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
彝族有“諾蘇”、“密撒”、“臘蘇”、“羅羅”、“撒尼”、“阿細”等多種自稱。中華人民共和國建國後,按照彝族人的共同意願,以“彝”作為統一的民族名稱。
彝族是分布於中國西南的少數民族之一,少數分布於越南,總人口約776萬人(2000年)。中國(中國大陸)有彝族7,765,858人(2000年人口普查),占中國少數民族人口的7.37%,列第七大少數民族。中國彝族聚居區和彝族人口主要分布於雲南、四川和貴州三省,其餘各省市區也均有彝族人口分布,以散居為主。
越南有一個彝族的支系被稱為“倮倮族”(越南語:LôLô),人口3,307人(1999年),多數屬於尼蘇,說彝語南部方言。分布在河江、高平和老街等省。
緬甸、泰國等大約有八十萬彝族,還留存少許指路經和古彝文,少羅羅支系。緬甸、寮國、泰國、彝族羅羅支系近百萬,他們還留存古彝文指路經。說彝語南部方言。
歷史
民族起源
彝族是古羌人南下在長期發展過程中與西南土著部落不斷融合而形成的民族。在距21世紀六七千年前,居住在中國西北河湟地區的古羌人,開始向四面發展,其中有一支向祖國的西南方向游弋。
到3000多年前,這支向西南遊弋的古羌人以民族部落為單位,在中國的西南地區形成“六夷”、“七羌”、“九氐”,即史書中常出現的所謂“越嵩夷”、“青羌”、‘‘侮”、“昆明”、“勞浸”、“靡莫”等部族。當古羌人游弋到西南時,西南地區已有與其先後到達的兩大古老族群——百濮族群了百越族群。古羌人到西南後,他們了百濮、百越長期相處、互相融合,並吸收和百濮、百越的南方文化。
民族融合
魏晉以後,昆明人與焚(濮)的融合發展為對僚人的融合。
漢至六朝,漢文史籍把雲南東部、貴州西部、四川南部的主要居民稱為叟人,有時則以叟、濮並列。
隋唐以來,彝族先民地區有烏蠻與白蠻的分化,烏蠻系由昆明部落發展而成,白蠻系以叟濮為主體,並與其他民族融合而成。彝族先民在長期形成與發展中,活動範圍曾遍及今雲南、四川、貴州三省腹心地帶及廣西的一部分,其核心地區應是三省毗連的廣大地區。
民族制度
彝族歷史上一個重要特徵,是長時期保持著奴隸占有制度。公元前2世紀的西漢及其以前,彝族先民社會已出現遊牧部落與定居農業部落的分化。
東漢至魏晉時期,各彝族先民地區繼續分化出一批叟帥、夷王,表明在征服濮人等部落的基礎上,昆明部落已基本完成從原始部落向奴隸占有制度的過渡。
8世紀30年代,蒙舍詔統一六詔,雲南彝族、白族先民聯合各族上層建立了南詔奴隸制政權,統治中心在今雲南西部大理白族自治州一帶,統治範圍達到今雲南東部、貴州西部與四川南部,基本上控制了彝族先民的主要分布地區。
南詔奴隸制王朝曾長期統治彝族先民地區,不能不對當地奴隸制的存在發展產生深遠的影響。唐天復二年(902),南詔奴隸制王朝的復滅,不意味著彝族先民地區奴隸制隨之消亡。
兩宋300多年中,戎(宜賓)、瀘(瀘縣)、黎(漢原)3州的彝族先民,處在宋王朝與大理政權的相互爭取之中,出現了奴隸制經濟相對繁榮的局面。與之相配合,奴隸制生產關係出現了強大部落奴役小部落的情況。
蒙古蒙哥汗三年(1253),蒙古騎兵自四川分三道進攻雲南,經彝族地區,促使處於分裂狀態的各彝族地區出現比較鬆散的反蒙古聯合,開始統一於羅羅族稱之下。與之相對應,蒙古貴族加強了對各地彝族茲莫即土長的爭取工作,發展為在部分邊疆民族地區分封各族首領世襲官職以統治當地人民的土司制度。
自1263~1287年,相繼在今越西、西昌、屏山、大方、昭通、威寧等地設立彝族土司。
明代276年間,地跨雲、貴、川三省的水西(大方),烏撤(威寧)、烏蒙(昭通)、芒部(鎮雄)、東川(會澤)、永寧(敘永)、馬湖(屏山)、建昌(西昌)等地各彝族土司(茲莫)連成一片,相互支援,保持著基本上相同的奴隸制度,與低下的社會生產力相適應,各彝族地區基本上可以劃分為土司及黑骨、白骨與家奴3個等級。在上述等級關係的基礎上,明代水西、建昌、烏蒙等地彝族的土司制度仍然是奴隸制的上層建築。
康熙、雍正年間,清王朝在彝族地區推行“改土歸流”,給土司、土目、奴隸主勢力以沉重打擊。隨著社會生產力的發展,部分地區比較迅速地由奴隸制向封建制過渡。
名稱來歷
解放前,彝族被稱為“倮倮”或“夷人”等多種稱呼,解放初被稱為“夷族”。彝族原來自稱“羅倮”,在彝語中“羅”(音)意思是虎,“倮”(音)意思是龍,以兩種代表力量與神秘無畏的動物自稱,意思是說彝族是勇敢和強大的民族,更多意義上反應了彝族人對自己民族的自豪感,但舊社會各民族之間缺乏交流,外族人稱彝族人為“倮倮族”有某些侮辱性。
解放以後,國務院開展對各個少數民族名稱的確定工作,毛主席和周恩來在北京會見彝族代表研究討論,在會議上提到以前彝族名稱不統一,其中“夷族”、“倮倮族”都有侮辱性的意思,“夷族”也不好,因為夷原意是蠻夷,大家認為新中國是由兄弟民族組成的大家庭,大家應該平等互愛,更不應該有夷內之分,“夷”不利於民族團結。
毛主席提出了把“夷”字改為“彝”字,他認為鼎彝是宮殿里放東西的,房子下面有“米”又有系,有吃有穿,代表日子富裕,大家聽了很滿意,一致表示贊成。從此“彝族”就被正式定為彝族各支系的統一族稱。
人口
位次 | 地區 | 總人口 | 彝族人口 | 占彝族 人口比重(%) | 占地區少數民族 人口比重(%) | 占地區 人口比重(%) |
合計 | 1,245,110,826 | 8714393 | 100 | 7.37 | 0.62 | |
31省份合計 | 1,242,612,226 | 8714393 | 99.95 | 7.38 | 0.62 | |
G1 | 西南地區 | 193,085,172 | 7,676,419 | 98.85 | 21.30 | 3.98 |
G2 | 華東地區 | 358,849,244 | 32,732 | 0.42 | 1.31 | 0.01 |
G3 | 中南地區 | 350,658,477 | 30,605 | 0.39 | 0.10 | 0.01 |
G4 | 華北地區 | 145,896,933 | 10,982 | 0.14 | 0.13 | 0.01 |
G5 | 東北地區 | 104,864,179 | 6,954 | 0.09 | 0.06 | 0.01 |
