隴劇

隴劇

隴劇是甘肅獨有地方戲曲,原名隴東道情。隴東道情起源於漢代的道情說唱,唐宋時期由宮廷走向民間。紮根於隴東的漁鼓道情,逐漸吸收了當地民間音樂營養,增加二股弦等樂器,衍化為皮影唱腔音樂。1958年搬上舞台,1959年正式命名為隴劇。

簡述

隴劇隴劇《官鵝情歌
隴劇是甘肅獨有地方戲曲, 原名隴東道情。隴東道情起源於漢代的道情說唱,唐宋時期由宮廷走向民間。隴劇原為皮影戲, 採用道情唱腔,名隴東道情。 流傳於甘肅東部的環縣及曲子鎮一帶。 因演出排場和活動方式均極簡便, 全部箱具樂器一頭毛驢即可馱走, 當地民眾又稱這種皮影班子為“一驢馱” 。隴劇表演藝術講求真實, 重視從生活出發, 以細膩的手法刻畫人物的內心世界。 隴劇音樂屬於板腔體式, 分"傷音"和"花音"兩大類, 傷音曲調深沉委婉, 適於抒發哀怨的情感, 因此又稱"苦音"或"哭音"; 花音曲調活潑跳躍, 善於表達喜悅的情感, 故又稱"歡音"。 隴劇唱腔沒有嚴格的節拍,比較自由明快, 說唱性較強。 彈板是隴劇音樂的主要板式之一, 板頭、 大過門規整、 四方, 唱腔由多種節拍型混合組成, 有特定規律。 小過門的第一拍, 一般都重疊在唱句的末尾一字上。 彈板簧舒展、 流暢、 優美動聽,最有特色。演唱方式比較自由, 曲調流暢, 節奏明快, 近似說唱。 曲調尾首的拖腔叫做簧, 唱時稱嘛簧, 嘛簧悠長婉轉, 韻味濃厚, 富有地方色彩。 隴劇使用的樂器也有較大的發展, 增加了琵琶二胡、 笙、 板胡、 揚琴、 提琴和一些銅管、 木管樂器, 豐富了隴劇音樂的表現力。 已經積累《旌表記》 、 《草原初春》 、《謝瑤環》 、 《假婿乘龍》 等保留節目。國家非常重視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保護, 2006 年5 月 20 日, 隴劇經國務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歷史沿革

旦角旦角

隴劇的前身是流傳在甘肅環縣環江地帶的隴東道情。隴東道情產生的具體年代,現已無法考察。據老藝人的記憶,首先把道情曲調用於皮影演唱的,是環縣耿灣的皮影藝人解長春(1843-1916年)。約在一百多年前,由民間藝人趕著毛驢,馱著鑼鼓樂器,用皮影藝術表演。因演出排場和活動方式均極簡便,全部箱具樂器一頭毛驢即可馱走,當地民眾又稱這種皮影班子為“一驢馱”。

環縣皮影藝人解長春(1843~1916)一生從事隴東道情的改革活動,制定並改進了道情的音樂及聲腔,增添了四弦、笛吶和水梆子(梆鈴)等樂器,對道情藝術的發展有很大貢獻。此後道情唱腔又發展為東南西北4路,其中許元章、耿顥賢、史學傑、敬廷璽等藝人,便是各路唱腔的著名代表。
抗日戰爭解放戰爭時期,陝甘寧邊區的文藝工作者運用道情形式編演街頭劇進行宣傳活動。1949年以後開展了對道情音樂的蒐集整理活動。1958年建立了專業隊伍,從事道情藝術全面的發掘、改革和提高工作,為皮影戲向舞台劇的演變創造了條件。1959年大型古典戲曲《楓洛池》的編演,使隴東道情從實踐上具備了較完整的舞台藝術規模,成為一個新生的戲曲劇種。同年年底定名為隴劇,並成立了甘肅省隴劇團

藝術特點

隴劇隴劇

動作

隴劇表演藝術講求真實,重視從生活出發,以細膩的手法刻畫人物的內心世界。隴劇表演動作吸收了部分皮影的側身造型,如侍衛警戒多用大側身剪影姿勢,特別是啼哭動作更為別致,人物左袖垂射,右手以袖掩面,大側身晃動腰肢,前俯後搖,抽搐而泣。這種表演已形成隴劇的獨特風格。

舞美

舞台美術方面,較有特點的有如下幾點:一、旦角化裝捨棄了傳統的大包頭造型,以皮影人的高髻燕尾為基本式樣,又仿照敦煌壁畫中唐代婦女的髮式,加以糅合,設計出單髻、雙髻、彎髻、環髻等多種獨特的燕尾髮髻式樣,前貼鬃角,後拖傘辮,大體接近古代婦女的化妝扮相。二、服裝擺脫了戲曲傳統風格,重新設計了花紋式樣,打破了蟒、帔盤龍舞鳳格局。圖案富變化,款式重大方,色彩尚雅潔。裙子、箭衣、開路等均以素淨繡邊為主,不取滿身花團錦簇章法。靠、鎧等則以廟塑神像裝束為藍本,大體和秦兵馬俑衣甲相類似。三、布景和道具保留了皮影砌末的風格,使用誇張的技法,為劇情服務。

