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名稱
傣族的自稱從古至今都未發生過大的變化,自稱均介於“Dai”與“Tai”之間的發音,但周邊民族對傣族的稱呼卻是多種多樣,並隨著他們對傣族認識的改變而改變。最早有傣族先民記載的民族是漢族,在兩漢、三國、兩晉、南北朝時期,漢族稱傣族先民為“哀牢”、“撣”;隋朝、唐朝(南詔)、五代十國時期,漢族稱傣族先民為“哀牢”、“烏蠻”、“白蠻”;宋朝(大理)、元朝時期,漢族稱傣族先民為“白衣”、“金齒”、“黑齒”;明朝、清朝時期,漢族稱傣族先民為“白夷”、“僰夷”、“擺夷”。
第二次世界大戰前,在暹羅王國的推動下,國際社會開始把分布於各國的傣族統稱為“泰族(Thai)”。第二次世界大戰後,各國政府將分布在各自境內的傣族分別命名,在泰國、高棉、越南等國仍被命名為“泰族(Thai)”,在寮國被命名為“佬族(Lao)”,在緬甸被命名為“撣族(Shan)”,在印度被命名為“阿洪族(Ahom)”,在中國則被分別命名為“僰族(Bo)”和“泰族(Tai)”,1953年以後才合併命名為“傣族(Dai)”。
此外,跟傣族往來比較多的緬族(緬甸第一大民族),稱呼傣族為“shan”,國際上因此也把傣族稱作“shan”,中國音譯過來為“撣”。
民族歷史
起源
傣族源於怒江、瀾滄江中上游地區的哀牢人。哀牢人是雲貴高原的古人類之一。公元前五世紀左右,哀牢人在瀾滄江、怒江中上游地區創立了達光等部落聯盟國家。公元前二世紀末,達光王國開始與漢朝接觸,因當時的達光王叫“哀牢”,漢朝開始把達光王國稱作“哀牢國”。在這之前,漢朝只能通過滇國居民了解到哀牢人,因哀牢人善騎大象,生活環境又與漢朝南方的“百越”諸民族相似,被漢朝草率地歸為“百越”一類的民族,把達光王國稱作“滇越乘象國”。
公元一世紀開始,位於達光王國東面的滇國與其宗主國(漢朝)衝突不斷,大量滇國居民湧入哀牢境內,哀牢人吸收融合了滇人及滇文化後,初步形成當今傣族的雛形。
簡史
傣族先民(哀牢人、滇人)自古就生活在雲貴高原上,公元前六世紀左右,居住在瀾滄江、怒江中上游地區的傣族先民已經形成一定規模的部落聯盟,這些部落聯盟中以達光王國勢力最大。公元前二世紀末期,漢朝占領了達光王國(又譯“哀牢國”)東面的滇國,將滇人逼入達光境內,其勢力也延伸到達光王國,傣族先民也由此受到漢朝文化的影響。哀牢人不僅吸收融合了大量逃難而來的滇人,還吸收了大量漢朝文化,語言中吸收了相當部分的漢朝官話,還在漢朝農曆的基礎上創製了“大傣歷”。
公元一世紀中後期,達光王國受到漢朝的擠壓,被迫將都城由怒江東面遷到怒江西面,怒江東面的領土被漢朝占領。傣族先民被怒江一分為二,怒江西面的傣族先民忠於達光政權,怒江東面的傣族先民成為漢朝的屬民。而後幾年,西遷的達光政權不斷向南伸展,再次崛起並稱雄於伊洛瓦底江流域地區。為避免漢朝(東漢)的進一步打壓,達光王國(此時已被漢朝稱作“撣國”)選擇與漢朝交好,漢朝也作出友善的回應,加強了兩國之間的關係。
公元三世紀初期,達光王國為抵抗驃人的進犯,將王城南移至伊洛瓦底江中游的蒲甘姆一帶。此後數百年,傣族勢力不斷向南伸展,伊洛瓦底江流域地區的很多部族被達光王國兼併。
公元六世紀中期,達光都城被驃國大軍攻陷,達光政權土崩瓦解,達光北部的混魯、混賴兄弟在勐卯(瑞麗)組織傣族軍民抵抗驃人進犯的同時統一了傣族各部,開創了另一個傣族政權——前果占璧王國。
公元七世紀時期,怒江西面的傣族在前果占璧政權的統治下日益強大;怒江東面的傣族也在中原漢族勢力退出後形成了蒙舍(南詔)、蒙嶲等大大小小數十個邦國。
公元八世紀時期,洱海南部的傣族小邦蒙舍(南詔)通過戰爭兼併了洱海地區的其他小邦,之後吞併怒江西面的前果占璧王國及雲貴高原上大大小小的部族,建立了以傣族為主體的多民族國家,傣族勢力開始延伸至雲貴高原每一個角落。強大起來的南詔與唐朝、吐蕃戰戰合合數百年,客觀上促進了傣族政治、軍事、文化等各領域的發展。
公元十世紀以後,傣族先民失去蒙舍(南詔)政權,傣族各部分崩離析。離洱海較近的傣族先民被河蠻人(白族先民)建立的大理政權納入統治;遠離洱海的傣族先民猶如一盤散沙,不斷受到外族的侵擾,怒江、伊洛瓦底江中下游的傣族不斷被緬人侵擾,瀾滄江中下游的傣族則陷入孟人的統治。
公元十世紀中期,伊洛瓦底江、怒江流域地區的傣族在前果占璧王族的主導下,組建了後果占壁王國(實際上是鬆散的聯盟)。
公元十二世紀初期,蒙舍的傣族首領率傣族軍民南下抗擊孟人,統一了瀾滄江流域地區的傣族各部,並脫離大理王國在景洪建立勐泐王國。
公元十三世紀中期,蒙古大軍入侵傣族地區,後果占壁王國及勐泐王國先後被蒙古大軍占領,導致傣族大量南遷西徙,間接增強了南部、西部傣族小邦的實力。阿洪王國統治了今印度東北部的廣大地區;蘭納王國統治了今泰國西北部、緬甸東北部地區,素可泰王國統治了今泰國中部、北部地區,緬甸北部的傣族也控制了緬族創立的蒲甘王國,成為今緬甸中部及北部實際統治者。
公元十四世紀時期,勐卯的傣族脫離蒙古人建立麓川王國,在與蒙古人的戰爭中逐漸占據優勢,統一了今雲南西部、西南部及緬甸西北部等廣大地區;琅勃拉邦的傣族王子藉助高棉人勢力統一了今寮國大部分地區;控制蒲甘王國的傣族分裂後又再次統一,建立阿瓦王國統治著今緬甸中部及北部地區;勐泐王國也在蒙古人衰敗後,恢復對雲南南部及寮國北部、緬甸東北部的統治。
公元十五世紀至十六世紀,各地傣族政權開始走向衰弱。明帝國三次出兵麓川王國,緬族東吁王國吞併了傣族的阿瓦王國、蘭納王國、瀾滄王國、勐泐王國、阿瑜陀耶王國,阿洪王國開始了印度化進程。
公元十六世紀中至十八世紀中,北部傣族完全被漢族明帝國控制,之後又被滿族清帝國控制;南部的阿瑜陀耶王國則脫離緬族東吁王國再次崛起,蘭納、瀾滄成了阿瑜陀耶王國的屬國。
公元十八世紀中後期,緬族貢榜王國興兵入侵阿瑜陀耶王國,占領蘭納、瀾滄,南部傣族又陷入緬人的奴役統治。1767年,披耶鄭信將軍趕走緬軍,在吞武里建立“吞武里王國”,蘭納、瀾滄也趁機脫離緬族獨立。1782年,披耶卻克里推翻吞武里政權,在曼谷建立“暹羅王國”,統一了吞武里王國、蘭納王國、瀾滄王國等南部傣族政權。
公元十九世紀,傣族的阿洪王國因宗教衝突元氣大傷,逐漸衰弱。1822年,緬人趁機出兵攻占阿洪王國,兩年後,英國人又將緬人趕走,將阿洪王國收為自己的殖民地。1885年,英國征服緬人後,占領緬北的傣族地區。1893年,法國強占了暹羅的屬國瀾滄(此時已分裂為琅勃拉邦、萬象、占巴塞三國)。
撣邦軍二十世紀,第二次世界大戰爆發後,企圖統一傣族地區的暹羅與日本結盟,出兵占領緬甸北部的傣族地區。原瀾滄琅勃拉邦王也利用日本勢力,宣布法屬印度支那聯邦治下的傣族獨立,建立寮國王國。
