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源
大平調形成於明朝年間,其分布以濮陽為中心,流行於河南全省及魯西、蘇北、皖北地區。大平調的主要唱腔為:“頭板”、“二板”、“三板”、“流水板”四大板類。曲牌有《大開始》、《小開始》、《四字開門》、《五字開rT}、《六字開》、《五馬》、《二凡》、《朝陽歌》、《一枝花》等,樂器有大鐃、大釵、尖子號、大弦、二弦、三弦、梆子、笙、嗩吶等、大平調在其形成初期,多為災民謀生而自發組織的小戲班,作“板凳頭”演出,它糅合雜技,武術等藝術精華,形成了粗獷豪放的風格。
濮陽大平調清代為“范家班”,被紳士掌管,1930年前後改為“大公團”,抗日戰爭初期,基本脫離民團紳士,靠藝維生,發展平調藝術。1943年,原昆吾縣抗日人民政府接管了“大公團”,並派黨的幹部陳祝新、韓洽為領導,對其進行了多方面的改造、整頓,使之成為抗日政府的一支富有活力的先進宣傳隊伍,並正式改名“昆吾縣民主政府眾藝劇社”,從事抗Et宣傳活動,並配有槍枝彈藥,隨時準備參加抗日戰鬥。在抗日戰爭,解放戰爭中為黨立下了不朽功勳。1960年河南省委、省政府研究決定:清豐、內黃、南樂、滑縣、延津、濮陽六縣平調劇團,匯集濮陽,成立了河南省唯一一家全民所有制的濮陽大平調劇團。
發展
濮陽大平調在形成和發展的過程中,湧現出了一大批著名演員,如“紅臉”三秋林、“黑臉”鐵蛋、“三醜”欒保平、“二紅臉”四大旗等角色譽滿豫北,佳話流傳至今。其中著名紅生演員翟德貴(1919-1962),乳名“喜兒”,濮陽市濮陽縣渠村鄉翟莊村人。他自幼從藝,在唱做方面,造詣深博出眾,形成堵樹一枝的紅臉唱腔,高亢圓潤悠揚,其藝術沉穩、正道,並富有氣韻。1956年翟德貴主演的劇目《收姜維》(飾諸葛亮),獲河南省地方戲曲匯演個人表演一等獎。同年文化部將《收姜維》、《三傳今》、《白玉懷》灌製成唱片發行全國。1958年赴京參加全國群英會,受到毛主席、周總理、朱德委員長、陳毅副總理等黨和國家領導人的親切接見,並同周總理合影留念。
濮陽大平調藝術有深厚的民眾基礎和很高的藝術價值,從明朝誕生起就深受民眾的歡迎和喜愛,使這一藝術表演形式從“板凳頭”成長為演出陣容龐大,行當齊全,音樂聲調優美的大型劇種,並多次在省、市匯演中獲獎。1983年9月7日,濮陽縣大平調劇劇應邀赴北京演出《包公碑》,先後在長安劇院、中和劇院、吉祥劇院、中直機關禮堂、中科院禮堂演出,受到時任中紀委書記王從吾,北京市委書記、市長、中顧委常委段君毅,文化部部長朱穆之等領導人以及著名評劇演員,中國評劇院院長新鳳霞等藝術界名人的接見和讚揚,併合影留念。《光明日報》、《北京日報》、《中國青年報》、《新觀察》等十餘家新聞媒體報導了演出盛況。中國劇協、北京劇協在中國劇協會議室主持召開了有中國藝術研究院、中國文聯、中國戲曲學院等16位藝術界領導、專家座談會,對《包公碑》的成功演出給予了高度評價。中國戲劇出版社出版發行了由濮陽大平調劇團演出、的《包公碑》連環畫書,在會上產生了一定的影響。
十幾年來,濮陽縣大平調劇團常年面向農村,面向基層演出,一般每年演出500餘場,觀眾100多萬人次,深受民眾歡迎。但由於演出環境惡劣,服裝道具損壞嚴重,加之近幾年多種娛樂媒體的影響,大平調劇團生存受到挑戰,已到了舉步維艱的地步,人員工資無法及時全額發放,道具無法更新,無力培養新人,老演員在相繼故去,演出水平不斷下降。這個傳承了數百年、在黃河兩岸頗有影響的古老劇種、具有戲曲活化石之稱的濮陽大平調,正在面臨失傳的危險。為了保護這一稀有劇種,2004年經市文化局積極推薦,濮陽大平調被列入“河南省民族民間文化保護工程首批試點保護項目”。同年11月,濮陽大平調參加了“河南省首屆民間優秀戲曲匯演”,榮獲四項金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