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
《考古學專題六講》作者張光直。1984年8月22日至9月7日,張先生應邀在北大考古系作了九次講演,共分七個題目。文物出版社以《考古學專題六講》為名結集出版,隨之風靡全國。2010年三聯書店仍以此為名出版了新版。成為國內當時最為流行的考古學讀物。張光直先生謙虛地把這“六講”稱為“一籃子大雜拌”,此次再版。
改革開放初期,國外特別是北美考古學的概念、理論和方法應該是通過張先生一人傳遞進國內的。可以想像得出來,停滯十年,國門初開,原來外面的世界已如此的精彩!中國的考古學者、考古工作者在張先生的帶領下,感受著考古學的發展與進步,接受著新鮮的理念。
考古學是一門什麼樣的學科它對歷史學研究又能提供什麼樣的助益我想,凡是有志於史學研究的人對這兩個問題的答案一定會有興趣,張光直先生的《考古學專題六講》雖然並不是為了解答這兩個問題而寫,但無意中卻給了我們相當今人滿意的答案。
作者張光直推薦道:“對一個想了解什麼是考古學,以及考古學對史學研究有何助益的史學研究者而言,本書不失為最簡要而又富有啟發性的讀物。”
與作者影響深遠的代表作《古代中國考古學》、 《中國青銅時代》等書相比,此書篇幅較小,又是面對學習考古的大學生,故內容集中在中國考古與一般性問題的聯繫上,作簡要的巨觀性探討。這是一篇很規格的考古學議論作品,文章脈絡很清晰。
具體內容
第一講中國古代史在世界史中的重要性:先從中國古代文明的重要觀念分析中國古代社會的特徵,提出“從史前到文明的過渡,中國社會的主要成分有多方面的、重要的連續性”,為對比中國古代文明與西方文明的不同,張先生借用西方文明概念中文明的幾個特徵“文字、城市、金屬工業、宗教性建築”,在中國文明與中美洲文明的考古發現中去尋找這四個特徵,提出兩個文明轉變的概念:一種是西方式的突破性;另一種是世界式的非西方式連續性的文明,中國與中美即屬於後者。
第二講從世界古代史常用模式看中國古代文明的形成:介紹了農業起源的西方的考古學家、地質學家、植物學家的猜測、研究成果,再套用考古學對史前史研究的兩種基本概念“互動作用圈”“地域共同傳統”的概念來解釋中國文明形成問題,分析提出中國遠古文明的多起源及融合。
第三講泛論考古學:從考古學的定義、考古學四個基本概念“資料、技術、方法、理論”來深入淺出解釋考古學的工作。
第四講考古分類:介紹在考古工作中分類的方法,通常“語言所代表的分類是了解生活方式很重要的入手方式”,但是遠古的考古資料常沒有語言記載,他提出“為了尋找、辨認古人的分類,應該運用比較法,去尋找具有文化社會意義的分類”,再分析“什麼是具有文化社會意義的分類?為什麼要使用比較法”。
第五講談聚落形態考古:先介紹西方對聚落形態研究的主要理論、聚落研究在考古學的重要性,再從地理學和民族學的角度,各提出對聚落研究的主要方法:聚落地址、聚落內部組合形態、聚落與聚落之間、聚落圈,與貿易、經濟、政治、生態、宗教、婚姻等功能群的關係,同時性、共生性。
第六講三代社會的幾點特徵:主講夏商周三代,張先生的力作為《中國青銅時代》,對三代社會特徵可謂非常熟悉,如祭祀與政治財富權力的關係,這一部分與第一講略有重複,但較詳細舉例指出青銅器中動物圖案的意味,藝術與巫術的關係;另外有趣的是三代遷都的原因,張先生引用各家資料,但可看出他傾向於認為這三代遷都是為了祭祀的需要而尋找銅礦與錫礦,我以前認為是為啦政治鬥爭及原始農業在一塊地力耗盡後不得不遷都;再論述夏商周三代民族,他先引征前人認為商與周是來自南亞和藏緬民族的觀念,再從夏商周三代文化這延續來反駁。
其觀點
1、古代中國(春秋以前)的文明,其思想宗教方面,與薩滿教式的世界觀的特點相吻合。張先生從兩個方面來論證這個問題:A、把世界分為天地人神等層級;B、中國古代巫師溝通天地時所用的工具與全世界薩滿式文化使用的工具大致相同,如高山、樹木、龜策、各種動物、玉琮等。