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後,緬甸北部的傣族與緬甸南部的緬族聯合組建了“緬甸聯邦”,並由傣族貴族蘇瑞泰出任緬甸聯邦第一任總統;布拉馬普特拉河谷地區(印度東北)的傣族被獨立後的印度統治;原勐泐、麓川的傣族則被中華人民共和國統治,成立了西雙版納傣族自治州、德宏傣族景頗族自治州及各級地方自治政府;寮國因世界冷戰爆發,成為東西兩大陣營角力的場地,在1975年成為社會主義國家;已改名為“泰王國”的暹羅成了美國最主要的盟友,君主立憲製得到鞏固和發展。
人口分布
全球分布
全球有傣族人口約6600萬。主要分布在中國西南部、印度東北部、越南西北部、高棉西北部、緬甸中北部、寮國、泰國等地區和國家。另外,歐美地區也有傣族社區。中國分布
中國境內有傣族人口126萬(2006年數據)。主要分布在伊洛瓦底江上游的支流域、怒江流域、瀾滄江流域、紅河流域、金沙江流域等幾大江河流域的熱帶河谷及高原盆地中。傣族或傣族參與的中國地方自治政府有:
雲南省西雙版納傣族自治州(地廳級)
雲南省德宏傣族景頗族自治州(地廳級)
雲南省臨滄市耿馬傣族佤族自治縣(縣處級)
雲南省臨滄市雙江拉祜族佤族布朗族傣族自治縣(縣處級)
雲南省普洱市景谷傣族彝族自治縣(縣處級)
雲南省普洱市孟連傣族拉祜族佤族自治縣(縣處級)
雲南省玉溪市新平彝族傣族自治縣(縣處級)
雲南省玉溪市元江哈尼族彝族傣族自治縣(縣處級)
雲南省紅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金平苗族瑤族傣族自治縣(縣處級)
雲南省保山市隆陽區潞江鎮<原潞江傣族鄉、道街鄉、潞江農場、新城農場>(縣處級)
雲南省保山市隆陽區芒寬彝族傣族鄉(鄉科級)
雲南省保山市騰衝縣荷花鎮<原荷花傣族佤族鄉>(鄉科級)
雲南省保山市昌寧縣灣甸鎮<原灣甸傣族鄉>(鄉科級)
雲南省臨滄市雲縣栗樹彝族傣族鄉(鄉科級)
雲南省臨滄市雲縣幸福彝族拉祜族傣族鄉(鄉科級)
雲南省臨滄市雲縣糯灑彝族傣族鄉(鄉科級)
雲南省臨滄市永德縣大雪山彝族拉祜族傣族鄉(鄉科級)
雲南省臨滄市臨翔區平村彝族傣族鄉(鄉科級)
雲南省臨滄市滄源佤族自治縣勐角傣族彝族拉祜族鄉(鄉科級)
雲南省普洱市思茅區龍潭彝族傣族鄉(鄉科級)
雲南省玉溪市通海縣高大傣族彝族鄉(鄉科級)
雲南省紅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紅河縣勐龍傣族鄉(鄉科級)
雲南省麗江市華坪縣新莊傈僳族傣族鄉(鄉科級)
雲南省麗江市華坪縣船房傈僳族傣族鄉(鄉科級)
雲南省麗江市華坪縣石龍壩彝族傣族鄉(鄉科級)
雲南省楚雄彝族自治州大姚縣灣碧傈僳族傣族鄉(鄉科級)
雲南省楚雄彝族自治州永仁縣萬馬傣族鄉(鄉科級)
雲南省楚雄彝族自治州永仁縣永興傣族鄉(鄉科級)
雲南省楚雄彝族自治州武定縣東坡傣族鄉(鄉科級)
四川省涼山彝族自治州會理縣新安傣族鄉(鄉科級)
語言文字
傣語
傣族語言屬於東亞語系。傣語分為暹羅方言(泰國大部、寮國南部、高棉西北部),蘭納方言(泰國北部、緬甸東北部、中國雲南南部、寮國北部、越南西北部),大泰方言(緬甸北部、中國雲南西部、印度東北部)等三大方言。這三大方言中又含有若干個地區方言,如大泰方言中又含泰勒、泰德、泰阿洪等次方言,蘭納方言中又含泰泐、泰痕、泰阮等次方言。
傣語各大方言都有共同的語法結構,臨近的方言之間發音差距很小,隨著空間距離的拉大,發音差距也拉大,但不論何地方言均能進行簡單交流。
傣文
傣族文字源於古印度的婆羅米文。婆羅米文的變體巴利文伴隨佛教經斯里蘭卡傳到東南亞各地,被東南亞各民族所吸收後,傣族先民又集東南亞各種文字之所長創製了各種泰文。
傣文有暹羅體(泰文)、瀾滄體(寮國文)、蘭納體(蘭納文/泰泐文)、端體(泰端文)、繃體(泰繃文/撣文)、哪體(泰哪文/泰勒文)、阿洪體(泰阿洪文)等七種字型。這七種字型只在形體結構上有所差異,都是自左向右書寫,自上而下換行。
暹羅方言區的泰國大部、高棉西北部使用暹羅體(泰文),寮國南部使用瀾滄體(寮國文);蘭納方言區的泰國北部、緬甸東北部、中國雲南南部使用蘭納體(蘭納文/泰泐文),寮國北部使用瀾滄體(寮國文),越南西北部使用端體(泰端文);大泰方言區的緬甸北部使用繃體(泰繃文/撣文),中國雲南西部使用哪體(泰哪文/泰勒文),印度東北部使用阿洪體(泰阿洪文)。
傣泐文書法
中國境內有四種傣文字型,大泰方言區的德宏(除瑞麗)、臨滄(除耿馬)、保山等地使用哪體(泰哪文/泰勒文),大泰方言區的德宏瑞麗﹑臨滄耿馬、普洱孟連等地使用繃體(泰繃文/撣文),蘭納方言區的西雙版納、普洱(除孟連)等地使用蘭納體(蘭納文/泰泐文),蘭納方言區的紅河金平使用端體(泰端文)。
現今,由於現代國家概念的形成,泰國全境使用素可體(泰國文),寮國全境使用瀾滄體(寮國文),其他地區的傣族使用所在國文字,只有少數人還在使用屬於自己的文字。
信仰觀念
宗教信仰
傣族一般信仰南傳上座部佛教,但也有一些地區的傣族信仰原始崇拜宗教及印度教。伊洛瓦底江、怒江—薩爾溫江、瀾滄江—湄公河流域地區傣族民眾受南傳上座部佛教文化影響比較深,一般都信仰南傳上座部佛教,也有一些比較封閉的地方仍然信仰原始崇拜宗教;紅河流域、金沙江流域地區的傣族主要受到中原漢族文化的影響,但基本保持了傣族最古老的原始崇拜宗教信仰;雅魯藏布江—布拉馬普特拉河流域地區的傣族主要受到印度教文化的影響,大多數信仰印度教和原始崇拜宗教。
泰北地區的“披恩”中國境內的傣族主要信仰南傳上座部佛教和原始崇拜宗教。西雙版納、普洱、臨滄、保山、德宏等地的傣族以信仰南傳上部座佛教為主,也兼信原始崇拜宗教;麗江、大理、楚雄、玉溪、紅河、文山等地的傣族以信仰原始崇拜宗教為主,也崇尚儒教文化。
信仰南傳上座部佛教的傣族,60歲以上都會參加受戒修行,不再殺生,參加每年三個月的“豪沙”(關門節),到佛寺安居,誦經賧佛,直到過世。
在西雙版納、普洱等地,傣族男子都要出家為僧一段時間,傣族小和尚在佛寺內學習傣文、佛法、天文地理等知識。在這些地方只有入寺當過和尚,才算有教化。因此,只有當過和尚的男子,才能得到姑娘的青睞。家境好的小男孩七、八歲入佛寺,三、五年後還俗。他們穿戴一新由親人護送,吹吹打打,在眾人歡笑聲中進入佛寺,便自豪地認為已經開始得到了佛的庇護,能長大成材了。然後他們剃去頭髮,披上袈裟,開始平靜地誦讀經書,學習文化,自食其力。現今,因九年義務教育,小男孩們便白天上學校學習漢語等科學知識,晚上在佛寺學習傣族文化,十分辛苦。也有的人讀完中學,大學畢業之後參加工作,然後再請一周或一個月的假,入寺學習。回家後仍然算是“康朗”,即還俗的僧人。
德宏、保山、臨滄等地的傣族還沒有入寺為僧後又還俗的普遍情況。
家庭觀念
傣族由於分布地區比較廣,各地傣族在社會發展上也有所不同,因而在思想觀念上也略有差異,主要體現在對婚姻與家庭的觀念上。滇南地區
