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河戲

東河戲

百多年來,古老而獨特的贛州東河戲,是客家先賢創造的戲劇藝術財富。它豐富多彩、風格獨特、可塑性強、鄉土氣息濃郁、立足農村的表演形式,贏得了不同層次觀眾的青睞。今天,在贛州東河一帶的鄉村中,仍保留著眾多民間東河戲班,在傳統節日和婚喪嫁娶時,人們都會邀請戲班唱上幾台大戲。

概況

在客家重要聚集地——江西贛南,至今流行著一種地方戲,即東河戲。東河戲是江西最古老的劇種之一,它集

東河戲東河戲
腔、崑腔亂彈多種聲腔於二身,至今已有三百多年的歷史。東河戲起源於贛縣境內的田村、白鷺、清溪、勞田和睦埠(今屬興國縣)一帶。為什麼叫東河戲,這裡有一個地理上的來源。贛江是江西最大的河流,而贛江的上游是由章水貢水匯合而成的,章、貢二水分別處於贛州西、東兩側,故當地人習稱西河與東河,贛縣屬於東河流域,所以從這裡起源的戲劇也稱為“東河戲”

東河戲之源

東河戲巡演東河戲巡演

據載:贛州著名的客家地方劇種——東河劇,即源於贛縣田村、白鷺、清溪和睦埠(今贛縣與興國交界的興國縣境內)一帶。清順治三年(1646年),在明代後期的當地坐堂班基礎上,田村成立了職業戲班:玉合班。順治十一年(1654年),一些來到贛州的崑曲藝人組成了演唱崑腔的東河戲班社:雪聚班(後改名“凝秀班”)。兩個戲班的成立,標誌著以唱高腔崑腔為主的東河戲新劇種已經形成。

嘉道年間,鍾祟儼因母親年邁,辭職從浙江回到了家鄉白鷺村。回鄉時將他喜愛的昆戲班子帶回南昌,後來鍾崇儼又娶戲班中的蘇州女子平氏為妾。崇儼也善唱崑劇,其兄崇倌更是善作昆詞。平氏則能唱善演,並教於家人,甚至丫環僕人也來學唱崑劇。他們閒居在家,修改譜本整理劇目,以致崇儼的兒子仁鑾、仁鑒對崑劇也都善唱能演。由於鍾崇儼一門對崑曲的極力推崇和普及,白鷺村的許多人能唱崑曲,大部分村人也能哼上幾句。所以,舊時白鷺村流行有“不會唱崑曲,不算白鷺人”的口頭撣。長期以來,白鷺鍾氏,尤其是崇儼一門與東河戲職業戲班玉合班、凝秀班交流互補,相互兼融。使以弋陽高腔和崑劇為基礎,吸取宜黃調安慶調桂劇和本地鑼鼓經等營養的東河戲更加豐滿,而擁有高腔劇目252種;崑腔劇目96種;彈腔劇目665種。在乾隆鹹豐年間,東河戲發展達到了全盛時期。

由於東河戲發源於贛州的東河一帶,所以稱它為“東河劇”。東河劇流傳很廣,除贛南的其它縣市外,還有吉安市的萬安、泰和、遂川、吉安縣等地及廣州廣東福建湖南與贛南邊際的地區。

歷史沿革

東河戲,是誕生於贛南的古老劇種之一,因發源於贛南貢江流域故稱“東河戲”。明代嘉靖年間,在贛縣與興國

東河戲東河戲
交界的田村、白鷺等地流行一種以高腔曲牌清唱故事的坐堂班,坐堂班又在民間廟會游神,“扮故事”形式上發展到以高腔大本戲為主的舞台演唱,形成東河戲芻形。此後又相繼吸收了江西宜黃調桂劇西皮戲安慶調弋板興國南北詞等發展成為有高、昆、彈三大聲腔,較為完整的地方劇種——東河戲。

在坐堂班盛行時期,每次鄉間迎神賽會,必選男女姣童扮作神話傳說中的神道仙佛及流行於戲曲中的人物,人們便肩抬遊行於鄉村之中。清順治三年(公元1646年),贛縣田村一帶正式成立了第一個以演唱戲曲《西遊記》、《三國》、《目連傳》等高腔連台大戲為主的班社玉合班,這種玉合班就是東河戲的雛形。順治十一年(公元1654年),從蘇州又來了一批演唱崑曲的子弟,在田村組建了以清唱為主的“雪聚班”,後改名“凝秀班”。這兩個班社的組建,標誌著贛州一個以演唱高昆為主的戲曲劇種開始形成。

東河戲東河戲
當時戲曲班社的分布甚廣,僅贛縣東河一帶,此類職業班社就有:坐堂班凝秀班清和班等。演出劇目中有高腔、崑腔、彈腔,之後才逐漸形成了贛州地方特色的東河戲,成為影響贛州東河一帶的“贛州第一劇種”。上個世紀60年代,贛州東河戲迅速發展,挖掘整理出一批如《封神》、《白蛇傳》、《瘋僧掃秦》等優秀傳統劇目。1956年,贛州東河劇團排演的《尉遲恭》一劇,赴北京中南海懷仁堂,向國家領導人作匯報演出。

