薌劇形成
流行於福建省龍溪、廈門、晉江和台灣省以及東南亞華僑聚居地區。閩南的民間說唱“錦歌”和歌舞“車鼓弄”、“採茶仔”(採茶褒歌)傳入台灣後,經過“歌仔調”、“歌仔陣”等幾個階段,發展形成“歌仔戲”。1
928年,歌仔戲班三樂軒以回鄉祭祖為名,來到閩南龍溪白礁(今屬龍海縣),回台時,經廈門作首次公演。由於語言相同,觀眾感到十分親切,滿城爭看,歌仔戲從此盛行於閩南。抗日戰爭初期,歌仔戲被視為“亡國調”,遭到禁演。老藝人邵江海等從“錦歌”中再改編出一種“雜碎調”,並改進了大小哭調,吸收了民歌、山歌、褒歌和潮劇、高甲戲、京劇的部分曲調,創出了一套新的唱腔和伴奏曲牌,稱為改良調,並把歌仔戲稱為“改良戲”,重新進入城市,搬上舞台。他們編演了《六月飛霜》、《盧夢仙》、《安安尋母》等劇,在城鄉產生了廣泛的影響。後來,漳、泉各地業餘改良戲班社不斷湧現,有挖筍農民組織的“筍仔班”,賣豆花小販組織的“豆花班”,麻袋工人組織的“布袋社”以及“水仙班”、“鹹草班”等,一度發展至200多個。因其流行於龍溪薌江流域,1954年,定名為薌劇。
起源
薌劇,原名歌仔戲,亦名子弟戲,起源於漳州。明末清初,鄭成功率部收復台灣,把流傳於漳州的“歌仔”薌劇
?(錦歌)、“車鼓弄”等民間藝術帶到台灣,並與當地民歌小調結合,在農村、漁區廣泛流行,出現坐唱形式的“歌仔館”。清末,由於迎神賽會的需要,清唱的“歌仔館”走上廣場,出現化妝遊行的表演形式,時稱“歌仔陣”。此後,“歌仔陣”吸收梨園戲、四平戲和亂彈的劇目及表演藝術,在農村穀場、廟埕牽草繩圈地演出,民間俗稱“落地掃”。逢年過節,也搭戲棚表演。因為是從“歌仔陣”發展起來的,故稱歌仔戲。
歌仔戲音樂曲調富有地方色彩,使用方言俚語,通俗易懂,又博採其他劇種的優秀劇目與表演藝術,民國初年盛行一時。民國17年(1928年)4月,台灣歌仔戲三樂軒班來漳州白礁慈濟宮進香、演出,大受民眾歡迎。於是龍溪、海澄等縣城鄉,紛紛成立歌仔館或歌仔戲班。民國20年,龍溪竹馬戲班寶德春首先改唱歌仔戲,隨後一些小梨園、竹馬戲班也改唱歌仔戲。民間近百個南館、北館也改為歌仔館,逐漸轉為子弟戲班。抗日戰爭爆發後,地方政府把形成於台灣的歌仔戲視為“亡國調”,通令禁演。當時,邵江海、林文祥等藝人從錦歌吸收養分,創作了雜碎調。他們以雜碎調為主曲,六角弦為主弦,並吸收高甲戲、梨園戲、竹馬戲、漢劇部分曲調,融匯南曲、南詞、山歌小調,重新創作一套新的唱腔改良調,搬上舞台演出,時稱改良戲。改良戲在漳州龍溪一帶廣泛流傳與發展,僅龍溪縣的改良戲班、歌仔館就有200多個。較著名的職業班社有龍鳳春、寶德春、金寶丘、金瑞春、艷芳春、新金春、寶蓮丘、筍仔班等。蘇登發、甘文質、宋占美、陳金木、姚九嬰、葉振東、顏扁等一批名藝人嶄露頭角。民國29年末,國民黨龍溪社會服務處以“擴大抗日宣傳”為藉口,插手子弟戲班社,並塞進黃色歌曲,使改良戲一度走向歧途。抗戰勝利後,舞台上出現改良調與歌仔調合流融匯的盛況。民國37年,南靖縣都馬抗建劇團(子弟戲班)前往台灣演出,帶去改良戲和新編雜碎調,受到台胞的喜愛與歡迎。新中國成立後,由於改良調(子弟戲)主要流行於龍溪薌江一帶,就正式改稱薌劇。1951年8月,歌仔戲霓光班與子弟戲新春班合併成立漳州市實驗薌劇團。從此,薌劇逐漸發展成為福建省五大劇種之一。
