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德花鼓戲

常德花鼓戲

常德花鼓戲,是一種很有地方特色的湖南地方小戲劇種。流行於沅水、澧水流域以及湘北鄂南毗鄰地區如常德全區、益陽、湘西、懷化的部分城鎮,湖北南部的公安、石首、松滋、長陽、五峰、鶴峰等地。在常德花鼓戲流行最盛的常德地區,古為三苗、南蠻之地,自古巫風昌盛。三閭大夫屈原曾在這一帶改陋詞,附巫音,作《九歌》之曲。民間巫儺之風,綿延不絕。明中葉以來,常德一帶民間歌舞活躍,蘊含楚文化的各種民間藝術形式,為常德花鼓戲的形成與發展,提供了豐厚的藝術土壤。

簡要介紹

湖南花鼓戲,湖南各地地方小戲花鼓、燈戲的總稱。湖南花鼓戲已有二百多年的歷史,經歷了從民間歌舞到對子花鼓直到能夠演出一整本大戲這樣一個從簡到繁的過程。湖南花鼓戲曲調的發展,是採用當地山歌、民歌、

常德花鼓戲常德花鼓戲
哼歌為素材,發展成為幾個基本曲調,套用於有簡單情節的的戲劇之中,後由於戲劇情節的複雜化和人物思想感情表達的要求,原始曲調變成了有各種不同節奏的、能表現各種不同情感的、分別適用於男聲或女聲演唱的曲牌。從音樂發展的角度說,前輩花鼓戲藝人(民間作曲家),根據戲劇內容的需要,運用“一曲多變”的規律,創作了許許多多的曲調。並且相傳了一套曲調發展的手法,他們用了一些形象生動的語言來概括:如“變手法”、“改尾巴”、“換骨頭”、“翻上去”、“落下來”、“把板眼扯爛或擠攏”等,實際上就是通過轉調、變調、改變調式、音程移位、節奏擴展或者壓縮等手法,來創造、豐富了花鼓戲曲調。所謂“變手法”,是轉調與變奏的結合;“改尾巴”、“換骨
常德花鼓戲常德花鼓戲
頭”是改變調式和骨幹音;“翻上去”、“落下來”是音程上下移位;“把板眼扯爛或擠攏”就是節奏擴展或壓縮。同時,他們也吸收了外省或者本省的其它民間音樂和其它劇種的音樂,為後代留下了寶貴財富。

早期的花鼓戲,只有半職業性班社在農村作季節性演出,農忙務農,農閒從藝。過去,由於花鼓戲遭受封建迂腐勢力的歧視和禁演,各地花鼓戲班都曾兼演當地流行的大戲劇目以作掩護,這種戲班稱“半台班”或“半戲半調”、“陰陽班子”。各地花鼓戲傳統劇目,總計約400多個。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湖南省花鼓戲得到了蓬勃的發展,不但整理了如《劉海砍樵》 、《打鳥》等傳統戲,而且創作了《雙送糧》、《姑嫂忙》、《三里灣》等不少現代戲。《打銅鑼》、《補鍋》、《送貨路上》、《野鴨洲》等已攝製成影片。

常德花鼓戲的表演,生活氣息特別濃郁。一些劇目在表演程式上注重日常生活和勞動的模擬,形成了樸實細膩的風格,如《唐二試妻》中的小旦紡紗的九個程式,《南慶犁田》中小丑趕牛下田的表演,《藍橋會》中旦角汲水等動作,極為細膩、真實。常德花鼓戲的主要聲腔正宮調,具有表現力強,音調淳樸,結構簡單,口語化,易學易記等藝術特色。它在演唱上的最大特點是,除丑角外,每句句尾勻用假嗓翻高八度,在音程、音域、音色上造成一種強烈的反差。

