劇種簡史
所謂採茶戲,是流行於江西、湖北、湖南、安徽、福建、廣東、廣西等省區的一種傳統戲曲類別。在各省,每每還以流行的地區不同,而冠以各地的地名來加以區別。如廣東的“粵北採茶戲”,湖北的“陽新採茶戲”、“黃梅採茶戲”、“蘄春採茶戲”等等。這種戲,尤以江西較為普遍,劇種也多。如江西採茶戲的劇種,即有“萍鄉採茶戲”、“贛南採茶戲”、“撫州採茶戲”、“南昌採茶戲”、“高安採茶戲”、“武寧採茶戲”、“贛東採茶戲”、“吉安採茶戲”、“景德鎮採茶戲”和“寧都採茶戲”等。這些劇種雖然名目繁多,但它們形成的時間,大都在清代中期至清代末年的這一階段。起源
江西採茶戲,主要發源於贛南安遠,信豐一帶,採茶戲與盛產茶葉有關。明朝,贛南、贛東、贛北茶區每逢穀雨季節,勞動婦女上山,一邊採茶一邊唱山歌以鼓舞勞動熱情,這種在茶區流傳的山歌,被人稱為“採茶歌”。由民間採茶歌和採茶燈演唱發展而來,繼而成為一種有人物和故事情節的民間小戲,由於它一般只有二旦一醜,或生、旦、丑三人的表演,故又名“三角班”。贛南採茶戲形成後,即分幾路向外發展,與當地方言和曲調融合,形成贛東、西、南、北、中五大流派,每個流派中又有不同的本地腔。江西採茶戲總的特點是:表演歡快,詼諧風趣,載歌載舞,喜劇性強,富有濃郁的鄉土氣息,頗受民眾喜愛。
從唱採茶歌發展為採茶戲有幾個階段。採茶歌最早只唱小調,每句僅有四句唱詞,如“春日採茶春日長,白白茶花滿路旁;大姊回家報二姊,頭茶不比晚茶香。”這種小曲生動活潑,委婉動聽。採茶歌再經發展,便由採茶小曲組成了“採茶歌聯唱”,名曰“十二月採茶歌”。如“正月採茶是新年,姐妹雙雙進茶園,佃了茶園十二畝。當面寫書兩交錢。二月採茶……。”後來,“十二月採茶歌”又與民間舞蹈相結合,進入元宵燈彩行列,成為“採茶燈”,“採茶燈”主要唱調是[茶黃調]、[摘茶歌]、[看茶調]、[報茶名]等。它由姣童扮成採茶女,每隊八人或十二人,另有少長者二人為隊首,手持花籃,邊唱邊舞,歌唱"十二月採茶"。這種"採茶燈"形式簡單,純屬集體表演的歌舞,但是它已向採茶戲邁了一步。明朝,盛產名茶的贛南安遠縣九龍山茶區,茶農為了接待粵商茶客,常用採茶燈的形式即興演出以採茶為內容的節目。即從“採茶燈”中八個(或十二個)採茶女中分出二人,為旦角大姐、二姐,再留一個隊首作丑角,正好是二旦一醜的"三角班"。姐妹二人表演上山採茶,手持茶籃,邊唱邊舞,唱著“十二月採茶歌”(每人輪唱六個月);扮丑角的手持紙扇在中間穿插打趣。這就是原始節目《姐妹摘茶》。再後增加了開茶山、炒茶、送哥賣茶、盤茶等細節,丑角扮成乾哥賣茶,便更名為《送哥賣茶》。這種採茶燈(又名“茶籃燈”)的演出已是採茶戲的雛型了。贛南的“茶籃燈”不斷增加新的內容,又湧現了表演其他勞動生活的、由二旦一醜或一旦一醜扮演的小戲,如《秧麥》、《挖筍》、《補皮鞋》、《撿田螺》、《賣花線》、《磨豆腐》等等,因用採茶調演唱,一唱眾和,尚無管弦伴奏,便統名為“採茶戲”。採茶戲因是從民間歌舞、燈彩發展形成的地方戲曲,演出劇目又多反映勞動人民的生活,其音樂唱腔又多民歌風味,故深受人民民眾喜愛。傳承意義
如果沒有採茶和其他茶事勞動,也就不會有採茶的歌和舞;如果沒有採茶歌、採茶舞,也就不會有廣泛流行於我國南方許多省區的採茶戲。所以,採茶戲不僅與茶有關,而且是茶葉文化在戲曲領域派生或戲曲文化吸收茶葉文化形成的一種燦爛文化。
採茶戲的形成,不只脫穎於採茶歌和採茶舞,還和花燈戲、花鼓戲的風格十分相近,與之有互動影響的關係。花燈戲是流行於雲南、廣西、貴州、四川、湖北、江西等省區的花燈戲類別的統稱;以雲南花燈戲的劇種為最多。其產生的時間,較採茶戲和花鼓戲稍遲,大多形成於清代末葉。花鼓戲以湖北、湖南二省的劇種為最多,其形成時間和採茶戲大致相差不多。這兩種戲曲,也是起源於民歌小調和民間舞蹈。因為採茶戲、花燈戲、花鼓戲的來源、形成和發展時間、風格等等都比較接近,所以在這三者之間,自然也就存在相互吸收、相互營養的交叉關係。
茶對戲曲的影響,不僅直接產生了採茶戲這種戲曲,更為重要的,也可以說是對所有戲曲都有影響的,是劇作家、演員、觀眾都喜好飲茶;是茶葉文化浸染在人們生活的各個方面,以至戲劇也須臾不能離開茶葉。如明代我國劇本創作中有一個藝術流派,叫“玉茗堂派”(也稱臨川派),即是因大劇作家湯顯祖嗜茶,將其臨川的住處命名為“玉茗堂”而引起的。湯顯祖的劇作,注重抒寫人物情感,講究辭藻,其所作《玉茗堂四夢》刊印後,對當時和後世的戲劇創作,有著不可估量的影響。在這點上,茶使湯顯祖在我國戲劇史上所起的作用,當不會限於流派的一個名字上。