G6 | 西北地區 | 89,258,221 | 4,580 | 0.06 | 0.03 | 0.01 |
1 | 雲南 | 42,360,089 | 4,705,658 | 60.59 | 33.23 | 11.11 |
2 | 四川 | 82,348,296 | 2,122,389 | 21.3 | 51.53 | 2.58 |
3 | 貴州 | 35,247,695 | 843,554 | 10.86 | 6.33 | 2.39 |
4 | 廣西 | 43,854,538 | 9,712 | 0.13 | 0.06 | 0.02 |
5 | 廣東 | 85,225,007 | 8,700 | 0.11 | 0.69 | 0.01 |
6 | 江蘇 | 73,043,577 | 8,244 | 0.11 | 3.17 | 0.01 |
7 | 浙江 | 45,930,651 | 6,344 | 0.08 | 1.60 | 0.01 |
8 | 山東 | 89,971,789 | 6,208 | 0.08 | 0.98 | 0.01 |
9 | 安徽 | 58,999,948 | 5,607 | 0.07 | 1.41 | 0.01 |
10 | 河南 | 91,236,854 | 5,364 | 0.07 | 0.47 | 0.01 |
11 | 重慶 | 30,512,763 | 4,531 | 0.06 | 0.23 | 0.01 |
12 | 湖南 | 63,274,173 | 4,116 | 0.05 | 0.06 | 0.01 |
13 | 河北 | 66,684,419 | 3,721 | 0.05 | 0.13 | 0.01 |
14 | 遼寧 | 41,824,412 | 2,641 | 0.03 | 0.04 | 0.01 |
15 | 福建 | 34,097,947 | 2,615 | 0.03 | 0.45 | 0.01 |
16 | 山西 | 32,471,242 | 2,473 | 0.03 | 2.40 | 0.01 |
17 | 江西 | 40,397,598 | 2,271 | 0.03 | 1.81 | 0.01 |
18 | 吉林 | 26,802,191 | 2,253 | 0.03 | 0.09 | 0.01 |
19 | 湖北 | 59,508,870 | 2,117 | 0.03 | 0.08 | 0.004 |
20 | 內蒙 | 23,323,347 | 2,089 | 0.03 | 0.04 | 0.009 |
21 | 黑龍江 | 36,237,576 | 2,060 | 0.03 | 0.12 | 0.006 |
22 | 北京 | 13,569,194 | 1,919 | 0.02 | 0.33 | 0.014 |
23 | 甘肅 | 25,124,282 | 1,722 | 0.02 | 0.08 | 0.007 |
24 | 新疆 | 18,459,511 | 1,593 | 0.02 | 0.01 | 0.009 |
25 | 上海 | 16,407,734 | 1,443 | 0.02 | 1.39 | 0.009 |
26 | 陝西 | 35,365,072 | 854 | 0.01 | 0.48 | 0.002 |
27 | 天津 | 9,848,731 | 780 | 0.01 | 0.29 | 0.008 |
28 | 海南 | 7,559,035 | 596 | 0.01 | 0.05 | 0.008 |
29 | 西藏 | 2,616,329 | 287 | 0.004 | 0.01 | 0.011 |
30 | 青海 | 4,822,963 | 274 | 0.004 | 0.01 | 0.006 |
31 | 寧夏 | 5,486,393 | 137 | 0.002 | 0.01 | 0.003 |
現役軍人 | 2,498,600 | 3,586 | 0.14 | 3.21 | 0.144 |
語言文字
語言
彝族語言屬緬彝語群彝語支,有六種方言。彝族原有一種表意文字,史稱爨文,也有人認為它是音節文字,其中比較通用的有一千多個。
1975年的四川《彝文規範試行方案》確定了819個規範彝字,該方案1980年被國務院批准,在四川涼山彝族自治州推行。彝族文化藝術源遠流長,用彝文記載的歷史、文學、醫學、曆法等著作中,不乏價值極高的珍貴文獻。
彝語支民族主要有彝族、傈僳族、納西族、哈尼族、拉祜族、基諾族、白族。他們在寮國是老松族,
文字
彝族有自已的文字,是中國最早的音節文字,一個字形代表一個意義,文字總數達一萬多個,其中比較通用的有一千多個,大約形成於13世紀。1957年通過了彝文規範方案,確定819個規範彝字,並開始試行。
傳統文化
傳統著作
彝族文化藝術源遠流長,用彝文記載的歷史、文學、醫學、曆法等著作中,不乏價值極高的珍貴文獻:
《宇宙人文論》用問答形式論述自然觀,是彝族哲學思想史上的重要論著;
《西南夷志》對研究彝族歷史、文化有重要價值;
還有被譯為多種文字並在國內外廣為流傳的《梅葛》、《查姆》、《阿魯舉熱》等史詩。
傳統舞蹈
流行的民間集體舞是“跳樂”。
傳統工藝美術
有漆繪、刺繡、銀飾、雕刻、繪畫等。
服飾
彝族服飾,各地不盡相同。涼山、黔西一帶,男子通常穿黑色窄袖右斜襟上衣和多褶寬褲腳長褲,有的地區穿小褲腳長褲,並在頭前部正中蓄小綹長發頭帕,右方扎一鉗形結。婦女較多地保留民族特點,通常頭上纏包頭,有圍腰和腰帶;一些地方的婦女有穿長裙的習慣。男女外出時身披擦爾瓦。首飾有耳墜、手鐲、戒指、領排花等,多用金銀及玉石做成。
彝族服飾種類繁多,色彩紛呈,是彝族傳統文化和審美意識的具體體現。在漫長的歷史發展過程中,生活在不同地區的彝族人民,創造和形成了各自不同的服飾習俗,在彝族物質民俗構成中占有重要地位。根據彝族服飾民俗的地域、支系表現,可將彝族服飾劃分為涼山、烏蒙山、紅河、滇東南、滇西、楚雄六種類型,各種類型又可分為若干式樣。這裡介紹其中幾種。
涼山型
