詳細介紹
形態特徵:株高可達15公尺,主幹渾圓挺直,枝丫自然分層輪
生於主幹四周,層層分明有序水平向四周開展,枝椏柔軟,小葉枇杷形,具短絨毛,冬季落葉後光禿柔細的枝椏美,益顯獨特風格;春季萌發青翠的新葉,隨風飄逸,姿態甚為憂雅。樹形雖高,但枝幹極為柔軟,根群生長穩固後極抗強風吹襲,並耐鹽分,為優良的海岸樹種。花期:其花小而不顯著,呈穗狀花序。
【枝幹】枝條水平擴展張開。枝條圍繞主幹輪生,成顯著環狀。
小葉欖仁樹
【樹皮】樹皮帶灰褐色。起初頗為光滑,後隨樹齡增長而逐漸加厚及帶縱裂紋,這時樹皮很易成薄片狀剝落。
【葉】葉緊密互生,單葉,呈廣橢圓形,簇生於枝條末端,葉片可長達25厘米。葉端較闊,葉質厚,呈革質。葉背基部中脈的兩邊,各有兩枚細小的腺體。落葉前會轉為美麗的紫紅色。
【花】花期3-6月,白色穗狀花序,缺乏花瓣,頂端是雄花,下方是雌花及兩性花。花細小,白色或黃綠色。穗狀花序,聚生於葉腋位置。
【果】 7-9月.廣橢圓形核果,黃褐色,長達5厘米。外形像橄欖。可食的仁,含杏仁味的油。果子含纖維質,可在水上飄浮,內果皮堅硬而質輕可漂浮於海面上,具有海漂植物傳布的特性。
生長習性
性喜高溫多濕,生長迅速,不拘土質,但以肥沃的沙質土壤為最佳,排水、日照需良好。幼株需水較多,應常補給。株高可達15公尺,枝丫自然分層輪生於主幹四周,層層分明有序水平向四周開展。
功用
欖仁樹帶杏仁味的果仁可以食用,也可用來榨油。樹皮及果皮可作染料,木材可用於建築或用來製造器具。
適應地區: 原產地:非洲。中國分布在廣東、香港、台灣、廣西
南亞熱帶常綠闊葉林區(主要城市:福州、廈門、泉州、漳州、廣州、佛山、順德、東莞、惠州、汕頭、台北、柳州、桂平、箇舊)
熱帶季雨林及雨林區(主要城市:海口、三亞、瓊海、高雄、台南、深圳、湛江、中山、珠海、澳門、香港、南寧、欽州 北海、茂名、景洪)
生態分類:木本植物> 落葉喬木類 觀賞分類:蔭木類高度範圍: 10--20 (M)
生長習性: 喜光,耐半陰,喜高溫濕潤氣侯,深根性,抗風,抗污染,壽命長
繁殖培育
可用播種法,取成熟掉落的種子為佳,春至夏季播種;也可用嫁接法,砧木選用欖仁樹,早春嫁接。樹性強健,生長迅速,不拘土質,但以肥沃的沙質土壤為最佳,排水、日照需良好。幼株需水較多,應常補給。每年春、夏季各施有機肥一次。樹冠若不均衡,待冬季落葉後稍加修整。性喜高溫多濕,生育適溫約為23——32℃,生長慢,耐熱、耐濕、耐鹼、耐瘠、抗污染、易移植、壽命長。
景觀用途
風景樹、行道樹 , 種子可依靠海漂及蝙蝠傳播,根及板根可製革,種仁可食。
獨特風格,枝幹挺拔,常用於作庭園樹、行道樹。樹形雖高,主幹渾圓挺直,但枝幹極為柔軟,根群生長穩固後極抗強風吹襲,並耐鹽分,為優良的海岸樹種。
種植技術
1、播種法,取成熟掉落的種子為佳,春至夏季播種;
2、嫁接法,砧木選用欖仁樹,三月上旬嫁接為宜,陰雨天氣不宜嫁接。
3、土:小葉欖仁樹性強健,生長迅速,不拘土質,但以肥沃的沙質土壤為最佳。
4、水、光照:參照繁殖培育目錄。
5、溫度:性喜高溫多濕,生育適溫約為23——32℃。
6、特點:耐熱、耐濕、耐鹼、耐瘠、抗污染、易移植、壽命長。
辨別特徵
如果細心觀察其葉片的變化,可發現欖仁樹的葉片在秋冬期間會變成紫紅色,並且落下,露出光禿禿的樹身。鮮嫩的綠葉會於春季長出來,是非常理想的觀葉喬木。欖仁樹顯著的環狀枝條及簇生於枝條末端的廣橢圓形葉片,是此樹最明顯的辨別特徵。
病蟲害
咖啡皺胸天牛
分類地位 昆蟲綱 Insecta 鞘翅目 Coleoptera 天牛科 Cerambycidae 【害蟲名稱】咖啡皺胸天牛
【目 名】鞘翅目 【科 名】天牛科 Cerambycidae
【為害症狀】幼蟲為害腰果樹主幹基部和主根,在皮下蛀食,早期造成樹勢衰弱,影響生長和產量,後期可致植株死亡。
【防治方法】①農業防治。每年對腰果樹普查3次,發現被害樹時,當即用利刀剖開被害樹的樹皮,取出其中天牛幼蟲。待傷口乾燥後,培土促進不定根生長,以利植株恢復生長勢。②化學防治。發現蟲害時,可用注射針筒將農藥注入隧道中,殺死幼蟲。
相關介紹
欖仁樹屬
種 名: 欖仁樹屬 學 名: Terminalia mantaly Tricolor 別 名:銀葉訶子科: 使君子科 屬: 欖仁樹屬 分布量 世界:250種;中國:8種 引 種 狀 況: 非引種
小葉欖仁樹
Terminalia L. 欖仁樹屬,使君子科,約250種,廣布於熱帶地區,產西南部至台灣,其中訶子T. chebula Retz. 為一外來種,廣州有少量栽培.
