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
中文名稱:鞦韆
用途是遊戲用具,將長繩系在架子上,下掛蹬板,人隨蹬板來回擺動。
起源
鞦韆的起源,可追溯到幾十萬年前的上古時代。那時,我們的祖先為了謀生,需要上樹採摘野果或獵取野獸。在攀緣和奔跑中,他們往往抓住粗壯的蔓生植物,依靠藤條的搖盪擺動,上樹或跨越溝澗,這是鞦韆最原始的雛形。至於後來繩索懸掛於木架、下拴踏板的鞦韆,春秋時期在我國北方就有了。《藝文類聚》中就有“北方山戎,寒食日用鞦韆為戲”的記載。當時拴鞦韆的繩索為結實起見,通常多以獸皮製成,故鞦韆兩字繁寫均以“革”字為偏旁。
盪鞦韆
這是我國古代清明節習俗。鞦韆,意即揪著皮繩而遷移。它的歷史很古老,最早叫千秋,後為了避忌諱,改為鞦韆。古時的鞦韆多用樹椏枝為架,再栓上彩帶做成。後來逐步發展為用兩根繩索加上踏板的鞦韆。
古代盪鞦韆是在清明、寒食節前後才有所見,而且僅僅局限於豪門貴族家的紅男綠女遊戲之用。
鞦韆分類
方川
盪鞦韆是中華大地上很多民族共有的遊藝競技項目。據現有文獻記載,它源自先秦。
《古今藝術圖》上說:“此(盪鞦韆)北方山戎之戲,以習輕(敏捷)者。”(見清翟灝《通俗編》卷三一)山戎是古代北方的一個少數民族,屬地在今天的北京市及其周圍地區,鞦韆原是其進行軍事訓練的工具。春秋五霸之首的齊桓公帶兵打敗山戎後,將其國土劃歸燕國,鞦韆也隨之向南流傳,後來逐漸演變成遊戲的用具。
古時鞦韆
盪鞦韆,日後主要為宮中、閨中女子的遊戲或傳統節日廣場狂歡內容。漢武帝時宮中盛行盪鞦韆;唐人高無際《漢武帝後庭鞦韆賦》云:“鞦韆者,千秋也。漢武祈千秋之壽,故後宮多鞦韆之樂。”盪鞦韆在當時主要是為了強身健體。唐代宮廷把盪鞦韆稱為“半仙戲”,五代王仁裕在其筆記《開元天寶遺事》中說:“天寶宮中,至寒食節,競豎鞦韆,令宮嬪輩戲笑以為宴樂。帝呼為半仙之戲,都中市民因而呼之。”
水鞦韆
宋代出現了“水鞦韆”。據南宋吳自牧《夢粱錄》等書的記載,不管是在北宋都城汴梁的金明池,還是在南宋都城臨安的西湖、錢塘江,都舉行過這種雜技表演。每逢夏季舉行水鞦韆表演時,上自皇帝妃子、王公大臣,下至庶民百姓,競相觀看。表演之前,先在水中置兩艘雕畫精美的大船,船頭豎起高高的鞦韆架。表演時,船上鼓聲大作,船尾上雜耍藝人先耍練上竿,然後表演者按次序登上鞦韆,奮力悠來盪去。當鞦韆悠到和鞦韆架的橫樑相平之時,他們雙手脫繩,借鞦韆迴蕩之力躍入空中,在空中翻個跟斗,然後投身入水。因表演者姿勢各異,看上去驚險優美而又變化無窮。“水鞦韆”類似現代跳水運動,是宋代雜技的新發展,在中國雜技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對後世頗有影響。
唐宋之後,盪鞦韆習俗普及全國,盛況空前。
磨秋、風車鞦韆
在我國西南少數民族地區還流行有磨秋、風車鞦韆等鞦韆形式。
磨秋又可分成兩種,一種叫轉磨秋,另一種叫磨擔秋。轉磨秋在中間有一立柱,其頂有軸,上系四繩,繩末各有一環,由四人抱環鏇躍為戲,狀如推磨,故曰轉磨秋。
磨擔秋的玩法是,取一根長1~2米,直徑約15厘米的硬木固定豎於場地上,頂端削細作軸;另選一根長約10米、直徑與木柱相當的木桿,中間鑿凹,橫置於立柱頂上,即搭成磨擔秋。木桿兩端騎坐對等人數,騎坐者用腳蹬地略跑數步後,即迅速騎上木桿或匍匐桿頭,木桿即磨一般鏇轉,兩端上下升沉,又似挑擔時扁擔的上下起伏,故稱磨擔秋。隨著木桿的鏇轉起伏,落地的一方用腳蹬地,增加動力,使桿彈起,這樣,木桿兩端交替上下,鏇轉不止。
磨擔秋以雲南、貴州、廣西等地區的傣、景頗、苗、壯、哈尼、布依、仡佬族為盛,其中哈尼族最為典型。