主要流行於四川涼山彝族自治州和毗鄰各縣,以及雲南省金沙江流域。由於大小涼山天塹壑障的隔絕所造成的特定自然地理環境以及特定歷史階段上的社會形態一一奴隸制,其服飾古樸、獨特,較完整地保持了傳統服飾的文化特徵。涼山男女上衣均為右衽大襟衣。男女老幼皆披擦爾瓦,披氈,裹綁腿,套氈襪。男子髮式為傳統的“天菩薩”,即蓄一綹長發椎髻於頭頂頭,大多頭上盤纏黑色或深藍色長巾,且常裹成一尖錐狀,斜插額前,稱為“英雄結”,左耳戴蜜臘珠、銀耳圈等飾物。下著長褲,並因語言,地域不同而有大、中、小褲腳之分,佩飾最富特色即為“圖塔”,是斜挎於身上的佩帶,用細牛筋編織成帶,帶面鑲以白色硨磲片。婦女著裙,戴頭帕,生育後戴帽或纏帕。雙耳佩銀、珊瑚、玉、貝等耳飾,重頸部修飾,戴銀領牌。下著百褶長裙,成年裙分為三節,上節為裙腰,中節成筒狀,下節多皺褶。多在腰際佩掛一三角形荷包,包面精飾各種紋樣,下端綴以五色飄帶,用於盛物。另在胸前佩戴口弦、針筒以及裝飾過的獐牙,信能以之辟邪。其衣飾的傳統衣料以自織自染的毛麻織品為主,喜用黑、紅、黃等色,其工藝可用挑、繡、鑲、滾等多種技法,火鐮、羊角、蕨芨草等圖案是其傳統紋樣,下分依諾、聖乍、所底三個樣式。烏蒙山型
本型服飾過去多以毛,麻織品為主,現多用布料,色尚黑,多為青、藍色。其基本款式為大襟右衽長衫、長誨。女服盤肩,領口、襟邊、裙沿有花飾。又可分為威寧式和盤龍式。
紅河型
本型男裝各地基本一致,多為立領對襟短衣、寬襠褲;女裝則多姿多彩,其款式既有長衫,也有長衣和短裝,大多衣外套坎肩,普通著長褲,系圍裙。頭飾琳琅滿目,尤喜以銀泡或絨線作裝飾。可分為元陽式、建水式及石屏式。
服飾特點
花腰彝是生活在我國雲南省紅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石屏縣北部高寒山區的龍武、哨沖鎮一帶的彝族尼蘇支系的一部分,現有3萬多人。花腰彝的稱謂來源與他們所穿的服飾鮮艷奪目、腰系繡花腰帶的著裝打扮有關。長期以來,花腰彝用他們的勤勞和智慧,創造了輝煌燦爛、具有濃郁地方特色的服飾。花腰彝族的傳統服飾做工精細又講究,一個心靈手巧的姑娘,完成一套服裝,往往要花三四年的時間。其中,需要掌握刺繡、挑花、散花、按花、扣花、穿花、堆花、貼布、勾邊等各種技法。花腰姑娘從七八歲開始就在長輩的指導下學習刺繡,經過幾年的勤學苦練,長到十四五歲時就成為刺繡能手,能獨立繡出巧奪天工的衣裳。
滇東南型
本型服飾流行於滇東南彝區及廣西那坡等地。女裝以右襟、對襟上衣及長褲為主要款式,個別地區著裙;男裝上為對襟,外套坎肩,下穿寬襠褲。廣西那坡、雲南麻栗坡部分彝族還保留著貫斗方袍的古老款式,這款服裝僅在節日或舉行儀式時婦女穿用。本型衣裝多以白、藍、黑為底色,多飾動植物花紋和幾何圖案。工藝有刺繡、鑲補、蠟染等多種技法。分路南、彌勒、文西三式。
服飾特點
(1)反映了黑之尊、黃之美的審美觀(2)反映了彝族“顧頭”的生活習慣和榮譽意識
(3)男子服飾多體現其英勇善戰的氣概
(4)服飾圖案紋樣體現了彝族對自然的理解和崇敬
彝族支系繁多,各地服飾差異大,服飾區別近百種,琳琅滿目,各具特色。婦女一般上身穿鑲邊或繡花的大襟右衽上衣,戴黑色包頭、耳環,領口別有銀排花。除小涼山的彝族穿裙子外,雲南其他地區的彝婦女都穿長,許多支系的女子長褲腳上還繡有精緻的花邊,已婚婦女的衣襟袖口、領口也都繡有精美多彩的花邊,尤其是圍腰上的刺繡更是光彩奪目。滇中,滇南的未婚女子多戴鮮艷的綴有紅纓和珠料的雞冠帽,雞冠帽常用布殼剪成雞冠形狀,又以大小數十、數百乃至上千顆銀泡鑲繡而成。居住在山區的彝族,過去無論男女,都喜歡披一件“擦耳瓦”——羊皮披氈。它形似斗蓬,用羊毛織成,長至膝蓋之下,下端綴有毛穗子,一般為深黑色。彝族少女15歲前,穿的是紅白兩色童裙,梳的是獨辮,滿15歲,有的地方就要舉行一種叫“沙拉洛”的儀式,意即“換裙子、梳雙辮、扯耳線”,標誌著該少女已經長大成人,15歲以後,要穿中段是黑色的青年姑娘的拖地長裙,單辮梳成雙辮,戴上繡滿彩花的頭帕,把童年時穿耳的舊線扯下換上銀光閃閃的耳墜。
彝族男子多穿黑色窄袖且鑲有花邊的右開襟上衣,下著多褶寬腳長褲。頭頂留有約三寸長的頭髮一綹,漢語稱為“天菩薩”,彝語稱為“子爾”。這是彝族男子顯示神靈的方式,千萬不能觸摸。外面裹以長達丈餘的青或藍、黑色包頭,右前方紮成拇指粗的長椎形的“子爾”——漢語稱“英雄髻”。男子以無須為美,利用閒暇把鬍鬚一一拔光,耳朵上戴有綴紅絲線串起的黃或紅色耳珠,珠下綴有紅色絲線。
聚居區
我國彝族自治州 | ||
四川省 | 涼山彝族自治州 | 地理位置 位於四川省西南部,是全國最大的彝族聚居區,也是四川省民族類別最多、少數民族人口最多的地區,全州幅員面積6.04萬平方公里。 行政區劃 轄西昌市、德昌、會理、會東、寧南、普格、布拖、昭覺、金陽、雷波、美姑、甘洛、越西、喜德、冕寧、鹽源、木里藏族自治縣共17個縣 (市)。首府設西昌市。 人口民族 2010年全州人口為4532809人,彝族人口為2226755人,占49.13%。 |
雲南省 | 楚雄彝族自治州 | 地理位置 雲南省北部,全州總面積2.92萬平方公里。 行政區劃 轄楚雄市和雙柏、牟定、南華、姚安、大姚、永仁、元謀、武定、祿豐9縣。首府設楚雄市 人口民族 2010年全州人口為2546756人,彝族人口為716627人,占總人口的26.7% |
紅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 | 地理位置 雲南省南部。區域面積3.293萬平方公里。 行政區劃 轄箇舊市、開遠2市和蒙自、建水、石屏、彌勒、瀘西、屏邊、河口、金平、元陽、紅河、綠春11個縣。首府設蒙自市 人口民族 2010年全州總人口450.1萬人。彝族人口為104.33萬人,占總人口的23.2%。 |
雲南省彝族鄉列表 | ||
市州 | 縣市區 | 彝族鄉 |
楚雄市 | 牟定縣 | 鳳屯鎮 |
南華縣 | ||
姚安縣 | 前場鎮 | |
大姚縣 | ||
武定縣 | ||
元謀縣 | ||
永仁縣 | ||
保山市 | 龍陵縣 | 木城彝族傈僳族鄉 |
施甸縣 | 擺榔彝族布朗族鄉 | |
木老元布朗族彝族鄉 | ||
昌寧縣 | 耇街彝族苗族鄉 | |
珠街彝族鄉 | ||
隆陽區 | 瓦房彝族苗族鄉 | |
瓦馬彝族白族鄉 | ||
楊柳白族彝族鄉 | ||
芒寬彝族傣族鄉 | ||
大理州 | 祥雲縣 | 東山彝族鄉(祥雲縣) |
