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
宜黃戲是在西皮的基礎上吸收浙調、南北詞、拔子等聲腔,形成一個以宜黃腔為主,兼唱西皮等多種聲腔的劇種。演唱該聲腔的班戲,稱為“大班”“土戲”“老二黃”。新中國成立後,正式定名為宜黃戲。是江西省大型古典劇種之一。宜黃戲起始於明末清初(1644年),形成發展於清乾隆初期(1786年),興盛流傳於清嘉慶至光緒時期(1880前後),衰落於清末至民國戰亂時期(1920~1948年),新中國成立後(1950~1965年)重煥生機,“文化大革命”時期(1966~1976年)遭扼殺,演職人員被批鬥,服裝頭飾被付之一炬。1978年後開始了搶救、保護工作。2006年6月被正式列為首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形成與演變
宜黃縣地處武夷山脈與雩山山脈向贛撫平原過渡地帶。明末清初,隨著經濟的發展,宜黃文風興盛,戲曲盛行。其時,弋陽腔、青陽腔、海鹽腔、崑山腔、西秦腔及三角班、傀儡戲等多種腔調和劇種先後傳入宜黃並逐漸在全縣流行,演員一度發展到千餘人,戲台遍布鄉村。由南部的西秦腔演變而成的宜黃腔開始形成。宜黃腔的形成發展經歷了兩個階段。起始形成階段
明代後期,源於甘肅省南部的西秦腔傳入安徽省的一支成為樅陽腔(又名石牌腔),此腔調經上饒入宜黃,其曲調包括二犯(又稱二凡)、吹腔兩種。二犯用嗩吶伴奏,吹腔用笛子伴奏。此後,由西秦腔演變的另一支亂彈腔也由北方傳入宜黃,使同屬西秦腔變化而成的樅陽腔受其影響而發生了重大變化。在調式上,二犯用高調式改為徽調式,而吹腔仍用高調式。在調性方面,二犯和吹腔都由正高調(G)改為凡字調(降E調)。這種調式和調性的變化,使流行宜黃的樅陽腔脫離安徽系統而自稱一派。其中二犯名為嗩吶二犯,吹腔名為平板吹腔。為了區別於安徽的樅陽腔,便名之曰“宜黃腔”。此時的宜黃腔仍用嗩吶與笛子為重奏樂器。革新發展階段
清乾隆初期,崑劇逐漸在宜黃登台,以笛子為重奏的吹腔其韻味接近崑腔,宜黃民間藝人們從秦腔梆子戲使用三弦、月琴、胡琴為伴奏樂器中得到啟示,把原來從屬地區的伴奏樂器—胡琴改為重要伴奏樂器。這樣原來被稱為“嗩吶二犯”和“平板吹腔”的宜黃腔就演變為獨樹一幟、別具一格的“胡琴腔”,它包括“二犯”、“平板”。清李調元所著《雨村劇話》云:“胡琴腔起於江南,今世盡傳其音,專以胡琴當節奏……又名二黃腔”。由此可見,改以胡琴為重要伴奏樂器的宜黃腔在當時已十分盛行。由此也證明,中國戲曲多以胡琴為伴奏主要就是由宜黃腔發端而來。基本特徵
宜黃戲從明末清初形成後,歷經300多年,具有了自己的獨特風格。(一)獨特的腔調。宜黃腔是宜黃戲的基本唱腔,其曲調優美,板式多樣,表現力豐富。300多年來直接影響和滋生了中國南北的3000多個劇種,但在宜黃戲中卻一直保持曲調簡練、純樸、明快的風格,是古色古香的原生態腔調。
(二)集多種聲腔為一體。宜黃戲在三百多年的發展中,不僅保存了以宜黃腔為主要聲腔的唱腔,在此基礎上還吸收了西皮、浙調、吹腔、高撥子、文南詞、民間小調等多種唱腔,使聲腔系統豐富多彩,表現力強。
