蓮花落

蓮花落

蓮花落始於宋形於明而盛於清的新乾“蓮花落”,又稱落離蓮或搖錢樹,當地稱瞎子戲,是當時盲人乞丐行討而唱的民間曲藝。其內容多為勸世文,以揚善懲惡,吉祥納福為主。用方言說唱,委婉動人,通俗易懂,生動風趣,具有寓教於樂,淳化民風之功能,在廬陵文化中占有重要地位,是省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重點項目。經省專家論證後上報文化部,申報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由於種種原因,新乾“蓮花落”瀕危,現代人知之甚少。

基本信息

概述

蓮花落,是一種說唱兼有的曲藝藝術。表演者多為一人,自說自唱,自打七件子伴奏。

蓮花落蓮花落

傅正生曾任新幹縣文化館副館長,是中國圖書館學會會員、江西省民眾文化學會會員。談起新乾“蓮花落”,這位從事文化工作達38年的老先生始終充滿感情。

何為“蓮花落”,傅正生找來一根樹枝,上面紮上一些紅紙,一邊搖動一邊說,其實“蓮花落”就是當地稱的瞎子戲,歷史上均為盲人乞丐行討而唱的戲文,內容主要為勸世文,揚善懲惡,因果報應,拜求施捨,吉祥口彩。因盲人拜佛從善,而蓮花又是佛教的象徵,盲人演唱時大都是兩人一伍,一唱一幫,各手執一常青樹枝,上綴許多紅色紙花,為“蓮花”狀,枝丫間用線串明錢,用於搖動,“嗦,嗦”作響,助打節拍,故名“蓮花落”,也稱落離蓮或搖錢樹。久而久之,人們只曉得瞎子戲而忘了曲種原名“蓮花落”。為忌諱瞎子,斯文一點的人就改稱為光子戲,因此,“蓮花落”又有“光子戲”之名。

“竹龍又替水龍船,鬥巧爭奇色色鮮,笑煞城東王老爺,聽人齊唱落離蓮。”傅正生翻開清代同治版《新淦縣誌》,朗讀這首詩後告訴記者,詩里的“落離蓮”即“蓮花落”。縣誌還記載了新乾“蓮花落”可上溯至宋朝,形於明盛於清。傅正生說,其實“蓮花落”自古就在全國流傳,北方的“二人傳”就是從“蓮花落”演變過來的。江西“蓮花落”在歷史上影響很大,主要分布在贛南、吉安、新乾、萬安、萍鄉、宜春、鄱陽、九江、鷹潭、景德鎮、撫州等地,尤以新乾為典型代表。

新乾“蓮花落”從清末開始廣為流傳,出現了專門從事唱戲文的敘事性“蓮花落”的職業盲藝人,演唱民間故事。其形式也在原來單曲清唱或兩人對唱的基礎上,變走唱為坐唱,由“耍花棍”發展成有胡琴、板鼓伴奏,兼容“說書”的一種演藝形式。這些盲藝人不僅走村穿巷,而且步入了縣城的茶樓、酒樓賣藝演唱,並逐步形成了盲人曲藝組織——“行會”。以“八仙掛圖”作為祖師供奉,訂規立矩,收徒傳藝,相繼出現了金川鎮水磨上朝村帥有輝、瓦橋翠湖村張道龍(小名張生根仔)、神政橋鄉羅家坊易坑村熊繼生和界埠鄉黃家村黃寶蓀等“名角”。此外,神政橋鄉松溪村陳連添(又名陳蠢子)等20多個主要盲藝人也十分活躍,演技甚佳。

新乾“蓮花落”以“曲藝本調”、“曲藝哭調”為主要曲牌,同時吸收了民間小調採茶戲音樂,唱腔婉轉、流暢,善於敘事,宜於抒情,且用方言說唱,加之拍擊胸、肚、臂、腿,通俗易懂,生動風趣,引人入勝,特別受到廣大民眾的喜愛。其傳統曲目有《天寶圖》、《絲帶記》、《羅帕寶》等。建國後創作並演唱的主要曲目有《老虎村》、《劉二娃》、《血淚仇》等。