漾濞彝族自治縣 | ||
南澗彝族自治縣 | ||
鶴慶縣 | 六合彝族鄉 | |
彌渡縣 | 牛街彝族鄉 | |
大理市 | 太邑彝族鄉 | |
雲龍縣 | 團結彝族鄉 | |
永平縣 | 水泄彝族鄉 | |
永和彝族鄉 | ||
北斗彝族鄉 | ||
廠街彝族鄉 | ||
賓川縣 | 鍾英傈僳族彝族鄉 | |
拉烏彝族鄉 | ||
昆明市 | 祿勸彝族苗族自治縣 | |
官渡區 | 阿拉彝族鄉 | |
宜良縣 | 耿家營彝族苗族鄉 | |
九鄉彝族回族鄉 | ||
富民縣 | 羅免彝族苗族鄉 | |
晉寧縣 | 雙河彝族鄉 | |
夕陽彝族鄉 | ||
麗江市 | 華坪縣 | 石龍壩彝族傣族鄉 |
永勝縣 | 大安彝族納西族鄉 | |
東風傈僳族鄉 | ||
東山傈僳族彝族鄉 | ||
光華傈僳族彝族鄉 | ||
六德傈僳族彝族鄉 | ||
松坪傈僳族彝族鄉 | ||
羊坪彝族鄉 | ||
寧蒗縣 | 寧蒗彝族自治縣 | |
臨滄市 | 永德縣 | 大雪山彝族拉祜族傣族鄉 |
烏木龍彝族鄉 | ||
雲縣 | 後箐彝族鄉 | |
栗樹彝族傣族鄉 | ||
忙懷彝族布朗族鄉 | ||
滄源縣 | 勐角傣族彝族拉祜族鄉 | |
臨翔區 | 平村彝族傣族鄉 | |
鳳慶縣 | 新華彝族苗族鄉 | |
腰街彝族鄉 | ||
郭大寨彝族白族鄉 | ||
普洱市 | 墨江縣 | 龍魚塘彝族鄉 |
孟弄彝族鄉 | ||
瀾滄縣 | 謙六彝族鄉 | |
思茅區 | 雲仙彝族鄉 | |
龍潭彝族傣族鄉 | ||
曲靖市 | 羅平縣 | 舊屋基彝族鄉 |
師宗縣 | 龍慶彝族壯族鄉 | |
文山州 | 文山市 | 壩心彝族鄉 |
秉烈彝族鄉 | ||
東山彝族鄉(文山市) | ||
柳井彝族鄉 | ||
丘北縣 | 八道哨彝族鄉 | |
膩腳彝族鄉 | ||
捨得彝族鄉 | ||
樹皮彝族鄉 | ||
新店彝族鄉 | ||
硯山縣 | 維末彝族鄉 | |
乾河彝族鄉 | ||
盤龍彝族鄉 | ||
阿舍彝族鄉 | ||
西雙版納州 | 勐臘縣 | 象明彝族鄉 |
玉溪市 | 紅塔區 | 洛河彝族鄉 |
小石橋彝族鄉 | ||
江川縣 | 安化彝族鄉 | |
易門縣 | 浦貝彝族鄉 | |
十街彝族鄉 | ||
銅廠彝族鄉 | ||
華寧縣 | 通紅甸彝族苗族鄉 | |
峨山縣 | 峨山彝族自治縣 | |
通海縣 | 里山彝族鄉 | |
高大傣族彝族鄉 | ||
昭通市 | 昭陽區 | 青崗嶺回族彝族鄉 |
小龍洞回族彝族鄉 | ||
鎮雄縣 | 果珠彝族鄉 | |
林口彝族苗族鄉 | ||
彝良縣 | 奎香苗族彝族鄉 | |
龍街苗族彝族鄉 | ||
樹林彝族苗族鄉 | ||
永善縣 | 馬楠苗族彝族鄉 | |
伍寨彝族苗族鄉 | ||
大關縣 | 上高橋回族彝族苗族鄉 | |
威信縣 | 雙河苗族彝族鄉 |
四川省彝族鄉 | ||
甘孜藏族自治州 | 九龍縣 | 朵洛彝族鄉 三埡彝族鄉 踏卡彝族鄉 灣壩彝族鄉 小金彝族鄉 子耳彝族鄉 俄爾彝族鄉 |
攀枝花市 | 仁和區 | 大龍潭彝族鄉 啊喇彝族鄉 |
米易縣 | 白坡彝族鄉 麻隴彝族鄉 灣丘彝族鄉 | |
鹽邊縣 | 紅寶苗族彝族鄉 和愛彝族鄉 溫泉彝族鄉 格薩拉彝族鄉 紅果彝族鄉 鱤魚彝族鄉 | |
樂山市 | 金口河區 | 共安彝族鄉 和平彝族鄉 |
瀘州市 | 敘永縣 | 石壩彝族鄉 水潦彝族鄉 |
雅安市 | 漢源縣 | 順河彝族鄉 坭美彝族鄉 片馬彝族鄉 永利彝族鄉 小堡藏族彝族鄉 |
石棉縣 | 栗子坪彝族鄉 安順彝族鄉 擦羅彝族鄉 田灣彝族鄉 回隆彝族鄉 挖角彝族藏族鄉 新民藏族彝族鄉 | |
滎經縣 | 寶峰彝族鄉 民建彝族鄉 | |
宜賓市 | 屏山縣 | 清平彝族鄉 屏邊彝族鄉 |
文化藝術
彝族人民能歌善舞。彝族民間有各種各樣的傳統曲調,諸如爬山調、進門調、迎客調、吃酒調、娶親調、哭喪調等。有的曲調有固定的詞,有的沒有,是臨時即興填詞。山歌分男女聲調,各地山歌有自己獨特的風格。彝族樂器有葫蘆笙、馬布、巴烏、口弦、月琴、笛、三弦、編鐘、銅鼓、大扁鼓等。彝族舞蹈也頗具特色,分達體舞和獨舞兩類,其中多為集體舞,如“跳歌”、“跳樂”、“跳月”、“打歌舞”和“鍋莊舞”等。動作歡快,節奏感強,通常由笛子、月琴、三弦伴奏。
音樂
彝族的歌曲有:史詩歌、情歌、喜歌、風俗歌——內中又有喜酒歌、叫魂歌、送鬼歌、巫師調等多種曲調;從名目上分,歌曲有俄、雅、左、格等。“俄”是唱的意思,可以在各類場合中演唱,氣氛較為輕鬆隨意;“雅”是一種獨唱山歌,演唱者一般為男女青年,多為觸景生情;“左”是一種婚禮歌,在舉行婚禮大夜晚,由主客雙方各出兩名歌手邊舞邊唱;“格”是一種悼念死者時或祭祖活動時的規定動作,畢摩用酒或水澆到燒紅的烙鐵或炭塊上,同時念念有詞,將需要供奉的祭品或需要解除的東西在升騰的水蒸氣中晃一下,有時候是中邪的人從澆過水的烙鐵或炭塊上跨過,意為消除物或人身上不乾淨的東西。所念的詞非即興創作,有許多世代相傳的手抄文本,視不同用途擇而頌之;“畢”是指彝族畢摩在進行宗教活動時念誦經文的行為。音樂則有歌舞音樂、口弦音樂、吹葉子音樂,其中也各有許多曲調。此外,還有多種樂器:月琴是彝族最喜愛的樂器之一,弦普遍為兩根,具有較強的藝術表現力;口弦是用竹質、銅質製成形狀像竹葉的簧片,在中間有一簧舌,靠控制呼吸來調節音色;“瑪布”是彝族獨特的樂器之一,其吹奏特點是利用鼻孔吸氣,讓鼓腮連續不斷送氣,可模仿嬰兒啼哭,鳥雀鳴唱;葫蘆笙和嗩吶,多用於吹奏彝族民歌和曲調。
涼山彝族音樂風格古樸,品種繁多,民族特色鮮明而濃郁。民間音樂中的民歌和民間文學關係密切,很多普遍流傳的抒情長詩,如《阿莫尼惹》、《阿依阿呷》、《阿惹妞》、《阿絲牛牛》等。都是用歌曲形式傳唱的。除敘事性的歌曲外,有結婚時唱的歌曲如《惹打》,火把節唱的歌曲如《都火》、勞動時唱的歌曲如《犁地歌》、《牧學歌》等。此外還有山歌,如布拖高勝山歌、兒歌等。