東河戲經歷了一個複雜的發展過程。早在嘉靖年間(1522—1560年),東河流域出現了一種以高腔曲牌清唱故事的坐堂班,坐堂班每逢吉慶節日,酬神還願時,演唱一種受弋陽腔影響的“道士腔”,這種坐堂班不彩扮表演,而是圍桌而坐,和琴而唱,形式較為簡單而靈活,故特別為當地百姓喜愛,這種坐堂班被歷代藝人和戲曲研究家認定為東河戲的胚胎,並於萬曆年間搬上舞台。據當地人講,坐堂班盛行時期,每次迎神賽會,鄉間必選男女姣童扮作神道仙佛故事及流行戲曲中的精彩畫面,肩抬遊行,當地人俗稱“扮故事”,這一傳統還沿襲至今。“扮故事”形式上發展到以高腔大本戲為主的舞台演唱,形成東河戲芻形。

在坐堂班盛行時期,每次鄉間迎神賽會,必選男女姣童扮作神話傳說中的神道仙佛及流行於戲曲中的人物,人們

東河戲東河戲
便肩抬遊行於鄉村之中。清順治三年(1646年),睦埠人劉仁全組建演唱高腔戲的戲班,名叫“玉合班”,這是東河戲成立最早,也是歷史最長的一個戲班。“玉合班”主要演出高腔連台大戲,如《目連傳》、《西遊記》《三國演義》、《香山記》、《封神榜》等,這些劇目都是一本戲能演十幾天的連台戲;其中最著名的當屬《目連傳》,當地人最記憶猶新的是其“耙”。這指的是該劇有一些特技表演,耙是一種三刃鐵叉,演出時常演員用耙不斷向人的頭部、腋部、胯部擲出追打,驚臉的動作能把觀眾看得自瞪口呆。《目樓傳》正是通過這些高難度的絕技來表現劇情。《五台會見》中講楊三良模擬十八羅漢神態,自有一套程式,惟妙惟肖。《鐵樹傳》演許真君降伏孽龍,群歌群舞場面氣勢宏偉,動作奔放遒勁,所以受到當時人們,一致好評。“玉合班”一直以來都非常強大,並派生許多戲班,且多以“玉”字取名,如玉喜台班、玉清台班。

時隔幾年,清順治十一年(1654年),又從蘇州來了一批崑曲子弟,在田村組建了以演唱崑曲為主的“聚雪班”(後改為“凝秀班”)。高腔、崑腔互相滲透,這兩個班社的組建,標誌著贛州一個以演唱高昆為主的戲曲劇種開始形成。

以崑腔為主的“聚雪班”的成立,當地有一個小故事,據傳東河流域有一個富商,名叫謝國泰,此人在蘇州經商多年,積蓄了大量資本,由於在蘇州年限已久,

東河戲東河戲

酷愛崑曲,所以告老返鄉時,在蘇州買來一批崑腔演員帶回贛縣,並組成“聚雪班”。“聚雪班”在表演上有一個特點,即非常保守,它不肯吸收彈腔藝術特色,因而在其發展上有一定的局限。但“聚 -雪班”的演出非常規範,並且表演一絲不苟,注重舞台形象,故受到上層人士的歡迎,許多文人、當地士紳、地方官員都非常喜愛它。其演出劇目主要是傳奇名劇,如《長生殿》、《琵琶記》、《雷峰塔》、《金印記》、《漁家樂》等。

康熙時,東河戲又吸收宜黃調,簡稱“二凡”。鹹豐後,又吸收桂劇西皮戲、安慶劇、弋板、削匕調、秧歌等;謎就使得東河戲亂彈腔形成以二凡西皮為主,同時又吸收安慶調和南北詞的一套完整系統,劇目多達五六百種,皮黃劇目以列國、秦漢三國唐宋歷史題材為多;唱安慶調的主要有《打櫻桃》、《聽琴接駕》等,唱南北詞的有《安安送米》、《洞賓對丹》等;其他如《小放牛》、《進城看女》、《打花鼓》、《大補缸》等,亦各有專用曲調。東河戲中的亂彈腔首先將自己的觀眾定位於下層百姓,非常具有地方特色,實際也證明它受到人民的熱烈歡迎。至此東河戲酌發展歷程基本完善,它糅合高腔、崑腔與亂彈腔為一體,是一個真正意義上的“三腔合一”的劇種,三種聲腔齊頭並進,異彩紛呈,各有所長,各有絕技,多有獨特的表現手法,具有深厚的民眾基

東河戲東河戲
礎。

自乾隆至同治的100多年間,是東河戲發展酌、最高峰,流布最廣。當時,僅河東一片,職業班就有49個,演出劇目,據不完全統計:高腔有252種,崑腔有96種,彈腔655種,流行區域發展到贛南各縣和吉安地區,“以及閩西、粵北與梅州、潮州和湘西部分區域。此後又相繼吸收了江西宜黃調、桂劇西皮戲、安慶調、弋板、興國南北詞等發展成為有高、昆、彈三大聲腔,較為完整的地方劇種——東河戲,成為影響贛州東河一帶的“贛州第一劇種”。