(三)伴奏、曲牌風格獨具。宜黃戲主奏樂器為小筒胡琴,其形既似京胡,又如贛胡,但演奏、伴奏風格較京劇溫和柔軟簡樸,又較贛劇清脆、明亮。與宜黃腔韻味相合,器樂曲牌多來自其它劇種,但並不雷同,曲調多有變異,自成風格。
(四)表演藝術樸實嚴謹。宜黃戲舞台動作規範,服飾穿戴嚴格,藝技要求高難,並善借用本鄉土的儺舞、燈彩等多種民間藝術為已用,藝術風格獨特。
(五)傳統劇目豐富。宜黃戲共有整本戲163出,小戲317出,其中專唱宜黃腔的戲就有81出。這些劇目來源廣泛,途徑多樣,既有從其他劇種傳入、移植的,也有自編自創的。內容多取於歷史故事、話本、古典小說、民間傳說和神話,也有現代題材劇目。
流傳區域
以胡琴為主伴奏樂器的“宜黃腔”形成後,由於主伴奏的方便,尉貼而“盛傳其章”,流傳甚廣。在省內的撫州、南城、上饒、贛州等地廣泛流行。昔時的大班有:宜黃班、建昌(南城)班、廣昌班、寧都班、上饒廣信班等都是專唱宜黃腔的。上饒“饒河班”以唱宜黃腔為主,兼唱戈陽腔和崑腔。撫州“撫河班”和贛州“河東班”原來是唱高腔、崑腔,後來兼唱宜黃腔。南城一帶的大班原來是唱崑腔,後來變成唱崑腔、宜黃腔的混合班。宜黃腔流傳至上饒與浙江交界的玉山、鉛山等地後,受浙江方言影響“宜”“二”同音,“黃”“王”同聲,宜黃腔被訛稱為“二黃”“二王”,宜黃腔傳至與江西省相鄰的安徽安慶之後,演變發展成著名的安慶二黃。由於二黃腔採用中州音韻,更為中原廣大地區所能接受,經班社的流動,逐漸向全國各地傳布,流傳範圍遍及浙、皖、鄂、湘、桂、陝、豫、川、魯、晉等地。乾隆五十五年(1790年),安徽戲班將二黃(宜黃腔)帶入了北京。清昭鏈所著《嘯亭雜錄》記載云:“近日有秦腔、宜黃腔、亂彈諸曲名”。清戚震贏所著《京華百六竹枝詞》有詞云:“宛轉珠喉服靚裝,弋陽秦調雜宜黃”。說明宜黃腔與風靡京城的弋陽、秦腔、亂彈等腔調齊名並重,足見其流傳之廣,影響之大。
主要腔調
宜黃戲是一個古老的大劇種,自成系統、獨具特色。其特點主要體現在聲腔方面,宜黃戲聲腔屬亂彈系統板腔體,其包括有:宜黃腔(二凡、平板)、反調(二凡),西皮、浙調、吹腔、撥子、南北詞和崑曲、小調等近10種,其主要腔調特色如下:宜黃腔(又名宜黃調)。含幾個不同的曲調,板式很多,功能各異,曲調優美,表現力強,色彩豐富,常一腔一戲,聽而不膩。
二凡:又稱二犯,老二黃,是宜黃腔的主要曲調,板式有(正板)、(慢板、原板)、(倒板)、(十八板)、(緊板)、(緊中緩)、(撿板)、(碰板)。句式為上下句結構,唱詞為十字句、七字句兩種。
平板:又稱二凡平板、二凡四平。分慢四平和快四平兩種,一板一眼,借用正板過門起唱,上下句形式,快四平結束於宮調式不變,慢四平卻有三種不同的結尾:A、結束於宮調式;B、增加一句補充終止轉落於微調式;C、前三句唱平板,第四句轉唱二凡正板下句落韻。
凡字:又名“陰司調”、“還魂調”、“凡調”、“二反”、“二凡反線”、“嗩吶反二凡”等。板式有倒板、正板、簡板、散板、哭板,結構形態與二凡同,胡琴定弦“1~5”,曲調低沉、徐緩,多用於哭靈及人物極度悲痛之時,伴奏常配以嗩吶、大鑼、大鼓。