又如過去不僅彈唱、相聲、大鼓、評話等等曲藝大多在茶館演出,就是各種戲劇演出的劇場,又都兼營賣茶或最初也在茶館。所以,在明、清時,凡是營業性的戲劇演出場所,一般統稱之為“茶園”或“茶樓”。因為這樣,戲曲演員演出的收入,早先是由茶館支付的。換句話說,早期的戲院或劇場,其收入是以賣茶為主;只收茶錢,不賣戲票,演戲是為娛樂茶客和吸引茶客服務的。如上一個世紀末年北京最有名的“查家茶樓”、“廣和茶樓”以及上海的“丹桂茶園”、“天仙茶園”等等,就均是演出場所。這類茶園或茶樓,一般在一壁牆的中間建一台,台前平地稱之為“池”,三面環以樓廊作觀眾席,設定茶桌、茶椅,供觀眾邊品茗邊觀戲。專業劇場,是辛亥革命前後才出現的,當時還特地名之為“新式劇潮或“戲園”、“戲館”。這“園”字和“館”字,就出自茶園和茶館。所以,有人也形象地稱:“戲曲是我國用茶汁澆灌起來的一門藝術。”另外,茶葉的生產、貿易和消費,既然已成為社會生產、社會文化和社會生活的一個重要方面,自然,也就不可能不被戲劇所吸收和反映。所以,古今中外的許多名戲、名劇,不但都有茶事的內容、場景,有的甚至全劇即以茶事為背景和題材。如我國傳統劇目《西園記》的開場詞中,即有“買到蘭陵美酒,烹來陽羨新茶”,把觀眾一下引到特定的鄉土風情之中。
戲曲類別
閩西、閩北採茶戲
採茶戲,是流行於閩西龍巖、寧化、清流、長汀、連城和閩北光澤、政和、將樂一帶的戲曲劇種。據老藝人傳說,採茶戲源於江西贛南的九龍山。明末清初,九龍山流行茶歌、燈舞和花鼓,茶農們每逢迎神賽會或歡慶豐收,載歌載舞,通宵達旦。以後,在茶歌、燈舞和花鼓的基礎上,吸收東河腔和徽劇的表演藝術,逐漸形成一種小戲。初期戲曲內容多表現民間生活,一般只有三五個角色。清末以後採茶戲發展迅速,戲班遍布各地。
龍巖、寧化、清流、長汀一帶,地處閩西山區,界鄰贛南,人民生活習俗及語言比較接近,所以採茶戲很快就流傳進來,糅合當地民間小戲,成為人民民眾喜聞樂見的戲曲劇種。據載,清康熙、乾隆年間(1662~1795年),寧化山區每逢冬春農閒,城鄉民眾必裝飾各種燈采,演唱茶歌小調,號稱“五飾戲”、“踩擦戲”;這時,贛南一帶的採茶戲也多來演出,以致出現“酣歌浹月,合邑如狂”的現象。據清康熙年間(1662~1722年)李世熊纂《寧化縣誌》卷一記載:“迎神之會有五飾燈戲,煎沸晝夜。”到清末民國初,採茶戲不僅在寧化盛行,而且流傳到清流、長汀、連城等地。到20世紀30年代,採茶戲的班社如雨後春筍,遍布城鄉。當時,閩、贛採茶戲班,經常交流演出,有江西師傅來閩西教戲,寧化一帶藝人也有不少到贛南搭班演出。老藝人溫子標是寧化縣滑石溫坊人,曾在贛南採茶戲班當演員。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才回家教戲。
1952年,寧化縣城關中山鄉首先組織業餘採茶戲劇團。1956年,又創辦溫坊採茶劇園。1957年12月,福建省文化局編印《福建戲曲傳統劇目清單》,列有採茶戲劇目44個,其中有《落馬橋》、《割肉計》、《湖都江》、《車公傳》等。1987年,全縣共有業餘採茶戲劇團13個。
據清康熙《龍巖縣誌》記載,龍巖採茶戲當地又稱“茶燈戲”,由茶婆2人,武小生和小丑各1人,茶姑8人組成。女角由男人扮演,以歌舞演唱小戲為主,因其在鄉村演出時,擺出“天下太平”、“五穀豐登”字樣隊形,故被視為吉祥戲,流傳到永定、漳平、長汀等地。閩北光澤縣的採茶戲,又稱“茶燈戲”,源於北鄉。清乾隆年間(1736~1795年)在縣內廣為流傳,以採茶調為主,茶姑為主角,手提採茶籃,頭戴花包巾,腰系圍裙,表演採茶動作。為了便於晚上演出,經藝人加工,改制點燈茶籃。
永定縣的採茶戲,據清道光十年(1830年)《永定縣誌》卷十六“風俗志”記載,系由廣東省嘉應、大浦等鄰縣傳入。“男扮女妝,三五成群,唱土腔和胡弦,流於鄉村街市,就地明燈,徹夜奏技。”因被視為“淫褻”而常遭驅逐,戲班只好“遠避”。
政和縣的採茶戲,清中葉從江西傳入,主要流行於東平、蘇地等鄉。每年正月是其主要活動時期,曲調不多,屬於高腔系統,演唱用“土官話”。1979年,蘇地茶燈戲《衲鞋底》等3個劇目,參加建陽地區首屆“武夷之春”會演,受到好評。
將樂縣的採茶戲,又稱“花燈戲”、“跳花燈”。清道光年間(1821~1850年),由長汀縣花燈戲藝人傳入,一時風靡各地。初期為一旦、一醜對歌對舞,後不斷發展,多時演員有七八個。1982年,曾排演《楊八姐遊春》參加三明地區文藝會演,獲演出獎。