第二次國內革命戰爭時期,東河戲演員投入到革命當牛去,在舞台上塑造了毛澤東朱德彭德懷等革命偉人的形象,擴大了紅軍的影咆。上個世紀60年代,贛州東河戲迅速發展,挖掘整理出一批如《封神》、《白蛇傳》、《瘋僧掃秦》等優秀傳統劇目。1956年,贛州東河劇團排演的《尉遲恭》一劇,赴北京中南海懷仁堂,向國家領導人作匯報演出。

一百多年來,古老而獨特的贛州東河戲,是客家先賢創造的戲劇藝術財富。它豐富多彩、風格獨特、可塑性強、鄉土氣息濃郁、立足農村的表演形式,贏得了不同層次觀眾的青睞。今天,在贛州東河一帶的鄉村中,仍保留著眾多民間東河戲班,在傳統節日和婚喪嫁娶時,人們都會邀請戲班唱上幾台大戲。

東河戲劇目

東河戲傳統劇目在1950年以前保存有一千餘種,代表劇目有《雷峰塔》、《挽發記》、《玉簪記》、《掃秦》等。東河戲團除上演傳統劇目外,挖掘、整理、新排了不少劇目。中央蘇區時,還改編了不少東河劇現代革命劇目,如《活捉張輝瓚》、《送郎當紅軍》、《木蘭從軍》等,影響很大,風靡一時[3]。東河戲的劇目,高腔主要演弋陽腔連台大戲,如《目連傳》、《三國傳》、《封神傳》、《鐵樹傳》等。崑腔整本戲有《金印記》、《金雀記》、《漁家樂》等,皮簧戲在東河戲中占多數,如《九江為王》等。高腔的《雙斗猴》,皮簧的《九江為王》等劇目,在其他劇種中已很少見[4

東河戲特點

東河戲班社多為班主制,由有衣箱(戲衣所有權的人為班主,主持入社的人通常稱為“老包”。他們有的自己有衣箱,有的向別人租來衣箱;有的自己能演戲,也有不會演戲的;有一人獨當,也有幾人合夥的。演員工資(以民國初為例)最高每年180元,最低80-0(銀元);也有以“工分”計算的,最高800分,最低300-400分。班社免費供給米、柴、鹽,各人自備油、菜。班社成員一般30-40人,除“老包”外,管班(聯絡)、伙頭(炊事員),大衣、二衣、盔巾、雜箱、走雜各一人,樂隊最多七、八人(通常只用四五人),余為演員。頭目(最好的)老生負責擬定角色和演出節目及其順序。東河戲舞台語音以中州韻為基礎,雜以客家官話,本劇種人稱為贛州官話。其聲平仄略與國語相反:反之亦然,如“街坊”近如國語的“解放”;“背景”近如國語的“北京”。醜行有時純用地方語音插笠打諢。崑腔戲唱叶音略近“吳音”。

東河戲未設立過自己的笠班。歷代藝人多個別拜師、跟班學藝;少數出身於祁劇班社所辦的笠班。學徒進班初期,必須自帶一伙食費,學會“跳劉海”(《大八仙》中的一個娃娃角色)班社可免費供飯;能在台上講一言半語,便可領到菜金;能龍套、探子、走腳報信,就有少數工資。一般是三年跟師,三年幫師,前後六年中所得工資,都歸師傅所有,本人只能得到師傅給予的少數零用錢。

搶救東河戲

東河戲東河戲

圖為贛縣白鷺東河戲藝人正在向國小生傳授“東河戲”表演技藝。為搶救民間藝術和民俗風情,贛縣日前在全縣範圍內開展了一次非物質文化遺產普查工作,並制定了切實可行的搶救保護工作計畫,建立了縣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名錄體系。

江西戲曲

繁榮社會科學,是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的過程,也是社會科學研究在中國發展和繁榮的過程。積極發展哲學社會科學,這對於堅持馬克思主義在我國意識形態領域的指導地位,對於探索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發展規律,增強我們認識世界、改造世界的能力,有著重要意義。馬克思主義指導下的哲學社會科學研究,集中代表著先進文化的前進方向。

江西號稱“戲曲之鄉”,所謂“戲曲之鄉”,不僅是說它的興盛與繁榮,而是指贛地本土文化在其千餘年的漫長歲月中,生動演示了中國戲曲這一藝術形態從發生到成熟直至鼎盛的整個動態的歷史進程,為人們立體反觀中國戲曲發展史的歷程,提供了一個不可多得的文化視角,也為戲曲文化研究者們提供了一個頗為重要的參照系。

中國戲曲3

戲劇是一門綜合藝術,是時間藝術和空間藝術的綜合。說是空間藝術,是因為戲劇要在一定的空間來表現,要有造型,而它在表現上又需要一個發展過程,因而它又是時間藝術。中國戲劇是以唱、念、做、打的綜合表演為中心的戲劇形式,它有豐富的藝術表現手段。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