彝族民歌因地區的不同,其風格也有差異。涼山南部地區的民歌高亢激越,中西部地區的民歌輕柔優美,東部依諾地區的民歌敦厚樸實。過去的彝族民歌,總的說來給人以壓抑低沉之感,但其樸素優美的民族、地區韻味十分鮮明。民間器樂不是供作伴奏,而是獨立發展,自成系統。引人注目的是它展示的歷史時空跨度極大。常見的有口弦、月琴、馬布、葫蘆笙、胡琴、彝簫、豎笛、嗩吶等。此外,吹木葉,即以一片樹葉來吹奏樂曲也是彝族人民喜愛的民間音樂。口弦和月琴十分普遍,幾乎所有的婦女,無論老幼,襟前都掛著一付口弦,隨時可以演奏。口弦是一種獨特而簡易的樂器,由幾片長約七八厘米的薄簧片組成,有竹片和銅片兩種,最少的兩片,最多的達五六片。竹製的音色深厚、低沉。銅製的音色清脆、秀麗。吹奏時以手指撥動黃片,利用口腔共鳴變化音色。簧片除發出本音外,還發出十分優美的泛音,構成音樂較寬的曲調。月琴多為中青年男子喜愛,其中不乏優秀的民間月琴手。50年代,涼山彝族姑娘沙瑪烏芝在莫斯科世界青年聯歡節演奏的月琴.受到熱烈讚揚。
舞蹈
涼山彝族的民間舞蹈往往和歌唱、器樂的演奏分不開。民間舞一類是產生於生產勞動中的舞蹈如蕎子舞、包穀舞、織氈舞等,大多是模擬勞動動作和表現生產過程。另一類是在節日或在婚嫁歡樂場面中常見的舞蹈如跳鍋莊、跳“都火”、對腳舞、被氈舞、蘆至舞。有的表現耕牧的勤勞。豐收的歡樂,有的表現征戰的勇敢、愛情的追求。雲南彝族的支系十分複雜,音樂也各有特色。流傳在紅河地區的“四大腔”(海菜腔、山藥腔、五山腔和四腔)是深受當地民眾喜愛的一種大型多段套曲,多為男女在“吃火草煙”這類交際習俗活動中演唱。它的歌詞用漢語,篇幅長大、結構複雜、演唱形式多樣,在我國民歌中亦非常罕見。其中,歷史源遠流長、鏇律優美動聽、演唱別具一格的海菜腔在海內外享有盛譽,於2006年被列為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對象。至於貴州的彝族民歌形式多樣且帶有地域特色,民間常按大、小的分類觀念劃分為山上唱的和家裡唱的兩類,前者主要包括歌會、歌節上按一定程式對唱或獨唱的“曲谷”和用漢語唱彝歌的“霎叉”,後者包括婚禮各環節伴娘考問接親人的“罵挪”、“搓果朴”、“魯果朴”,賓主互祝的“魯外”,新娘出嫁前的“曲介”等婚禮歌,以及統稱“褃合”的喪事歌、敘唱民間故事和歷史神話傳說的“走谷”等等。彝族人民個個能歌善舞,有載歌載舞的歌舞和以樂器伴奏的樂舞兩類。前者最著名的如“打歌”、“跌腳”等,節奏鮮明、音調明快;後者因伴奏樂器的不同而各具特色,較具代表性的有“跳樂”、“煙盒舞”等。1950年代以來,彝族地區又出現由敘事歌發展而來的說唱“甲蘇”和“四弦彈唱”,以及音樂源於民歌、歌舞曲和器樂曲的彝劇。這些新的藝術樣式大大豐富了彝族人們的音樂生活,並使彝族的傳統音樂煥發新的光彩。彝族的民歌音樂存在三個色彩區:四川涼山和雲南寧蒗的大小涼山,雲南的中、南、北部,貴州六盤水地區和畢節地區。涼山彝族的山歌稱“丫”或“丫合”,獨用假聲或小嗓的高腔唱法,調式常有交替或游移現象。由於當地生產力低下、民眾的生活非常困苦,傾訴悲慘生活、渴望自由的“撒朱合”(訴苦歌)山歌非常多。此外,涼山彝族的敘事歌、婚嫁儀式過程中的“媳諧尼幾”(婚嫁歌),以及由“阿冉妞”作為特有歌頭詞句貫穿的“古朱合”(情歌)等歌種,也很有代表性。其中,意為“媽媽的女兒”的《阿莫里惹》,敘述歷史的創世史詩《勒俄特依》等長篇敘事歌,也都是彝族民間文學中的傑作。從彝族民間藝術中開出的涼山歌舞之花,不僅在中外舞台上一展輝煌,而且在現代生活中遍地開放。今天,在涼山城鄉經常可以看到男女老少手拉著手,踏著民族風味的節拍,歡樂地跳著達體舞。達作是彝語的音譯,意為踏地舞或腳踏舞,是在傳統的彝族歌舞基礎上編創而成的一種集體舞蹈。動作簡練明快,音樂悠揚流暢,鄉土氣息濃郁,時代色彩強烈。80年代一經形成,迅速普及全州並以大西南民族交誼舞的態勢,很快向州外、省外推開。在94涼山彝族國際火把節上來自國內外的客人和彝族同胞手拉手,圍著一堆堆青火.跳在一起,融為一家,場面熱烈壯觀,氣氛親切感人。
建築特色
彝族的房屋結構有的地區和周圍漢族相同,涼山彝族居民住房多用板頂、土牆;廣西和雲南東部彝區有形似“乾欄”的住宅。
土掌房——彝族獨特的民居建築:彝族的“土掌房”與藏式石樓非常相似,一樣的平頂,一樣的厚實。所不同的,是它的牆體以泥土為料,修建時使用夾板固定,填土夯實逐層加高后形成土牆(即所謂“乾打壘”)。平頂的製作也與石樓相似,也具備曬場的功能。土掌房分布在滇中及滇東南一帶。這一帶土質細膩,乾濕適中,為土掌房的建造提供了大量方便易得的材料和條件。
彝族住房多為三間或五間。正中一間為堂屋,是家庭成員聚會之所,亦為接待客人之所。靠牆壁左側,設一火塘,火塘邊立石三塊成鼎狀,鍋支其上,稱為“鍋莊”。鍋莊嚴禁人踩踏跨越,否則認為不吉。鍋莊上方,以蔑索吊一長方形木架,上鋪竹條,作烘烤野獸乾肉或蒜頭、花椒、辣子之用。火塘用以煮飯、燒茶、取暖和照明。彝族一家老幼,常圍火塘而坐,敘天倫之樂,火塘成為彝族傳遞文化的場所。一般彝族人家,則在火塘邊鋪一草蓆,身裹披氈而眠。
民族曆法
與瑪雅文明相媲美的彝族十月太陽曆:曆法是人類文明的標誌。聞名世界的瑪雅文化其精髓之一便是曆法。以前,中國大部分地區都通行農曆。但在我國的彝族,至今還保留著一種鮮為人知的古老的曆法--彝族十月太陽曆。據推測,此種曆法源淵於遠古伏羲,大約有上萬年的歷史。它把中國的文明史追溯到埃及、印度、巴比倫三個文明古國之前。
按照古老的彝族太陽曆,一年中要過兩次年。彝族太陽曆將一年分為10個月。每月以鼠日為一個月起頭,12屬相循環3次,在豬日終結為月末,每月36天。一年360天,剩下五或六天為過年日,不計算在10個月之內。大年在每年夏至日,過三天。第一天為接祖日,第二天為祭祖日,第三天是送祖日。小年在冬至日,只過兩天,一天接祖,一天送祖,閏年加祭祖日過三天。
彝族十月太陽曆以12屆相輪迴紀日,3個屬相周期為一個時段(月),即36日為一月,30個屬相周為一年。1年10個月,360日,10個月終了,另加5日"過年日",習稱"過十月年",全年為365天。每隔3年多加1天,即閏年(閏日),為366天。
據考證,彝族的向天墳,其實就是古人用以觀天象星斗的天文台,與彝族太陽曆有著十分密切的聯繫。彝族十月太陽曆是悠久神秘的古老曆法,它與中國儒、道、陰陽學說有深厚的淵源關係,至今還有許多"密碼"有待破譯和研究。
宗教信仰
彝族宗教具有濃厚的原始宗教色彩,崇奉多神,主要是萬物有靈的自然崇拜和祖先崇拜。自然崇拜中,最主要是對精靈和鬼魂的信仰。
節日