採茶戲是從民間歌舞發展起來的劇種,劇目多反映民眾生活,有著濃厚的地方色彩和人情味。內容以反映男女愛情、悲歡離合、倫理道德和善惡報應的故事為多,語言生動樸實,用寧化方言演唱,唱詞通俗易懂,傳統劇目有100多種,本戲有《趙玉林》、《青龍山》、《三家福》、《割肉記》、《賣花記》、《九龍杯》、《車公傳》、《才郎搭店》、《胡家傳》等;小戲有《十買十帶》、《雙福船》、《補缸》、《王氏勸夫》、《看相》、《賣雜貨》、《化齋》、《牡丹對藥》等。
採茶戲的表演保持茶歌、燈舞和花鼓載歌載舞的特點,清新明快,活潑優美。採茶戲的角色開始時較簡單,多為一生一旦或一醜一旦的對子戲表演,以後逐漸增加,除小生、小旦、小丑外,還有老生、老旦、花旦、彩旦、大花等,號稱“八角頭”。每個角色都有一定的表演動作和基本功。旦角的基本步法是碎步,但有快慢粗細之分;小生、小丑的步法有高步和矮步,基本功除了矮步、扇子、手帕外,還有耍花傘、耍板凳、耍棍子、耍花鼓等功夫。表演動作虛擬誇張,形象風趣,往往利用花帕、彩傘作道具,通過男女角色的對舞說唱,表現出優美的身段和動作。
採茶戲的音樂以茶歌、小調為主,男女同曲異腔,演唱用當地“土官話”。曲調有幾十種,每個劇目用一二個曲調,往往以戲名為曲調名。如[才郎搭店]、[才郎別店]、[牡丹對藥]、[十買十帶]、[王氏勸夫]等。由於節奏的快慢而分成許多不同板式,如[緊板]、[緩板]、[導板]、[散板]、[訴板]、[哭板]、[平板]等。為了表達人物感情的需要,往往根據原來板式進行改編,創作成新的曲調,或是把好幾個曲調連起來,以表現人物感情的複雜變化。採茶戲的樂器一般較簡單,伴奏樂器有胡琴、二胡、三弦、笛子、嗩吶等;打擊樂器有鼓、板、大鑼、小鑼、大鈸、小鈸等。
贛南客家
贛南採茶戲發源於江西安遠縣九龍山一帶,約有三百多年的歷史。它是以“九龍茶燈”為基礎,吸收贛南其它民間藝術,逐步形成的。流行地區主要是贛南、粵北、閩西,也曾傳播到廣西桂南一帶。是江西採茶戲中最有代表性的一種江西省戲曲理論家,戲曲史學家流沙河曾說“贛南是採茶戲的老家”,贛南客家採茶戲就是贛南土生土長的採茶戲。採茶歌是產生採茶戲的胚胎,採茶歌在贛南山區尤為盛行,其演唱形式比較簡單,先是一人乾唱,無伴奏,後來發展成為以竹擊節,一唱眾和的“十二月採茶歌”的聯唱形式,便是將採茶歌引入庭院戶室演唱的開始。明萬曆年間已有民間進入豪紳官吏府第演唱(見石城縣崖嶺熊氏六修宗譜《熊體甫先生傳》)。明中葉以後,“十二月採茶歌”聯唱在贛南民間燈彩及其他藝術形式的影響下,進一步發展成有紙紮茶籃,扇子,手帕等道具,邊唱邊舞的採茶燈,又叫“茶籃燈”(見明末諸生屈大均的《廣東新語》和清康熙年間吳震方的《嶺南雜記》)。
明中葉以後,贛粵兩省的採茶燈交往頻繁,在相互交流中,贛南採茶又得到新的發展,由原來的十二個採茶女,兩個男隊首的採茶燈改為二女一男,即大姐,二姐和茶童。並將原來一唱眾和的“十二月採茶歌”改為姐妹對唱形式,表現手持茶籃上山採茶,邊歌邊舞的歡樂情緒,而茶童既手搖紙扇,插科打諢,調節氣氛。以此形成了贛南客家採茶戲的第一個原始傳統劇目《姐妹摘茶》。後來又在由採茶燈的基礎上創造出了用一條板凳仿作龍燈戲耍的小戲《板凳龍》,由二旦一醜耍龍燈,二旦為大姐,二姐,醜稱作三郎子。這兩個戲被稱為最早最古老的採茶戲。
贛南客家採茶戲的流傳:贛州地區戲曲志載:“採茶戲在贛南老家誕生後,除在江西省廣為流傳外,還分數支先後向閩、粵、湘、桂等省流動。其路線為:1、自贛南傳入閩西後分為2支:一支沿武夷山流傳導贛東,贛中和贛北,甚而過長江,傳入湖北黃梅;另一支流行到漳州一帶,並傳到台灣,成為歌仔戲形成的基本因數。”2、自貢水流域進贛江中下游的萬安,遂川一帶,然後沿羅霄山脈向贛西及湘中流動。3經粵東粵北傳入湘南及桂南。
贛南採茶戲的“三子”也在台灣引起了人們濃厚的興趣。“三子”中的“步子”即矮子步。生活在大山中的客家人,出門就要彎腰屈膝地爬山,由此而創造的矮子步成了天下獨一無二的採茶戲的舞蹈基本步。“三子”中的“袖子”是表演服裝中單單只有一個的左袖筒,這一隻袖子的上拋、下甩、纏腰、屈膝的諸多動作,又成了國內藝術中的一個絕門。“三子”中還有一個“扇子”,曾慶池風趣地說:“扇子是採茶戲的固定道具,如果表演時沒了扇子就會像人吃飯時沒有筷子一樣不可或缺。多達幾十種的扇子動作,以極強的表現成就了贛南採茶戲的又一絕技。”