表演形式

蓮花落,是一種說唱兼有的曲藝藝術。表演者多為一人,自說自唱,自打七件子伴奏。所謂七件子乃是分執於兩手的竹板,因其右手所執兩片大竹板,左手所執五片小竹板。大竹板打板,小竹板打眼,相互配合有板有眼,說唱之詞則隨著板眼節奏進行表演。所以,俗稱此為“七件子”。

至於蓮花落的說唱詞,基本上是七言四句為一段,全用太原方言來合轍入韻。表演之時,先扣大竹板,間配小竹板,打板三巡之後,開始說唱,以唱為主,間以夾白,邊唱邊說,抑揚頓挫,尾音稍長,頗合當地人的口胃。

太原蓮花落的傳統曲目,多為勝炙人口的歷史故事,當地人熟悉的民間傳說。長篇的有《五女興唐傳》、《萬花樓》和《呼延慶打擂》;短篇的有《小兩口打架》、《小寡婦上新墳》和《夫妻格水》等等。

時下的蓮花落,不僅有七件子伴奏,而且發展到弦樂器和打擊樂器伴奏。主要樂器三弦揚琴二胡木魚等。當年的蓮花落極不注重表演,僅是邊說邊唱。這是因其早年為街道表演的形式所決定。自從解放搬上舞台後,已經注重於身段和動作的表演,與昔日不可同日而語。

主要特徵

蓮花落蓮花落
蓮花落流行於京、津、河北等地。 一作蓮花樂,源於唐、五代時的“散花樂”,最早為僧侶募化時所唱的宣傳佛教教義的警世歌曲。宋代始流行民間。清乾隆以後,出現了職業藝人,同時滿族八旗子弟中也有不少愛好者,遂與民間流行的另一藝術形式“十不閒”合流,成為民間花會形式之一“天平會”,曲種名為“十不閒蓮花落”,又稱“十不閒”或“蓮花落”。內容多為寫景抒情和演述民間故事的俗曲。演出時,先由全體人員敲擊十不閒的打擊樂器,做舞蹈動作,唱〔四喜〕、〔八掌〕、〔架子曲〕等曲調,做為序曲,然後演唱蓮花落節目。

演出形式有單曲、彩唱兩種。單曲只由一人演唱故事,唱詞採用敘述體;彩唱是由歌者二、三人,分飾為旦、醜兩種角色,分包趕角,略如戲曲,重插科打諢,以資笑樂。

蓮花落在民間,由於演唱者的身份及演唱的形式不同而有派別之分。凡是子弟票友所演唱的組織,稱為“清門”;而職業藝人的班社則稱為“渾門”。這兩派又統稱“小口蓮花落”,以別於乞丐所唱的“大口落子”或“大板落子”。

蓮花落的曲調比較簡單,只有上下句。 常用板眼有“慢三眼”、“垛板”、“散板”等。 腔調有“平調”、“悲調”之分,另外有“哭柳”、“雲里翻”、“海底撈月”等特定曲調。通常一段唱腔開始時,必先有一“摔斗”,也叫“喊落”。清末民初的蓮花落著名藝人有抓髻趙、奎星垣等。

藝術形式

蓮花落蓮花落

蓮花落有綽號稱“長手指甲”之張姓藝人,自家鄉下三府”(今杭嘉湖一帶)來紹興賣唱,並在此定居,先後收上虞松廈沈阿發、紹興坡塘唐茂盛為徒。其時,唱詞信口編造,無固定內容,演唱亦無固定基調。民國初,唐茂盛受越劇呤嗄調及宣卷調之影響,開始採用接調方法,創造出一套基本唱腔。其演出形式亦由沿街賣唱而改為登台演出。演出內容多為反映農村家庭生活短篇唱詞,俗稱“節詩”,如《娘家節詩》、《養媳婦節詩》、《分家節詩》、《看相節詩》、《百蟲節詩》、《勸夫節詩》等,不過十餘篇。後演唱藝人深感接調演唱費力、單調,又不便演唱長本書目,遂開始以四胡伴奏,並加用篤鼓、竹板、三翹板擊節。演唱時,一人拉四胡,一人擊鼓打板,演唱者手持三翹板,隨音樂過門靈活打擊,一直沿用至今。

