小戲,亦稱“弄子戲”,有《番婆弄》 、 《砍柴弄》 、 《搭渡弄》 、 《士久弄》等;三是移植外來劇目,有《王昭君》 、 《賽昭君大報冤》 、《宋江劫法場》 、 《宋江征方臘》 、 《燕青打擂》 、 《李廣掛帥》 、 《武松殺嫂》 、 《崔子殺齊君》 、 《陳三五娘》 、 《金錢記》 、 《水牛》等。這三類劇目根據老藝人口述記錄有50多個。竹馬戲早期的劇目以“弄仔戲”為主,表演時多為一生一旦或一醜一旦,如《砍柴弄》 、 《士久弄》 、 《搭渡弄》等。也有二醜二旦的表演,叫做“雙弄”,如《番婆弄》 。明末清初,受到其他劇種的影響,竹馬戲也演大戲,如《王昭君》 、 《賽昭君大報冤》等,角色行當增至七個,即生、旦、淨、醜、末、貼、外,時稱為“七腳戲”。
竹馬戲是從民間歌舞竹馬燈舞發展起來,表演動作多集中在上身和面部眉眼傳神,因此,腳步不如手的動作豐富,一般只是上身左右搖擺和扭動,這是早期扮演者騎竹馬,下身為畫上馬腿的垂幅所遮蓋和只能進退表演的痕跡。表演形式上還保持“地下台”的特點,一出台走“大圓圈”,醜角用“大跳”,生角用“小跳”,女角踏“四角頭”。旦醜的表演有一套獨特的程式:旦角手置前胸,腳行蹀步,行進時,腳尖翹起,每步約3寸;手法有指手、分手、啄手、螃蟹手等。“舉天”是旦角特有的動作,表演時用墊腳,雙手舉天,與梨園戲舉天的表演有所差別。早期旦角演出常把腳跟提起藏在褲管里,腳尖著地,另裝木蹄,猶如纏足婦女行走,裊裊娜娜,近似京劇的蹺功,為民間小戲所少見。
丑角的基本身段有曲腿、搖肩、雀躍;表演程式有跳步、雙手指地、一手指身邊、一手指肚邊、舒扇在肩邊、出水看等。表演粗獷活潑,一句道白就有一個動作,一種表情。老藝人林順天在
《過渡弄》扮演臭騷的丑角形象頗像出土的古代陶俑。
《跑四美》 ,又稱《打四喜》 ,這是竹馬戲在農村演出時,為慶賀豐收,祈求明年有個好“年冬”一種獨有的表演形式,亦稱“乞冬”。早期竹馬戲尚在“落地掃”階段,表演時只在地上鋪上一條草蓆,由四個旦角出場,左手扭住馬頭在胸前把衣服扭成一個馬頭形狀表示騎馬,右手拿一竹竿後改為馬鞭。
每個演員均由左內側出場,一個小跳步,揮舞馬鞭“走四門”即四台角,後在台中亮相,分別唱春、夏、秋、冬各四句台詞,由右內側下場。最後四個演員一齊出場,走“雙出水”隊式,合唱一段台詞後下場。
發展概況
南宋中葉,漳浦已有戲劇活動。據漳州北溪人陳淳(1153~1217年)於南宋慶元三年(1197年) 《上傅寺丞論淫戲書》稱:“某竊以此邦陋俗,當秋收之後,優人互湊諸鄉保作淫戲,號‘乞冬’。群不逞少年,遂結集浮浪無賴數十輩,共相唱率,號曰‘戲頭’,逐家聚斂錢物,豢優人作戲,或弄傀儡,築棚於居民叢萃之地,四通八達之郊,以廣會觀者;至市廛近地,四門之外,亦爭為之,不顧忌。今秋自七、八月以來,鄉下渚村,正當其時,此風在在滋熾。”所謂“乞冬”,即當地農民請優人作乞求來年豐收的演出。今竹馬戲演出的開場節目就是上述的《跑四喜》 。竹馬戲早期主要演“弄子戲”。如《砍柴弄》 、 《搭渡弄》 、 《唐二別》等,只有旦、醜兩個