贛南採茶戲的《姐妹摘茶》流傳到武寧,景德鎮和湖北黃梅等地區叫《姑嫂摘茶》或《和尚鋤茶》;傳至廣西合浦後叫《送哥賣茶》。《板凳龍》傳至贛東,贛中後叫《三姐妹觀燈》或《三矮子觀燈》;而傳至廣西雲南仍叫《板凳龍》。還有諸如《補皮鞋》,《補瓷碗》,《撿菌子》,《拾田螺》,《挖筍》,《賣花錢》,《賣小菜》,《賣紙花》,《瞎子裁衣》,《瞎子鬧店》,《磨銅鏡》,《當棉褲》,《大勸夫》,《小勸夫》,《四姐反情》,《賣雜貨》等劇流至各地後與當地風情民俗結合演化,有的成了當地自己的傳統劇目。
粵北採茶戲
(一)歷史之幕。粵北採茶戲舊稱唱花燈、唱花鼓、採茶戲、大茶或三腳班。是源於廣東北部山區節慶燈彩歌舞的地方民間小戲。以韶關市為中心,主要流行在粵北的南雄、始興、曲江區、仁化、樂昌、乳源、翁源、新豐、連平、和平、龍川、河源、梅縣區、五華、興寧、大埔、佛岡、清遠、英德、連縣、連南連山等區縣。原有南雄燈子、韶南大茶、連陽調子等三種流派,1950年後逐漸交融匯合,1959年統一稱為粵北採茶戲。粵北採茶戲形成和發展的歷史亦有兩百多年。據清乾隆年間李調元(南越筆記)載:“粵俗歲之正元,飾兒童為采女,為隊十二人,人持籃,籃中燃一寶燈,罩以絳紗,以縆為大圈緣之,踏歌,歌十二月採茶。”清朝乾、嘉年間,粵北和粵東北流行唱採茶,府縣誌書及文人著作多有“唱採茶歌”、“歌十二月採茶”、“採茶歌尤妙麗”等一類記述。農村藝人組織調子班、燈班、大茶班,劃地作場,由1男1女或1男2女登場表演,邊唱民間小調邊持扇子或彩巾起舞,俗稱唱花燈、唱花鼓。後來藝人運用花燈歌舞的曲調去演唱勞動生產、愛情婚姻的故事,如《裝雕》、《夫妻採茶》等,在表演上形成以扇花、矮步、吊馬為主要特徵的程式動作,這時人們稱之為“三腳班”、“採茶戲”。根據調查,清朝已有連縣的何家子弟堂調子班,南雄縣的里溪燈班,曲江縣的老樂群英、樂群英大茶班。清末民初,粵北地區的採茶戲逐漸由農村走向省內省外的市鎮演出,本省和外省的一些劇種也常來這些山區縣份演出,通過與江西、湖南一些劇種的交流,採茶戲的音樂和表演得到豐富,在原來的二小戲、三小戲的基礎上,陸續編演了《壺瓶記》、《九蓮寶燈》、《八寶山》等人物情節比較複雜的古裝戲。後來調查挖掘出這時的流行劇目有150多個,如《打柴頭割魯基》、《磨豆腐》、《雙雙配》、《賣雜貨》、《打狗勸夫》、《阿三看姐》等,還有少量的神話戲和公案戲。粵北採茶戲最興旺時有專業戲班30多個,職業藝人200多人,其中劉吉增、沈松、潘金鳳、劉榮華、鍾南石、唐任喜、謝啟池等享有聲譽。民國32年(1943年)後,由於戰亂動盪,粵北採茶戲漸趨衰落。建國後,由於黨和政府的重視,於1957年組建粵北民間藝術團,1959年改名粵北採茶劇團。與此同時,曲江、翁源、南雄、連縣等縣也建立專業採茶劇團。這些採茶劇團收集整理粵北採茶戲的傳統藝術,共得傳統劇目200多個,音樂曲調200多首,同時舉辦演員培訓班進行傳統藝術的研究革新工作。50、60年代,粵北採茶戲的演出劇目相當豐富,其中一部分是經過整理改編、具有劇種特色的傳統劇目,如《補皮鞋》、《裝畫眉》、《王三打鳥》、《哨妹子》、《釣蛤》、《借親配》等;另一部分是為了擴展劇種的藝術表現力而移植改編的劇目,如《牛郎織女》、《劉三姐》、《紅葉題詩》等;還有一部分是反映現實生活的現代戲,如《劉介梅》、《瑪瑙山》、《血榜恨》等。通過多方面的藝術實踐,對傳統藝術進行了認真的繼承革新,廣泛借鑑其他戲曲劇種和話劇的長處,粵北採茶戲藝術獲得了全面的提高。羅發斌、何瑤珠、何勝祥、謝福生等,成為這個時期深受觀眾歡迎的演員。1966年,粵北採茶戲因為“文化大革命”而停止演出活動,直到1976年之後,才開展正常的演出、研究和創新活動。20世紀80年代後,通過創作、改編、整理而演出的一批劇目,如《女兒上大學》、《稱心花》、《阿三戲公爺》、《人生路》、《青峰山傳奇》等,既受到廣大觀眾的歡迎,又在廣東省的多項評獎中屢屢獲獎。舞台上也湧現出吳燕城、陳聯鳳、藍興朗等一批優秀中青年演員。粵北採茶戲約在清乾隆年間,由南康、信豐和龍南等地傳入南雄,音樂唱腔由贛南採茶燈及南雄民間音樂組成,初期戲中角色較少,生、旦、丑三行當任演員,配上胡琴一把,鑼鼓一面,五人組成,便可表演。採茶戲在表演藝術上運用打扇花,即男、女的右手均拿彩綢扇,作為道具,運用扇子高、低、左、右、前、後、正、反等不同位置來表演動作。舞台表演運用矮步步法。