滇南地區的傣族,解放前還保留著較多對偶婚的殘餘,表現為家庭和婚姻關係不是很穩定,結婚、離婚比較自由。但由於家族和村社的存在,青年的婚姻直接關係他們對家族和村社所應享受的權利和承擔的義務,因此需要家族長和村社頭人的同意。
男女雙方戀愛成熟,男方即請自己的舅父、姨母前去女方提親。這時,女方父母一般照例不發言,由家族長和本村社頭人答話,詢問“上門”年限和如何宴請親友等,經族長頭人認可即可結婚。婚後男方必須如約到女家勞動數年才能把妻子接回。另立家庭時,由村社分給“份地”。假若雙方意見不合,徵得頭人同意,互遞一對蠟條就算辦了離婚手續;如果男方離家數月沒有音信,女方可以另找配偶;一方死去,不管年紀多大,也要辦離婚手續,即以蠟條一對放在死者棺上,將館材送至樓口,即表示與死者離異。
滇西地區
滇西地區的傣族,家庭婚姻具有更為鮮明的封建色彩,婚姻完全建立在買賣和包辦的基礎上。一般彩禮合三百元,還有其他名目繁多的費用,如要負擔“開門錢”、“關門錢”、“拜堂錢”、“佛爺費”、“認親費”、“媒人費”等,達十幾種。這實質上成了婦女的身價。
不少家庭貧困的青年男子,由於無法負擔這一筆費用,便採取了偷親、撿婚的形式,即男女雙方感情成熟後,確定“搶婚”日期。男青年陪其夥伴,身帶砍刀、銅錢,到預定地點埋伏,待姑娘走來,“搶”著就跑。姑娘假意呼喊通知家人,男方將銅錢撤下逃去。既成事實便托媒人到女方家提親,雙方邀請頭人、親友會商解決,聘禮定後,才正式過門成親。
此外,在滇西地區的傣族,入贅的現象也較普遍,但在性質上和滇南地區的傣族已完全不同,它不是原始習俗的遺留,而是封建婚姻的產物。入贅的人社會地位極低,他們的子女沒有財產繼承權。
滇西南地區
滇西南地區的傣族,以臨滄耿馬、普洱孟連為代表,家庭婚姻形態既有對偶婚的殘餘,又有濃厚的封建色彩,應該是滇南地區傣族與滇西地區傣族婚俗觀念的有效結合。
飲食習慣
日常食俗
傣家宴席傣族大多有日食兩餐的習慣,以大米和糯米為主食。德宏的傣族主食粳米,西雙版納的傣族則主食糯米。通常是現舂現吃,民間認為:粳米和糯米只有現吃現舂,才不失其原有的色澤和香味,因而不食或很少食用隔夜米,習慣用手捏飯吃。外出勞動者常在野外用餐,用芭蕉葉或眾飯合盛一團糯米飯,隨帶鹽巴、辣子、酸肉、燒雞、喃咪(傣語,意為醬)、青苔松即可進食。所有佐餐菜餚及小吃均以酸味為主,如酸筍、酸豌豆粉、酸肉及野生的酸果;喜歡吃乾酸菜,其製法是把青菜曬乾,再用水煮,加入木瓜汁,使味變酸,然後曬乾儲藏。吃時放少許煮菜或放在湯內。這種酸菜有地方的傣族幾乎每天都吃。據說傣族之所以常食酸味菜餚,是因常吃不易消化的糯米食品,而酸味食品有助於消化。
以青苔入菜,是傣族特有的風味菜餚。傣族食用的青苔是選春季江水裡岩石上的苔蘚,以深綠色為佳,撈取後撕成薄片,曬乾,用竹篾穿起來待用。做菜時,厚的用油煎,薄的用火烤,酥脆後揉碎入碗,再將滾油倒上,然後加鹽攪拌,用糯米糰或臘肉蘸食,其味美無比。
烹魚,多做成酸魚或烤成香茅草魚,此外還做成魚剁糝(即用魚烤後捶成泥,與大芫荽等調料央而成)、魚凍、火燒魚、白汁黃鱔等。
吃螃蟹時,一般都將螃蟹連殼帶肉剁成蟹醬沾飯吃,傣族稱這種螃蟹醬為“螃蟹喃咪布”。
苦瓜是產量最高、食用最多的日常蔬菜。除苦瓜外,西雙版納還有一種苦筍,因此傣族風味中還有一種苦的風味,較有代表性的苦味菜餚是用牛膽汁等配料烹製的牛撒皮冷盤拼盤。
宗教食俗
傣族普遍信仰南傳上座部佛教,不少節日與佛教活動有關。浴佛節(潑水節)期間,除酒、菜要豐盛外,各種傣族風味小吃也很多。還有把糯米飯泥炸後做成的麻脆等。較重要的節日還有入夏節(傣歷9月15日)、出夏節(傣歷12月15日),均為南傳上座部佛教節日。新平、元江、景谷、金平等地傣族過春節、端午節、中秋節等,內容與活動大體與當地漢族一樣,較典型的食品有狗肉湯鍋、豬肉干巴、醃蛋、乾黃鱔等。
節慶食俗
在西雙版納傣族中,一家蓋房,全寨都要來幫助,新房落成要賀新房,先上樓的是小伙子,抬著牛頭,唱祝福歌,壯年男子抬箱子,已婚婦女抱被褥,姑娘們端著飯菜依次而上,然後在火塘上支好三腳架,擺上眾桌,置酒備菜,唱賀新房歌,鄉親們還要給主人送一些象徵吉祥的禮物。“趕擺黃燜雞”是西雙版納男女青年以食傳言的求戀方式,即姑娘把黃燜的雞拿到市場上出售,如果買者恰恰是姑娘的意中人,姑娘就會主動拿出凳子,讓其坐在自己身旁,通過交談,如雙方情投意合,兩人就端著雞,拎著凳子到樹林裡互吐衷情;如買者不是姑娘的意中人,姑娘就會加倍要價;再如“吃小酒”,在男女訂婚時,男方挑著酒菜去女方家請客,當客人散去後,男方由三個男伴陪同和女方及女方的三個女伴,共擺一桌共飯。“吃小酒”講吃三道菜:第一道是熱的;第二道要鹽多;第三道要有甜食。表示火熱、深厚和甜蜜。
婚禮之日雙方家裡都要舉行婚禮,大都先在女家進行。婚宴時,席桌上要鋪上綠色的芭蕉葉,菜餚有象徵吉祥的血旺(白旺)、年糕及各式菜。宴前新郎、新娘要做拴線儀式,即由主婚人用一根白線繞過雙方的肩,又用兩白線分別拴在新郎、新娘的手腕上,象徵純潔,然後由高齡老人將糯米飯捏成三角形蘸上鹽,置於火塘上的三腳架的頂點上,任其火燒後自然脫落,象徵愛情像鐵一樣堅實。元江大平鄉新娘過門後要與新郎端坐在長凳上,吃四個雞蛋拌的糯米飯,並喝兩杯酒;元江江邊的傣族新娘過門,由男方分給每個送親者肉4片、排骨4根、丸子4個、酥肉4塊,然後方可吃正餐。
祭祀食俗
傣族還供奉自己村寨的社神,傣族稱“去拉曼”,也稱“披曼”,是保護神,每年要祭祀兩次,栽秧前為祈求豐收,秋收後為謝恩,要集體殺牛或豬一頭,各家備貢品送入供奉社神的房內,待念完祭詞後,大家共食。新加入社的成員,要用雞、酒和臘肉條供奉社神。在勐海等地屠宰祭牲仍保留著剽牛和魚食牛皮的風俗。西雙版一次部落神,祭品有的須是黑牛、白豬。元江、新平等地的傣族、普遍崇拜龍樹、龍神,元江江邊傣族每年農曆三月祭龍樹時,全村要殺紅牛,殺前在紅牛身上用白灰畫成花紋,還要在牛身上披紅綠布。同月還要殺豬祭“天公地母”以求保佑牲畜平安。
在傣族民間,特別是在一些邊遠地區,在炊事上仍然有一些禁忌,如:燒柴要先從根部燒起;不得從火塘上跨過;不能隨便移動火塘上的三腳架等等。
特色食品
酸肉
傣族傳統風味菜餚,用牛肉經過醃製,而後炒制而成。特點是酸香味濃,可幫助消化。製法是將新鮮的黃牛肉用淘米水洗淨,切成大片放入盆中,加入鮮花椒葉、鹽、米飯拌勻,裝入瓦罐,淋入白酒壓實,上蓋,用草木灰與泥巴合泥密封罐口,醃漬一個月即成。將醃好的黃牛肉切成絲,與青蒜苗炒熟。火燒魚
傣族傳統家常風味菜,特點是軟嫩鮮甜,原汁原味。製法是將鮮魚去鰓和內臟,洗淨,將蔥花、薑末、蒜末、青椒末、青姜葉末、芫荽末、野花椒葉末、薄荷、茴香葉末、香茅草葉末、草果粉、味素、鹽、料酒拌製成餡,裝入魚腹,頭尾折攏,再用香茅草捆成十字,外面包以芭蕉葉,埋入木柴燒後的炭或熱灰中燒熟,取出去掉芭蕉葉和香茅草,裝盤即成。醃牛頭