西皮:男女分腔,均用小二調,男腔上句落“2”,下句落“1”,女腔上句落“1”,下句落“5”。
撥子:又稱老撥子、高撥子,與京劇曲調相仿。小筒胡琴伴奏(也用板胡伴奏),男女同腔,曲調高亢、悲愴、板式有倒板、正板、散板。
吹腔:一板一眼,以笛子為主要伴奏樂器,為小生專用。
浙調:原為曲牌,後向板式體發展,以笛子為主要伴奏樂器,板式有正板、倒板、疊板、搖板等,為小旦專用曲調。
南北詞:又稱文南詞,為南詞和北詞的合稱。南詞分四韻和八韻兩種,女唱四韻,男唱八韻,北詞有搖板、垛板等。
宜黃腔的演唱特點是:旦行用小嗓,小生真假嗓結合,其它行當用大嗓。演唱時講究吐字清晰,音隨字走。傳統唱腔中,襯字運用很多,幾乎每句均有。一個腔中常有倚音、波音和下滑音等潤腔手法。語言用的是中州韻,只有丑角多用宜黃方言。
器樂曲牌
器樂樂隊
宜黃戲傳統樂隊為8人,其中文場、武場各4人。文場俗稱“十一根弦”,(即小筒胡琴二根弦、二胡2根弦、三弦3根弦、月琴4根弦),二凡、西皮以小筒胡琴為主奏,簡稱主胡,其聲音高而長,二凡定弦為“5~2”,凡字定弦為“1~5”,西皮定弦為“6~3”。南北詞以高胡為主奏,定弦為“4~”,高撥子以小筒胡琴為主奏,定弦為“1~5”。操小筒胡琴者為“主胡”,兼操大、小嗩吶和笛子及高胡。操二胡者稱“配胡”,兼操大嗩吶及戰時小堂鼓。武場4人中一人操板鼓、板、堂鼓等,稱司鼓,一人操大面鑼,一人操大鈸,一人操小鑼。20世紀50年代末,主胡和配胡改用京胡和京二胡,但演奏風格與京劇略有不同,講究溫和、優美、圓潤,樂隊建制增加了楊琴。器樂曲牌
宜黃戲的器樂曲牌有嗩吶曲牌、絲竹曲牌和鑼鼓經三類。
嗩吶曲牌。以嗩吶演奏為主,兼以大鑼、大鼓等打擊樂相助,曲調氣氛熱烈、喧騰,常用於劇中較隆重的場面。
絲竹曲牌。以笛子為弦樂器演奏為主,結構短小,可任意反覆演奏。曲調根據需要可長可短,可斷可繼,可快可慢,以配合劇情及人物的身段表演,能充分表現人物的內心活動和各種情感。
以上兩種曲牌總數約有40多支,這些曲牌結構大小不一,用處各異。吹打曲牌有些是從崑曲中吸收而來的,原都有唱詞,現只留其曲調,不留其詞,僅《點絳唇》一曲有時仍保留唱詞。
鑼鼓經。宜黃戲原有鑼鼓經80多個,現只保留20多個,分戲前鬧台鑼鼓,唱腔鑼鼓和身段鑼鼓三種。二十世紀五十年代後,宜黃戲原有鑼鼓經逐漸淘汰,較多地是使用京劇打擊樂器和鑼鼓經。
服裝道具
服裝
宜黃戲的班莊將演出服裝分為兩大類:即大衣箱、二衣箱。大衣箱均是蟒袍、開氅、官衣、大靠、繡花被、褶子等絲綢衣服。其穿著對象分為:蟒——帝王將相服。有紅、綠、黃、白、黑五色(男女)蟒。文官多穿團龍蟒,武將帥“扎靠”外加蟒謂之“被蟒”,女蟒無下擺,加雲肩。男、女蟒皆圍玉帶。
開氅——分為紅、綠、白、黃、黑等色。為相爺、宰相,武 官員的便服,但山大王、土豪、惡霸亦可穿。
官衣——分為紅、紫、蘭、黑色等。紅、紫、蘭官衣胸前和背心各貼一方形繡品,一般為五品以下官員所穿。黑色無繡品的稱為“素官”,為驛丞、門官所穿。
被——是皇帝、文官、員外、土紳的常服。有黃、蘭、紅、綠、白、青等(男女亦同)。
褶子——分花、素兩種,花褶子有紅、黑、蘭、湖色、古銅色、紫花色等,素褶子為白色。(文武、老少皆用)。