50年代初,南靖、漳浦、龍溪、海澄、華安、長泰相繼組織縣一級專業薌劇團。各劇團貫徹中央戲改政策,推行“改制、改戲、改人”措施,政府向專業劇團派去幹部和文化教員,組織藝人學習,劇團管理逐步走向正軌。通過記錄、整理傳統劇目,逐步改幕表制為劇本制,薌劇表演藝術逐漸成熟。薌劇團創作與上演了不少優秀新劇目,參加省、華東區的戲劇會演,頻頻得獎。1960年,龍溪專區薌劇團(原漳州實驗薌劇團)參加全國巡迴演出,進一步擴大薌劇的影響和知名度。“文化大革命”期間,薌劇專業劇團全部被解散。粉碎江青反革命集團後,各縣薌劇團相繼恢復並有所發展。1979年,新編歌仔戲現代劇《雙劍春》晉京參加建國30周年獻禮演出,薌劇首次進入首都舞台。1983年、1988年漳州市薌劇團兩次出訪新加坡,帶去面目一新、風格鮮明的薌劇藝術,共演出49場,受到各界的讚賞,新加坡政界、商界、文藝界、宗教界一些名人均出席觀看演出。1990年,台灣明聲歌仔戲劇團首次採用大陸的劇本,改編演出漳州薌劇《琴劍恨》。至1990年,全市有專業薌劇團6個,民間職業劇團50多個,還有許多業餘劇團遍布城鄉。全市湧現了李少樓、姚九嬰、宋占美、陳瑪玲、紀招治、謝秀蓮、張丹、鄭秀琴、戴進德、洪彩蓮、楊麗玲、郭維窕、江鐵、藍海濱等著名薌劇藝人。
薌劇發展
南宋以來,標誌著中國戲曲形式的南戲之一——竹馬戲在漳州盛行。民間為酬神演戲的廟會文化風氣極興。至明清時期。漳州流行的戲曲聲腔繁花似錦,有唱官腔的正音戲;唱白字的泉腔;唱潮調的潮腔;唱北音的傀儡戲;
唱山歌小曲的採茶;尚有民間樂舞車鼓、漁歌、走唱、歌仔陣,到了清末初,各地戲班更是如雨後春筍。抗日戰爭暴發後,台灣歌仔戲在閩南遭禁宣。為了生活和延續閩南傳統戲曲的命脈,邵江海、林文祥等人在“漳州錦歌”的基礎上創立了“雜碎調”,這些用新腔“雜碎調”演唱的戲又被泛稱“改良戲”。抗日勝利後,歌仔戲與改良戲同流匯合,在閩南形成一股新的戲曲潮流。 1948 年底,改良戲班赴台演出,給台灣歌仔戲注入新鮮的血液,“雜碎調”易名“都碼調”成為台灣歌仔戲聲腔一個重要的新腔。新中國成立後,重新整合歌仔戲與改良戲的隊伍,因該劇種主要流行在漳州平原的薌江流域,定名為“薌劇”。薌劇是全國 360 多個地方戲劇中唯一橫跨海峽兩岸,為兩岸人民所喜聞樂見的劇種,對於增強台灣同胞的文化認同感,維護祖國統一大業,挫敗台獨分子的台灣文化本土化圖謀具有極為重要的意義。在開展對台文化交流和聯絡海外僑胞親情鄉情中,起著其它劇種無可替代的作用。
薌劇劇目