傣族傳統家常風味菜。其製法是將牛頭、牛腳去毛、去蹄殼,砍成塊煮爛,去骨,切成肉條,入盆加入淘米水浸泡3—4小時,取出改用冷水洗淨,再將野花椒葉、紅辣椒粉、生薑和蒜泥放入牛肉盆內,加鹽、白酒拌勻入味,裝入瓦罐壓實,蓋上蓋密封,半月後即成。食時可蒸、可炒,是佐酒冷盤,脆嫩酸香、麻辣清涼。酸角
冬春兩季,天高雲淡,風清氣爽,走進西雙版納的傣家村寨,很容易見到一種當地人們特別喜愛的果樹——酸角,它樹身高大,樹幹粗糙,枝葉扶疏,枝頭掛著一串串、一嘟嚕褐色的彎鉤形莢果。酸角又稱酸豆、羅望子、羅晃子、酸梅(海南)、“木罕”(傣語)、甜目坎、通血圖,為蘇木科酸角屬熱帶、亞熱帶常綠大喬木,該屬僅含酸角1種,有兩個類型:甜型和酸型。酸角喜歡炎熱氣候,在年均氣溫18oC—24oC,年降雨量500—1200毫米的地區都能正常生長。蟲類食品
傣族地區潮濕炎熱,昆蟲種類繁多,用昆蟲為原料製作各種風味菜餚和小吃,是傣族食物構成的一個重要部分。經常食用的昆蟲有蟬、竹蟲、大蜘蛛、田鱉、螞蟻蛋等。捕蟬是在夏季,每天傍晚,蟬群落在草叢中時,蟬翼被露水浸濕,不能飛起,婦女們就趕快把蟬揀入竹籮里,回去後入鍋焙乾制醬。蟬醬有清熱解毒,去痛化腫的醫療作用。
傣族人普遍喜食螞蟻蛋,經常食用的是一種築巢於樹上的黃螞蟻,取螞蟻蛋時,先將螞蟻驅走,然後取蛋,螞蟻蛋大小不一,有的大如綠豆,有的小如米粒,潔白晶亮,洗淨曬乾,與雞蛋一起炒食,其味鮮美可生食又可熟食,生食時制醬,熟食時用雞蛋穿衣套炸,常用的酸果、苦瓜、苦筍、沖天椒,輔以野生的花椒、芫荽、蒜、香茅草,風味十足。
特色飲品
傣族人嗜酒,但酒的度數不高,是自家釀製的,味香甜。茶是當地特產,但傣族只喝不加香料的大葉茶。喝時只在火上略炒至焦,沖泡而飲略帶糊味。嚼食檳榔,拌以菸草、石灰,終日不斷。由於長期嚼食唇齒皆黑,口液如血,人以為美。燒陶業較發達,大部分飲餐用具多由婦女燒制。服飾特點
女性服飾
傣族婦女的穿著打扮,五彩繽紛,美不勝收。傣族婦女一般都長得身材苗條,面目清純嬌美,看上去亭亭玉立,儀態萬方,因此素有“金孔雀”的美稱。她們不僅長得美,而且還善於打扮,一個個用獨具特色的服飾把自己裝扮得如花似玉。傣族婦女一般喜歡穿窄袖短衣和筒裙,把她們那修長苗條的身材充分展示出來。上面穿一件白色或緋色內衣,外面是緊身短上衣,圓領窄袖,有大襟,也有對襟,有水紅、嫩粉、淡黃、淺綠、雪白、天藍等多種色彩。多是用喬其紗、絲綢、的確涼等料子縫製。窄袖短衫緊緊地套著胳膊,幾乎沒有一點空隙,有不少人還喜歡用肉色衣料縫製,若不仔細看,還看不出袖管,前後衣襟剛好齊腰,緊緊裹住身子,再用一根銀腰帶繫著短袖衫和統裙口,下著長至腳踝的統裙,腰身纖巧細小,下擺寬大。
傣族婦女的這種裝束,充分展示了女性的胸、腰、臀“三圍”之美,加上所採用的布料輕柔,色彩鮮艷明快,無論走路或做事,都給人一種婀娜多姿、瀟灑飄逸的感覺。
男性服飾
傣族男子一般都穿無領對襟或大襟小袖衫,下穿長管褲,用白布、青布或緋布包頭,有的戴禮帽,顯得瀟灑大方。傣族無論男女,出門總喜歡在肩上挎一個用織綿做成的挎包(筒帕)。挎包色調鮮艷,風格淳樸,具有濃厚的生活色彩和民族特色。圖案有珍禽異獸,樹木花卉或幾何圖形,形象逼真,栩栩如生。每一種圖案都含有具體的內容,如:紅、綠色是為了紀念祖先;孔雀圖案表示吉祥如意;大象圖案象徵著五穀豐登,生活美好,充分表現了傣族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嚮往和追求。
男女老幼均喜歡赤腳穿拖鞋。
建築風格
傣族的建築受氣候、海拔、地形、建築材料等自然環境和人口、經濟、宗教、政治、科技、思想意識等社會環境的影響,主要有以西雙版納傣族民居為代表的優美靈巧的乾欄式建築,以元江、紅河一線傣族民居為代表的厚重結實的平頂土掌房,以及典雅富麗的佛寺建築。民居
傣族民居在濱水而居的河谷壩區,因受炎熱、潮濕、多雨、竹木繁茂等生態環境的影響,傣族的居民建築以“乾欄”(俗稱竹樓)為主。上下兩層,以木、竹做樁;樓板、牆壁、房頂覆以茅草、瓦塊。上層棲人,下養家畜、堆放農作物。整座建築空間間架高大,且以竹或木做牆壁和樓板,利於保持居室乾燥涼爽。如今,隨著生態保護的加強和經濟的發展,一些地方開始以混凝土磚瓦結構代替竹木結構,但還保留“乾欄”的形式或人字形屋帽的外形,因而仍習慣稱呼它為“竹樓”。竹樓周圍的寬闊庭院裡都要種植瓜果林木或開挖小魚塘,既可蔽陽遮蔭,又是一道不設防的天然綠色“圍牆”,外圍隨意搭上的竹籬,不為防人,只起到阻止牲畜闖入的作用。
佛寺
佛寺建築是信仰南傳上座部佛教傣族的特色建築,以落地重檐多坡面平瓦建築為主。由大殿、僧舍和鼓房組成,中心佛寺外加一座戒堂、一座藏經樓、一座佛塔。主殿外觀一般是單檐或重檐歇山式屋頂,或懸山式頂、多角或亞字形重檐歇山式頂。坡面進行一至二次跌落後有兩層或上中下三層的單面坡或三面坡、五面坡,坡面的多少和佛寺的級別有關。屋面按縱向分為兩段式或三段式或五段式,以中間最高,使龐大威嚴的屋面呈現出優美起伏的曲線。天文曆法
傣族曆法有兩種,分別是大傣歷和小傣歷。大傣歷
大傣旗大傣歷是傣族最早使用的曆法,是傣族先民在漢族農曆的基礎上創造的曆法,現今只有民族意識比較濃厚的大傣人(大泰人)仍然堅持使用這種曆法,因而被稱作“大傣歷”。大傣歷以公元前94年為紀元元年,一年的回歸長度為365天6小時12分36秒(365.258日),與現代標準回歸年(365日5時48分46秒)有一定誤差,朔望月為29.530583日(按:現代標準朔望月為29.53059日),每年分冷、熱、雨3季,月序一般比漢族農曆早3個月,如傣歷2107年1月1日相當於公曆2012年12月14日,農曆壬辰年十一月初二日,當年農曆閏四月,所以早兩個月。
大傣歷單月為大月30天,雙月為小月29天,隔4~5年有一次八月大月(在8月29日後加一閏日,稱“八月滿月”)則一年355日平年。每月又分“月出”與“月下”兩個半月,望日(十五日)之後稱“月下一日”,順序數至晦日,並使用七曜(日、月加上火、水、木、金、土五星)紀日的周日法。19年置7個閏月,皆置閏於九月,閏九月也是大月(30天),傣語稱閏年為雙九月之年,閏年384天。置閏之年比農曆早一年。由於採用早朔,月出一日(初一)不一定是日月合朔的日子,故與農曆日序有時有一日之差。大傣歷又吸收漢族農曆中乾支紀時的方法,將十天干和十二地支相互搭配,得60個數首尾循環,用以紀年和紀日,用十二地支紀月,並使用十二屬相紀年歲。
小傣歷