角色,表演粗獷,音樂唱腔主要用民間小調。明代,是竹馬戲興盛時期,正統年間(1436~1449年)前流傳到廣東省陸豐縣。據20世紀50年代老藝人林力中說,傳到他這一輩已有22代,傳到老藝人黃瑞的孫輩已有24代。這時期泉腔盛行閩南,流傳於漳州、龍溪一帶。據明何喬遠《閩書》卷三十八“風俗”記載:“(龍溪)地近於泉,其心好交合,與泉人通。雖至俳優之戲,必操泉音……”至清代,漳浦也有唱南曲的。乾隆年間(1736~1795年),漳浦《六鰲志》載,當地有風火院,實是南曲館,每逢神靈壽誕,或人家婚喪喜慶,群聚於元帥廟唱南曲。乾隆十三年(1748年),漳浦人蔡伯龍《官音匯解釋義》記載:“做白字,唱泉腔。”這時期,流行於漳浦、華安的竹馬戲大量吸收泉腔音樂及其劇目如《王昭君》 、《陳三五娘》等,並以南曲為主要唱腔。此外,竹馬戲也受正字戲、四平戲、漢劇、徽戲的影響,吸收《燕青打擂》 、 《李廣掛帥》 、 《宋江征方臘》等劇目,而有很大發展。
清康熙年間(1662~1722年),南靖縣金洋人莊復齋在《秋水堂詩集》中記載竹馬戲演出《王昭君》時的盛況:“一曲琵琶出塞,數行簫管喧城。不管明妃苦恨,人人馬首歡迎。”當時,竹馬戲班的藝人往往從正月初四出外演出,至十二月二十四才回家,一年忙到頭。光緒年間(1875~1908年),王相主修的《平和縣誌》載:“歲時元日,諸少年裝束獅猊、八仙、竹馬等戲,踵門呼舞,鳴金擊鼓,喧鬧異常。”至20世紀20年代,漳浦有18台竹馬戲子弟班,僅六鰲半島就有竹馬戲8個班,其他如城關、佛曇、古雷等,有“竹子弟班”、“玉蘭子弟班”、“發子弟班”、“老馬班”、“新馬班”等。清末民國初,還出現女藝人林安仔(漳浦六鰲人)參加演出。當時民眾非常愛看竹馬戲,曾流傳有:“三日沒火煙,也要看‘合春’(合春班名旦)”,“三日沒米煮,也要看‘戊己’(合春班名旦)”的戲謠。
20世紀30年代,由於藝人全是文盲,藝術傳授只是依樣畫葫蘆,加上受周圍其他劇種如潮劇、漢劇、歌仔戲的沖
擊,竹馬戲漸趨衰落。民國23年(1934年),漳浦縣只剩下“老馬”和“新馬”兩個戲班,到民國28年(1939年)則完全散班。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竹馬戲又獲生機。1952年,竹馬戲老藝人林金泉、林旺壽、林烏治、林順天、林文良等人應邀參加龍溪專區文藝會演,演出《砍柴弄》 、 《搭渡弄》 ,引起有關部門的重視。1953年至1959年,曾三次參加漳浦縣業餘文藝會演,都受到獎勵。1954年,在漳浦縣深土鄉新院前村培養一批青年演員,組織竹馬戲業餘劇團。
1962年,漳浦縣成立發掘、搶救竹馬戲藝術遺產工作組,對竹馬戲的歷史、劇目、唱腔、舞美進行發掘和整理,記錄了10幾個劇本。1962年底與1963年初,北京及省、地文化部門專家和研究人員相繼深入漳浦縣調查、觀摩竹馬戲的演出,組織學術討論,撰寫一批研究文章和調查報告。“文化大革命”期間,劇團解散;80年代恢復,改名為漳浦縣深土鄉竹馬戲劇團。1984年9月,漳浦縣編印《竹馬戲歷史資料彙編》一書。1990年7月,聘請竹馬戲老藝人林金泉,給漳浦縣專業劇團年輕演員傳授《跑四喜》 、 《唐二別》等劇目,這一古老劇種得以流傳下去。
至1997年,在漳浦縣六鰲鄉等地仍有散存的竹馬戲民間曲館繼續活動。
漳州市文化部門已制定了搶救保護計畫,將組織人員對竹馬戲劇目、曲目及相關情況做進一步收集整理,使竹馬戲的歷史淵源,在中國戲劇中的地位,劇目、曲目、服裝、道具、表演特色等更加明朗清晰。將對《跑四美》 、 《唐二別妻》 、 《昭君和番》等劇目做搶救性重塑排演,重組竹馬戲民間職業劇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