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述
鎮平玉雕業歷史悠久,源遠流長。據1975年3月河南省政府公布的河南省第一批文物重點保護單位鎮平縣安國城遺址“龍山文化”層出土的2枚“圭形帶穿玉鏟”出土文物考證,鑑證了鎮平的先人們遠在四千年前,就已採用質地優良的玉石製作出即科學友較為先進的生產、生活工具,從中也揭示了鎮平的玉雕業在這個時代已具雛形。鎮平地處中原,南陽腹地,是中華民族的發祥地之一。據夏代名都——古呂國城文化遺址出土文物考證,遠在舊石器時代(約60—1萬年前),這裡便有人類繁衍生息的足跡。先人們以石頭製作出石斧、石鑿、石鐮、石鏟的生產、生活工具和石刀、石箭頭防衛武器。這些石器的出現,為後來的石雕製品奠下了先導基礎。故《呂氏春秋·求人》名著中有:“故功績銘乎金石”之說。
《鎮平縣誌》記載,元、明時代,鎮平玉雕技術、玉雕工藝由北京、蘇州等地相繼傳入中原腹地。遞至清朝末至中華民國前中期,並且形成一大產業和連鎖銷售行業,雕制的玉製品不僅成了高層人士的貢品,而且開始走出國門。
清光緒(公元1882—1908)年間,南陽城內的長春街、察院街經營的玉製品商行,均來自鎮平珠寶商們領辦。如石佛寺李栗王珠寶商王明甫經營的“興盛德”、楊營郭窪村珠寶商郭華臣經營的“德法德”、“大發大”玉器商行,皆生意興隆。
中華民國3年(1914年)3月,河南省府在巡按使田中玉的主持下,讓鎮平玉雕藝人以漢白玉為原材料製作的玉鏡、玉帽架、玉掛屏、玉桌屏、玉桌面、玉椅面等玉製品,屆時參加了美國在舊金山舉辦的一次萬國商品賽會中暢銷一空。南陽鎮守使吳慶同,看到本縣玉雕大使仵永甲雕制的精美玉雕產品後,便派人將仵永甲請到南陽為其雕刻玉器三年。製作有如意鉤、偏正花、玉石牌坊、福祿壽星、十八羅漢、雙鳳朝陽等玉雕精品。民國4年(1915年)12月,袁世凱稱帝時,鎮平官吏曾獻給一套玉石酒器。
袁世凱病重時,又命玉雕大師仵永甲到南陽,為其製作了香爐、化錢爐、元寶、龍錢、鳳錢等祭品。袁世凱死後,這些精製珍品全部陪葬於墓內。民國16年(1927),鎮平玉器商王明甫委託河南省官吏張學謙,帶領印度商人到鎮平石佛寺賀營仵永甲家中,買走有獨玉玉觀音人、羅漢人、濟公認、龍錢、鳳錢和如意鉤等玉製品。此後,鎮平玉雕製品名聲大振。
玉雕特色
鎮平玉雕(即玉器)又稱鎮平玉刻。自古以來,鎮平玉雕工藝品以其質地優良,設計新穎,工藝精湛,做工細膩,造型逼真,栩栩如生而馳名中外,成為中國乃至世界最美、最珍貴的瑰寶。鎮平玉雕產業發展起來了,產品不僅銷售國內,而且還遠銷歐亞等世界50多個國家和地區,其優勢多多,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從玉雕產品的風格上講,鎮平玉雕博採南北之長,既有京津派的雄渾豪放,也兼蘇揚派的婉約細膩。造型生動逼真、雕刻精細入微,從而形成自己獨有的中部風格。其代表作有國家級珍品翠玉“九龍花熏”,現陳列於人民大會堂河南廳;獨玉“鹿鶴同春”,已被中國美術館收藏;雙層大型轉動翡翠花熏“哪吒鬧海”巧用浮雕、透雕、鑲嵌技術,玲瓏剔透,榮獲輕工部工藝美術百花獎。
玉器的原料使用方面,以國產岫巖、岫玉,南陽獨玉為主,還有白玉、孔雀石、水晶、紫晶、蘭紅寶石、綠松、紫英、金星、人造金星等。還有巴西、加拿大、緬甸、俄羅斯、馬來西亞等國家的之地優良玉料。