小傣歷實際就是緬歷,由緬甸傳入傣族地區,小傣人(小泰人)是最早接受這種曆法的傣族,因而被稱為“小傣歷”。緬歷以公元639年為紀元元年,是由緬族族源之一的驃人創立,公元640年(緬歷2年)被驃國的室利差呾羅王朝正式推廣。832年,驃國亡於傣族的南詔王朝,驃人逐漸融入由青藏高原南下的氐羌系民族形成緬族,緬族繼承了由驃人創立的曆法。十六世紀中期以後,緬族的東吁王朝先後征服傣族的阿瓦王朝、蘭納王朝、瀾滄王朝、阿瑜陀耶王朝,臣服於漢族大明王朝的傣族土司也相繼臣服緬族東吁王朝,緬歷開始使用到傣族地區。
至今,仍有很多傣族地區在使用緬歷,中國德宏、緬甸撣邦等地將傳統傣歷(大傣歷)與緬歷並行使用,中國西雙版納、泰國、寮國等地也是佛歷與緬歷並行使用。享譽世界的潑水節就是通過緬歷確定的。
緬歷的年以回歸年為基準,月以恆星月為基準。緬歷大部分是以老的印度歷為基礎,與之不同的是,緬歷引入了默冬章的概念。因此,緬歷會不定期地以添加閏月和閏日來消除由於印度歷中的年和默冬章中的回歸年時間不同而積累起來的時間差。
緬歷全年分為12個月,每月以月相為準,分上弦月及下弦月,各有十四或大五天,單月29天,雙月則30天,因此一年有354天,每三年一個閏月。638年3月22日建元,是為緬歷0年。緬歷和公曆相差三個多月,緬歷一月上弦一日約在公曆四月初,一月下弦一日就是潑水節。
緬歷以日、月、火、水、木、金、土來代表一周中的每一天,星期三則分成兩半,上半日為水曜日,下半日為羅睺曜日。這8個星相日各對應一種生肖,分別是:星期一屬虎,星期二屬獅,星期三上午屬象,星期三下午屬無牙象,星期四屬鼠,星期五屬天竺鼠,星期六屬龍,星期天屬妙翅鳥。
戲劇文學
民間文學
傣族文學的發展大致可以分為四個階段:一是古歌、神話、創世史詩產生和發達的時期;二是英雄史詩、傳說、歌謠形成和昌盛的時期;三是故事、敘事長詩興起和繁榮的時期;四是新文學蓬勃的時期。著名的《傣族古歌謠》共收30首傣族古歌,反映了原始時期傣族先民的生產活動和生活狀況。天地起源神話有《英叭開天闢地》、《古老的荷花》、《費梅嘎帕》(《大火燒天》)等,人類起源神話有《葫蘆人》、《葫蘆生蛋》、《人類果》、《污垢泥人》等,洪水神話有《葫蘆傳人種》等,圖騰神話有《鳥姑娘》、《象的女兒》、《神牛之女》等。史詩有《巴塔麻嘎捧尚羅》、《變扎貢帕》(《古老的荷花》)、《細木過》、《天地萬物的來歷》。英雄史詩有《厘俸》。歌謠主要是情歌、習俗歌、勞動歌、童謠等。
傣族人十分喜愛詩歌,尤其是敘述長詩。佛教的傳入,傣文的創製,都對敘事詩的繁榮奠定了基礎。傣族民間藝人接受、翻譯和傳播外來的佛經文學,同時還把傣族民間故事吸納進來,創作了大量的民間敘事長詩。據研究,僅阿鑾敘事詩(即以佛本生經為核心內容的佛祖輪迴轉世的修行故事)的數目就多達550部。
總的來說,常見的傣族敘事詩有《金蛙阿鑾》、《口袋阿鑾》、《大葉子阿鑾》、《金羚羊阿鑾》、《香谷阿鑾》、《酸魚阿鑾》、《十二位王妃的眼珠》、《朗兌罕》、《蘭嘎西賀》、《相勐》、《召樹屯與楠瑪諾娜》、《娥並與桑洛》、《金皇冠》、《三牙象》、《七頭七尾象》等作品,是中華民族的寶貴文化遺產。
傣劇
傣劇是傣族特有藝術,流傳於雲南省德宏傣族景頗族自治州和臨滄市耿馬縣、普洱市孟連縣等地。傣戲表演傣劇發源於有一定人物情節的傣族歌舞表演及佛經講唱,後吸收滇劇、皮影戲的藝術營養,與此同時,傣劇從土司衙門擴散到民間,湧現出大量民間傣劇表演組織。新中國建立後,傣劇有了新的發展。1960年是第一個專業演出團體潞西縣傣劇團成立,1962年擴建為德宏州傣劇團。1962年,《娥並與桑洛》參加西南區少數民族戲劇觀摩演出引起轟動,被譽為“東南亞的明珠”。除德宏州傣劇團這樣的專業團體以外,較大的傣族村寮幾乎都有業餘演出隊伍。傣劇基本上只為老年人所喜愛,年輕人因為聽不懂而對其沒有多大興趣。傣劇在傳承方面的困難日益凸現。
傳統舞蹈
孔雀舞
傣族傳統孔雀舞傣語叫“戛洛涌”、“煩洛涌”或“戛楠洛”。這是傣族最為喜聞樂見的舞蹈,流傳於傣族聚居地。富饒美麗的傣鄉,素有“孔雀之鄉”的美稱,過去每當晨曦微明或夕陽斜照時,常見姿態旖旎[yǐnǐ]的孔雀翩翩起舞,因此,孔雀在傣族心中是吉祥、幸福、美麗、善良的象徵。每逢佳節,傣族民眾都要雲集一堂,觀看由民間藝人表演的根據民間故事、神話傳說,以及佛經故事等編成的孔雀舞及表現孔雀習性的舞蹈。如根據神話故事《魔鬼與孔雀》而編演的孔雀舞至今在民間廣為流傳。舞蹈表現了魔鬼欲霸占孔雀為妻,人面鳥身的孔雀,奮力抖動自己美麗的羽毛,那絢麗、燦爛的光芒使魔鬼兄弟雙目失明,孔雀取得了勝利。來歷
關於孔雀舞的由來在傣族民眾中流傳著許多動人的傳說。其中的一個是這樣的:相傳在很久以前,傣族的領袖召麻粟帶領四千人去尋找幸福,到了“來少勐”後,聽到了水果掉進水中的聲音和魚吃水的聲音,看到孔雀隨著這動聽的聲音跳起優美的舞蹈,他們回來後,就模仿這些聲音和孔雀的動作。以鼓、鑔來伴奏,跳起孔雀舞。在一些古老的緬寺壁畫和雕刻中,可以看到不少栩栩如生的人面鳥身的孔雀形象,這與頭戴尖塔盔和假面具、身著孔雀服的孔雀舞十分相似。明代《南詔野史》中也有關於孔雀舞的記載:“婚取長幼跳蹈,吹蘆笙為孔雀舞……”,可見孔雀舞的歷史源遠流長。
動作
孔雀舞一般由一、二人或三人表演。每當舞者跳到高興時,眾人就喝彩“吾——吾”,“水——水”,氣氛十分熱烈。孔雀舞有較固定的表演程式,多為模仿孔雀飛出窩巢、靈敏視探、安然漫步、尋水、飲水、戲水、洗澡、抖翅、曬翅、展翅與萬物比美、自由幸福的飛翔等。
孔雀舞的動作異常豐富,最常見的手式有掌式、孔雀手式”(拇指稍向里扣,食指屈回,其餘三指如扇形翹起)、“眼式”(食指與拇指稍靠攏,其餘三指如扇形翹起)等。步伐有踮步、“起伏步”(動力腿由腳跟帶動向臀部踢起後全腳掌落地,主力腿隨之屈、伸)等。
傣族孔雀舞動作有著嚴格的程式和要求:每個動作之前有起式,完了後有收式;有固定的步法、位置圖及固定的動作組合;每個動作組合又有固定的鼓點伴奏。架子孔雀舞的舞蹈語彙尤為豐富,有“飛跑下山”、“林中窺看”、“漫步森林”、“抖翅”、“點水”等惟妙惟肖模擬孔雀神態的動作。
傣族孔雀舞風格輕盈靈秀,情感表達細膩,舞姿婀娜優美,是傣族人民智慧的結晶,有較高的審美價值。它不只在重要熱鬧的民族節慶中單獨表演,也常常融合在集體舞“嘎光”中。孔雀舞具有維繫傣族團結的意義,其代表性使它成為傣族最有民族文化認同感的舞蹈。
風格
從舞蹈風格上可歸納如下三類:第一為雄孔雀舞。民間多跳此舞。膝部起伏剛韌。舞姿有明顯的“三道彎”特點。第二為雌孔雀舞。在民間多由男子表演。膝部起伏柔韌緩慢,舞姿優美動作細膩,並常有拱胸和肩的轉動,體現其含蓄、嫵媚的形態,鼓點輕盈緩慢。第三為小孔雀舞。常採用快速的小顫和保持半蹲狀態的矮步,小腿靈活輕巧,常用連續的小聳肩,鼓點快速而輕巧。
象腳鼓舞
傣語叫“戛光”或“煩光”(傣語稱鼓為“光”,跳舞為“戛”)。“戛光”是傣族地區流行最廣的男子舞蹈。每當栽秧後和豐收時節,就跳起象腳鼓舞以示歡慶。象腳鼓不僅是一種民間舞蹈的道具,也是伴奏其他舞蹈的主要樂器。傣族人民娛樂時,有舞必有鼓,有鼓必有舞,只有在象腳鼓的伴奏下,舞蹈才能跳得有聲有色、酣暢盡興。來歷