矮步是根據勞動民眾在勞動中的上山、下山及摘茶動作(民眾戲稱是“蝦公背”、“老蟹步”)演變運用於舞台表演。在老藝人中,流傳著“相公背傘”、“懶人擔扇”、“烏鴉下翼”、“烏雲蓋月”、美人照鏡”“鳳凰裝美”、“獅子滾球”、“烏鴉戲水”等傳統動作。唱腔穿插三字腔:“哎咳喲”、“哪呵咳”、“衣嘟(呀嘟)餵”、“衣(呀衣)子喲”、“哩”等,一般出現在樂句或唱腔的結尾處,並帶有下滑音,表演以地方語言為主。民國時期,南雄採茶戲因夾雜一些淫穢的節目和動作,被稱為“淫戲”,縣城只許在“萬里一清”牌坊前一小空坪演出,以後逐步允許在上武廟(今八一國小)演出。農村祠堂及圩場戲台一般不允許演出,常在曬穀場演出。演出單位大多來自贛南各縣演劇隊,戲班人員全部由男性組成。
新中國成立初期,鄉鎮業餘劇團演出的採茶戲有《睄妹子》、《釣魚》、《雙雙配》、《補皮鞋》、《補瓷缸》等傳統劇目。1957年。城關鎮宣傳隊《睄妹子》參加省業餘文藝會演獲優秀獎。1955年元旦,南雄舉行第一次民間藝術大匯演。1958年7月1日,南雄採茶劇團成立,先後整理、移植、創作上演《賽龍舟》、《打鳥》、《補皮鞋》、《白蛇傳》、《梁山伯與祝英台》、《山鄉風雲》、《社長的女兒》、《一心向社》、《霓虹燈下的哨兵》、《春嫂》、《稱心花》、《田老漢賣牛》、《越看越愛看》、《婚禮驚變》、《媒婆嫁女》、《風雨珠璣情》、《拉靠山》等200多個古代現代劇目。《越看越愛看》(作者:華運傑,中級編導:劉衛東,導演:衷玉華,助理館員)1981年參加省文藝專業會演,獲創作、演出二等獎。《追車記》(執導朱淑貞)1999年獲廣東省第三屆民眾戲劇花會金獎。2001年又獲全國第十一屆”群星獎“金獎,並選送進北京展演。《拉靠山》2002年12月參加廣東省第四屆民眾戲劇花會調演獲銀獎和組織獎。廖躍梅獲優秀演員獎,李光利獲作品銀獎。
高安採茶戲
古稱“江右上縣”的高安,有著深厚的文化積澱,而高安採茶戲則是這塊古老土地上勤勞智慧的人民孕育出的一壇老酒,噴發著醉人的醇香。高安的農民或在蠶桑耕種之中,或在收穫喜慶之際,有感而發,信口引吭,一人呼,眾者和,管弦助興,鐃鈸取鬧,儺面雉首,相聚而樂,於是,一個古老的劇種便在農民們不經意的嬉鬧中誕生了。
縱覽高安採茶戲形成發展的畫卷,最引人注目讓人激動的還是建國以來的那部分,經過數百年的演繹發展,高安採茶戲形成了語言通俗質樸、唱腔淳婉清越、表演風格亦莊亦諧的藝術特色。曾被斥為“有乖禮俗”的野樂已登上藝術大雅之堂,成為在全國頗有影響的江西四大地方劇種之一。至今,贛中、贛西等地多個縣市劇團演出劇種均為高安採茶戲。
高安採茶劇團貫徹“二為”方向和“雙百”方針,以強盛的生命力創造了一個個輝煌。劇團曾於1959年在廬山黨的八屆八中全會上為毛澤東、周恩來、劉少奇、朱德、鄧小平等中央領導獻演《四九看妹》。當年10月經中共宜春地委決定,一次從高安地方劇團調去15名演員,成立宜春專區地方劇團。進入60年代中期,高安採茶戲再度進京,地采、高採在中南海懷仁堂為中央領導聯袂演出《小保管上任》,引起轟動。隨即此劇在全國贏得一片喝彩,由上海天馬電影製片廠拍攝成舞台藝術片公映。高安採茶戲進入改革開放時期,既注重弘揚時代主鏇律,又保留了優秀的傳統文化底蘊,充分展現了贛中文化的濃郁風情。地采、高采致力於對戲劇內涵的開掘和表現手法的創新,編、導、演、音、舞美等各方面均進入成熟階段。1979年地采《孫成打酒》劇組進京參加建國三十周年獻禮演出,榮獲一等獎。爾後,《郎當索》、《樟樹坳風情》、《只要你過得比我好》、《斷雞》等劇目在歷屆江西省玉茗花戲劇節均奪得一等獎;《一家人》、《鄉潮》、《寒儒求監》也獲得較好成績。《寒儒求監》、《斷雞》還獲得華東“田漢戲劇獎”二、三等獎。1991年,高安採茶劇團又奉調進京參加首屆“中國民族文化博覽會”,榮獲“稀有劇種演出特別獎”。不久,由高安採茶劇團與江西電視台聯合攝製的《孫成打酒》榮獲第八屆全國戲曲電視劇評比二等獎、全國第十四屆“飛天獎”短篇戲曲電視劇二等獎(一等獎空缺)。中央電視台、江西電視台緊接著又將高安採茶劇團的《南瓜記》、《斷雞》、《四九看妹》、《游湖》搬上螢屏,拍成舞台藝術片與專題片向全國播放。特別值得一提的是,1995年,宜春地區採茶劇團創作演出的大型高安採茶戲《木鄉長》一舉奪得第四屆江西省玉茗花戲劇節劇目一等獎及編、導、演一等獎,緊接著又榮獲“全國戲曲現代戲交流演出”優秀演出獎、中宣部“五個一工程獎”、文化部“文華新劇目獎”和編、導、演單項“文華獎”,劇本獲“曹禺戲劇文學獎”,並參加四川成都第五屆中國藝術節演出。
