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西師公戲

廣西師公戲

廣西師公戲:壯族戲劇的一種。又稱壯師戲。流傳於廣西貴港市北部和來賓、武宣、合山、忻城、象州、金秀等縣(市)。在師公(巫師)跳神的基礎上發展起來。原是由師公在法事活動中戴上各種神靈面具(又稱戲面)跳娛神舞儀,唱酬神故事;清同治年間,發展成為分角色演唱民間故事,稱為師公戲。師公既是做法事的巫師,又是演師公戲的藝人,均系男性,女角由男子反串。早期各地的師公教館和師公班逐漸變成傳授師公戲的活動場所和組織。至1948年,師公戲班已發展到150多個。1950年後,師公戲班脫離巫師法事活動,由愛好文藝的男女青年組成的業餘師公戲劇團達280個。師公戲的劇目較豐富,其中大多是壯族民間故事和歌頌壯族民間英雄的題材,亦有一部分是地方化了的漢族故事,或自小說和其他劇種改編、移植的。演唱形式原為一唱到底,以蜂鼓、鑼、鈸伴奏,後間加道白,並採用管弦樂器伴奏。經過整理提高,發展成為頗具特色的地方劇種。

簡要介紹

師公戲,早期叫唱師、跳師,亦稱儺戲、屍公戲、道公戲等,主要流布於廣西的北部、中部和南部,尤以河池、

柳州、南寧、百色等地區為活躍。師公戲依民族、語言、音樂唱腔和流行區域有不同的分類。就民族而言,分為漢族師公戲,壯族師公戲,苗族、瑤族師公戲,毛南族師公戲和仫佬族師公戲等。師公戲,是壯族人民喜聞樂見的民間藝術,也是廣西流行最廣泛的劇種之一。在桂中、桂南的鄉村集鎮,都有民間師公戲劇團活動的身影。

師公戲源於儺祭古俗。鄉人俗你“唱師”、“跳師”。師公是當地民間祭禮的主持者,在祭祀活動進行時,以演唱或舞蹈伴之、使祭把活動娛神、娛人,因而深受民眾喜愛。清代詩人梁廉大曾描述過重陽日鄉人看“跳師”的愉悅場面仍遙聞瓦鼓響壇壝、知是良辰九九期;三五成群攜手注,都言大

社看跳師。”“放下腰鐮力未疲。喜邀同伴看跳師,歸來羌豆休忘買,留待明朝逐疫時。”詩中的註腳曰:“重九日街墟尾大社每裝假相(面具)跳舞唱歌,謂之跳師,人多注看,次早則沿門頒符,古鄉灘之俗存也。”後一首的註腳是:“鄉俗每值秋季扮萬相唱歌謂之跳師,次日沿門逐疫,家家以黃豆羌絲祀祖,蓋猶存灘之古俗雲。”

“師公”,顧名思義,就是只有男性才能從事、接替和承襲的角色和身份。我國漢文古籍中有“在女曰巫,在男曰覡”的說法。說明在壯族民間宗教信仰體系中,存在著由男性組成的師公階層,和由清一色女性組成的畢鬼婆階層。但在宗教活動中,既分工又協作。

師公除有傳男不傳女的基本原則外,還有世襲相續的歷史淵源。傳說師公死後,他的神靈和法術只能向本氏族的下一代師公身上轉移,這便是師公世襲相續的理由。

師公技藝傳習的內容中除神靈鬼怪、經書咒語、法事儀軌知識外,還有歌舞藝術知識,故師公中有“跳師”(舞者)和“唱師”(歌者)之分。歌舞被認為是師公與神鬼溝通的重要手段和媒介,也是師公技藝傳習的主要內容之一。

藝術特點

師公戲是從宗教祭祀活動的師公歌舞演變而來的。早期的師公戲大多配合祭祀酬神活動進行,是師公進行宗教活動的組成部分。師公戲大都是讚頌神祇的小戲,其表演沿襲

了師公在宗教祭祀活動中載歌載舞的藝術形式,融歌、舞、戲為一體,既有單純性舞蹈,也有即興念唱道白對話,有的還帶有簡單的情節。清代中葉以前,廣西的儺活動處於師公歌舞階段。清代中晚期時,師公歌舞逐漸向師公戲演變。近代以來,由於師公的宗教活動愛到嚴格的限制,師公戲遂與宗教祭祀活動脫離,演出的內容轉向人物傳奇。與此同時,在古典小說和其它地方戲種的影響下,師公戲逐漸向專業化發展,出現了反映歷史故事和民間生活的小戲,其主旨亦由請神驅鬼和消災祈福完全變為娛樂。但在表演形式上,師公歌舞仍占有相當的比例。