關於象腳鼓及其舞蹈的民間傳說很多,據傳:古時有一對夫妻,勞動後在水潭邊小憩,突然風把熟透了的芒果從樹上吹落水中,發出“嘣——嘣”的響聲,這聲音給他們帶來了歡樂。他們回家後,便依照大象的腳將樹鏤空,蒙上牛皮製成鼓。在趕擺時,他們背著鼓去跳舞,不久象腳鼓舞就傳開了。又說:在很早以前,有兩個馴養大象的小伙子依照大象的腳做成了象腳鼓。在《明史·百夷傳》中也有:“大小長皮鼓以手拊之”的記載。
動作
表演時,舞者以左肩背象腳鼓,鼓面對前,鼓尾向下,以右手擊鼓為主,左手配合。一般用拳、掌、指敲打鼓面,有時也用肘、膝、足跟、腳趾等敲打。象腳鼓舞矯健、粗獷。雙膝的起伏和敲鼓的動作配合緊密,用手敲鼓時,膝部就彎曲。而抬手時膝部立直。舞蹈步伐很豐富,有“前點步半蹲”、“後點步半蹲”、“踏步全蹲”、“八字步半蹲”,還有以一腿為主力,另一腿做悠腿、抬腿、踢腳等姿態的動作,以及吸腿跳、踢腿跳、彈腿跳、跨腿跳等。
分類
象腳鼓有長、中、小三種鼓形,根據鼓的形狀有三種不同的跳法。
第一種,長象腳鼓舞。主要流行在德宏傣族景頗族自治州瑞麗縣、耿馬的孟定、西雙版納傣族自治州一些地區和孟連一帶。鼓身長二米左右,由於鼓身比較沉重,多為舞蹈伴奏用。舞時步伐緩慢、穩重,膝部起伏有力。鼓點最為豐富,已形成了一定的鼓語,能表達傣族人民喜、怒、哀、樂的心情。
第二種,中象腳鼓舞。主要流行在潞西縣、盈江縣、耿馬縣、景谷縣、勐懂和西雙版納傣族自治州一些地區。鼓身長約1.5米較輕便。其主要特點是舞時要將鼓尾擺起來、甩起來。由於在鼓尾上束有一簇簇的孔雀羽毛,擺動起來十分好看。擺鼓就是讓鼓尾左右晃動,甩鼓就是將鼓首向下壓,使鼓尾向上甩。中象腳鼓舞不只是在節日跳,每年還有專門的賽鼓日子,以鼓音長短、音色好壞和鼓尾擺動大小為取勝標準。
第三種,小象腳鼓舞。僅流行於西雙版納一帶。鼓身長不到一米,動作豐富,經常被用作孔雀舞的伴舞。動作幅度較大,有吸腿跳、彈腿跳、撩腿等步伐。
戛伴光舞
“戛伴光”就是大家圍著鼓轉圈跳舞的意思,它是傣族民眾最普及最盛行的集體舞,它不限地點時間,幾十人幾百人均可圍成圓圈按順時針方向起舞,節日時通宵達旦歡舞不息。舞蹈樸實熱情,特點突出,婦女膝部的顫動較均勻,多順手順腳的舞動。一般以“蹉步”、“起伏步”、“點步”、“弓箭步”等步伐為主。手的動作較簡單,一般以自然手式在胸前交替向下繞腕或從腋下向上掏手。
大嫂們與老年人在里圈起舞,老人的動作緩慢,膝部起伏明顯,常以大幅度的前俯後仰來表達自己激動的心情,他們的動作任意自由發揮,而在圈外的年輕人,則要求動作統一整齊。戛伴光的鼓點非常豐富。
雙面鼓舞
傣語叫“光邦”、“光兩”、“光雙臘”、“光宏”、“光勐央”等,流傳於傣族聚居地區,是傣族最古老的一種鼓舞。此種鼓一頭大、一頭小,兩面均蒙有皮。小雙面鼓長一尺半左右,可橫掛在身上,舞時右手用手掌敲鼓,左手用竹片擊鼓,動作起伏大,常用深蹲等舞姿,三道彎造型較突出。大雙面鼓身筐米,直徑六十七公分。需要兩人用竹桿扛起來,舞者雙手掄槌,做雲手轉身,吸腿、跪蹲等動作打鼓。有的鼓則放在地上打,鼓聲鏗鏘有力。眾人圍成圈,手持鮮花或手巾載歌載舞,同戛伴光舞的表演形式相似。魚舞
傣語叫“戛巴”。主要流傳於德宏傣族、景頗族自治州的瑞麗縣,解放後才逐漸流傳到其它地區。據說在傣族發現了魚並學會捕魚的時候起,就跳起模仿魚兒的舞蹈。魚舞的表演者只有一至二人,舞者身上套魚形道具起舞。魚舞比其它傣族民間舞更為柔和、細膩,靈巧而活潑。主要表現於起伏、柔和的屈膝半腳掌碎步動作上,小跳敏捷活潑,表現魚兒在風平浪靜的水中漫遊時,常採用全腳或半腳掌屈膝碎步行走,沒有起伏,雙手和上身只向左右擺動。在表現魚兒戲水或與急流搏鬥時,常採用小跳、小蹦子、小翻身等跳躍性動作,形象生動逼真。
魚舞多採用魚形手式(一手以手心蓋於另一手的手背之上,大拇指伸展),或以雙手向外劃圓和雙臂在後擺動為典型動作。魚舞的鼓點比較緩慢、輕盈,豐富的鼓語不亞於孔雀舞。
大鵬鳥舞
傣語叫“戛倫”。是傣族人民在盛大的節日裡跳的一種古老的民間舞。主要流行於德宏傣族景頗族自治州瑞麗市一帶。相傳很久以前雨神跑了,傣族地區不下雨,大地一片枯焦,大鵬鳥置抱蛋的妻子於不顧,和雨神展開了殊死的搏鬥。數日後,大鵬擊敗了雨神害使其降了雨,但大鵬鳥的妻兒早已餓死。傣族人民為了表達對大鵬的敬意,遂產生了大鵬鳥舞,流傳至今。
大鵬鳥舞矯健、粗獷,動作大而有力。舞蹈主要表現大鵬鳥與雨神搏鬥的動作和不畏強暴的氣質。動作變換快速有力,造型時間較長“三道彎”舞姿稜角突出。如:出場動作一般是大跳接一個大的舞姿造型,表現大鵬鳥從空中迅猛疾下的氣魄。多用爪式手型(手指張開成扇形)和掌式手型,這些手式加強了動作的力度。大鵬鳥舞的表演者只有一至二人。過去舞蹈時帶大鵬鳥型道具和面具,現多已棄之不用,使舞蹈動作得到了充分的發展。鼓點異常豐富,鼓聲深厚有力。
鷺鷥舞
傣語叫“戛央”、“戛洛央”。是青年人在喜慶佳節時跳的集體舞蹈。主要流行於德宏傣族景頗族自治州瑞麗、芒市、盈江一帶。過去,舞者要身著雪白的衣裳,雙肩披上兩條鮮紅的綢帶起舞,已不多見。在傣家村寨附近的竹林里或水田中,常見到雪白的鷺鷥鳥。關於鷺鷥舞的來源民間傳說不一,有一種講:古時有一個很窮的小伙子,每天勞動不止。鷺鷥非常喜愛他,為他跳起優雅的舞蹈,以後小伙子就與鷺鷥親切地對舞起來。後來,人們把這一舞蹈編成了青年人的對舞。又說:一種叫“央”的民族曾到過德宏一帶,此種舞是表現他們在田間勞動的過程。
鷺鷥舞一般以對舞為主,動作相對,隊形多是兩橫排分左右出場,相遇後變成兩豎排、四排、兩個圈等。常由一人指揮變換各種動作和圖形。鷺鷥舞的動作簡單、優雅。舞步的節奏處理與其它傣族民間舞不同,弱拍時雙膝快速彎曲,動力腿敏捷地抬起,重拍時雙膝韌性伸直,動力腿同時輕盈地全腳掌落地,形象地模仿了鷺鷥行走的動作。有雙手在胸前拍掌及拱胸等特殊動作。鼓點輕盈簡單。
花環舞
傣語叫“戛洞”,是青年人的集體舞蹈。主要流行在德宏傣族景頗族自治州和西雙版納傣族自治州一些地區。如今只在盛大的節日時才跳,已變成一種有組織的舞蹈表演。從很早的年代起,每當潑水節和其它宗教節日來臨時,小伙子和姑娘們就成群結隊到深山密林和江邊採集最鮮艷最美麗的花,然後打著象腳鼓載歌載舞把鮮花送到緬寺搭成花亭,這一古老的習俗至今流傳在傣家村寨。
關於花環舞的來源有這樣一個傳說:從前有一個窮苦的青年,去壩子趕擺時,覺得自己的衣服破爛不堪,就摘來許多花紮成花環套在身上,下山後隨著歡樂的象腳鼓聲跳起了舞,一個姑娘愛上了他,隨著他的舞唱起了歌,花環舞由此產生。
花環是在長二米左右的竹篦上紮上鮮艷的花朵做成,舞時雙手握住花環的兩端,在移動步伐的同時,著重於花環的變化。並組成具有民族特色的圖案。花環舞跳到極樂時,由一人指揮,舞者一起由慢板轉入快板,有踮步、“頓錯步小跳”等動作。