薌劇的傳統劇目大約有五百多個。最初多用歌仔戲的唱本,進入城市後,增加了歷史題材的劇目,多是從其他劇種或小說改編來的連台本戲。當時多是幕表戲,沒有固定台詞和唱詞。1939年後,藝人邵江海首先廢除幕表制,編定本劇種的第一個文學劇本《六月飛霜》(又名《六月雪》),以後又編演了《白蛇傳》、《白扇記》、《山伯英台》、《陳三五娘》、《安安尋母》等三十多出戲,初步奠定了薌劇傳統劇目的基礎。薌劇行當
薌劇的行當,早期只有生、旦、醜幾個角色,後來吸收京劇的分行,角色增加。薌劇音樂的特點是唱多白少,曲調自由,鏇律優
美,節奏強烈,富有較強的表現力和鄉土情調。薌劇的傳統曲調
有一百多處。歌仔戲時期以錦歌、台灣調和民歌為主,改良戲時
期則以內地雜碎調和若干改良調為主,適當吸收京劇、潮劇、漢調等部分曲牌,夾雜些電影歌曲和流行歌曲,呈
現複雜狀態。
薌劇唱腔
薌劇唱腔豐富,鄉土氣息濃郁。主要曲調有雜碎調、七字調、雜念調、各種哭調以及民間山歌、褒歌和“採茶調”、“十二送哥調”、“扭扭動”、“草蜢弄雞公”、“十二文人鬧”等小調。主要伴奏樂器有殼子弦(椰殼制,近似板胡)、大廣弦(龍舌蘭木製大筒胡琴)、台灣笛、三弦、月琴、鴨母笛等。傳統劇目有500餘本,有的來自“錦歌”唱本,有的由小說改編,有的移自其他劇種,如《鄭元和》、《陳三五娘》、《千里送京娘》、《雙巡按》等。較有影響的劇目有傳統戲《三家福》,現代戲《碧水贊》等。著名演員有台灣籍藝人李少樓、陳瑪玲和葉桂蓮、姚九嬰等。現有專業劇團11個。
薌劇的主要樂器有殼仔弦(用椰殼製成)、大廣弦(用龍舌莖作共鳴箱,以梧桐木為箱板,紫竹為琴柱)、台灣
所謂“鹹水腔”薌劇,是因泉港區山腰地處莆仙方言與閩南方言相互交融地帶,而形成域內不純的閩南語,自成為山腰腔(即鹹水腔)。有專家認為,一來山腰的歌仔戲確有自己特別的腔調;二來山腰大鹽場確是足夠“鹹”的,把這裡的歌仔戲叫做“鹹水腔”歌仔戲,既標明了地域特徵,又強調了腔調的獨特性,是一個很有特色的稱呼。
“鹹水腔”薌劇的起源可追塑到1948年,漳州薌劇大師邵江海老先生,隨“金瑞興”戲班一行十多人,來到前黃村(原
山腰鎮轄區內),一邊演戲一邊養病,由於邵先生為人隨和,又是教戲師傅,他與當地民眾十分融合,因此當地有十幾個小青年跟他學戲,後來在邵江海先生的幫助下,前黃村也辦起了自己的薌劇團(當時稱歌仔戲)。解放初,邵江海師傅先後在前黃村住了三年,1950年才回漳州,不久福建省歌仔戲統稱為“薌劇”。1951年後山腰地區相續組建了鳶峰、錦塔、古縣薌劇團。1978年後,薌劇又在山腰、前黃興起,率先由荷池村、前黃村組建薌劇團,演出《十五貫》等劇目。1979年鍾厝村創辦鍾厝薌劇團(後改名為玉麒麟薌劇團),自編自演《狸貓換太子》等劇目。1981年山腰鎮文化站舉辦首期戲劇培訓班,招收30多名優秀學員組建“山腰實驗薌劇團”,先後演出《鴛鴦劍》、《三打萬花洞》、《三闖堂》等劇目。九十年代發展到12個團,至今已發展到22個團。
鹹水腔