建國前,紹興蓮花落多演出於農村或城區茶館。觀眾多為農民及錫箔工人,被視為低級庸俗。建國後,有關部門為藝人組織隊伍,幫助整理書目,使蓮花落日趨繁榮。1959年,藝人王金夫首次以紹興蓮花落參加浙江省曲藝調演,演出傳統書目《鬧稽山》中“訴苦”一段,被評為一等獎。1964年藝人丁水堂亦以現代節目《兩隻羊》參加浙江省現代戲調演,獲得好評。

近年來,蓮花落表演、唱腔及音樂有較大發展,在伴奏上,有時還加用琵琶揚琴、二胡、笛子等樂器。其書目亦日益豐富,由紹劇改編之《血淚盪》錄音,已成浙江人民廣播電台保留節目。由《娘家節詩》整理改編之《回娘家》,1982年由胡兆海在全國曲藝(南方片)會演中演出,獲創作、音樂、演出三個一等獎。後又被選為全國優秀曲目之一,參加文化部組織之演出團,至內蒙古新疆青海等12省、市、自治區巡迴演出。1986年,在浙江省新曲(書)目比賽中,倪齊全演出之《瘋姑娘》,獲得創作、表演、作曲、伴奏四個一等獎。自1985年以來,紹興還連續舉辦3次全省紹興蓮花落調演。全縣現有蓮花落專業演員30餘人,業餘演員50餘人。

代表作品

蓮花落的傳統曲目,多為勝炙人口的歷史故事,當地人熟悉的民間傳說。代表作品有:《鬧稽山》、《百花台》、《珍珠塔》、《 娘家節詩》、《養媳婦節詩》、《分家節詩》、《看相節詩》、《百蟲節詩》、《勸夫節詩》等;

長篇的有《五女興唐傳》、《萬花樓》和《呼延慶打擂》;

短篇的有《小兩口打架》、《小寡婦上新墳》和《夫妻格水》等等。

歷史印證

光緒廿六年(1900年),八國聯軍侵略北京時期,西什庫教堂受圍事件,被後人編寫了一個蓮花落唱段《房國梁觀陣》。”“打起竹板兒(把)蓮花落唱,蓮花落離不開唐宋元明清。“據此可見,蓮花落的題材內容相當廣泛。起源能否推溯到唐朝,不得而知。但可斷定,蓮花落的起源絕對久遠,否則內容不會很豐富。而且,健在的老人皆知道蓮花落早就有了,也曾經很紅火過。

民間流傳有一種說法,蓮花落起源於求乞討要飯(崑曲《繡襦記》中的鄭元和始創蓮花落)。此說也不無道理。又一說,蓮花落是乞丐要錢時所唱的歌曲,宋朝時就有了。《五燈會光》:一日,聞丐者唱蓮花樂,大悟。蓮花樂即蓮花落,"樂"與"落"音近,故可通用。

蓮花落蓮花落
蓮花落最興盛時期是清朝(特別是晚清)。在京城地區演唱蓮花落的老前輩是"髽髻趙(趙奎垣)"。他曾進皇宮給西太后唱過。此人的攏蔓兒不是叫"群英共樂"就是叫"群賢共樂"。此外,基本屬於同代或稍晚者有"人參核兒"、"奎弟老"、"雙月峰"、"白玉山(髽髻趙的徒弟)"等人。西直門內北溝沿地區、小地名兒叫紅橋的地方,有位德俊峰先生也擅長此藝。(德先生也是前輩八角鼓名家擅長聯珠快書,詳見《八角鼓訊》第十四期章學楷撰《快書淺論》)

蓮花落組織稱"天平會",又有"天平老會"與"天平聖會"之別。

所謂“老會”,當然是資格老,多數進過皇宮。當年,北峰窩地區曾經有個“益壽歌詞·天平老會”,即稱“老會”。反之,所謂“聖會”,就是資格較淺。徐老先生當年投師學藝的攏蔓兒就是“聖會”,把兒頭是徐子彬先生。主要成員有董氏三兄弟(董國璧、董國梁、董國棟)及其他一些人。蓮花落界投師學藝,不是拜師,而稱師傅為教師。通過邊學邊演,藝成之後,同門也好,不同門也好;老也好,少也好,彼此之間並不嚴格計較輩分。這與其他"圈?quot;很計較師徒輩分不太一樣。