高安採茶戲好戲連台,人才輩出。50年來,這塊紅土地不但集結和造就了諶國泰、黎花英、羅運憨、吳其多、彭金花、劉如南、黃銀泉、彭金城等幾代表演藝術家,也培養了黃凱、馬正太、漆薪傳、胡桔根、趙日祥、劉敏濤等著名編導作曲家,他們精湛的表演藝術和創作功力一直為贛中老表津津樂道。
撫州採茶戲
舊名“三腳班”、“半班”。清初,撫州諸縣連年災荒,民多流徙,一部分難民以賣藝為生,將當地流行的民歌小調與燈采的表演形式相結合,開始脫離燈采表演,形成獨立的“三腳班”,產生了一批單台戲和單台調。其發祥地就是宜黃、臨川、崇仁、樂安四縣的交界地區。該地區早就流行的宜黃戲,為撫州“三腳班”的產生和發展提供了學習和借鑑條件。
初期的撫州“三腳班”僅有一旦一醜,外加一個“坐堂”(鑼鼓手),演唱單台戲和小戲。至康熙、乾隆年間,才增加了小生行當。清末民初,“三腳班”開始向“半班”過渡,人員由三個增至七、八個,並增加了花臉老生行當,生旦淨末醜齊全,伴奏樂器也增加了二胡、三弦、笛子、嗩吶等。1934年,崇仁縣航埠採茶戲著名藝人張佑民組建撫州採茶戲的第一個職業半班“佑民堂”。爾後,職業半班相繼成立。一些撫州傀儡戲的部分老藝人,也加入“半班”演出,並將本劇種的大量劇目、伴奏曲牌和一些唱腔帶進了採茶戲。抗戰勝利後,豐城、高安的絲弦班進入撫州,同撫州“半班”藝人匯合,又給採茶戲帶來了“本調”、“小花調”等新腔,與本地單台調、會田調相結合,分別發展為撫州“本調”和“撫調”。
撫州採茶戲,土生土長,健康質樸,鄉情濃郁;唱詞和念白,大量運用民間俗語和歇後語,通俗易懂,有濃厚的地方風格和生活氣息。
撫州採茶戲唱腔,大都來自民歌小調,具有鮮明的地方色彩。其傳統的唱腔是專曲專用的曲牌體腔調,後經發展創新,已出現大量板腔體唱腔。它的詞格一般為上下對偶的五字句、七字句或者十字句樂段。鏇律特徵為字多腔少,簡潔明快,每一唱段的行腔與地方語言的音調結合甚密,似吟似訴,頗具說唱音樂之風格。撫州採茶戲唱腔以純正的撫州話為語言標準。演唱時分男女分腔都用本噪,特別要求吐字的清晰與運腔的圓潤。總體唱腔可分為戲曲正調、戲曲雜調和民歌小調三類:
戲曲正調──系扳腔體腔調,有本調、撫調、單台調、川調四種。本調是吸收豐城絲弦班的本調,摻合本地單台調等發展而成的。它是上下句結構的徵調式唱腔,男、女分腔,有正板(亦稱“長韻”)、簡板、疊板、快板、倒板、搖板、散板、清板、哭頭等板式。撫調是由本地會母調摻合高安絲弦班的小花調發展而成。它是上下句結構的宮調式唱腔,有男腔、女腔和醜腔的區分,並和本調一樣,具有豐富的板式。單台調是本劇種最老唱腔,不分男女腔,但有四句三韻和兩韻,正弦(徵調式)和反弦(宮調式)的區別,還有簡板。川調是由外來川調摻合單台調和雙勸夫調的簡板發展而成。它男女腔調略分,具有徵調式和宮調式兩種收腔法,還有徵調式和羽調式兩種簡板。
戲曲雜調──主要是三腳班小戲中的腔調,一般以戲名為曲名,如“三伢子放牛調”、“撿春菇調”、“賣櫻桃調”、“賣花線調”、“雙勸夫調”、“下南京調”、“王媽媽罵雞調”、“補背褡調”等等。還有一部份則是三腳班後期吸收來的“南詞”、“北詞”、“信調”等等。另外,還包括一些吟唱音調。
民歌小調──除一部份單台戲用的小調,如“數天下圖”、“打哩蓮花”、“想郎”、“打彩”等以外,還有“十二月採茶”、“銅錢歌”、“十杯酒”、“照花台”等等。一般作戲中插曲用。
撫州採茶戲因脫胎於燈彩歌舞,故以反映短衣羅裙的小人物見長。其藝術特點是:有濃郁的地方色彩;語言生動詼諧、通俗易懂;唱做樸實,亦歌亦舞,活潑風趣。其表演源於生活而高於生活,尤其小生小丑的扇子功、小丑的矮子步、小旦的手巾功,都從生活中提煉出來,既有淳樸的民間藝術韻味,又有個性鮮明的表演特色。如小丑的矮子步,動作幽默有趣,形象逼真,而且變化很多,有“猴拳步”、“蛤蟆跳”、“涉水步”、“雞公啄米”、“猴子跳圈”、“懶貓抓癢”等。又如小旦的手中功,運用大手帕,配合手眼身法步,或揉搓、或拋甩、或掩面、或飛轉,以表現人物的性格和思想情緒。再如小生(小丑)的扇子功,既有單手打,又能雙手雙肩打,有時繞指而轉,有時空中拋耍,左右開合,上下翻飛,豐富多彩,千姿百態。
撫州採茶戲的許多表演動作和舞蹈,如小旦的梳妝挑簾、床前驅蚊、繡花納底、縫補漿洗、摘茶採桑、開(關)門、雲手、鷂子翻身等身段表演,小丑的挑擔推磨、趕牛鋤地、撐船推車等身段表演均十分細緻逼真。在三角班小戲中,上述特點尤為突出。發展到“半班”演出大戲後,向古老劇種學習袍帶戲的表演程式,同時也吸收了歌舞話劇的養料,使其既能演傳統戲又能表現現代生活。
