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述
杭劇,又名武林班,杭州地方戲曲劇種,源於宣卷(宣講寶卷的簡稱)。宣卷始於元明時,流行於江浙地區,宣唱的曲調稱宣卷調,無樂器伴奏,僅以木魚擊拍,一人獨唱,眾人合唱一句尾聲“南無阿彌陀佛”,內容多勸人為善。由於曲調、詞句通俗,易被民眾接受,至清末民初已成為杭州織綢工人自我娛樂的一種說唱形式,並逐漸在杭城內外廣為流行。
歷史
一、民國時期的杭劇
民國12年(1923年),宣卷愛好者、織綢工人裘逢春、方吉鵬、蔣錦芳、金月紅、趙炳泉等,將宣卷演唱搬上舞台,並組成民樂社,推舉何品三為班主,排演以杭州民間故事改編的《賣油郎獨占花魁女》。曲調除宣卷外,又採用揚州清音中的“梳妝檯”等唱腔,以胡琴、三弦、小鑼、鼓板伴奏。13年1月在杭州大世界遊藝場公演,深受歡迎,人稱化妝宣卷。因杭州古名武林,乃定名為武林班,此即杭劇之雛形。
民樂社誕生後,一些宣卷愛好者也紛紛組織班社。為了競爭,各攻所長。有專攻武戲者,如元元班;有側重唱工者,如德記舞台。表演、化妝、文場、武場均仿效京劇、揚劇程式。民國14年(1925年),民樂社進上海大世界遊藝場演出。隨著武林班影響逐漸擴大,先後有四個班赴上海、蘇南一帶巡迴演出,在江浙水鄉初露頭角。藝人中的有識之士,認為一味模仿京劇、揚劇終非正途,蔣寶兒首先從唱腔著手,選“滿江紅”曲調加以改進,並吸收“遊魂調”、“宣卷調”成份,逐漸衍化成優美動聽的“大陸板”。演員爭相學唱,經不斷加工,遂成為富有特色的大陸板基本唱腔。同時,揚劇的梳妝檯唱腔衍化為平板基本腔,而原始的宣卷調則發展為大經調、小經調唱腔,後又吸收一些民間流行小曲,使之更具地方特色。基本唱腔形成後,樂師金小龍將原揚劇主胡伴奏法加以發展,採用連續頓弓演奏,並將主胡加以改進,形成杭劇主胡發音柔和凝重的特色。樂師王寶元、金學琴為加強主胡頓弓伴奏效果,選用小三弦以長音滾奏烘托,二人配合默契,創建了杭劇唱腔演奏的獨特風格。
大陸板、平板基本唱腔形成後,杭劇迅速發展,並形成了武林調,一時在杭州的街坊里弄廣為流傳。民國21~33年,杭劇先後有民樂社、同樂社、元元班、同民社、金記武林班、虞記舞台、順記舞台、老順記舞台、民新舞台、公記舞台、四喜舞台、永記舞台、德記舞台、蘭舞台、仁記舞台、明星舞台等16個班社。有的紮根於杭、嘉、湖,有的活躍於寧波、紹興、金華,有的則流動於上海、蘇南等地。上海的百代、麗都、勝利三家唱片公司曾錄有頗有聲譽的老生俞少泉,旦角綠牡丹、粉艷霞等人的唱片。
杭劇初期無女演員,民國15年(1926年)後,始仿效其他劇種,吸收女性參加,實行男女合演。逐漸成名的女演員有楊文英、吳菊英、徐美英和綠牡丹,被譽為“三英一牡丹”。32年,傅智芳等組織杭劇春秋社,始用“杭劇”名稱。而一般仍稱“武林班”。
杭劇演出劇目大多襲用京劇、揚劇,如《狸貓換太子》、《玉堂春》、《鍘美案》、《大紅袍》、《華麗緣》等。雖有藝人整理改編出宣卷傳統曲目《太平記》、《百花台》、《琵琶記》、《失羅帕》,但未能加工成為具有自己劇種特色的保留劇目。演員亦缺乏藝術上獨樹一幟的代表人物。故從30年代後期開始,杭劇便日趨衰落。至杭州解放前夕,僅存杭州春秋杭劇團、流落江蘇宜興的德記舞台和寧波杭劇團3個民間職業劇團。
二、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的杭劇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武林班正式定名杭劇。江蘇宜興的德記舞台就地登記,1952年,更名為群誼杭劇團,1953年,更名宜興杭劇團。1957年下半年回歸杭州,成為杭州杭劇二團。原杭州春秋杭劇團為杭劇一團。1958年,兩團合併成立杭州杭劇團。1959年11月,併入杭州實驗劇團。1961年,杭州實驗劇團撒銷,恢復杭州杭劇團。
1961年3月,杭州市文化局決定搶救和振興杭劇,集編、導、音美專業人員和青年演員、演奏員,以及散落民間的老藝人共108人,充實杭州杭劇團,對杭劇進行全面改革。為了豐富杭劇的音樂唱腔,將杭州古老曲種“杭州灘簧”(簡稱杭灘)的曲牌和唱腔揉合在杭劇中。選取杭灘傳統曲目《僧尼下山》、《昭君和番》、《斷橋》、《六月雪》、《貂嬋拜月》等折子戲,陸續搬上舞台。演出時適逢田漢、周貽白、錢俊瑞、芳堃、顧仲彝等專家先後來杭,觀看了彩排以後,都予以肯定和鼓勵。