哈尼人打磨秋主要在農曆的五月或六月。五月份在戌日或亥日舉行,稱“五月年”;六月份選其中間的3~5日舉行,稱“六月年”,哈尼人叫“苦扎扎”節。“五月年”、“六月年”均為磨秋節。關於“五月年”的來歷,當地有一則傳說:遠古時,太陽、月亮出沒不定,危害莊稼,阿朗和阿昌兄妹倆決定要救助鄉鄰。他們砍來栗樹支起磨秋,磨秋飛轉,載他們飛上太陽和月亮。他們費盡心機說服它們有規律地晝夜出沒。理想實現了,兄妹倆卻分別被烤死、凍死在太陽和月亮上。人們為了紀念他們,演變為節日。
風車鞦韆又叫車秋、轉秋、轉轉秋、轉鞦韆、紡車秋,因其形狀略似紡車,故名。風車鞦韆的結構比吊秋、磨秋都要複雜。在場地中立兩根約3米高的木柱,相距約3米,柱頂架一橫樑,橫樑中央套一寬約1米的木製十字形滾軸,如車輪狀。滾軸上有各長約2米的4對平行足,足端系短繩,繩端拴一木板,形如鞦韆。玩時,4人各坐一木板上,使滾軸轉動,上下升降。各人腳觸地時用力蹬地,再加上空中三人下坐、下拉的力量,鞦韆作圓形鏇轉,轉速快時,如飛鏇的大風車,煞是好看。在黔東南苗族地區,風車鞦韆的每塊坐板上可坐兩人,4塊坐板坐8人,這樣的風車鞦韆叫做“八人秋”。風車鞦韆在苗、阿昌、僳僳等民族中盛行,其中僳僳族最為典型。僳僳族轉風車鞦韆的多為女子,節日裡,她們著盛裝前來比賽。比賽時分成若干小組,每組4人,依次參賽。參賽者臉朝外坐在鞦韆板上,裁判一聲號令,鞦韆像紡車一樣開始轉動,越轉越快,如同轉起一個繽紛的彩球。
各民族鞦韆
當然,盪鞦韆流變花樣最多的是我國的民族地區。
朝鮮族最喜愛盪鞦韆這一傳統競技遊藝活動了,這一活動常在節日舉行,有時還進行比賽。節日裡,姑娘們身穿色調艷麗的彩裙,圍在鞦韆旁,爭試高低,只有挑選出來的能手,才能參加運動會的比賽。比賽時,在高空的彩帶上懸掛一串金黃色的銅鈴,比賽選手盪起鞦韆,看誰能碰響銅鈴,碰到的次數越多,成績越高。飄逸的長裙,叮噹悅耳的鈴聲,驚險的擺盪,令人嘆為觀止。
台灣高山族人稱盪鞦韆為“渺綿”,是“飛天”的意思,這與漢族人對鞦韆的傳統認識是相同的。
雲南西北及川南納西族的盪鞦韆習俗俗稱“鞦韆會”。納西族東部的鞦韆會多在每年夏曆正月初一至初四舉行,西部則於正月初六開始,歷時4~5天不等。清代《鹽源竹枝詞》云:“高懸彩架接雲天,共慶新年勝舊年;姊妹艷裝爭奇麗,倩郎拋索送鞦韆。”麗江白沙村一帶,當年結婚的新娘常以紅繩系鞦韆扶手,用點心、瓜子等招待盪鞦韆者,以此討得平安吉利。永寧等地於“鞦韆會”的最後一天由女青年備辦酒席款待前來賽鞦韆的男青年。席間男子用鍋煙抹女子臉,互相追逐嬉戲,以抹黑為吉。傳說古時“鞦韆會”期間有魔鬼來捉拿美女,後因以此法遮顏,防遭鬼害,成為會中的又一習俗。
鞦韆的變種
除了最為常見的吊秋之外,一些民族還有許多鞦韆的變種。
新疆柯爾克孜族的盪鞦韆遊藝,當地人稱“阿拉提巴坎謝里欽吉克”。在空地上選一點,用3根木頭搭一座三角架,在3~5米外的另一點也搭一座同樣的架子,然後在兩個三角架中間架一橫樑,離地大約3米,橫樑上懸掛6根“U”型的牛毛繩,構成鞦韆。玩時一男一女面對面,兩人皆雙腳交錯蹬在較長的兩根牛毛繩上,伸開雙臂各抓兩根牛毛繩,背部靠在繩上,雙腳蹬動,越盪越高。
青海土族盪鞦韆用的是輪子秋。土族稱輪子秋為“卜日熱”,意為“鏇轉、轉輪”。輪子秋根據當地條件,就地取材製作。如拆下大板車柱輪,將車柱豎起,下輪壓重物固定重心;上輪綁一架梯,在梯兩端拴上等長皮繩(似鞦韆)即成,故謂之“輪子秋”。