靠——有軟硬之分。均為武將所穿,硬靠需背三角形靠旗四面,軟靠不背靠旗。在腰間、胸前戴佩彩球,女靠胸前佩戴護心鏡。
二衣箱——均是下人、百姓服裝、素衣等。其穿著對象分:
素褶子——落魄書生所穿。
腰裙——旦角多用,老者,生角生病時用。
披肩(宮衣)——分紅、黃兩種,皇宮太監所用。
此外還有:花褲襖、腰帶、酒保衣、茶衣、宮裝、裙(腰裙、戰裙、花旦裙)、道姑衣、道姑馬甲、尼姑衣、道衣、道袍、和尚衣、袈裟、罪衣、罪裙、孝衣、福貴衣(花子衣)、絲絛、古裝女衣、箭衣、馬甲、斗篷、風帽、龍套衣、彎帶、扣帶、老衣、馬卦等。
戲鞋。宜黃戲古裝戲鞋分厚、薄兩種。厚底靴、朝方靴為官人富豪所用。虎頭靴為番邦武將所用。快靴、猴薄靴為軍士、俠客所用。雲靴為神仙、書生、員外所用。繡花彩鞋為旦角所用。白襪子為丑角、和尚、道士、酒保所用。
頭盔。分冠、帽、巾、盔等四類。
冠——有平頂冠、九龍冠、紫金冠、鳳冠、相貂等。
帽——有皇帽、候帽、汾陽帽、紗帽、氈帽、圓氈帽、韃子帽、羅帽、太監帽、皂隸帽、草帽圈、風帽、附馬圈翅、達帽、兀常帽、一把抓帽等。
巾-——有相巾、扎巾(軟、硬)、小生巾、武生巾、高皇巾、斛元巾、荷葉巾、棒槌巾、員外巾、鴨尾巾、報子巾、一字巾等。
盔——有帥盔、罐子盔、夫子盔、倒纓盔、中軍盔、金踏蹬、銀踏蹬、豹子盔等百餘種。
宜黃戲劇表演對服裝、頭盔、穿戴有嚴格的要求,所謂“寧穿破、別穿錯”、指的是演員在台上表演要根據扮演的角色而穿服裝、戴頭盔、用道具、不得亂穿亂用、否則演出就不倫不類。
道具
道具就是舞台上擺設的和角色手上用的東西。道具分為3類:
大道具——桌、椅、板凳、茶几、箱櫃等。
小道具——在大道具上的東西,如燈台、梳妝檯、銅境、文房四寶、大印、令旗、令箭、酒壺、酒杯、書畫玩具等。
隨身道具——如槍、劍、鞭、錘、公文袋、行李包袱、馬鞭、摺扇、茶盤等。宜黃戲傳統古裝戲中使用道具,大都是用輕質材料製作的仿製品,它即便於搬運、布置,又適合節奏化、程式化、虛擬化的變化整體表演動作,同時還能喚起觀眾的豐富生活聯想
臉譜
宜黃戲臉譜與京劇臉譜不同。京劇臉譜色彩鮮艷,五彩繽紛,形成了一套完整的化妝譜式。而宜黃戲臉譜比較簡單明快,只用黑、紅、白3種對比強烈的顏色。現保存下來的臉譜有:包拯、李逵、趙匡胤、張飛、潘洪、項羽、尉遲恭、吳起、吳漢、馬武、鄭恩、姚剛、姜維、馬旺、司馬師、孫權、焦贊、孟良、小丑臉、小白臉、老臉、和尚臉等20多個。
表演特點
角色
分生、旦、淨行。生行有正生、老生、小生。旦行有正旦、夫旦(老旦)、小旦、二旦。正旦稱托馱梁旦、飯甑匝、謂其重要。二旦為半個小生。淨行有大花、二花、三花、四花等。
唱法
老生、老旦用本嗓,小旦用小嗓,小生大小嗓結合,有時尾聲翻高八度唱。各行當演唱風格較平直、純樸、拖腔少。演唱時多以字就腔,傳統唱法夾有呀、哪、呃、啊等襯字。
念白
早期為當地語言,有所謂“江湖十八韻”之說。後學中州韻,但土語方言夾雜其中,因人而異,建國後用中州韻,並試用“宜黃官話”既國語字音,宜黃話調值,醜行多用方言。
表演