杭劇改革積累了一定經驗後,便排練富有杭州地方特色的大型歷史故事劇《銀瓶》(陸高平編劇)。音樂唱腔,激昂處選用武林調,優美抒情處選用杭灘。1961年國慶前夕在新中國劇院首演。這是杭劇改革後正式公演的第一齣戲,劇目、音樂唱腔、舞台美術、演員陣容等都以嶄新的面貌與觀眾見面,演出受到普遍歡迎。
1962年又移植了孟超新編崑劇《李慧娘》,在音樂上則以杭灘音樂為基礎,融合武林調的某些唱腔,並借鑑合唱音樂中的哼嗚法,以無伴奏人聲哼鳴渲染氣氛,一段“遊魂調”婉麗纏綿,優美動聽,十分感人。1963年元旦前夕在勝利劇院首演,中國戲劇家協會主席田漢看了演出後,十分高興地說:“與北昆相比,各有所長。”《銀瓶》、《李慧娘》的先後演出,引起廣大民眾的注意,使危機中的杭劇喜獲新生。同年,編導吳平創作演出了《雷鋒》、《王傑》,改編演出了《年青一代》、《雪裡紅梅》等現代戲,也受到觀眾歡迎。
“文化大革命”開始,《李慧娘》受到批判。1968年,杭州杭劇團撤銷。
1973年成立杭劇改革組,意在重新振興杭劇。由於經費、場地困難,演員後繼無人等問題沒有解決,不久解散。至1985年,杭劇已基本不存在。
杭劇的由來
杭劇,又稱武林調、武林班,是杭州獨有的地方戲,源於宣卷。宣卷始於元明,宣卷調無樂器伴奏,僅以木魚擊拍,一人獨唱,眾人合唱一句尾聲“南無阿彌陀佛”,內容多為勸人為善,至清末民初已成為人們自我娛樂的一種說唱形式,並逐漸在杭城內外流行。1923年,幾位織綢工人將宣卷演唱搬上舞台,組成民樂社,排演以杭州民間故事改編的《賣油郎獨占花魁女》。曲調除宣卷外,又採用揚州清音中的“梳妝檯”等唱腔,以胡琴、三弦、小鑼、鼓板伴奏。1924年1月在杭州大世界遊藝場公演,深受歡迎,人稱化妝宣卷。因杭州古名武林,於是定名為武林班,這就是杭劇的雛形。
杭劇初期沒有女演員,1926年才實行男女合演。1932年,傅智芳等組織杭劇春秋社,開始用“杭劇”名稱。新中國成立後,武林班正式定名杭劇。1968年,杭州杭劇團撤銷,至今失傳了近40年。2005年5月30日公布的浙江省第一批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中,包括杭劇。
杭劇 《蘇小小》
1500多年前的西子湖畔,貌若天仙、滿腹文才的蘇小小,乘著油壁香車到荷芳榭賞荷,意外遇見避禍出逃的落難公子阮德郁……今天,黃龍越劇團在西子湖畔的畫舫上發布:他們將用40年未演過的杭劇來演唱杭州美麗的姑娘——蘇小小。
民間故事劇《蘇小小》將成為杭州黃龍越劇團投資100多萬元創排的杭劇大戲。其主創班子聯合了我省戲劇界多位著名人士和杭劇專家,充分運用杭劇優美的唱腔和曲調,結合現代舞台的表現手法,力爭打造一出既有杭州人文歷史、又有杭劇濃郁特色的經典之作,讓觀眾從一個全新的視角來認識並喜愛杭劇這一古老的劇種。作為一個杭州人,你也許在很久很久以前聽過杭劇,也許,你從來沒有聽過杭劇,甚至從沒聽說過這個名字,老劇作家沈祖安解釋說,杭劇又稱“武林調”、“武林班”,由杭州灘簧和杭曲組成,已經有800多年的悠久歷史了。1923年正式搬上舞台演出,抗日戰爭以前頗為興旺,流傳杭、滬、甬一帶。解放後尚有三四個劇團,後僅存一個專業劇團,劇目以《獨占花魁》、《李慧娘》、《銀瓶》最為有名。文革中這個劇團被撤銷。
杭劇是杭州真正的地方戲,是杭州人用正宗的“杭州閒話”唱的戲文。這種正宗的“杭州土特產”已經40年沒有露面,但其有著較廣的民眾基礎,黃龍越劇團團長朱艷艷在2001年就看中了杭劇這個雖然停演但是在民間並沒消亡的杭州戲曲“土特產”,並嘗試著排了折子戲《雙下山》和杭曲《西湖美景天下揚》。所唱曲調有“平板”、“大陸調”、“遊魂調”、“大經調”、“小經調”以及“杭州灘簧”等,在黃龍洞裡表演,引來觀眾陣陣喝彩,覺得這杭州“土特產”是越看越有味。
因為有前兩次小小的成功,黃龍越劇團放開膽子放開手腳創排杭劇大戲《蘇小小》,而且一下子就投入了100多萬
元,雖然這些投入中有一部分是政府資助的,但這對一個自負盈虧的民營越劇團來說,也絕對是個冒險的舉動。不過這么多年獨立生存,朱艷艷和她的越劇團已經非常熟悉市場,所以,她在專家建議下,精心挑選了蘇小小這個眾人皆知的故事進行改編,以吸引觀眾。這些天,導演俞珍珠和40年前唱杭劇的汪誼華大姐一起,打著節拍在給演員們排戲。4月中旬,說杭州話的《蘇小小》將在杭州劇院登場亮相。品著龍井,杭州人很快可以欣賞到鄉音濃厚的土戲文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