所謂“鹹水腔”薌劇,是因泉港區山腰地處莆仙方言與閩南方言相互交融地帶,而形成域內不純的閩南語,自成為山腰腔(即鹹水腔)。有專家認為,一來山腰的歌仔戲確有自己特別的腔調;二來山腰大鹽場確是足夠“鹹”的,把這裡的歌仔戲叫做“鹹水腔”歌仔戲,既標明了地域特徵,又強調了腔調的獨特性,是一個很有特色的稱呼。“鹹水腔”薌劇的起源可追塑到1948年,漳州薌劇大師邵江海老先生,隨“金瑞興”戲班一行十多人,來到前黃村(原山腰鎮轄區內),一邊演戲一邊養病,由於邵先生為人隨和,又是教戲師傅,他與當地民眾十分融合,因此當地有十幾個小青年跟他學戲,後來在邵江海先生的幫助下,前黃村也辦起了自己的薌劇團(當時稱歌仔戲)。解放初,邵江海師傅先後在前黃村住了三年,1950年才回漳州,不久福建省歌仔戲統稱為“薌劇”。1951年後山腰地區相續組建了鳶峰、錦塔、古縣薌劇團。1978年後,薌劇又在山腰、前黃興起,率先由荷池村、前黃村組建薌劇團,演出《十五貫》等劇目。1979年鍾厝村創辦鍾厝薌劇團(後改名為玉麒麟薌劇團),自編自演《狸貓換太子》等劇目。1981年山腰鎮文化站舉辦首期戲劇培訓班,招收30多名優秀學員組建“山腰實驗薌劇團”,先後演出《鴛鴦劍》、《三打萬花洞》、《三闖堂》等劇目。九十年代發展到12個團,至今已發展到22個團。
“鹹水腔”薌劇,舞台演出念白是山腰腔(屬閩南語的一種腔調),唱腔曲調基本模仿漳州薌劇,但帶有“山腰腔”,表演上旦角接受莆仙戲的科步,丑角則接受高甲戲的科步。舞台演出的音樂所用的曲牌大致與漳州薌劇相同,但也採用少量的北管和莆仙戲音樂(特別是串子演奏),劇本大部份由漳傳入,也有部份移植莆仙戲的,如《秦香蓮》、《邊關審子》、《三夫人審子》等,據統計已演出的劇目達二百多個。
“鹹水腔”薌劇的保護對研究台灣歌仔戲、漳州薌劇和 “鹹水腔”薌劇淵源關係,特別是泉州與漳州的文化交流、經濟貿易具有一定價值。
歌仔戲與薌劇
漳州薌劇團與廈門歌仔戲劇團一樣,是屬於專業劇團,表演的劇目都很經典!特別是最近的兩岸歌仔戲匯演中,漳州薌劇團的《西施與伍員》和廈門歌仔戲劇團的《邵江海》都十分的精彩,贏得台灣組團的陣陣好評!
在漳州有一個情況就是觀眾好象更青睞民間劇團的演出,也許是像漳州薌劇團這種專業劇團是民間劇團出場費的兩倍吧!但也不可否認漳州的一些民間劇團演出也十分的精彩,他們演出的劇目好象更能吸引觀眾!
由於在漳州一般都是在鄉下廟會時才請戲班來的,所以各劇團的演出都是出現在鄉下,觀眾對一個劇團好壞的評價標準也不一樣!在鄉下,有時觀眾會認為這個劇團的某個小生或小旦,唱功很不錯,演到哭戲,能哭得出來,或者全場演出很“熱台”,不冷場,就覺得這個劇團不錯,他們不管舞美、道具、表演藝術怎么樣!而專業的劇團就比較會在這些方面下工夫,劇本也比較講究,台詞、唱詞比較書面化,表演也講究藝術效果!漳州薌劇團也
其實漳州薌劇團的新編歷史劇《西施與伍員》我也沒看過,網上、報紙上聽台灣的專家評價不錯,特別是道具、舞美、燈光、強大的演員陣容(近百人演出)!其中還有老一輩著名薌劇演員戴進德(漳州長泰薌劇團)的加盟!劇團沒像廈門歌仔戲劇團的《邵江海》那樣有很多公演的機會,所以都沒能看到!很可惜!