徐老先生回憶,同期或稍晚的還有缸瓦市地區的“群萃同樂·天平聖會”,把兒頭是劉世榮先生。還有白紙坊地區的“子弟同樂·天平聖會”,把兒頭是高長慶先生。稍後,還有位常遠清(也叫關遠清)先生,成立個“八角鼓·蓮花落票房”,堂號是長遠堂。由這位常先生掌管,家什齊全,出賃攏子。這先生還會彈弦,當年與金小山、榮劍塵先生皆有往來。據說,常先生的"攏子"後來轉讓給關春山了。

當年,徐俊傑先生投拜的教師是董國梁先生。常與董氏三兄弟一起走局的有:盧長海、劉廣泰、尚金茂、王連青、劉世貴("群萃同樂"的老三)等人。

邊學邊演的那個年代正處於日本侵華時期。撂地賣藝餬口的蓮花落藝人有:馬騾子、白金榮、孟秀峰(也參加"為道統學"的活動)、張福祥(是白玉山先生的徒弟)。

“為道統學·天平聖會”於1950年解散。

“群萃同樂·天平聖會”“子弟同樂·天平聖會”皆於1960年解散。

1980年,蓮花落老票友劉長連先生出面,組織成立了“老年同樂·天平聖會”。每個星期六上午,在宣武藝園聚會,人員最多時有20幾位。如今徐老先生家還保留著一面“老年同樂·天平聖會”紅底黃字的錦旗(會蔓兒),可以算是蓮花落最後一個聖會的紀念物了。徐老先生睹物思人,不僅是“廉頗老矣”,而是“多已去矣”。因為劉長連先生於四五年前辭世,“老年同樂·天平聖會”也隨之解散了。其餘之人,董國璧先生辭世6年了;劉廣泰先生辭世5年了。西鐵匠營有位霍文清先生,已經年屆90歲高齡。尚金茂先生已經遷居密雲,也是耄耋之年的老人了,原是“子弟同樂”的成員,近況不詳。

蓮花落的組織為什麼稱“天平聖會”

早年演唱蓮花落常常與"什不閒"合演。文武場中,打單皮者是指揮。這位鼓佬面前有一個架子,形似"天平",即兩根立柱,下有橫牚兒固定;上有橫樑,兩頭出翹,且有龍頭、繡球作為裝飾物。這就是有"天平老會"或"天平聖會"之稱的緣由。光是打七塊竹板演唱叫做蓮花落,不打竹板演唱叫"什不閒"。蓮花落與什不閒分家,單獨演唱,應該說是藝人為了掙錢餬口,不得已而為之,致使逐漸流傳。

角色分工

演唱蓮花落共分三種角色:扮演坤角叫“包頭”也叫“打里兒”;扮演男角叫“畫面兒”;扮演老太太叫"畫底兒"。

演出陣容大小有"行話":單底兒、單面兒,至少四個人;雙底兒、雙面兒,至少八個人。就實質而言,人多人少都可以演。相對而言,人多方便於多演節目

另外說明一點:"子弟票房裡"沒有女士玩票,專業藝人班子有女演員。

蓮花落的表演方式是邊舞邊唱,走8字、笸籮圈兒、編黃瓜架……演員化妝是"漫畫"風格,因而活潑、風趣。

主要唱腔

蓮花落蓮花落
學唱蓮花落的基本功是"三節一板"。開始先由小段兒練起,多由"三節一板"加"垛板"組成。

徐老先生當年學的啟蒙小段叫"小酒樓",內容近似背菜譜,唱腔即是"三節一板"加"垛板"。

蓮花落的唱腔細分起來也類似單弦,有不同的牌子。常用的有:"太平年"、"喇叭腔"、"五更調"、"路長斷"、"哭腔"、"耍孩兒"、"疊斷橋"、"靠山調"……其中的"五更調"可以說跟單弦的"湖廣調"一樣。可以這樣推測,單弦吸收了蓮花落的唱法。