原來讀葛兆光的《中國思想史》,葛氏對於春秋之前思想史的描述,重點放在以宇宙時空和祖靈崇拜為基點構建起來的思想經緯,以我個人的感覺而言,似乎不夠清晰。張光直先生把古代中國思想放在薩滿教這一世界性的原始宗教的基礎之上討論,似乎頗有啟發意義。
2、“在中國古代,財富的積累主要是通過政治手段,而不是通過技術手段或貿易手段的。所以中國文明產生中的許多新成分是人與人之間的關係變化的結果。這種關係的變化,並不造成人與自然環境之間的隔絕。”
一直以來,我們對於歷史發展的動力的解釋,都遵循馬克思主義“生產力決定生產關係,生產關係決定上層建築”,也就是經濟基礎決定論。張光直先生卻在此發出異端之論,把社會進化的部分原因歸結於人與人之間的政治關係,一定程度上大大削弱了經濟決定論的力度。張光直先生論證道,青銅時代文明出現後,文明時代替代野蠻時代,然而這個轉變過程中,生產工具沒有產生重大變化,大規模水利建設沒有進行,主要生產工具的原料仍舊是石、木、骨、蚌等,青銅工具主要套用於戰爭與祭祀,跟生產基本無關。
3、世界性的文明演進過程是連續性的,如中國文明、瑪雅文明;西方世界的文明演進則是突破性的、非常態的。在西方占據世界中心幾百年之後的現在,我們自覺不自覺地都在思想中打下了西方中心主義的痕跡,人們便把西方文明的演進過程看做人類文明演進的一般形態,其他文明的演進則被當做病態。
張光直先生在考察了幾種不同的文明形態之後論述道,以中國為代表的世界性或非西方式的文明的“一個重要特徵是連續性的,就是從野蠻社會到文明社會許多文化、社會成分延續下來,其中主要延續下來的內容就是人與世界的關係、人與自然的關係。而後者即西方式的是一個突破式的,就是在人與自然環境的關係上,經過技術、貿易等新因素的產生而造成一種對自然生態系統束縛的突破”。
張光直先生道:“我們不妨提出一個對世界史前史的新的基本看法:從舊石器時代,人類就具有非常豐富的文化內容。它的代表,我稱為瑪雅-中國文化連續體。這個連續體後世在不同時間、不同地點產生了一連串的文化,這一連串的文化中間就包括中國文化和瑪雅文化在內。在公元前四千紀後期,兩河流域發生了西方式文明的突破,這個突破造成了與瑪雅-中國文化連續體不同的、一連串新文化成分的產生。在這些新文化成分中,主要的關係是經濟、技術的關係,亦即人對自然的關係。”
4、中國古代藝術是宗教性的,同時為政治服務。具體論據:A、商周青銅器上的動物紋樣本身乃是巫覡的通天工具;B、甲骨文的書法;C、巫覡以歌舞宴飲為手段溝通人神;D、藉助酒精的力量達到昏迷狀態以與神界交往(此點位猜測)。
葛氏在《中國思想史》中也有指出,在古代中國,掌握(壟斷)著祭祀權力的人,同時也掌握著政治權力;或者說祭祀權力是政治權力最主要的方面之一。關於藝術的起源,一直是文藝理論中眾說紛紜的一個問題,勞動說、遊戲說、宗教說等每個學說都有一大堆理由。然而由一個考古學家從考古的角度來回答這個問題,卻是與專門搞文藝學、美學的人回答這個問題相比,別有一番感覺。
5、三代(夏商周)王都屢遷的一個重要目的——假如不是主要目的——便是對三代歷史上的重要政治資本亦即銅礦與錫礦的追求。
6、三代(夏商周)之間的繼承性大於革命性。“從物質遺蹟上看來,三代的文化是相近的,縱然不是同一民族,至少是同一類的民族。”這個物質遺蹟,張先生是從衣食住一類的生活方式、土葬為主的埋葬方式、器物的大同小異三者來論證的。他還說:“再從本文所討論的都制來看,三代的政府形式與統治力量的來源也是相似的。全世界古代許多地方有青銅時代,但只有中國三代的青銅器在溝通天地上,在支撐政治力量上有這種獨特的形式。全世界古代文明中,政治、宗教和美術都是分不開的,但只有在中國三代的文明中,這三者的結合是通過了青銅器與動物紋樣美術的力量的。”
書友談收穫
讀這部書,最大的收穫:
一是關於中國古代文明起源問題。