開台、開演有“跳和合”、“跳加官”等儺舞。武將起霸“手撐天”,並根據人物的不同身份作龍、虎、鷹的手勢。淨行語氣、動作表演粗獷、誇張。演《四國齊》中點馬、騎兵、不執馬鞭,而是身扎馬燈、並隨鑼鼓擊出的馬蹄聲而作種種跑馬身段動作。齊景公由二花扮演,醜女鍾離春俊扮,但臉上一邊畫銅錢,一邊畫桑葉、《青石嶺》中孟狄飾演者能變臉,變四個獠牙。演員平時練功嚴格。練台步要求“腋下夾蛋,頸旁備針”。
起伏發展
新中國成立後,在“百花齊放”、“推陳出新”文藝方針的指引下,宜黃戲得到了新生。1956年秋,在省文化界、戲劇界的支持下,成立了宜黃戲整理委員會。同年10月下旬,以原宜黃地方劇社臨時演出隊為基礎,建宜黃戲劇團。當年招收第一批學員31名,聘請李宗保、李任仂、何九龍、鄧愛莉等老藝人執教。
1957年1月,正式成立江西省宜黃戲劇團,屬全省最早成立的縣級國營專業戲劇團。是年7月,宜黃戲劇團赴省匯報演出,獲省文化局獎狀、獎金。省文化局長石凌鶴、省贛劇院副院長流沙在《江西日報》發表《一朵古老的名花——宜黃戲》一文;同時登載了宜黃戲劇團匯報演出的訊息及劇照。
1958年2月,宜黃戲劇團招收第二批學員20名,是年5月參加全省第一屆戲曲會演。宜黃戲劇團創作的現代戲《第一爐鋼》及改編的傳統戲《賣梨招親》分別獲劇目、演出獎。同年,省長邵式平到宜黃視察,觀看了《三娘教子》等折子戲,對宜黃戲表示讚賞。
1960年5月,宜黃戲劇團招收第三批學員12名。是年7月,參加第二屆戲曲會演暨第一屆全省青年演員會演。《齊王哭殿》獲演出獎。套用賢、吳松齡、熊碧雲獲演員獎。同年9月,省文化局安排全團赴省戲曲學校學習半年,並改編排練出整本戲《四國齊》。
1962~1964年,宜黃戲劇團先後到南昌、撫州、臨川、南城、南豐、廣昌、寧都、資溪、黎川、永豐、新乾、豐城、樟樹和福建的光澤、邵武等地演出《四國齊》和新編現代戲《焦裕祿》等節目。
1966年,“文化大革命”開始,宜黃戲劇團改名永紅劇團,全部演員“停演鬧革命”,劇團負責人、編劇和主要演員被揪斗批判,演出服裝頭飾被燒毀。
1968年12月,撤銷劇團,演職人員大部分下放農村,其餘調動工作。
1970年,以省歌舞團下放宜黃縣的演職員為主體,吸收原宜黃戲劇團的部分演員參加,組成宜黃文工團,主要排練“樣板式”及現代歌舞節目,期間,創作排演了大型宜黃戲《山城春曉》,在全縣各地巡迴演出。
1978年3月,恢復宜黃戲劇團。4月,省文藝學校派出7名教師到宜黃舉辦“宜黃戲演員訓練班”,傳授戲曲表演技藝和排練《罷宴》,《檔馬》、《孟良搬兵》、《陳姑趕船》、《斷橋》等折子戲。5月,在縣城召開了訓練班結業暨宜黃戲劇團恢復慶祝大會。《江西日報》、《光明日報》先後登發訊息。隨後,陸續調回一批老演員,排演《十五貫》、《梁山伯與祝英台》等古裝戲,先後赴鄰縣和蓮塘、鷹潭等地演出。
1979年,唐冬蘭、鄒小平在地區慶祝建國三十周年調演中獲演出獎。年底,劇團改編《八仙飄海》赴鄰縣和南昌、瑞金、福建等地演出。省人民廣播電台全劇錄音播放,福建前線廣播電台轉播。
1980年10月,參加江西省部分古老劇種匯報演出,演出《哭殿點馬》、《孫氏祭江》、《思春》等折子戲,省電台、福建前線廣播電台錄音播放。是年12月,江西省文藝學校開設宜黃戲班,招收學員15名,學員附在宜黃戲劇團學習。