彝族的節日主要有“火把節”、“彝族年”、“拜本主會”、“密枝節”、“跳歌節”等。“火把節”是彝族地區最普遍而最隆重的傳統節日,一般多在夏曆六月二十四或二十五。每到火把節,彝族男女老少,身穿節日盛裝,打牲畜祭獻靈牌,盡情跳舞唱歌、賽馬、摔跤。夜晚,手持火把,轉繞住宅和田間,然後相聚一地燒起篝火,翩翩起舞。
慶祝方式
火把節——彝族的狂歡節:“火把節”一般在農曆六月二十四至二十六晚上舉行,是彝族盛大的節日。屆時要殺牛、殺羊,祭獻祖先,有的地區也祭土主,相互宴飲,吃坨坨肉,共祝五穀豐登。火把節一般歡度3天,頭一天全家歡聚,後2天舉辦摔跤、賽馬、鬥牛、競舟、拔河等豐富多彩的活動,然後舉行盛大的篝火晚會,徹夜狂歡。當夜幕降臨後,人們揮動火把,成群結隊繞村串寨,翻山過田,互相往對方的火把上撒松香粉,打火把仗,滿山遍野照耀得如同白晝。照彝族的習俗,在火把上撒松香粉,使火把“嘭”地騰起一團絢麗的火花,並揚起一股香氣,是表示一種美好心愿:後輩對老輩撒,是尊敬,祝福長壽;長輩對晚輩撒,是愛撫,祝願吉利;同輩互撒,是親密友愛;青年男女互撒,則是戀愛的開始。
第一天祭火
這一天,人人穿著自己心愛的禮服,高高興興。村村寨寨都會宰牛殺羊,擺好宴席,五花八門的肉,又香又甜的酒,這些香味芬芳四溢,把它敬神,神也會讚不絕口。夜幕降臨時,臨近村寨的人們會在老人們選定的地點搭建祭台,以傳統方式擊石取火點燃聖火,由畢摩(彝族民間祭司)誦經祭火。然後,家家戶戶,大人小孩都會從畢摩手裡接過用蒿草紮成的火把,遊走于田邊地角,效仿阿什嫫以火驅蟲的傳說。
第二天傳火
這一天,家家戶戶都聚集在祭台聖火下,舉行各式各樣的傳統節日活動。小伙們要效仿傳說中的阿體拉巴,賽馬、摔跤、唱歌、鬥牛、斗羊、鬥雞。姑娘們則效仿傳說中的阿詩瑪,身著美麗的衣裳,撐起黃油傘,唱起“朵洛荷”、跳起達體舞。在這一天,最重要的活動莫過於彝家的選美了。年長的老人們要按照傳說中阿體拉巴勤勞勇敢、英武神俊和阿詩瑪善良聰慧、美麗大方的標準從小伙姑娘中選出一年一度的美男和美女。夜幕降臨,一對對有情男女,在山間,在溪畔,在黃色的油傘下,撥動月琴,彈響口弦,互訴相思。故也有人將涼山彝族國際火把節稱作是“東方的情人節”。
第三天送火
這是整個涼山彝族國際火把節的高潮。這一天夜幕降臨時,人人都會手持火把,競相奔走。最後人們將手中的火把聚在一起,形成一堆堆巨大的篝火,歡樂的人們會聚在篝火四周盡情地歌唱、舞蹈,場面極其壯觀。故也有“東方狂歡夜”之稱。
其它活動
路南、圭山等地的彝族,節日期間,人們彈著大三弦,跳起“阿細跳月”,同時舉行摔跤、鬥牛等活動;楚雄、彌勒等地的彝族,也舉行傳統的“祭火”儀式。節日之夜,在彝族聚居的大山深處,到處是“火樹銀花不夜天”,景象十分壯觀。
社會經濟
新中國成立前,包括雲南大部、貴州部分以及廣西的全部彝族地區,以土地個體私有為基礎的封建地主經濟早已占著絕對統治的地位,實物地租是地主對佃農最主要的剝削方式。此外,對佃農一般還進行額外勞役剝削,僱工與高利貸剝削也十分普遍。部分地區由於某種歷史原因,土司仍得到保存,或在“改土歸流”時保全了大量的土目與中小奴隸主,因而向封建制過渡的時期較長。如在乾隆初年,貴州威寧地區的彝族民眾仍然“半為夷目家奴”。及至建國以前,所屬百姓仍然保留某些農奴的特點,奴隸主的剝削雖以實物地租為主,仍不同程度地殘存著奴隸制的痕跡。雲南武定、祿勸以及紅河南岸等地當時也保存不少大小彝族土司,但隨著社會生產力的提高,地主經濟已有取代領主經濟的發展趨勢。
農業是廣大彝族地區的主要經濟部門,農作物主要有玉米、蕎麥、土豆、小麥、水稻、大麥、燕麥、元根等。農具主要有犁、耙、條鋤與板鋤。在高原地區,人口稀少,牧草豐富,適宜於畜牧業的發展,主要牧養牛、馬、豬、羊等。山地森林資源、山貨資源十分豐富。河流湖泊中有各種魚類和水產。狩獵,採集藥材、木耳,捕魚等成為民眾經濟收入的重要組成部分。手工業基本上作為家庭副業而存在,主要採取定期趕集的形式進行商品交換。
彝族的社會生產力長期處於落後狀態,自給自足的經濟占主導地位。商品經濟極不發達,尤其是在聚居區內一直保持著“以物易物’’的交換形式,僅用少量的牲畜、糧食、山貨去換取針、線、鹽之類的生活必需品。“恥於經商’’的觀念一直統治著人們的思想,在彝族人民的觀念中,牛羊是最有價值的東西,是衡量貧富的標準,也是衡量一個人(或一家人)能幹與不能幹、強與弱的標準。擁有百頭牛羊是一般彝人的追求目標。
新中國成立後,彝族人民經過40多年的開發建設,社會經濟有了很大發展。目前已經建起了鋼材、生鐵、煤炭、採礦、發電、伐木、化肥、農機、食品加工等輕、重工業部門,形成了一支本民族的產業隊伍。雲南箇舊的雲錫公司,已成為中國有色金屬工業的一個重要企業,貴州西部的六盤水特區,已發展成為著名的煤炭工業基地,四川渡口也成為著名的新興鋼鐵工業城市。交通運輸也得到了較大改善,各地普遍修建了公路,成昆、貴昆鐵路幹線也通過了彝族地區。政府還在各地設立了一些貿易機構和集市,使商品經濟有了較大發展。尤其是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以後,在經濟上實行搞活的政策,彝族的城鄉商品經濟有了飛躍發展,彝人中建企業、經商者逐年增多,落後的自然經濟正受到嚴重衝擊。
彝族分布於雲南、四川、貴州省和廣西壯族自治區。彝族語言屬漢藏語系藏緬語族彝語支,有六種方言。彝族有自己的文字,是中國最早的音節文字,其中比較通用的有一千多個。1957年通過了彝文規範方案,確定819個規範彝字,並開始試行。彝族文化藝術源遠流長,用彝文記載的歷史、文學、醫學、曆法等著作中,不乏價值極高的珍貴文獻。流行的民間集體舞是“跳樂”。傳統工藝美術有漆繪、刺繡、銀飾、雕刻、繪畫等。彝族主要從事農業,畜牧業是副業,手工業生產也相當發達。
待客習俗
民間素有“打羊”、“打牛”迎賓待客之習。凡有客至,必殺先待客,並根據來客的身份、親疏程度分別以牛、羊、豬、雞等相待。在殺牲之前,要把活牲牽到客前,請客人過目後宰殺,以表示對客人的敬重。酒是敬客的見面禮,在涼山只要客人進屋,主人必先以酒敬客,然後再製作各種菜餚。待客的飯菜以豬膘肥厚大為體面,吃飯中間,主婦要時時關注客人碗裡的飯,未待客人吃光就要隨時加添,以表示待客的至誠。吃飯時,長輩坐上方,下輩依次圍坐在兩旁和下方,並為長輩添飯、挾菜、泡湯.