形態特徵
落葉喬木,錦葉欖仁是小葉欖仁的栽培變種,株高可達10M,側枝輪生,呈水平展開。葉叢生枝頂,橢圓狀倒卵形,葉面淡綠色,具乳白或乳黃色斑,新葉呈粉紅色。喬木;葉互生,常聚集於小枝之頂;花兩性或單性,有小苞片,組成疏散的穗狀花序或總狀花序;萼延伸或收狹於子房之上,鍾狀,5裂,很少4裂,裂片短三角形,脫落;花瓣缺;雄蕊10或8,2輪排列;子房下位,1室,有胚珠2-3顆,花柱長而不分枝;核果扁平,有角或2-5翅,有種子1顆。
果入藥或為重要的鞣料,欖仁樹T. catappa L. 的核仁可食或榨油,雞珍T.hainanensis Exell為海南島的特產,木材很有用。
枇杷
屬薔薇科植物,在年平均氣溫15℃以上,年降雨量800-2200毫米的地區均能正常結果。雖然枇杷性喜溫暖,但在南方常綠果樹中它的抗寒力最強。據測,凡年平均氣溫在12℃以上的地區枇杷能正常生長,年平均氣溫15℃以上的地區進行經濟栽培效果良好。
但由於歷史的原因,枇杷栽培面積極小。在PH值4.5-8.5的地區均能正常生長結果。枇杷對光照要求也不嚴,屬喜光耐陰樹種。
枇杷具有生長快,結果早的特性。嫁接苗定植後,第二年即可試花掛果,最高株產能達5公斤;第三年株產可達9公斤;五年後進入豐產期,株產50公斤。現世界枇杷年總產量為8-10萬噸,只相當於杏世界總產量的1/23,桃世界總產量的1/109,梨世界總產量的1/151,蘋果世界總產量的1/592,比其它水果少得多,遠遠滿足不了國內外市場的需要,經濟效益極為顯著。
小葉欖仁樹
枇杷每年9月至第二年4月均可栽植,但以秋、春栽植最好,密植園每畝栽222株(行距2米,株距1.5米)或111株(行距3米,株距2米)。此種密度有利於大幅度提高前期產量和土地利用率。
枇杷又名“盧桔”、“金丸”,原產中國,因其樹葉形狀很象中國優越傳統樂器琵琶而得名。枇杷在中國的栽種歷史至少可以上溯到一千八百多年以前,到了唐代(618年-907年),枇杷已被列為貢品。以後它又傳往國外,日本、法國、英國、印度、澳大利亞、墨西哥等許多國家都先後從中國引進了枇杷樹。
枇杷初冬開花,每一花束由數十朵小花組成,潔白如玉。由於冬季百花凋零,枇杷花冒寒開放,深為歷代文人和畫師所喜愛。果實呈果球形或橢圓形,果色金黃,果肉橙黃,汁多,味鮮甜而柔糯,是水果中珍品。除生食外,還可制果醬、果膏、果露、果酒等。枇杷還有有潤肺化痰的功效,為治氣管炎的良藥。
浙江餘杭縣的塘棲、江蘇吳縣的洞庭山及福建莆田的寶坑,為中國三大枇杷產地,其中以塘棲枇杷產量最多,品種也最好。
樹木大全
樹是具有木質樹幹及樹枝的植物,可存活多年。一般將喬木稱為樹,有明顯直立的主幹,植株一般高大,分枝距離地面較高,可以形成樹冠。樹有很多種。俗語中也有將比較大的灌木稱為“樹”的,如石榴樹、茶樹等。樹的主要四部份是樹根、樹幹、樹枝、樹葉。樹根是在地下的,在一棵樹的底部有很多根。在樹幹的部分分為五層。第一層是樹皮。樹皮是樹幹的表層,可以保護樹身,並防止病害入侵。在樹皮的下面是韌皮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