鎮平玉雕在創作設計鶴花色品種方面,是根據口岸銷售形勢,原料工具,技術水平標準為依託。花色品種由簡陋品種發展到人物、花鳥、爐熏、獸類產品,使題材豐富,新穎別致,令人深思,耐人回味。其中,人物類:多取材於古典小說、歷史、神話故事。如《紅樓夢》中“黛玉葬花”、“晴雯撕扇”、“史湘雲醉臥芍藥茵;《西廂記》中“盈盈聽琴”;《西遊記》中“三打白骨精”、“唐僧取經”;《三國演義》中“桃園三結義”;《白蛇轉》中“盜靈芝”、“二蛇出山”;《封神榜》中“哪吒出世”、“烽火紅諸侯”。歷史神話故事有“蘇武牧羊”、“梁紅玉擊鼓”、“十三棍僧救唐王”、“五子鬧鐘馗”、“牛郎織女”、“天女散花”、“八仙過海”、“十八羅漢山”、“侍女”“妙算”等等。小件產品有玉鐲、菸嘴、煙缸、戒指、小掉墜等應有盡有。
第四,政府搭台,請進外商,實施“玉雕領唱,經貿合奏”戰略。
產業鏈條
鎮平的玉雕產業從業人數達12萬人,年產值13億元,加工企業(戶)10000個;鎮平縣玉雕重點鄉鎮11個,玉雕專業村50個,形成了石佛寺玉雕灣和縣玉雕大世界兩大專業市場,是縣域的主導產業和民眾的致富產業。世界所有的玉種在鎮平均有加工和銷售,形成了擺件類、飾品類、實用保健類等產品為主的產業群體8個,產品近5000個品種。鎮平縣委、縣政府制定了一系列支持玉雕產業發展的優惠政策,使鎮平縣玉雕產業的發展取得了顯著成效。鎮平縣結合文化名鎮建設,以石佛寺鎮、晁陂鎮為中心,新建擴建了玉雕灣翠玉瑪瑙市場、榆樹莊玉鐲市場、何莊擺件市場、梁堂石雕市場等23個專業市場,進一步膨脹市場規模。同時,為加強對玉文化產業的引導、開發和管理,提升鎮平縣玉雕產業水平,鎮平縣成立了中國國第一個玉雕產業管理局,從組建產業龍頭入手,成立了“鎮平縣玉神工藝品有限公司”,吸納神聖玉雕有限公司、石佛寺玉器廠等10家大個企業加盟,統一註冊“玉神”商標,打造產業集團軍。鎮平玉雕作為傳統藝術品已成功申報為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石佛寺鎮被命名為河南省玉文化產業基地。
鎮平歷來重視玉雕從業人員的素質提高和後繼人才的培養。鎮平縣有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命名的“民間藝術大師”2人,省工藝美術大師6人,高級工藝師35人,有初級培訓學校18所、玉雕職業高中1所、縣工藝美術職業中專1所,開設雕刻、美術設計等與特色文化產業相關的教學內容,年培訓玉雕創作人才2500餘人。另外還指定縣文化館為專門的培訓基地,定期邀請縣內外專家、教授講課,提高各類民營文化社團的人員素質。
1993年鎮平縣成功地舉辦了12屆玉雕節。節會期間,中國乃至世界的玉雕界專家學者雲集鎮平,研討玉雕理論、切磋玉雕技術、傳播玉文化知識,提升了玉文化研究的層次和品位;組織參與中國“天工獎”玉雕精品展評會、玉雕產品展銷會、玉文化研討會、獲獎作品現場拍賣會等活動的開展,炒熱了玉文化研討弘揚氛圍,產生了良好的社會效應和經濟效益。
2003年建成了中國唯一的“中華玉文化中心”和中國首家中華玉文化博物館。中華玉文化中心建築面積4000平方米,內部構造由玉雕精品展銷大廳、學術報告廳和玉文化博物館三部分組成,融精品展銷、玉雕商貿、學術交流、玉文化研究於一體,既有現代特色風格,又深含玉文化底蘊,實現了玉雕文化與建築功能的完美結合。與玉文化中心相輔相成,渾然一體的玉文化廣場,占地近百畝,氣勢恢宏,風光優美,是娛樂休閒的好去處。中華玉文化博物館位於中華玉文化中心二樓,由玉史長廊、玉作坊、玉石大觀、大師榜、精品圖、百玉圖六大展區組成,館內收藏了歷代制玉工具、古玉文物、現代玉器精品以及來自世界各地的玉石標本,並以泥塑和圖片展示的形式生動再現了從古至今不同時期的玉雕加工工藝流程,堪稱一部中華玉文化的百科全書。