另外,據說(也是事實)評戲由"蹦蹦"發展而成,而"蹦蹦"又是脫胎於蓮花落。就連東北的"二人轉"也是因為蓮花落傳入東北,促成了“二人轉”的產生。

蓮花落常演的曲目有:《鋸大缸》(屬於什不閒唱法)、《王小趕腳》、《老媽上京》、《小化緣兒》(楊二舍化緣)、《韓湘子三度林英》(打老道)、《丁香割肉》、《老媽赴善會》、《窮富姑奶奶拜年》、《姑存(諧音字、原字不詳)打鳥》等。

徐俊傑先生是"瓦匠名門"的弟子,他的師傅是張永龍老人(賽魯班張德的高徒)。據徐先生講"姑存"是什麼?一般的瓦匠都不一定知道。實際上"姑存"也叫"閩王"(相當一國之君、皇帝之類)。"姑?quot;在什麼地方哪?凡是大廟的大殿頂上、房脊兩頭有"吞脊獸",從"吞脊獸"往下斜伸,是一條斜脊,從這條斜脊的最前頭(房檐角之上)順序往後,斜著往上排隊,除去第一名之外,順序雕塑十種禽獸。而第一名(站著的)那位就是"姑存",。順序是:頭龍、二鳳、三獅子、四天馬、五海馬、六狻猊、七押魚、八獬豸、九鬥牛、行什似猴,為壓尾獸,因排行第十,故名"行什"。
城裡人唱蓮花落,行話稱"井子裡",城外的人稱"井子外"。"井子外"唱腔比較粗獷、野一點。

另外,票友第一句開口,習慣唱:"言的是……"而專業藝人習慣唱:"唱的是……"

瀕危現狀

民間曲藝:蓮花落民間曲藝:蓮花落

蓮花落瀕於失傳,就北京曲壇而言,真正能夠演唱者,可稱是鳳毛麟角了。

算得上玩票多年了。參加了德順興餐廳舉辦的票房活動,有幸結識蓮花落老票友徐俊傑先生。據徐老先生講:京味茶館在琉璃廠東街立排時,曾經去唱過不少次。很遺憾,因去的次數太少,錯過了相識的機緣。

將徐俊傑老先生稱之為碩果僅存的蓮花落演唱者並不過分。

對蓮花落很感興趣,原因有二:一是因為在1954年,曾在護國寺廟會上聽過幾次蓮花落。我的印象是蓮花落有風趣,唱腔也具有獨特的韻味兒。二是因為我既然喜歡曲藝,因而也就很自然地關心曲藝界的事。

徐俊傑先生(現已年過古稀)在當年學藝時期,蓮花落很盛行。在幼年(八九歲時),常到白塔寺廟會聽蓮花落前輩白玉山先生的演唱。越聽越上癮。通過找門路,經“為道統學”的董國璧先生介紹,進入了"為道統學·天平聖會",跟隨教師董國梁先生學習,邊學邊演,經常走局。

蓮花落怎么走向衰落了,有一個關鍵人物,因為成也蕭何、敗也蕭何(此論不能說很確切,但關係極大也是事實)。此公就是當年天橋“八大怪”之一“賽活驢”關德俊。這位關先生帶領關金鳳、關銀鳳、金鳳池表演蓮花落。來了個出奇制勝,扮演“活驢”,活靈活現,他們把“活驢”蓮花落唱火了。可是“活驢”尥蹶子,把其他蓮花落藝人的飯踢碎了。光顧其他蓮花落藝人場子的觀眾越來越少。其他藝人們掙不出養家餬口的,還能守著一棵樹“吊死”,隱退的、改行的,各人想個人的招兒。直至北京解放前後,除去“活驢蓮花落”之外,其他蓮花落藝人也就隨之銷聲匿跡了。偌大京城,只剩有兩三個蓮花落票房還在支撐著這個民間說唱藝術的局面。

1954年,突然有位老藝人出山,在廟會上賣藝。後來,又添了一位女士同場表演。據說,可能是賈玉山先生和賈玉娟女士。買賣好也罷,不好也罷,總算是蓮花落還有"餘音"。

文革動亂,10年浩劫的橫掃,蓮花落在市面上徹底絕跡。

1980年,劉長連老先生復出,組織成立了老年同樂·天平聖會。蓮花落才像出土文物一樣,展示了幾年。由於沒有接班人,老票友雖然居多長壽,但終歸也得走西行之路。這個老年同樂可稱是蓮花落界的最後一個聖會。因老票友的"西行",解散已有六七年之久了。