但在漳州電視台上看到他們很多經典的劇目,如《羅衫奇案》、《皇后易嫁》、《三招駙馬》、《蟠龍玉配》、《壽陽公主》、《深宮秘史》、《王莽篡漢》(又名《吳漢殺妻》),現代劇《月蝕》、《忠誠譜》等!都不錯!
在前幾年,每逢春節期間,漳州電視台都會播廈門歌仔戲劇團的戲,如《火燒樓》、《殺豬狀元》、《五女拜壽》等,但現在也都沒有播了!也好幾年沒看廈門歌仔戲團演的戲了,就是最近剛看了《邵江海》!
在漳州還有一個劇團也不錯,就是漳浦薌劇團,他們演的劇目《鎮國九龍劍》、《雨夜闖西宮》、《保嬰記》等,其中《保嬰記》還在省里獲獎!
漳州民間劇團里的很多演員能跟專業演員相媲美了,但她們寧願留在民間劇團,拒絕進入專業劇團,使得漳州薌劇團錯過了很多優秀的演員!莊必芳夫婦原本也是漳州小有名氣的薌劇演員,他們演的《賭妻》、《信義亭》、《十三太保》都很經典!
傳統劇目
概述
薌劇的傳統劇目大約有五百多個。最初多用歌仔戲的唱本,進入城市後,增加了歷史題材的劇目,多是從其他劇種或小說改編來的連台本戲。當時多是幕表戲,沒有固定台詞和唱詞。1939年後,藝人邵江海首先廢除幕表制,編定本劇種的第一個文學劇本《六月飛霜》(又名《六月雪》),以後又編演了《白蛇傳》、《白扇記》、《山伯英台》、《陳三五娘》、《安安尋母》等三十多出戲,初步奠定了薌劇傳統劇目的基薌劇?礎。薌劇的傳統劇目均為幕表戲。《陳三五娘》、《山伯英台》、《呂蒙正》、《雜貨記》被稱為歌仔戲“四大柱”。30年代末,薌劇名藝人邵江海為改變幕表制,曾編演《六月飛雪》等定型戲,但普遍上演的劇目仍是幕表式的“提綱戲”。
新中國成立後,推行戲改政策,龍溪專區成立劇目工作室,組織力量對傳統劇目進行發掘、記錄、整理,並積極推行定型戲。薌劇老藝人口述的傳統劇目有984個,至1963年記錄410個,其中42個劇本收入《傳統劇目選》,4個劇目收入《中國戲曲選》(福建省卷)。60年代後,全區改幕表制為劇本制,建立保留劇目制,薌劇納入文學創作規範化的軌道。全區擁有一支20多人的專業創作隊伍,創作、改編和整理的一批優秀劇目,在參加省、華東區及全國會演中屢次得獎。較著名的薌劇編劇有邵江海、陳開曦、陳志亮、王游治、魏乃聰、陳德根、陳大禹,以及中青年作者湯印昌、姚溪山、莊火明、楊聯源、楊路冰、方朝暉等。薌劇歷年來上演創作和移植的現代戲80多個,在全省名列前茅。90年代初,楊聯源、方朝暉創作的《戲魂》,一舉獲得全國現代戲會演優秀編劇獎、文化部第二屆文華劇作獎,成為歷屆文華獎福建省獲此殊榮的少數現代戲劇目之一。在全省獲一等獎的劇目還有《月蝕》、《僑鄉軼事》。
《三家福》
薌劇傳統劇目。1954年由薌劇代表隊演出,先後參加福建省及華東區戲曲觀摩會演,分別獲劇本一等獎和二等獎,姚九嬰先後獲演員一、二等獎,紀招治獲演員二、三等獎。1979年10月,龍溪地區歌仔戲演出團攜《三家福》赴京參加國慶30周年文藝獻演。《雙劍春》