師公戲廣泛地吸收當地流傳的民間故事、傳說以豐富演出內容。在戲中有唱詞、唱腔和舞蹈,初具了戲劇的雛型。起初,師公在表演時戴上假面具,以作神的形象為人間驅鬼逐疫。隨著演出劇目的增多,“人神”比例的變化,面具逐漸為化妝所代替,師公戲遂演變成一個劇種——壯師劇,它與壯戲一道,成了壯族藝術的並蒂蓮。

面具

師公戲早期的演出都要佩戴面具。傳統的師公戲面具有72種,代表各類神祇人物。如巫教、道教諸神三元、三界、天師、北帝、引光、雷王、靈官等;神話和民間傳說中的莫一大王、甘王、土地、社王、山魈、花王、白馬姑娘、五穀靈娘等;歷史人物關師(關羽)、令公(李靖)、武婆(武則天)、都天王(張巡)等。
師公戲早期的面具繁雜多樣,一般為木質浮雕,並塗敷不同的顏色藉以區分角色。紅色代表忠厚勇猛,黑色代表正直剛烈,綠色代表俠義豪爽,藍色代表魯莽草率,白色代表奸詐狡猾,黃色代表殘忍暴虐,金色代表神祇妖魔。面具的造型十分生動豐富,或莊重肅穆,或詼諧清秀,或怒目猙獰,顯示出鮮明的性格特徵。木雕面具製作精細費時,隨著師公戲的發展,木雕面具已不能滿足日益增多的角色需要,遂簡化為紙胎。面具的形象表情也隨之變得呆滯雷同,進而逐漸被化妝所代替,使師公戲衍化成為具有生、旦、淨、醜行當齊全的地方戲種。

師公在”請神驅鬼”時要戴上假面具,開始做一些簡單的舞蹈動作。

接著以師公調唱一些咒語或宗教故事等,邊歌邊舞。先跳“三元真君”、後跳“四師”、“九宮”,還跳本地神“莫一大王”、“甘王”、“三界公”等。師公將灘祭與當地的唱歌吟詩的風俗相結合,形成了自己獨有的風格。獨舞時,幾個基本動作反覆貫串始終,舞段完整,節奏鮮明。群舞時,舞者多至30~50人,他們手持樂器、法器、走龍擺尾,龍吐珠、絞麻花的隊形,猶如穿針,踩著罡步穿插行進。舞蹈語彙豐富,風格古樸淳厚,穩健有力。其動作要領是:“馬要矮,身要擺,胯要扭,膝要顫,腳步緊跟蜂鼓點,屈膝下沉踩重拍。”這是師公藝人的藝術總結。除腿部的動作外,手部的動作也極為講究,什麼繞手、繞腕、鳳凰手等,都有一定的規矩。師公舞的伴奏樂器有蜂鼓、扁鼓、單麵皮鼓;鑼、鈸,鼓點變化多樣,快慢有度,激烈與沉穩相錯,既表達了人物的情感,也表現了劇情的發展。

劇目

師公戲的傳統劇目有300多個,各民族的劇目大致相同。早期的劇目大多歌頌歷代宗教祖師或自然神,如《三元》、《北帝》、《雷王》等。師公戲中讚揚為百姓做好事而受到敬仰的土俗神的劇目有《甘王》、《莫一大王》、《白馬三姑》、《馮遠》、《馮三界》等;以民間傳說和傳奇故事為內容的劇目有《孟姜女》、《董永賣身葬父》、《朱壽昌棄官尋母》、《丁蘭刻木》等;根據古典小說和地方戲改編的劇目有《陳痴鬧海》、《張羽煮海》、《薛仁貴征東》、《薛剛反唐》等;反映民間生活的主要劇目有《哭娘》、《坐家堂》、《送雞米》、《割馬草》等。師公戲的主要伴奏樂器有蜂鼓、高邊鑼、小鑼和鈸等。

師公戲最旱的劇目一般均以歌頌祖師或自然神的業績為主要內容,生活氣息濃郁,如《三元真君》、《陰陽師父》、《北帝》、《雷王》,還有以神話故事、歷史傳奇人物故事為主的 《薛仁貴征東》、《張羽煮海》、《盤古》、《特遼》、《百鳥衣》等。劇目都由民間藝人創作,他們最了解民眾的生活和願望,因為他們本身就是其中之一員。所以,儘管作品的藝術性並不很高,但是他們的作品易於打動觀眾的心,使觀眾和演員的感情交流自然,易於紮根於民眾之中,獲得無限的生命力,從而歷演不衰。

其傳統劇目《大酬雷》,具有明顯的農耕文化的烙印。雷神是人們心目中主雨水的天神,每年開春,人們跳這個舞蹈祈禱雷神保佑,表達渴望豐收的願望。這個戲雖然沒有對話韻白,而主角“雷神”的舞蹈動作極為勞動化:伐木、制農具、犁田、耙田、收穫、試新谷……至此,人神合一,人格化了的神給人以戰勝自然的力量。這種反映生產、生活,表現人民勤勞智慧的師公戲,在民間產生了積極的意義。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