劇種源流
南詞戲,流行於南平地區,它是從灘簧小調發展來的。清乾隆、嘉慶年間(1736~1820年),灘簧小調從蘇州傳入南平時是以坐唱形式出現的,唱、白均用蘇州“土官話”,以唱為主,間以說白。曲調有“大調”與“小調”兩類,以南詞八韻為其基本調,又因灘簧直接受蘇州崑曲影響,保留有《泣顏回》、《耍孩子》、《一枝花》、《將軍令》等曲牌。而清唱的曲目也多來自崑曲的劇目,如《斷橋》、《秋江》、《出塞》、《白蛇傳》、《西廂》、《拜月》等。
清中葉至民國期間,南詞在南平得到了發展。清嘉慶年間(1796~1820年),成立的第一個班社叫“靜逸軒”,參加者多是知識界人士與商人。清道光年間(1821~1850年),成立有“以成社”,清同治十年(1871年),南平天主教徒組織“三德堂”,清光緒年間(1875~1908年),有“同樂軒”,民國5~35年(1916~1946年),又有“鶴鳴社”、“賡韻琴社”等組織。
民國26年(1937年),順昌縣元坑洋坊農民自發組織“樂春社”,聘請邵武師傅教習。由於南詞表演形式單調,藝人多為半農半藝,藝術難以精進,逐漸衰落。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南詞得到進一步發展。一批業餘南詞藝人又重新恢復南詞演唱活動,如將樂縣文化館在元宵、中秋等傳統節日舉辦南詞清唱晚會。
1953年,在原有南詞清唱的琴社基礎上,南平成立第一個業餘劇團,並排演了第一個傳統小折戲《井台會》,使曲種向劇種邁出了第一步。演員從清唱坐彈開始走上舞台,按行當角色化妝演出。隨後,城鄉也相繼成立業餘南詞戲劇團,演出《秋江》、《出塞》、《吐袖》、《牡丹對藥》等劇目。同時,變原先的“土官話”為國語,並向婺劇、京劇、崑劇等學習表演科介,豐富了南詞戲藝術。
1960年2月,南平市創辦了南詞藝術學校,挖掘、整理、編印《南詞音樂》作為教材。
1961年,在福建省文化局建議下,將樂縣南詞著重以曲藝形式發展,強化說唱表演功能。表演形式設計為1個演員化妝,身前架凡鼓(兩面中心突出,腹背可擊),手執小鼓槌,擊鼓說唱,並以手勢動作表演,旁邊加小樂隊伴奏。此後,編演一批反映現代生活的節目,但基本上屬舊曲譜套新詞。南詞演唱《趙頂良書記治水》曾被選送參加“上海之春”音樂會演出。
1962年冬,福建省音樂家協會派員專程到沙縣收集記錄了南詞《花魁袖吐》、《瘋僧掃秦》、《花亭相會》、《昭君和番》、《楊雄醉酒》、《斷橋相會》、《借衣勸友》選段和南詞小戲《姑嫂打漁》、《賣草墊》、《花子過關》、《煙花自嘆》、《放風箏》、《秋江》等劇目。
1964年,成立南平南詞戲實驗劇團。“文化大革命”期間,南詞老曲目被視為“封、資、修”毒草而打入冷宮。劇團被解散,直至1981年5月才得到恢復。1973年,恢復南詞演唱。創作劇本《紮根記》曲譜有所創新,在三明地區會演中獲得好評。從1982年開始到1996年,南詞戲創作演出了一批現代戲劇目,其中《紫氣東來》、《大街小巷》、《這不僅僅是誤會》、《竹林劫》、《古渡風情》等,參加建陽地區調演與省戲劇會演,獲得各種獎項。 至1992年三明市境內收存南詞傳統曲目有《斷橋相會》、《合缽收妖》、《蘆林相會》、《昭君和番》等“四大曲王”和其他劇目及折子戲、小戲等18本。
傳統劇目
序號 | 劇目 | 類別 | 創作時間 | 創作者 | 整理者 | 參考資料 |
1 | 《秋江》/《秋江別》 | 傳統折子戲 | / | / | 邱德民 | |
2 | 《袖吐》 | 傳統劇目 | / | / | 呂德明 | |
3 | 《大街小巷》 | 現代戲 | 1984年 | 王文緒、鄭開初 | / | |
4 | 《良心》 | 現代戲 | 1990年 | 吳國豪(編劇) | / | |
5 | 《金錢萬能》 | 現代戲 | 1990年 | 吳國豪(編劇) | / |
戲曲音樂
唱腔
唱腔分南詞、北調、雜韻、小調四類。前三類是主體。總稱“大調”。
(一)南詞
有《正韻》、《弦索》兩種。《正韻》(又稱《八韻》),是南詞戲的基本唱腔,鏇律跌宕委婉,適於描景、抒情。《弦索》(又稱《快板》),速度較快。板式以一眼板為主,也有散板。適於敘述,包含《單弦》、《雙弦》、《混合弦》三種調,詞格以上、下句對稱結構為主。
(二)北調(又稱別調、八調)
鏇律明朗、流暢,節奏緊湊,以一眼板為主,多用於對唱。
(三)雜韻
常用曲牌有《秋江韻》、《點絳唇》、《鴛鴦歌》、《竹枝詞》、《四合如意》等。
(四)小調
常用的《紅繡鞋》、《進蘭房》、《女告狀》、《虞美人》、《鮮花調》等。
鏇律以五聲音階為基礎。調式以商、角、徵、羽為常見。曲韻沿用中州韻,用土官話演唱,後逐漸改為國語演唱。
器樂
(一)十 番
用笙、笛、三弦等10種樂器演奏,常用曲牌有《亂雲》、《翠峰》、《旭日》、《潤聲》、《瀑吼》、《晴霞》、《涌濤》等,稱“七牌十番”和《初步瑤池》、《再步金階》、《三步靈宮》(稱“三步天女散花”)以及《麻姑晉酒》、《朝天子》、《普天樂》、《上小樓》等。
(二)大 吹
用嗩吶演奏,常用曲牌有《將軍令》、《大得勝》、《小開門》、《狀元遊街》、《落地金蓮》等。
(三)鑼鼓經
較有特色的有《五不齊》、《和合鑼》、《洗馬》、《大上台》等。
樂隊樂器
傳統樂隊分文、武兩場。文場以高胡、揚琴、琵琶為主,還有三弦、笙、蘇笛、嗩吶、二胡、殼胡等;武場有板鼓、松鼓、探鑼、大鑼、詞鈸、大鈸、緊板等。
戲曲機構
清嘉慶年間(1796--1820年),成立的第一個班社叫“靜逸軒”
清道光年間(1821~1850年),成立有“以成社”
清同治十年(1871年),南平天主教徒組織“三德堂”
清光緒年間(1875~1908年)有“同樂軒”,
民國五年至民國三十五年(1916-1946年)有“鶴鳴社”、“賡韻琴社”等組織。
1953年,南平成立第一個業餘劇團,隨後,城鄉也相繼成立業餘南詞戲劇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