烤茶相親習俗
烤茶是我國高山峽谷地區少數民族的生活必需品,由於氣候寒冷乾燥,缺少蔬菜,故常以喝濃鬱熱茶的方法來補充營養素的不足,所謂“每日必飲三次茶”。烤茶種類多樣,鹹甜苦辣,人生百味,既是艱苦勞作的能量之源,也是節慶待客的靈性之物。
據說在當地,若學不到一手烤茶技術,到姑娘家烤不出好茶,老丈人會認為你沒本事,而不願將姑娘嫁給你,因此,當地小伙十五六歲就要學烤茶,都有一套自己的烤茶絕招。
彝族人還流傳著百靈從無量山百丈高崖銜來茶種為人治百病的故事,為紀念靈鳥,客人飲茶時,少男少女總會模仿靈鳥翩翩起舞,而糊米罐罐香茶的每道工序也和百靈有關。
婚俗
男女青年訂婚之後,便要進行婚宴的準備。婚宴多用豬、雞肉,一般不用羊肉(喪事則用羊肉)。滇南石屏彝族有在出嫁前邀集男女夥伴聚餐痛飲之習;滇西的彝族,凡娶親嫁女,都要在庭院或壩子,用樹枝搭棚,供客人飲酒、吸菸、吃飯、閒坐,民間把這種用枝搭的臨時棚子稱“青棚”。
彝族的婚戀奇特而有趣,最有趣的是,舉行過“換裙禮”的少女,方可在“玩場”中與心上人結交戀愛,以及媒人說親和吃酒定親、讓新娘挨餓、親朋通宵哭嫁、向迎親者潑水、搶背新娘、洞房博斗等傳統婚俗。
少女換裙帶禮
彝族姑娘進入成年時(一般多在15歲),依俗要舉行隆重的“換裙禮”。換裙禮儀式上,姑娘要讓姐妹們把她原來的單辮子改梳成雙辮子,盤於頭頂。還要把原先佩帶兩耳的白墜片或穿耳舊線扯下,換上紅瑪瑙似的珊瑚珠或銀光閃閃的耳墜,以示吉祥。最後,姑娘脫去原先的紅白兩色童裙,換上繡了花邊的上衣和黑、藍、黃、白等五彩相間的有褶拖地長裙。換上新裙後,姑娘便可到“玩場”跳舞唱歌,參加社交活動,開始尋找自己的心上人了。
背新娘
按照彝家俗規,新娘出閣時,雙腳不得落地沾土,否則便有子嗣不蕃之虞,須由接親的小伙子來背新娘,並扶她上馬。迎娶歸途上還有種種規矩:倘山高路窄無法騎馬時,須由接親的小伙子輪流背負新娘而行;過河涉水,更得由人背過河,新娘的繡花鞋萬萬不能沾水。
潑水接親
彝族認為,清水能驅惡除邪,送走妖魔,帶來幸福。因此,彝族新婚時一定要潑水,為能經受住這個考驗,在迎親時,男家選派未婚伙子去接親時,既要身體強壯,又要精明能幹,既能招架潑水的受寒之苦,又能完成"搶走"新娘的艱巨任務,往往在推薦人選時反覆審議,擇優錄用,有的不惜長途跋涉,選拔良才。
彝族的迎親是通過"搶"的方式完成的。在“搶親”的頭一天晚上,姑娘們向小伙子展開了猛烈的水戰。姑娘們用潑、淋、灌、射等各種方式兇猛地攻擊小伙子,使來“搶親”的小伙子難以招架。於是,聰明的小伙子便在天黑以前找到存水的地方,悄悄地倒掉一部分,以減輕“水災”的襲擊。
經過一晚上的水潑,當早晨來臨時,“搶親”便開始了。這時,姑娘們擁著新娘,小伙子們前去“爭搶”,姑娘們防守嚴格,小伙子必須機靈多變,乘一瞬間出現的漏洞,搶走新娘便跑,直跑出一二里山路才改為行走。可見,把新娘“搶”到婆家是多么的不容易!但彝族卻認為,婚禮中的這一潑一搶才會驅除邪祟而保證日後生活不受侵擾。
洞房裡的打鬥
按照彝族習俗,洞房之夜,新娘如果不反抗搏鬥,將被人嘲笑:“這是不會反抗的女人!”據說,他們日後生下的孩子,祖先將不予承認,死後還進不了“陰間”呢!因此,待宴客散去,洞房裡的一對新人,還有一番打鬧搏鬥。他們摔摔打打,撕衣抓臉,從洞房裡傳出來的砰砰之聲,震得四鄰皆聞。
第二天早晨,新郎便領著新娘認父母。下午,新郎便約上一個夥伴,跟著新娘回娘家,去認岳父母。如果那個作陪的小伙子是個調皮鬼,當他們到新娘家時,這個小伙子便會搶先進門,甜聲甜氣地首先叫爹叫媽,接著新郎也叫,使得新娘的父母弄不清究竟哪個才是自己的女婿。
食俗
大多數彝族習慣於日食三餐,以雜糧面、米為主食。手沙江、安寧河、大渡河流域的彝族,早餐多為疙瘩飯。午餐以粑粑做為主食,備有酒菜。在所有粑粑中,以蕎麥麵做的粑粑最富有特色。據說蕎面粑粑有消食、化積、止汗、消炎的功效,並可以久存不變質。貴州女寧蕎酥已成為當地久負盛名的傳統小吃。
肉食以豬、羊、牛肉為主。主要是做成“坨坨肉”、牛湯鍋、羊湯鍋,或烤羊、烤小豬,狩獵所獲取的鹿、熊、岩羊、野豬等也是日常肉類的補充。
山地還盛產蘑菇、木耳、核桃,加上菜園生產的蔬菜,使得蔬菜的來源十分廣泛。除鮮吃外,大部分都要做成酸菜,酸菜分乾酸菜和泡酸菜兩種,另一種名吃“多拉巴”的菜也是民間最常見的菜餚。
彝族日常飲料有酒、有茶,以酒待客,民間有“漢人貴茶,彝人貴酒”之說。飲茶之習在老年人中比較普遍,以烤茶為主,彝族飲茶每次只斟淺淺的半杯,徐徐而飲。
彝族常吃的典型食品有:蕎粑,彝族風味主食;麵糊酸菜肉,彝族農家常菜;白水煮乳豬,雲南彝族傳統佳肴,用乳豬水煮後蘸食;鍋巴油粉,雲南彝族風味名小吃,用豌豆面製成。
服裝
彝族支系繁多,各地服飾差異大,服飾區別近百種,琳琅滿目,各具特色。婦女一般上身穿鑲邊或繡花的大
襟右衽上衣,戴黑色包頭、耳環,領口別有銀排花。除小涼山的彝族穿裙子外,雲南其他地區的彝婦女都穿長,許多支系的女子長褲腳上還繡有精緻的花邊,已婚婦女的衣襟袖口、領口也都繡有精美多彩的花邊,尤其是圍腰上的刺繡更是光彩奪目。滇中,滇南的未婚女子多戴鮮艷的綴有紅纓和珠料的雞冠帽,雞冠帽常用布殼剪成雞冠形狀,又以大小數十、數百乃至上千顆銀泡鑲繡而成。居住在山區的彝族,過去無論男女,都喜歡披一件“擦耳瓦”——羊皮披氈。它形似斗蓬,用羊毛織成,長至膝蓋之下,下端綴有毛穗子,一般為深黑色。彝族少女15歲前,穿的是紅白兩色童裙,梳的是獨辮,滿15歲,有的地方就要舉行一種叫“沙拉洛”的儀式,意即“換裙子、梳雙辮、扯耳線”,標誌著該少女已經長大成人,15歲以後,要穿中段是黑色的青年姑娘的拖地長裙,單辮梳成雙辮,戴上繡滿彩花的頭帕,把童年時穿耳的舊線扯下換上銀光閃閃的耳墜。
彝族男子多穿黑色窄袖且鑲有花邊的右開襟上衣,下著多褶寬腳長褲。頭頂留有約三寸長的頭髮一綹,漢語稱為“天菩薩”,彝語稱為“子爾”。這是彝族男子顯示神靈的方式,千萬不能觸摸。外面裹以長達丈餘的青或藍、黑色包頭,右前方紮成拇指粗的長椎形的“子爾”——漢語稱“英雄髻”。男子以無須為美,利用閒暇把鬍鬚一一拔光,耳朵上戴有綴紅絲線串起的黃或紅色耳珠,珠下綴有紅色絲線。
彝族過去崇拜萬物有靈和崇拜祖先。民間傳統節日很多,主要節日有十月年、火把節及區域性的節日和祭祀活動。
十月年:是彝族的傳統年,多在農曆十月上旬擇吉日舉行。節期5~6天,節日裡要殺豬、羊,富裕者要殺牛,屆時要盛裝宴飲,訪親問友,並互贈禮品。
火把節:是彝族最盛大的傳統節日,在每年的農曆六月二十四。屆時要殺牛、殺羊,祭獻祖先,有的地區也祭土主,相互宴飲,吃坨坨肉,共祝五穀豐登。火把節一般歡度3天,頭一天全家歡聚,後2天舉辦摔跤、賽馬、鬥牛、競舟、拔河等豐富多彩的活動,然後舉行盛大的篝火晚會,徹夜狂歡。
補年節:居住在四川、雲南、貴州等地的彝族居民,在新年後的農曆二月初十和十一,還要過一次年節,彝語稱這個節為“麻龍火”。
在祭祀活動中,以祭龍規模最大。祭龍選在二、三、四月中的一個龍日,以村寨為單位每人自帶一碗米、一小塊鹽,由老人備香火,在龍樹下集體祭祀;雲南彝族則選擇正月的第一個龍日進行祭龍,祭祀後大家席地而坐,不分長幼,飯自帶,肉共食,是一種大規模的集會。
彝族少女成人禮:神秘“換裙”儀式
在大小涼山地區,彝族少女成年時要舉行一種神秘的“換裙”儀式,彝語叫“沙拉洛”,意為脫去童年的裙子,換上成年的裙子。彝族少女在“沙拉洛”之前,穿的是紅白兩色的童裙,梳的是獨辮,耳朵掛的是穿耳線。“換裙”儀式舉行之後,就要穿上中段為黑藍色的三接拖地長裙,原先的獨辮要改梳成雙辮,並要戴上繡花頭帕,掛上耳墜。