“煩整”
傣語稱刀舞和棍、拳、棒這類舞為“煩整”、“戛整”、“令整”。是男性的舞蹈。流傳於廣大的傣族地區,與漢族的武術類似。
風景秀麗的傣鄉,傣族男子都佩戴著一把精製的利刀,標誌著他們的勇敢威武,同時刀也是生產勞動的有利工具。刀舞傣語叫“戛拉”或“煩拉”。動作有力、剛健,多採用“大八字跺步”、“彈腿”、“踢腿蹭跳”和“深蹲滑行”等步伐,這些動作在傣族民間舞中很少出現。
刀舞有單刀、雙刀、短刀和長刀(類似劍)等種類及本地、內地、緬甸等不同的流派,各種流派有自己嚴格的表演程式和動作。可由一人至十幾人表演,舞時無伴奏,或以象腳鼓伴奏。棍、棒、拳術與刀舞基本相似。
“戛朵”
亦稱“煩朵”,是一種道具舞。此舞過去在盛大的宗教節日才跳,至今僅流行於耿馬縣孟定和孟連縣一帶。
“朵”是一種神化了的動物,據說有獅子頭、狗嘴、鹿角、長頸、細毛。漢語把此舞稱為“馬鹿舞”。戛朵至今仍帶道具跳,道具身長一丈,頸長八尺,用竹篦編成四十五公分的圓圈,外面用布包起來,剪碎的白紙粘在上面作為羽毛。一般由倆人合作扮一隻馬鹿,前面的舞者飾馬鹿頭和前半身,用棍支撐頸部做劃字動作,後面的舞者掌握尾部,向兩邊做敏捷的小跳及跌扑、騰轉等動作。舞步、鼓點均與孔雀舞相似。
依拉賀舞
也稱“煩依賀”。流行於西雙版納傣族自治州一帶。在“浴佛節”、“入夏節”等喜慶的日子,傣族民眾都要歡跳此舞,因每段唱詞後面都有“依拉賀”做襯詞而得名。依拉賀舞的特點和戛伴光舞相似。
蝴蝶舞
傣語稱“戛吆”。流行於耿馬縣孟定和德宏傣族景頗族自治州瑞麗縣一帶。據說蝴蝶舞是為了賽舞時別開生面而創作的。表演時舞者將蝴蝶形的道具套系在身上模仿蝴蝶飛舞的形態,其動作和鼓點都與小孔雀舞的跳法有相似之處。
斗笠舞
流行於金平縣一帶。那裡炎熱而多雨,日常生活和勞動中都離不開斗笠。因而有了斗笠舞。笠帽的動作有“扛帽”、“體前滾帽”、“滾肩帽”、“擺帽”等,舞時膝部起伏柔和,略呈三道彎造型,但不明顯。
臘條舞
傣語稱“戛甸”。是一種表演性的儀式舞蹈,主要流行於西雙版納一帶。舞蹈柔婉、含蓄,常用坐、立、跪及起伏步、抬前旁、後屈腿等步伐,雙手托住點燃的臘條,做掏手、向外劃圓等動作。
雞舞
傣語稱“戛該”。是流行於德宏傣族景頗族自治州芒市的兒童舞蹈。舞蹈主要模仿雞覓食、相鬥等動作,以跳的時間長、速度快為勝。沒有樂器伴奏,一般由孩子們數數而舞。
十二馬舞
傣語稱“馬西雙”,是由十二個人表演的歌舞,流行於德宏傣族景頗族自治州盈江縣、芒市等地。表演者腰間套系馬形狀的道具,一手拉韁繩,一手拿扇,以半腳掌碎顫跑步為主,變化各種隊形。一般演唱十二個月的勞動,有時也表演一定的故事情節。
戛喃燕
意思是“小公主或小姐的舞蹈。”過去只在宗教節日或土司結婚、繼位時才跳,主要流行於臨滄市的滄源縣。以唱為主,內容有唱結婚、愛情及十二個月的生產勞動等。舞時男的在前打拳,女的手持扇子或手巾,動作與戛伴光舞相似。此外在紅河州的金平縣還流傳有表現勞動生活的“划船舞”、“摘花舞”、“撈魚舞”、“走路舞”等。流傳在金平縣的扇子舞據說是一種打鬼時跳的儀式舞蹈。流傳在耿馬縣孟定地區的“大象舞”傣語稱“戛張”。由倆人套系大象形狀的道具,模仿大象走步、敬禮等動作,由一人持紅手帕引象而舞。流行於西雙版納的“婦女舞”,輕盈柔和。流行於瑞麗縣的“戛洛響”,是一種模仿小鳥跳的舞,與小孔雀舞相同。
主要節日
浴佛節
浴佛節(傣語“栓蘭”),又名“潑水節”,源於古印度婆羅門教的一種儀式,後為佛教所吸收,約在公元12世紀末至13世紀初隨佛教傳入傣族地區。隨著佛教在傣族地區影響的加深,浴佛節成為傣族的一種習俗流傳下來,至今已數百年。浴佛節一般在大傣歷六月舉行,相當於公曆四月中旬。浴佛節這一天要用清水為佛洗塵,然後彼此潑水嬉戲,相互祝願,後來逐步發展到用盆和桶,邊潑邊歌,越潑越激烈,鼓聲、鑼聲、潑水聲、歡呼聲響成一片。
在西雙版納地區,浴佛節被政府宣傳為“潑水節”,每年都舉行賽龍船、放高升、放飛燈等傳統娛樂活動和各種歌舞晚會,吸引了來自中國及世界各地的遊客。在德宏地區,浴佛節仍然只是一個宗教節日。
入夏節
入夏節(傣語“豪窪”),又稱“關門節”,源於古印度佛教徒的雨季安居習俗,隨南傳佛教傳入傣族地區。入夏也是雨季的開始,也就是稻作農業社會進入農事繁忙的季節,古代佛教僧侶們為配合信徒們的農事生產活動,停止了到處傳教擾民的活動,集中到寺廟或某處修行,逐漸形成慣例。而佛教信徒們也在僧侶集中修行期間,停止了到寺廟佛屋的一切活動,集中精力搞農事生產,並形成一種習慣。後來,僧侶和信徒形成的這種默契關係被上部座佛教作為一種宗教形式固定下來,這種宗教形式隨上部座佛教傳入傣族地區。
信仰南傳上部座佛教的傣族一般在大傣歷9月15日(農曆6月中旬)舉行入夏儀式,入夏儀式這天就是“入夏節”,傣族村寨的佛寺都要擊鼓為號,告訴人們節日已到,佛爺們集中到佛寺念經,信眾們準備食物、鮮花、紙幣等到寺廟“賧佛”。而後,便進入為期三個月的“結夏”。結夏期間,禁止僧侶外出講經,禁止信眾遠行不歸,禁止男女談情娶嫁,禁止大型慶祝活動,僧侶要安心學習、民眾要專心生產。
出夏節
出夏節(傣語“昂窪”),又稱“開門節”,與“入夏節”相對應。“出夏節”一般在大傣歷12月15日(農曆9月中旬)舉行,象徵著三個月的“結夏”期結束,可以解除“入夏節”以來的一切忌禁,僧侶可以出寺傳教募化,男女也可以談情娶嫁。出夏節這天,傣族民眾們都會身著盛裝,帶著食物、鮮花、臘條、錢幣等到佛寺拜佛聽經,並舉行盛大的慶祝活動,舞著各種鳥、獸、魚、蟲等形狀的燈籠環遊村寨,燃放煙花、點孔明燈、跳象腳鼓舞等各種娛樂活動。
民族醫藥
德宏各民族在長期的生產、生活過程中,均總結出了一套與疾病作鬥爭的經驗和方法,並逐步發展成為我國醫學寶庫的重要組成部分。其中保存完整、流傳最廣、自成體系的當數傣族醫藥。
傣醫理論基礎
“四塔”和“五蘊”是始終貫穿整個傣醫學術的重要理論體系。其中“四塔”是古傣醫樸素唯物主義哲學思想範疇中的物質性概念,為傣醫文獻醫學理論的發展奠定了基礎。“四塔”對病理作了規律性解釋:一是從解剖組織結構方面歸納了人體臟腑的各種物質屬性;二是從生理學的角度分析論述了土、水、火、風在人體生理機能活動中的演變情況;三是在病因病機方面闡述了土、水、火、風四塔失調所致疾病的分類和基本變化規律;四是在診斷疾病方面提出了運用土、水、火、風診斷各種類型疾病性質、嚴重程度;五是擬定了“雅塔巴聾”(治四塔失調所致疾病的總方)和四類不同的“雅塔”(即土塔方、水塔方、火塔方、風塔方)。形成了傣醫臨床各科的理論體系核心。望診:醫者用肉眼觀察病人的體態、精神、氣色和全身各體表部位有無異常的變化,藉以了解病情,測知體內四塔的變化。例如正常人的眉毛是分別順兩邊倒的,如果眉毛不經外力而自行豎起,說明患者體內有寄生蟲。
問診:對患者進行有目的詢問,了解患者的自覺症狀、疾病的發生原因、發展經過及治療情況,對疾病作出進一步的判斷。