花鼓戲的表演藝術樸實、明快、活潑,行當仍以小丑小旦小生的表演最具特色。多以表現勞動生活為主。湖南花鼓戲從勞動人民民眾中來,豐富了勞動人民民眾的生活娛樂。

歷史溯源

據記載,清代道光初年,常德花鼓戲已有了上演夜戲的戲班。1983年春,從常德石門縣唐代建築夾山寺戲殘碑中,發現了記載清代中葉常德花鼓戲活動的可靠記載。常德、桃源、漢壽一帶俗稱為“燈戲”和“喀喀戲”,津市、澧縣臨澧一帶叫“花鼓戲”,石門、慈利、大庸叫“楊花柳”、“柳子戲”或“下河戲”。本世紀50年代初,演出該劇種的一些專業劇團曾一度命名為“楚劇團”,不久,復稱“花鼓戲劇團”。該劇種也正式定名為常德花鼓戲。

常德花鼓戲常德花鼓戲

常德花鼓戲的演出歷史較長。早在清嘉慶年間, 常德府各地新春燈節時,便已有了“採茶燈曲”的演唱活動。最初演出的多為以小丑、小旦為主角的“二小戲”,和以小生、小旦、小丑為主角的“三小戲”劇目。如石門的《瞧相》、桃源的《撿菌子》 、常德的《圓腳盆》等保持了載歌載舞的地方花鼓風格,簡單的劇情中,常夾演“盤花”、“採茶”、“望鄉”等燈雜曲。石門、漢壽等地多伴隨舞獅班子和玩龍班子;桃源、澧縣又常在還儺願中演出,故稱願戲。

藝術特點

常德花鼓戲的聲腔,最初是打鑼腔。在演唱形式上,是“一唱眾和,不託管弦,鑼鼓幫腔。”最初的演出形式,是丑角、旦角唱著打鑼腔和小調,進行載歌載舞的簡單的故事表演。四川傳入的梁山調,與當地的民間音樂、宗教音樂和戲曲音樂相結合,形成了具有常德花鼓特色的聲腔正宮調,並以基曲調的可塑性和大筒振腔保調的功能,逐漸替換了打鑼腔,聲腔內含的板式變化和情緒表現上的潛力,隨同大本戲的上演而得到充分發揮;大型劇目也隨同聲腔的成熟而在常德花鼓戲中盛行。一些大型劇目, 如《劉海戲蟾》《黃金塔》《殺狗尋夫》等,經常出現在常德花鼓戲的演出中。音樂表現手段不斷豐富,表演程式逐步完善。常德花鼓戲逐漸從丑旦歌舞演唱型的生活小戲,成為了一種行當較齊、聲腔較豐富的完整、定型的戲曲形式。

常德花鼓戲常德花鼓戲
常德官話是常德花鼓戲的主要舞台語言,但由於其植根於廣大農村,除“半台班”受漢戲影響而較注重舞台語言的規範外,一般鄉班多間雜當地方言土話。這種語言差異及各地不同的民間音樂、宗教音樂的滲透,尤其是地方大戲劇目的不同影響,使常德花鼓戲在劇目、唱腔等方面,較明顯地形成了沅水與澧水兩種不同的“路子”。

湖南花鼓戲的音樂曲調約300餘支,根據曲調結構、音樂風格和表現手法的不同大致可分為4類:1、川調,2、打鑼腔,3、洞腔(即師公腔),4、小調。川調,源於山歌及民歌。按調式分為宮調式、羽調式兩種,宮調式強調六級音,羽調式強調七級音,花鼓戲味特別濃厚。打鑼腔源於哼歌及勞動號子,原來僅用鑼鼓、嗩吶伴奏,人聲幫唱尾腔,得名打鑼腔,現在基本上取消了這種幫腔形式。洞腔,源於師道音樂,所以,也稱師公腔。川調、打鑼腔、洞腔,統稱為正調,正調的結構比較方整,大多以“對仗”或“起承轉合”為結構形式,反覆運用。小調是一些比較原始的民歌、山歌、城市小調和絲弦小調,表現情緒較為單一。某些小調發展較大,能表現多種情緒,編入了正調。