撫州採茶戲講究唱做並舉。手勢、眼神、身段、步法配合協調。旦角的基本步法有“雲步”、“碎步”、“踮步”、“跪步”、“蹉步”、“小碎步”等;生角有“方步”、“蹉步”、“跪步”、“快蹉步”等;丑角有“矮步”、“跳步”等。丑角除矮子功外,有時還表演板凳功以及“虎跳”、“前仆”等各種滾翻動作。生、旦有時也要表演“搶背”、“劈叉”、“臥雲”、“烏龍絞柱”等地毯功。
國家非常重視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保護,2006年5月20日,採茶戲經國務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祁門採茶戲
祁門採茶戲源自江西。清初,江西浮梁縣一些姓陳的人遷來祁門縣坑口一帶,帶來一種叫“饒河調”的戲,又稱為“江西調”,曲調明快,演奏簡單,很快流傳到閃里、歷口、祁紅、奇嶺等地,逐步形成了一個新的劇種——祁門採茶戲。採茶戲的曲調豐富,有“西皮”、“嗩吶皮(吹腔)”、“三凡”、“反二凡”、“撥子”、“秦腔”、“高二凡(吹腔)”、“文詞”、“南詞”、“北詞”、“花調”等數十種。
“祁門採茶戲”是世界名茶“祁紅”故鄉安徽省祁門縣的一種與茶共生、為茶而演的茶鄉地方戲曲,是我國博大精深的“茶文化”寶庫的重要組成部分。它的主要特點是:茶人編,茶人演;演茶人,演茶事;茶山唱,茶鄉演;方音重,茶味濃。
祁門縣地處安徽、江西交界之處,產茶歷史悠久,早在唐代就已有祁門人業茶的記載。但祁門採茶戲的誕生,卻要遲至清代末期“祁紅”創製成功之後。由於當時地處窮鄉僻壤的祁門人煙稀少,加之祁紅製作工序繁雜、作業量大,急需大量採茶、制茶人手。因此,近鄰的江西浮梁和安徽安慶等地的農人,便紛紛北上南下來到祁門,女采男制,入鄉隨俗,安居樂業,共興茶事。“江西採茶戲”和“安慶黃梅戲”這兩種劇種的因子,便也隨之傳入祁門,並與祁門的鄉音古戲(如,目蓮戲、儺舞儺戲等)兼收並蓄、相互嫁接成一種完全嶄新的地方戲曲,祁門採茶戲於是應運而生。
祁門採茶戲的曲調十分豐富,有西皮、二凡、高二凡吹腔、反二凡、撥子、秦腔、嗩吶皮、文詞、南詞、北詞和花調等數十種。起初,祁門採茶戲以清唱的來形式表演,無論是茶山還是鄉場乃至於古祠堂、古戲台,什麼地方都可隨時開唱。真正以戲曲表演的形式登上舞台表演,則是民國初年的事兒。當時祁門採茶戲已經相當紅火,史籍中有“連演七天七夜”的演出紀錄。據當地茶文化資料稱,解放前夕“在祁門上演的採茶戲傳統劇目就有大戲12本,小戲46本”。最具代表性的祁門採茶戲劇目有《採茶》、《海老三種茶》、《祁門紅茶》、《天下的紅茶數祁門》、《茶場就是我的家》等,特別是其中有六幕的祁門採茶戲《天下的紅茶數祁門》尤其值得一提,因為這部初創於1937年的採茶戲的原始腳本的編劇者,正是由民國北京政府農商部於1915年在祁門縣創辦的“祁門茶葉改良場”的場長、著名茶葉專家胡浩川先生。這部以六幕採茶戲為載體,詳細演繹祁門名茶從鮮葉採摘到初制再到精製的完整過程的祁門採茶戲,在慶祝祁門解放的歡慶晚會上公演後,反響相當強烈。而另一部劇名叫《海老三種茶》的祁門採茶戲,則以其全部採用祁門方言演唱、道白的特色而載入祁門採茶戲史冊。
祁門採茶戲作為祁門茶鄉彌足珍貴的茶文化遺產得到了很好的保護和發展,新編的祁門採茶戲劇目不斷湧現,並在參加全縣、全地區和全省的文藝匯演中屢屢獲獎。海內外客人談到祁門,不但馬上就能提到“祁紅”名茶,而且還要提到“祁門採茶戲”,因為它是“祁紅之鄉”又一朵令廣大茶人喜聞樂見的、飽蘸茶香的茶文化奇葩。
縉雲採茶戲
採茶戲在縉雲流傳歷史久,分布廣。清乾隆《縉雲縣誌》載:“元宵節,張燈放花爆,有橋龍燈、布龍燈、採茶燈、竹馬燈、台閣燈……”說明清時縉雲採茶戲已非常盛行。據非遺普查得知,採茶戲表演至今縉雲農村尚為流行。舊時,各鄉村對採茶戲演員的挑選、劇目排練、演出程式都各自有一套鄉規民約。
新碧小溪,有上下兩村,各有採茶戲班,都規定每四年一屆。每屆在上年十一月開始,就由首董在全村十一至十四歲的男孩中挑選演員。入選者父母要交繳大米十餘斤,作為子女學戲期間的夜餐膳食。演滿一屆,因年歲已大,不宜再上台演唱,大都轉為樂隊或擇其佼佼者為下屆教師,但身架短小者不在此限,可再蟬聯一屆。