維吾爾族玩的鞦韆更為奇特,叫“沙哈爾地”,意為“空中轉輪”,每逢春秋季節和舉辦婚禮時盪玩。在場地上牢固豎起一根高約10米的圓木作軸,軸頂裝一木輪,輪上裝兩根橫木,各拴上繩索,如鞦韆狀。豎軸底部另裝一根橫木,以繩與頂部木輪相連線。遊戲時,繩索鞦韆上各站一人,然後底部橫木兩邊,各有數人相向而立,雙方等速推動橫木,帶動頂部木輪鏇轉。站在繩索上的遊戲者即隨著轉輪的加速慢慢升上高空,轉速越快,遊戲者飛得越高。
鞦韆文化
鞦韆習俗
盪鞦韆一方面可“擺疥”(醫治疾病),另一方面可以“釋閨悶”。《金瓶梅詞話》第二十五回開頭寫吳月娘、孟玉樓、潘金蓮、李瓶兒等在花園裡盪鞦韆的場面,並引用了據說是出自唐伯虎之手的《鞦韆詩》。 詩云:
二女嬌娥美少年,綠楊影里戲鞦韆。/ 兩雙玉腕挽復挽,四隻金蓮顛倒顛。/ 紅粉面對紅粉面,玉酥肩共玉酥肩。/ 遊春公子遙鞭指,一對飛下九重天。
李清照亦填有一首《點絳唇·蹴罷鞦韆》。一時間,盪鞦韆幾乎成了女性的專利品。
大概在唐宋以後,隨著城市經濟的發達,市民階層的大量湧現,盪鞦韆才演變成節日中廣場的狂歡節目。杜甫有詩云:“十年蹴鞠將雛遠,萬里鞦韆習俗同。”劉禹錫亦有:“鞦韆爭次第,牽掩彩繩斜。”可見盪鞦韆習俗流傳之廣之盛。
宋代詩僧惠洪也有一首題為《鞦韆》的詩:
畫架雙裁翠絡偏,佳人春戲小樓前。/ 飄揚血色裙拖地,斷送玉容人上天。/ 花報潤沾紅杏雨,彩繩斜掛綠楊煙。/ 下來閒處從容立,疑是蟾宮謫降仙。
從以上描述盪鞦韆習俗的詩作中,我們便可窺見當時這種習俗的全民性。也許人們對傳統鞦韆玩膩了,尋求新花樣,鞦韆習俗開始變化。
清代鄭板橋賦“鞦韆”、風箏詩
清代,鄭板橋知濰縣(今山東濰坊市)縣令,曾賦詩一首,描寫春天三月民間“盪鞦韆”、“放風箏”等歡樂場面:“紙花如雪滿天飛,嬌女鞦韆打四圍。五色羅裙風擺動,好將蝴蝶斗春歸”。
詩句
鞦韆
——僧惠洪
畫架雙裁翠絡偏,佳人春戲小樓前。
飄揚血色裙拖地,斷送玉容人上天。
花板潤沾紅杏雨,彩繩斜掛綠楊煙。
下來閒處從容立,疑是蟾宮謫降仙。
體育運動
1991年,全國少數民族體育運動會將“盪鞦韆”列為表演項目,後來吊秋又被列為比賽項目。
鞦韆這種有著幾千年歷史的民俗活動,至今仍保持著旺盛的生命力。它活躍了人們的生活,也為民俗工作者提供了蘊涵豐富 內容的標本。
鞦韆是中國古代北方少數民族創造的一種運動。春秋時期(公元前770~前476年)傳入中原地區,因其設備簡單,容易學習,故而深受人們的喜愛,很快在各地流行起來。漢代(公元前206年~220年)以後,鞦韆逐漸成為清明、端午等節日進行的民間體育活動並流傳至今。新中國成立後,隨著各種現代體育項目的興起,鞦韆運動除在少數地區仍廣為流行外,在中國大部分地區已成為兒童的專項活動。1986年2月,國家體委制訂了《鞦韆競賽規則》(草案),同年,鞦韆被列為全國少數民族體育運動會正式比賽項目。到1999年第六屆全國少數民族運動會,鞦韆已發展為包括6個單項的較大項目。
鞦韆比賽規定,只限女子參加,分設單人、雙人和團體賽,項目分高度比賽和觸鈴比賽。高度比賽以在規定的試盪次數內盪達的最高點來計算成績,觸鈴比賽是以在規定的高度上和時間內運動員觸鈴的次數來計算成績。比賽場地為20x8米的長方形平坦地面,鞦韆架高12米,起盪台高1.3米。在高度比賽中,選手均有6次試盪機會,而在觸鈴比賽中則只限1次。
鞦韆運動不僅是一項精彩的競賽運動,更能夠鍛鍊人的意志,培養勇敢精神。同時,它對人體生理機能的健康發展也是十分有益的。
“能源鞦韆”會唱歌
2012年5月12日,在韓國麗水世博會的能源公園裡,園內的“能源鞦韆”能將盪鞦韆的行動轉換成能源,遊客一邊盪鞦韆一邊休息的同時,能使鞦韆頂端的八音盒演奏出優美的音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