1981年1月,宜黃戲劇團招收學徒10名,同年8月又招收學員10名。是年,宜黃戲劇團青年演員在全省會演演出《孟良搬兵》劇目,張小平、張建中獲表演獎,並錄成電視片播放。
1982年秋,宜黃戲劇團改編排演《紫釵記》中的《別釵》、《思釵》、《圓釵》三折子戲,參加文化部、中國劇協、省文化廳、省劇協舉行的紀念湯顯祖逝世366周年演出。《圓釵》一戲受到石凌鶴、王家乙、李紫貴等名家好評。
1984年,宜黃戲劇團進行機構改革,調整領導,精簡人員,大部分老演員調出,劇團由宜黃戲班25名學員為骨幹。
1985年上半年,宜黃戲班學員赴省文藝學校學習,年底,宜黃戲劇團遷到城南新建的鳳凰影劇院。
1986年,劇團創作、排練《畫蛇記》,參加省玉茗花戲劇節撫州地區調演,羅春元獲音樂設計一等獎。
1989年,撤銷宜黃戲劇團,劇團解散,人員調出。
1990年,成立宜黃縣戲劇研究室,由原宜黃戲劇團部分主要編創和老演員組成,主要工作是研究宜黃戲,組織參與並輔導業餘劇團的演出,參與《中國戲曲志•江西卷》、《中國戲曲音樂集成•江西卷》的編輯工作。
1997年,縣戲劇研究室和縣文化局組織創作、排演小型宜黃戲《老師——媽媽》,參加第二屆臨川文化藝術節,羅春元再獲音樂設計一等獎。年底,宜黃戲劇研究室撤銷。人員轉入縣文化館編制。
保護措施
1989年,宜黃戲劇團撤銷解散後,宜黃戲這一古老劇種開始逐漸處於瀕危狀況,其現狀為:1、無專業演出團體,無任何相關專職機構;2、業餘演出團社因缺乏扶持和技術指導相繼解散,全縣只剩一個尚能演出的業餘劇團;3、老藝人皆已亡故。新中國成立後培養出的青年演員也已高齡退休,其他專業演職人員均改行流散,職變藝退,後繼無人;劇本面臨失傳,相關歷史和音樂資料等檔案流失不全。2005年,國家啟動了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項目,宜黃戲作為歷史悠久、自成系統、獨具特色的古老大劇種,被列為江西省首批19個推薦項目之一,並得到縣政府和有關部門的重視。為了拯救、保護、傳承這一古老劇種,宜黃縣政府於當年制定了宜黃戲五年保護計畫,其主要內容是:
(一)對宜黃戲的唱腔、音樂、劇本等進行全面的普查、歸類、整理、建檔、保存;
(二)深入開展理論研究工作,編輯出版宜黃戲劇本彙編,音樂研究專著;
(三)培養新的宜黃戲傳人,組建、扶持宜黃戲班社,使宜黃戲能得以有效傳承和保留;
(四)建設宜黃文化藝術中心,添置演出設施和服裝道具。
宜黃戲在縣委和縣政府的重視下,被正式列為首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又迎來了新的發展機遇。
中國戲曲3
戲劇是一門綜合藝術,是時間藝術和空間藝術的綜合。說是空間藝術,是因為戲劇要在一定的空間來表現,要有造型,而它在表現上又需要一個發展過程,因而它又是時間藝術。中國戲劇是以唱、念、做、打的綜合表演為中心的戲劇形式,它有豐富的藝術表現手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