玉雕交易地
鎮平玉雕灣鎮平玉雕灣在河南南陽鎮平縣城西北八公里處,有一個自古就有“玉雕之鄉”美譽的玉雕產銷集散地--石佛寺,在這裡,以中華玉文化中心為標誌的玉雕灣綜合市場,與賀莊擺件市場、榆樹莊玉鐲市場和石佛寺翠玉瑪瑙精品市場及七個玉雕專業村連為一體,從而成為中國內地最大的玉器加工銷售集散地,每年吸引百餘萬海內外客商和旅遊者來此交易和觀光。
玉雕灣市場總規劃面積約為2平方公里,由中心商貿區、東部商貿別墅區、西部工業區三部分組成。作為玉雕灣的標誌性建築——中華玉文化中心,由被國際上譽為中國八大傑出設計師之一的趙冰博士設計,整個建築以行書“玉”字為整體造型,總投資800萬元,建築面積4000平方米,由展銷大廳、多功能廳、玉文化博物館及玉文化研究中心組成。
玉雕精品展廳和中國第一家玉文化博物館,建成後融玉雕商貿、精品展銷、玉文化研究為一體,堪稱國內外一絕。以中華玉文化中心為標誌的玉雕灣綜合市場將在其它三個玉雕專業市場及七個玉雕專業村勾通連為一體,呈現出東西貫徹、南北迴環的大氣勢,成為輻射中國的玉雕產業人流、物流、信息流、經濟流的集合地。玉雕灣珠寶玉雕市場展示出巨大的潛力和廣闊的市場前景。市場內奇石、古玩、字畫、瓷器、骨雕、角雕等旅遊工藝品品種齊全、琳琅滿目、五彩繽紛。玉雕灣市場已成為中國最大的以玉雕為主、其它多種產品輔助的工藝品加工銷售市場,日休閒、購物客流量達5000人次,日成交額近200萬元。
佛寺鎮玉雕專業市場
鎮平縣石佛寺鎮玉雕專業市場在河南省乃至中國同類市場中,具有舉足輕重的“母體”地位。從上世紀80年代初期的蹣跚學步,到成為中國比較大的玉雕專業市場之一,它傾情演繹了一個現代版商業傳奇故事。它不僅吸納了國內外60餘種玉料的加工與銷售,帶動奇石、古玩、字畫、瓷器、骨(角)雕、銅製品等30餘種工藝品的逐步崛起,還培育了大量當地的玉雕品牌,衍生出4個大型專業市場。可以說,它是鎮平乃至南陽一張響噹噹的名片。
1996年,在鎮平縣石佛寺鎮西的趙河荒灘上,形成了一個簡易的玉雕交易市場,坑凹不平的沙地鋪上塑膠單當做櫃檯,搭起的簡易棚當做門市,這便是石佛寺鎮玉雕專業市場的雛形。1998年,在趙河荒灘上,他們治沙綠化,建壩蓄水,拉開了石佛寺鎮玉雕專業市場建設的帷幕,投資2000萬元建起了玉雕灣西區市場。2001年又投資6000餘萬元建起了玉雕灣東區市場、玉文化廣場和中國第一家集收藏、玉文化研究、展銷、商貿於一體的玉文化博物館。至此,鎮平玉雕市場初具規模。
2005年玉雕專業市場重新進行了定位,確立了“中國玉產品旅遊購物中心、河南省玉文化產業基地”的發展目標。他們先後投資2億元,建起了玉博苑早市、榆樹莊綜合市場和琢玉苑加工小區。成立玉文化產業管理辦公室和玉文化研究會,形成加工依託科研基地、市場激活產業發展、文化豐富產業內涵的良性發展格局。實現了產業、市場、文化、城鎮的同步發展。玉雕灣市場已成為中國北方建設檔次最高、規模最大的玉雕專業批發市場。
河南非遺目錄
河南是中華文明和中華民族的重要發源地,擁有郟縣大銅器、麒麟舞、四平調、河洛大鼓等多個非物質文化遺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