摸診:通過觸摸患者肌膚的冷熱,檢查有無包塊和其他異常情況,以幫助診斷(脈診則較為少用)。例如摸鼻尖和耳尖。如果體表摸著發熱、汗出,但鼻尖和耳尖發冷,說明體內有寒,僅體表有熱。
傣醫用藥特點
傣族醫藥中的藥物處方,雖然不像祖國醫藥中方劑那樣有嚴格的處方原則,但在治療疾病時大多數使用的還是由數味藥物組成的相對固定的藥方。這些藥方,是在長期與疾病鬥爭的實踐中,不斷摸索總結出來的。在治療疾病時,通過藥物的增減,觀察治療的效果,逐步篩選而成。所用的藥方,少則二三味藥,多則數十味藥;有的一方多治,而有的卻一症有多方。因風、火、水、土失調致病而設的四“雅塔”,傣語稱佤約塔、爹卓塔、阿波塔和巴他維塔,均由固定的藥物組成。這種配方理論稱之為“雅塔都檔細”。傣族醫藥處方中比較有名的,常用的有以下四個:“雅叫帕中補”(傣語,亞洲寶藥之意),由九種藥物組成,具有理氣健胃、止痛、安神的作用;“雅叫哈頓”(傣語,五種寶藥或五寶藥散之意),由五種藥物組成,具有清熱解毒、和中解表、調經補血、止血止痛作用;“雅沙里門囡”(傣語,萬應小藥丸之意),由七種藥物組成,具有消暑和中、解痙止痛、除滿止瀉的作用;“雅瑪哈嘎侖那龍”(傣語,治病大方),由三十多種藥物組成,具有調補氣血、活血止痛、通便之作用。
傣醫治療方法
傣醫治病除採用內服、外用(包括塗擦包敷)或內服與外用相結合三種治法之外,還有一些獨特的治療方法。
睡藥:按配方將所需藥物(多用鮮品)切碎加水煎煮或炒或蒸(視病情而定),取出藥渣拌入酒或炒熱之酒糟,拌勻平攤於木板上,上鋪蓆子(亦可用布單),患者趁熱睡於藥床上,上蓋被子,使藥物熏蒸身體以達治療目的。本法亦多用於風濕麻木、肢體疼痛各症。
敷藥:按配方將所需藥物取鮮品,切碎搗爛,視病情分別加入酒、芝麻油或淘米水等拌和均勻,用芭蕉葉包好,置於火中燒熱,趁熱包敷於患處,以不燙傷皮膚為度。主要用於接骨、跌打扭傷、風濕麻木疼痛、頭痛、腰腿疼痛等症。
蒸藥:此方法有兩種。一種是將配好方的藥物切碎裝入容器內,置於甑內蒸一定時間,取藥物蒸餾液內服(芳香類藥物多用此法);二是將藥物直接放入甑內蒸一定時間,取出加酒趁熱外敷患部,多用於腹痛、肢體麻木疼痛等各種病症。
熏藥:按所需配方取藥物(多用鮮品)切碎,置於鍋內(或金屬大盆內)加水煎煮,患者坐於鍋(或盆)之上方,借藥物蒸汽熏蒸肌體以達治療目的。本法主要用於因體內風、水失調而致之肌肉、關節風濕疼痛、肢體麻木、產後虛弱、不思飲食等症。
研藥或磨藥:在碗內盛適量冷開水或米湯,可根據不同疾病而定。按配方將各種藥物蘸水或米湯在小磨石上研磨成合劑藥汁於碗內,內服或外擦。一般貴重藥品及緊缺藥物多用此法,主要治療因風失調引起之疾病、婦科疾病和一些危重病,亦用於藥物及食物中毒。
刺藥:將配好方的藥物切碎,乾燥,共研為末,拌入鵝油內浸泡備用。用時醫者用潔淨之銅針(狀如直桿梅花針)淺刺患部皮膚,再塗以配好之藥油。本法亦用於體內風、水失調而致的風濕麻木、關節疼痛等症。
中國56個民族名稱
官話拼音 | 中文名稱 | 人口 |
Hàn Zú | 漢族 | 1,230,117,207 |
Zhuàng Zú | 壯族 | 16,178,811 |
Mǎn Zú | 滿族 | 10,682,263 |
Huí Zú | 回族 | 9,816,802 |
Miáo Zú | 苗族 | 8,940,116 |
Wéiwúěr Zú | 維吾爾族 | 8,399,393 |
Tǔjiā Zú | 土家族 | 8,028,133 |
Yí Zú | 彝族 | 7,762,286 |
Měnggǔ Zú | 蒙古族 | 5,813,947 |
Zàng Zú | 藏族 | 5,416,021 |
Bùyī Zú | 布依族 | 2,971,460 |
Dòng Zú | 侗族 | 2,960,293 |
Yáo Zú | 瑤族 | 2,637,421 |
Cháoxiǎn Zú | 朝鮮族 | 1,923,842 |
Bái Zú | 白族 | 1,858,063 |
Hāní Zú | 哈尼族 | 1,439,673 |
Hāsàkè Zú | 哈薩克族 | 1,250,458 |
Lí Zú | 黎族 | 1,247,814 |
Dǎi Zú | 傣族 | 1,158,989 |
Shē Zú | 畲族 | 709,592 |
Lìsù Zú | 傈僳族 | 634,912 |
Gēlǎo Zú | 仡佬族 | 579,357 |
Dōngxiāng Zú | 東鄉族 | 513,805 |
Gāoshān Zú | 高山族 | 458,000 |
Lāhù Zú | 拉祜族 | 453,705 |
Shuǐ Zú | 水族 | 406,902 |
Wǎ Zú | 佤族 | 396,610 |
Nàxī Zú | 納西族 | 308,839 |
Qiāng Zú | 羌族 | 306,072 |
Tǔ Zú | 土族 | 241,198 |
Mùlǎo Zú | 仫佬族 | 207,352 |
Xíbó Zú | 錫伯族 | 188,824 |
Kēěrkèzī Zú | 柯爾克孜族 | 160,823 |
Dáwòěr Zú | 達斡爾族 | 132,394 |
Jǐngpō Zú | 景頗族 | 132,143 |
Màonán Zú | 毛南族 | 107,166 |
Sǎlá Zú | 撒拉族 | 104,503 |
Bùlǎng Zú | 布朗族 | 91,882 |
Tǎjíkè Zú | 塔吉克族 | 41,028 |
Āchāng Zú | 阿昌族 | 33,936 |
Pǔmǐ Zú | 普米族 | 33,600 |
Èwēnkè Zú | 鄂溫克族 | 30,505 |
Nù Zú | 怒族 | 28,759 |
Jīng Zú | 京族 | 22,517 |
Jīnuò Zú | 基諾族 | 20,899 |
Déáng Zú | 德昂族 | 17,935 |
Bǎoān Zú | 保全族 | 16,505 |
Éluōsī Zú | 俄羅斯族 | 15,609 |
Yùgù Zú | 裕固族 | 13,719 |
Wūzībiékè Zú | 烏孜別克族 | 12,370 |
Ménbā Zú | 門巴族 | 8,923 |
Èlúnchūn Zú | 鄂倫春族 | 8,196 |
Dúlóng Zú | 獨龍族 | 7,426 |
Tǎtǎěr Zú | 塔塔爾族 | 4,890 |
Hèzhé Zú | 赫哲族 | 4,640 |
Luòbā Zú | 珞巴族 | 2,96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