薌劇現代劇目。1963年,龍海薌劇二團根據閩南紅軍游擊隊長王占春的革命事跡編成薌劇《王占春》。1978年,根據同一題材重新創作薌劇《龍嶺春曉》,參加省現代戲創作劇目調演。後經反覆修改,改名《雙劍春》,由龍溪地區歌仔戲演出團排練,於1979年10月晉京獻演。該劇填補了歌仔戲表現農民革命鬥爭題材的空白,受到普遍好評,獲文化部創作三等獎、演出三等獎。
《碧水贊》
薌劇現代劇目。反映聞名全國的堵江抗旱、“丟卒保車”的“榜山風格”。由龍溪專區薌劇團演出,1965年春參加華東區戲曲現代戲觀摩會演,獲得好評,劇本由文化部藝術局印發,向全國推薦。《肅殺木棉庵》
薌劇新編歷史劇。創作於1987年。反映南宋末年喪師誤國的奸相賈似道被罷相貶謫,押解循州,途經漳州木棉庵,被監押官鄭虎臣誅殺的故事。由漳州薌劇團首演,1987年參加省第十七屆戲劇會演,獲劇本二等獎。劇本發表於《劇本》月刊1987年第五期。
《戲魂》
薌劇現代劇。原名《散戲》、《最後的演出》,內容反映60年代台灣藝人在陷入散班困境時,為維護傳統戲曲藝術進行不屈不撓鬥爭的崇高精神與寶貴品格。1990年由漳州市薌劇團首演,是年參加省第十八屆戲劇會演,獲劇本創作二等獎,隨後又獲第五屆華東區“田漢戲劇獎”劇本創作二等獎。《煎石記》
薌劇新編古代劇目。內容寫婆媳和解,化怨為愛的故事。漳浦薌劇團演出。1987年參加省第十七屆戲劇會演,獲劇本二等獎,劇本刊發於《福建戲劇》,獲“田漢戲劇獎”劇本創作二等獎。1988年由廈門電視台攝成舞台電視藝術片。《李妙惠》
薌劇傳統劇目。又名《謝啟娶妻》、《盧夢仙》。薌劇名藝人邵江海編劇。1962年,劇本由龍溪專區戲曲學校作為教學實踐首演。劇中用閩南方言寫成的韻白,有很生動的民間語匯,鄉土氣息濃厚。唱腔以“雜碎調”為主。1980年5月,由漳州市薌劇團重新整理演出。
《安安尋母》
薌劇傳統劇目。是本戲《面線冤》之中一折。取材於明傳奇《躍鯉記》。由薌劇名老藝人邵江海改編。劇中寫姜詩妻龐三春被婆婆逐出家門,仍克盡節孝,寄跡尼庵後感動婆婆,一家團圓。1979年,龍溪地區歌仔戲演出團重新整理帶往北京,參加國慶30周年獻禮演出。薌劇《安安尋母》是一折唱做並重的唱功戲,由邵江海配曲,它比較集中地運用薌劇諸種“哭調”的唱腔變化,刻劃人物的感情和性格的發展,集中體現了邵氏的音樂唱腔風格,是藝校薌劇班的傳統教材。《鸞鳳配》
《鸞鳳配》又名《鸞錯鳳誤》,莊火明根據薌劇傳統劇目《萬花彩船》整理、改編。1962年獲龍溪專區劇目創作二等獎。1963年由龍溪專區薌劇團首演。1989年7月經重新整理,由漳州市芳苑薌劇團排練,參加福建省第三屆民間職業劇團展演獲優秀演出獎、劇本一等獎。同時被選為參加首屆藝術節和第二屆中國藝術節福建分會場獻演劇目。劇本發表於1989年《福建戲劇》第六期。《鄰里之間》