舉行“換裙”儀式後,少女就可以自由自在地逛街、趕場、看賽馬、交朋友、談戀愛了。“換裙”時間是根據少女的發育情況而定的,一般選在15~17歲之間,多擇單歲。因為在當地彝民看來,雙歲“換裙”會多災
多難,終生也不會吉利。至於“換裙”的具體日期,則要請老人好好地擇算一下,才能最後定下吉日佳期。
由於“換裙”是女子由童年到成年的標誌,作為父母對此都非常重視。特別是母親,她是女兒的貼心人,也最了解女兒的生理狀況,在臨近換裙前就熱心地為女兒準備好了頭上戴的花邊黑色哈帕、新裙,以及顏色各異的珠子和領上的銀牌等服飾品。
涼山彝族自治州旅遊景點
西昌衛星發射基地,邛海,螺髻山,瀘沽湖,大風頂馬湖,彝海,靈山寺,甘洛清溪峽,木里大寺,穆天王古雕,群水洛鄉俄亞鄉,涼山彝族博物館。
喪葬習俗
彝族由於支分繁多,分布甚廣,所處地理環境各異。因此,喪葬習俗乃至儀禮在各地彝區,各個支系都不盡相同。從喪葬形式到喪禮程式都明顯地表現出地方差異和支系特色。
僅以喪葬形式看,彝族歷史上曾有火葬,約在明代中葉後滇、黔、桂彝族改為棺木土葬。此外,彝族還有過樹葬、陶器葬、岩葬、水葬、天葬等。
火葬
以火焚屍的喪葬方式。在彝區傳襲已久,嘉靖《貴州通志》載是當地彝人“焚於野,擲散其骸骨”;《越雟廳志·夷俗志》亦載:“喪葬不用棺槨,以火焚化,用土石掩蓋也。”《西昌縣誌·夷族志》也有記載,彝族火化屍體以後,“收骨殖於瓮,命忠實年老娃子數人,負瓮荷鋤入深山崖洞密埋之,不令人知,防冤家盜掘也。”現雲南省的彝區火葬時,屍須蜷曲,男仰臥,女側臥,架起柴樓放火燒之。而後掘坑將餘灰用壇裝起並包以茅草,放在坑中埋葬。有的在壘墳後,堆子周圍砌一轉石頭。宣威縣有的彝人家的祖墳場就是火葬墓群。也有的在火化之後,將骨燼放入罐中送到岩洞裡。這兩種葬法皆屬複合式的二次葬,即火葬後再土葬,或火葬後再岩葬。傳統的火葬方式被保留和沿襲得較為完整的和原始的是大小涼山。
土葬
滇、黔、桂彝族明清以後逐漸以棺木土葬代替了傳統的火葬,土葬習俗與當地漢族類似。雲南撒尼彝族人死後一般停放兩天,由巫師頌經送魂,村里人及女方親屬來“耍獅子”、“鬧猴子”、“跑鑼鼓”等。出殯當天,全村男女要去送葬,男人在棺前,女人在棺後,列隊送往墓地,每人自帶酒菜,喪家準備飯食。女的死後必須請娘家親屬來送終,出殯時母舅要交酒還人,表示斷絕以往的婚姻關係,如沒有娘家的人來送葬是不能出殯的。阿細彝族人死後需停屍三天才出殯,全村人自備口糧,齊集在公房裡吃喝三天,表示祭祀。
水葬、天葬、岩葬
為古代涼山彝族的特殊葬式。水葬,即將屍體投入河中沖走。天葬,即將屍體背到附近山頭,任飛禽走獸撕食。岩葬,即將屍體從懸岩上拋下。這些特殊葬法都是經畢摩根據死者的屬肖、命宮、死日查經掐算後決定執行的,現已廢止。
陶器葬
又稱為“直葬”、“沖天葬”。即是在人死後,用六尺高的壇罐,將死者放入站直,埋在土裡,壘成墳堆。雲南路南撒尼支系的彝族歷史上曾實行過這種葬法。當地人認為是祖先傳下來的,人是站著走的,也要站著死,頭頂青天,腳踏大地,活著如此,死了也如此。
樹葬
樹葬是彝族古老的一種葬俗。雲南彝區流傳著一則關於“樹葬”的傳說:“在漢代,諸葛亮在世的那個年代,彝族先祖孟獲大將軍的妾死了。孟獲讓屬下用帛緞裹屍,葬之在青松樹丫上。人們圍在樹下唱歌、跳舞,悼念這位美麗的妾”。當地人們還傳說,樹葬之後,骨頭從樹上掉下來,不好處理,於是用桶把裹著帛緞的骨頭裝起來,或放之於樹洞,有說放之於靈房,稱為“鬼桶”。
中國56個民族名稱
官話拼音 | 中文名稱 | 人口 |
Hàn Zú | 漢族 | 1,230,117,207 |
Zhuàng Zú | 壯族 | 16,178,811 |
Mǎn Zú | 滿族 | 10,682,263 |
Huí Zú | 回族 | 9,816,802 |
Miáo Zú | 苗族 | 8,940,116 |
Wéiwúěr Zú | 維吾爾族 | 8,399,393 |
Tǔjiā Zú | 土家族 | 8,028,133 |
Yí Zú | 彝族 | 7,762,286 |
Měnggǔ Zú | 蒙古族 | 5,813,947 |
Zàng Zú | 藏族 | 5,416,021 |
Bùyī Zú | 布依族 | 2,971,460 |
Dòng Zú | 侗族 | 2,960,293 |
Yáo Zú | 瑤族 | 2,637,421 |
Cháoxiǎn Zú | 朝鮮族 | 1,923,842 |
Bái Zú | 白族 | 1,858,063 |
Hāní Zú | 哈尼族 | 1,439,673 |
Hāsàkè Zú | 哈薩克族 | 1,250,458 |
Lí Zú | 黎族 | 1,247,814 |
Dǎi Zú | 傣族 | 1,158,989 |
Shē Zú | 畲族 | 709,592 |
Lìsù Zú | 傈僳族 | 634,912 |
Gēlǎo Zú | 仡佬族 | 579,357 |
Dōngxiāng Zú | 東鄉族 | 513,805 |
Gāoshān Zú | 高山族 | 458,000 |
Lāhù Zú | 拉祜族 | 453,705 |
Shuǐ Zú | 水族 | 406,902 |
Wǎ Zú | 佤族 | 396,610 |
Nàxī Zú | 納西族 | 308,839 |
Qiāng Zú | 羌族 | 306,072 |
Tǔ Zú | 土族 | 241,198 |
Mùlǎo Zú | 仫佬族 | 207,352 |
Xíbó Zú | 錫伯族 | 188,824 |
Kēěrkèzī Zú | 柯爾克孜族 | 160,823 |
Dáwòěr Zú | 達斡爾族 | 132,394 |
Jǐngpō Zú | 景頗族 | 132,143 |
Màonán Zú | 毛南族 | 107,166 |
Sǎlá Zú | 撒拉族 | 104,503 |
Bùlǎng Zú | 布朗族 | 91,882 |
Tǎjíkè Zú | 塔吉克族 | 41,028 |
Āchāng Zú | 阿昌族 | 33,936 |
Pǔmǐ Zú | 普米族 | 33,600 |
Èwēnkè Zú | 鄂溫克族 | 30,505 |
Nù Zú | 怒族 | 28,759 |
Jīng Zú | 京族 | 22,517 |
Jīnuò Zú | 基諾族 | 20,899 |
Déáng Zú | 德昂族 | 17,935 |
Bǎoān Zú | 保全族 | 16,505 |
Éluōsī Zú | 俄羅斯族 | 15,609 |
Yùgù Zú | 裕固族 | 13,719 |
Wūzībiékè Zú | 烏孜別克族 | 12,370 |
Ménbā Zú | 門巴族 | 8,923 |
Èlúnchūn Zú | 鄂倫春族 | 8,196 |
Dúlóng Zú | 獨龍族 | 7,426 |
Tǎtǎěr Zú | 塔塔爾族 | 4,890 |
Hèzhé Zú | 赫哲族 | 4,640 |
Luòbā Zú | 珞巴族 | 2,96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