音樂

隴劇音樂屬於板腔體式,分“傷音”和“花音”兩大類,商音曲調深沉委婉,適於抒發哀怨的情感,因此又稱“苦音”或“哭音”;花音曲調活潑跳躍,善於表達喜悅的情感,故又稱“歡音”。隴劇唱腔沒有嚴格的節拍,比較自由明快,說唱性較強。彈板是隴劇音樂的主要板式之一,板頭、大過門規整、四方,唱腔由多種節拍型混合組成,有特定規律。小過門的第一拍,一般都重疊在唱句的末尾一字上。彈板簧舒展、流暢、優美動聽,最有特色。速度一般是中速,稍慢,更適於抒情和敘事。飛板唱腔和彈板有共同之處,也是由多種節拍型有規律的進行。小過門的第一拍重疊在唱句的最後一個字上。“簧”簡短而有特色。飛板的速度稍快,唱腔更富於說唱、敘事性。伴奏樂器,管弦樂有四胡、二胡琵琶揚琴笛子嗩吶等;打擊樂有漁鼓、簡板、水梆子、大羅、小鑼、大擦、鉸子、堂鼓、戰鼓、板鼓、牙子等。

演唱方式

隴劇的演唱方式比較自由,曲調流暢,節奏明快,近似說唱。曲調尾首的拖腔叫做簧,唱時稱嘛簧,嘛簧悠長婉轉,韻味濃厚,富有地方色彩,它是構成隴劇音樂獨特風格的重要成分。隴劇使用的樂器也有較大的發展,增加了琵琶、二胡、板胡、揚琴、提琴和一些銅管、木管樂器,豐富了隴劇音樂的表現力。

行當流派

淨角淨角

隴劇是由皮影戲隴東道情於二十世紀五十年代搬上舞台的新劇種。隴東道情原無腳色行當,是由影人的不同造型,標示行當的不同,因此,隴劇上舞台後,不像其它大劇種有自己的腳色行當傳統可繼承,而是在無章可循的情況下,經過邊實踐、邊摸索、邊研究,逐漸創立了自己劇種的腳色行當。隴劇腳色行當的來源依據,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

一、參照、模仿隴東道情皮影人的人物造型與皮影表演動作,創立了大體的行當分類和特性。

二、隴劇搬上舞台後,除少量改編演出了道情原有的傳統劇目外,大量演出的劇目是移植其它劇種的,如蕭仙戲、京劇越劇崑曲川劇等。在排練這些劇目時,多參照原劇種的行當,相對應的設定隴劇的行當,並吸收、融化那些劇種行當的表演身段,充實、豐富隴劇的行當。

三、根據新創作劇目的內容、劇中人物的不同類型、身份、年齡、性格等,參照一般戲曲腳色行當的規範,設定較為適合或接近的行當來表演。如隴劇第一齣戲《楓洛池》的腳色行當,就是按照這樣的方法將簡人同設計為小生,杜若義設計為武生,鄔飛霞、馬瑤草設計為小旦,牛貴設計為官衣醜,梁冀設計為大花臉。

四、在隴劇的發展過程中,為了表現和突出隴劇這一地方劇的特色,根據隴劇音樂細膩、優雅、纏綿、抒情的特色,決定了以發展“三小”(小生小旦小丑)戲為主,在表演上以“三小”為中心。因此,在行當的建立上,確立了以“三小”為主兼顧其它的腳色行當體制。在“三小”行當的創建中,除了選擇其他劇種(主要是越劇、川劇、京劇等)有關這些行當的表演適合隴劇需要的程式以外,著重從民間藝術,特別是隴東秧歌、社火等表演中,提煉、規範、創造出隴劇“三小”行當的表演程式,如“地遊子步”、“風擺柳步”等等。

經過二十多年的積累,隴劇的腳色行當已初具規模,目前他的主要行當有:生行:包括小生、鬚生、老生;旦行:包括小旦、正旦、彩旦、老旦、武旦等;淨行:分大妝與二淨兩行;醜行;分官衣醜、公子醜與小丑等,均以粉底定妝,勾畫醜臉妝扮。

傳承價值

隴劇隴劇

在現代文化的強烈衝擊之下,隴劇也陷入了瀕臨衰亡的困境,演出團體及演出場次銳減,傳承鏈幾乎中斷,處於被大劇種和時尚文化所取代的困境,如不加關注與保護,勢必越來越邊緣化乃至面臨衰滯、消失。

國家非常重視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保護,2006年5月20日,隴劇經國務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中國戲劇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