薌劇現代小戲。有“新《三家福》”之譽,編劇陳志亮(執筆)、鄭惠聰。1982年,由南靖薌劇團首演。同年參加福建省第十四屆戲曲會演,獲劇本創作二等獎。福建省電視台曾錄像播映。1982年1月,劇本發表於《福建日報》副刊。戲曲大觀園 歌仔戲是台灣最地道的傳統戲曲表演藝術。「歌仔」有小曲、民歌的意思,它起源於宜蘭地區,以摻雜文言的閩南語為主,二十世紀初葉由來自漳州地區的移民引入「歌仔」與「車鼓」融合發展而成。最早期的野台歌仔戲,今日仍常見於台灣廟宇酬神戲。它吸收四平戲、客家採茶戲、高甲戲、亂彈戲的表演形式,模仿其身段、服裝,逐漸形成完整的表演形式。到了日治時期,內地很多劇團來台演出,歌仔戲吸收了福州班的布景、連本戲形式,學習京劇的武打、身段和鑼鼓點,開始進入內台演出,即觀眾必須買票進戲院觀賞。到了五、六十年代,出現了廣播歌仔戲和電影歌仔戲。廣播電台延攬歌仔戲演員,甚至自行成立戲團作廣播演出。長篇舞台劇本亦濃縮、剪裁為兩、三小時的電影作品,深受觀眾歡迎。隨台視於1962年成立,歌仔戲走進電視螢屏,藝人楊麗花引起轟動。但由於72年台灣推行國語運動,歌仔戲至此消失了一段時日。歌仔戲的伴奏可謂華洋交雜,既有傳統樂器的椰胡、大廣弦、京胡、南胡、月琴、三弦、笛、簫、古箏、嗩吶、扣仔板、梆子、大鑼、小鑼、通鼓、北鼓、鈔、大鈸、小鈸、雙鈴、水魚及板拍等,也有西洋樂器的爵士鼓、電子琴、電吉他、色士風及大提琴等。凡是能夠助長音樂更加悅耳動聽者,都有人使用。歌仔戲的行當原來只有小生、小丑和小旦,後來吸收其他大戲的表演,逐漸增為小生、副生(即第二個「生」的意思,若演反面人物,稱反生;若會武功,就是武生)、苦旦、副旦(即第二個「旦」的意思,又稱花旦,若演反面的壞女人,稱妖婦)、大花、老婆(老旦)、三花及彩旦(三八)等八大角色。從這樣的角色行當名稱來看,歌仔戲滑稽詼諧,俚俗生活化的特點已呼之欲出。話劇影響歌仔戲話劇對於歌仔戲的戲目也生成極大影響,傳統戲曲的歷史故事、神怪吉慶、傳說故事、劍俠加上現代的奇情浪漫、戀愛情仇、生活笑鬧等題材,運用更加活潑自由。希臘悲劇《伊低帕斯王》、法國小說《茶花女》、西方名劇如《哈姆雷特》、《歌劇魅影》等也可以被改編演出。 歌仔戲在台灣形成完整的戲劇表演後,由於採用閩南語演出,且曲調采自歌謠小調,極受百姓歡迎。1925年傳入海峽彼岸的福建廈門,自此流行於閩南地區,並在五十年代初正名為薌劇。及後,歌仔戲再廣泛地在閩南人士聚居的馬來西亞、新加坡、菲律賓等地傳播,自此逐漸風行東南亞華僑地區,當地亦開始組織歌仔戲團。許多學者、文化人及現代劇場工作者熱心投入,加以改進和發揚,為歌仔戲注入新活力,登上現代劇場和國際舞台。就如它在《白蛇傳.水漫金山》中,以白蛇與青蛇「吊威鷜」、加上動用數十輛消防車噴水營造氣氛,頗有拉斯維加斯的音樂劇效果。 圖、文:香港電台香港電台電視節目《戲曲大觀園》由名伶羅家英主持,帶領觀眾到中國各地認識富有特色的戲曲藝術。第四集「歌仔戲 — 歌仔靚得妙」,八月十五日(星期六)晚上八時,亞洲電視本港台播出。中國戲劇1
中國戲劇的產生已有800年了,它現在已經發展到300多個劇種,劇目更是難以數計。世界上把它和印度梵劇、希臘悲喜劇並稱為三大古老的戲劇文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