挖掘某種民族藝術,關鍵是看有無利用價值。蓮花落的表演風格極似東北的二人轉。人家東北人說:"寧舍一頓飯,不捨二人轉。蓮花落的衰落不等於沒有利用價值了。

蓮花落的表演是邊歌邊舞,動感強,可視性當然強。蓮花落的彩唱、化妝表演,趣味性強,具有獨到之處。

挖掘蓮化落,難度的確很大。首先是學習或說是繼承。幸有徐老先生健在,尚屬求師有門,但需下苦功無疑。不知有否仁人志士挺身而出,甘願一搏。再有是創新,這一步更難。任何一門藝術都是不進則退,“進”就是要創新。人家“賽活驢”就屬於敢想、敢幹、敢創新,所以他能紅極一時,獨占鰲頭。

第三批非遺名錄推薦項目(2)

“非物質文化遺產”指被各群體、團體、有時為個人所視為其文化遺產的各種實踐、表演、表現形式、知識體系和技能及其有關的工具、實物、工藝品和文化場所。下面是第三批非遺名錄推薦項目。
撂石鎖
柯爾克孜族馴鷹習俗
苗族栽岩習俗
裝泥魚習俗
徑山茶宴
錫伯族傳統婚俗
哈薩克族傳統婚俗
回族傳統婚俗
裕固族傳統婚俗
彝族傳統婚俗
達斡爾族傳統婚俗
朝鮮族回婚禮
澤州四弦書
獨轅四景車賽會
尉村跑鼓車
舜帝祭典
肘捶
土家年
哈尼族昂瑪突節
諾茹孜節
塔塔爾族撒班節
鄂溫克族瑟賓節
俄羅斯族巴斯克節
永濟背冰
潮人盂蘭勝會
維藥傳統炮製技藝
睡藥療法
彝醫水膏藥療法
壯醫藥線點灸療法
阿依旺賽來民居
土家族吊腳樓營造技藝
石庫門裡弄建築營造技藝
雁門民居營造技藝
北京四合院傳統營造技藝
五芳齋粽子製作技藝
常州小熱昏
直隸官府菜烹飪技藝
清廷御膳製作技藝
安吉福鼎白茶製作技藝
古書畫臨摹複製技藝
衡水法帖雕板拓印技藝
揚州毛筆製作技藝
藏族礦植物顏料製作技藝
姜思序堂國畫顏料製作技藝
青銅器修復及複製技藝
銀銅器製作及鎏金技藝
斑錫製作技藝
鉛錫刻鏤技藝
振興祥中式服裝製作技藝
藍夾纈技藝
長沙窯銅官陶瓷燒制技藝
汝瓷燒制技藝
建窯建盞燒制技藝
越窯青瓷燒制技藝
漁鼓道情
錫伯族刺繡
藏族編織、挑花刺繡工藝
瑤族刺繡
寧波金銀彩繡
地術拳
清徐彩門樓
通背纏拳
攔手門
嘉興灶頭畫
苗畫
新繁棕編
端鼓腔
曲沃琴書
高桿船技
南音說唱
迎羅漢
唱新聞
永康鼓詞
摜牛
長子鼓書
永春紙織畫
網船會
盤索里
塔吉克族服飾
口技
孔府菜烹飪技藝
寧波泥金彩漆
翼城琴書
平遙紗閣戲人
孫臏拳
上海絨繡
花毽
十八般武藝
三棒鼓
佛漢拳
河州平弦
洛南靜板書
四川評書
蓮花落
粵曲
祁陽小調
木魚歌
藏曆年

新疆民族舞蹈

新疆舞蹈活潑優美,步伐輕快靈巧,身體各部分的運用較為細緻,尤其是手腕和舞姿的變化極為豐富;因為其地理位置時在歐亞大陸上的交通樞紐,因此文化有綜合特點,舞蹈呈現豐富多彩的有濃郁特色的特點。

中國戲劇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