戲班

常德花鼓戲的戲班組成,一般有以下幾種形式。一是以巫師壇門結班,

常德花鼓戲常德花鼓戲
此類戲班多集中在澧水流域及沅水的桃源縣。二是以行箱本家結班,多在常德、漢壽一帶。三是以師承關係組合,這類戲班各地均有,而且一般在藝術上較有規模。清代中葉以後,官府視花鼓戲為淫戲,常被禁演。為了生存和發展,不少常德花鼓戲藝人與常德漢戲、荊河戲藝人搭班演出,組成了不少亦花亦漢,亦花亦荊的半台班。這種狀況延續的時間不短,對常德花鼓戲的發展也產生了一些積極的影響,如:豐富了演出劇目,完善和規範了舞台表現手段等。

劇目

流行於沅水流域的常德花鼓戲,受漢戲影響較大,演出大本戲和“條綱戲”比較多,占全部劇目的三分之一以

常德花鼓戲常德花鼓戲
上。多為半台班,並且多冠以漢戲班名。班社的流動性不大,與澧水社班交流很少。由於多演大本戲,表演與唱腔逐漸規範,清代鹹豐、同治年間出現過一批有成就的藝人。流行於澧水流域的常德花鼓戲, 由於其主要聲腔“正宮調”的風格不同,而有【上河調】和【下河調】之分。以慈利、石門為界,澧水下游各地的正宮調稱【下河調】,音樂結構與風格同沅水一帶的正宮調基本相似。澧水上游一帶的正宮調稱【上河調】,當地人又稱【柳子腔】。慈利、石門則介乎二者之間。澧水流域的常德花鼓戲極少花鼓高腔戲,條綱戲和連台本戲亦不見。
常德花鼓戲在形成和發展過程中,形成了豐富的演出劇目。據不完全統計,傳統劇目大約有120餘個,其中條綱戲和連台本戲約50個,大本戲35個,其餘為中、小型劇目。新中國成立之後,常德花鼓戲移植和改編創作了大量的演出劇目。僅常德縣花鼓戲劇團一家,從1952年至1986年,共移植演出了各種古裝戲54個,現代戲31個; 創作改編了現代戲和古裝戲15個,有些劇目,如《嘻隊長》《尤二姐之死》等,在省內、國內產生了較大影響

現狀

常德花鼓戲常德花鼓戲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之後,常德花鼓戲藝術得到很大的發展。一批專業劇團相繼成立,培養常德花鼓戲藝術家的各類培訓也不斷舉行。在日常演出和各種會演、調演中,一批優秀的劇目脫穎而出。特別是八十年代以來,各地農村的民間職業劇團如雨後春筍般紛紛成立,呈現了繁榮的興盛局面。隨著時代的發展,常德花鼓戲的社會影響日益擴大。湖南人民廣播電台播放了《尤二姐之死》 、 《黃金塔》等劇的錄音,《嘻隊長》晉京演出,獲得好評。政府主管部門還專門組織了常德花鼓戲教學、錄相演出,對該劇種的藝術資料進行挖掘整理、研究,推動了常德花鼓戲藝術的進步與發展。影響
流行於沅水流域的常德花鼓戲,受漢戲影響較大,演出大本戲和“條綱戲”比較多,占全部劇目的三常德花鼓戲
分之一以上。多為半台班,並且多冠以漢戲班名。班社的流動性不大,與澧水社班交流很少。由於多演大本戲,表演與唱腔逐漸規範,清代鹹豐、同治年間出現過一批有成就的藝人。流行於澧水流域的常德花鼓戲,由於其主要聲腔“正宮調”的風格不同,而有[上河調]和[下河調]之分。以慈利、石門為界,澧水下游各地的正宮調稱[下河調],音樂結構與風格同沅水一帶的正宮調基本相似。澧水上游一帶的正宮調稱[上河調],當地人又稱[柳子腔]。慈利、石門則介乎二者之間。澧水流域的常德花鼓戲極少花鼓高腔戲,條綱戲和連台本戲亦不見。

中國戲曲3

戲劇是一門綜合藝術,是時間藝術和空間藝術的綜合。說是空間藝術,是因為戲劇要在一定的空間來表現,要有造型,而它在表現上又需要一個發展過程,因而它又是時間藝術。中國戲劇是以唱、念、做、打的綜合表演為中心的戲劇形式,它有豐富的藝術表現手段。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