新建鎮力坑村選拔演員更為隆重,每年除夕前,由村首者集會議定“八角弟子”入選,並以紅紙稈標明擔任行當角色,分頭貼於中選者家門口,俗稱“貼燈”,如此鄭重其事,無怪一人入選,全家光榮。
山嶺下村更為別致。凡中選演員,必先到本保殿拜菩薩,並一起在佛像前吃“木麵餅”。“木面”,在縉雲民間稱臉皮厚,意為吃了“木麵餅”後,在演戲時不會怕羞、怯場。同時拜佛、吃餅也含有宣誓之意。“吃了木麵餅,退堂鼓打不成”,必須有始有終,不能中途退出。
採茶戲表演與每年燈節活動密切相關。不論何時開始學戲,都要進行過一次彩排,俗稱“出紅台”,方可正式演出。俗定正月十五為燈節“正日”,十三“起燈”,十七“滿燈”。在這五天內,迎龍燈、花燈、台閣、跑馬等,大鬧元宵,採茶戲也要演三至五夜。
小溪村採茶班在“出紅台”這天要著戲裝,先到本寶殿“勇功廟”朝拜;正月十三“起燈”時又要和“布龍”一起,在主要街巷巡迎,每遇戲台、祠堂都要表演一番;十五日在參加七十二槓的巨型板龍頭開眼儀式後,兩班使盡解數,競相獻藝;炮響時,以當時台前觀眾多少決定勝負。每年農曆七月初七,小溪採茶班都到張山寨獻山廟向陳十四娘娘獻戲,以求本村風調雨順、五穀豐登。
力坑村採茶班從元宵節傍晚開始,就跟隨“鋼叉隊”、“花燈隊”在全村巡遊,穿門串戶,每有中堂,都需表演,待至祠堂開鑼上演時,已近午夜,村民們仍盡情歡娛、樂此不疲。
桂南採茶戲
廣西傳統劇種戲曲之一。桂南採茶戲於明末年(公元1628年前後)從江西贛南傳入博白,由唱竹馬發展為載歌載舞的唱採茶。根據襯詞的特點,又叫“吁嘟呀”。它廣泛流傳於廣西南部的玉林市博白縣所轄的33個鄉鎮及其周邊地區,以及相鄰的欽州市部分地區。傳入博白後在清代形成了它獨有的風格,到了民國期間,逐步發展成熟,成為中國戲曲史中一個獨特劇種。
基本內容
桂南採茶戲屬於民間戲曲,演員由小生、小旦、小丑為主演,因此又稱“三小戲”或“三角班”。就表演隊的組織規模而言,是小隊伍、小節目、小道具,這又是“三小戲”的另一含義。演出內容以“十二月採茶”為主。一般演出的順序是:①開台茶,(又稱恭賀茶或參拜茶)即演出之初先向戲主和觀眾恭賀。②開荒、點茶。③探茶。④採茶。一男兩女摘茶,載歌載舞。⑤炒茶。⑥賣茶。整個歌舞是通過種茶的全部勞動過程,反映勞動人民的勞動無比熱情和豐收喜悅。
基本特徵
①鄉土氣息濃厚,民眾喜聞樂見。桂南採茶戲屬於民間戲曲,土生土長,用本地語言(客家話)演唱,通俗易懂,易於普及。②演出隊伍精悍,機動靈活。隊伍人數為5—7人,一般不超過10人,小道器、小節目,不受場地限制,演出方便。③表演別具一格,載歌載舞。唱念做舞四功,側重於唱和舞,念白多數為韻白或駢文,演出氣氛熱烈,劇場效果良好。④襯詞別有風味,多用“吁嘟呀”和“吁嘟呀啦”,聽眾深感親切,廣為傳唱,因此“吁嘟呀”又成為桂南採茶的另一“俗名”。⑤曲牌兼收並蓄,容量較大。採茶插曲牌比較豐富,民間藝人在長期的演出實踐中,不斷吸取民間小調、山歌、兄弟劇種的曲牌及音樂,具有多元性。主要價值
①學術價值。在中國地方戲劇中,桂南採茶戲的豐富內容和基本特徵,及其傳承歷史,在中華其他地
方戲劇中獨樹一幟。挖掘、搶救、保護、傳承桂南採茶戲,對豐富和完善中國戲曲史乃至世界戲曲史,都將產生一定的推動作用。②實用價值。挖掘、搶救、保護、傳承桂南採茶戲,對桂南地區乃至全國的精神文明建設,豐富人民民眾的文化生活,寓教於樂,潛移默化,提高人民民眾的素質,促進人們全面發展,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都將產生重要的促進作用。
歷史淵源
桂南採茶戲於明末(公元1628年前後)從江西贛南傳入博白,由唱竹馬發展為載歌載舞的唱採茶,根據襯詞的特點,又叫“吁嘟呀”,清代已形成獨特的表演風格,到了民國逐步發展成熟,成為戲曲中的獨立劇種。解放後,在廣東粵西欽州一帶流傳的採茶戲被稱為“合浦採茶”,在廣西玉林五屬流行的叫“玉林採茶”,後因欽州劃歸廣西,才將兩者合併,正式定名為“桂南採茶”,與桂北彩調齊名,稱為姐妹藝術。桂南採茶戲在“雙百”方針指引下蓬勃發展,博白縣採茶戲普及面廣,先後成立了300多個劇團(隊)。1978年成立了專門從事採茶戲研究機構——採茶戲曲藝術研究組。1982年經自治區文化廳批准,將原縣專業表演團體文工團改名為——博白縣採茶劇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