1950年以前,中國考古學最主要的特徵是民族主義,1950年以後它的最主要特徵是與中國的政治局勢一同演變。但事實上,民族主義考古學是全世界每一個國家都有的,最常見的就是“文明的起源”這一類的主張。西方學者很早以前便把中國文明起源當作一個值得討論的題目,但他們主張的是中國文明西來說。如有人主張中國民族的始祖黃帝是從巴比倫遷來的。隨著中國考古的不斷發現,30年代到40年代的外國學者多采折中的說法,即中國本土有人長期居住,但遠在史前時代就受了西方文明的影響,而產生文化的進展。
作者認為:在二三萬年前到一萬多年以前,人類通過白令海峽到新大陸,在這個源源不斷的過程中,他們具有的文化裝備是相當複雜的,在這種程度很高的文化的基礎上,後來於不同的地方、不同的時間就產生了相似的文明社會。其中包括公元前二三千年產產生的中國青銅時代文明,也包括公元前後在墨西哥產生的瑪雅文明,以及其他性質相近的文明。而在這個世界性的變遷過程中,兩河流域發生了例外。
前三千多年以前,兩河流域出現了烏魯克(Uruk)文化,它所代表的是蘇末人(sumerian)的社會。蘇末社會是兩河流域最早有文字記載的和具有豐富考古遺物的文明社會。有金屬工具、貿易、楔形文字。蘇末文明的另一個現象是:它的宇宙觀與中國-瑪雅文化連續體有非常大的分歧。它有一個與人截然分開的神界,這此神具有造物的力量,包括創造生命的力量。從蘇末文明到兩河流域一系列新的文明現象,一直到後世的古典時代希臘羅馬的文明所呈示的現象,與西方社會科學家所談的文明起源的情況完全符合。蘇末這個突破性的文明,成為現代西方文明的一個最主要源泉。
二是關於中國古代文明的形成問題。
過去受傳統歷史學的影響,人們常把中國文明與中原文化混在一起進行討論。這樣,中原文化的起源就是中國文明的起源。但在實際上,中國境內有許多區域性的文化,它們自新石器時代到夏商周三代文明形成以後,一起都具有區域性的特徵。三代文明比較集中地形成於黃河流域,但同時的南方、東方等等,各區域的文化也屬於中國文明。比如楚文化或吳越文化,當然在歷史時代的中國文明裡面占有重要的地位。
從1949年到80年代的初期,中國大陸的考古學者與國外考古界幾乎沒有接觸,西方考古界在這幾十年中在理論、方法、技術各重要的發明與發展,對中國考古學的影響可謂是非常微小的。這些年中新發現的資料越來越多,可是對它們的研究和解釋的方法,仍停留在三四十年代的階段,以用年代學(基於地層學和類型學)和古史分期(基於馬恩的唯物史觀)作框架來排比材料為主要的作業目標。80年代初期從1981年蘇秉琦和段瑋璋發表《關於考古學文化的區系類型問題》一文開始,使中國考古學擺脫了中原核心的窠臼。
三是關於中國文明是薩滿式的文明,這是中國古代文明最主要的特殊之一。
中國古代文明中的一個重大觀念,是把世界分成不同的層次,其中主要的便是“天”和“地”。不同層次之間的關係不是嚴密隔絕、彼此不相往來的。中國古代許多儀式、宗教思想和行為的很重要的任務,就是在這種世界的不同層次之間進行溝通。進行溝通的人物就是中國古代的巫、覡(女曰巫,男曰覡)。中國古代文明是所謂薩滿式的文明,這是中國古代文明最主要的一個特徵。
把世界分成天、地、人、神等不同層次,和不同層次的溝通,乃是宗教人物的重要任務,在古代文獻中記載很多。《國語·楚語》中有一段話,把古代世界的分層以及巫、覡在層次間溝通的關係講得很清楚。大意是楚昭王向大臣觀射父問《周書》中重、黎絕天地之通是怎么回事。觀射父回答說:古時民神不雜,有特殊才力的男女才是通天地的。到少皋之衰,九黎亂德,民和神混雜,人人都可以通神了,顓頊就派重、黎把民和神分開,天屬神,地屬民。
中國古代巫師溝通天地的工具主要有:
第一種是神山:中國古代有五座神山,在《史記封禪書》里有最早的完整的記載。
第二種是若干種樹木,即“世界之樹”或“宇宙之樹”。中國古代傳說中主要有扶桑和若木的神話,都與溝通天地有關。
第三種是龜策,即甲骨和八卦。這是普通的、最易理解的通天地工具。
第四種是各種動物。這樣就可以理解為什麼在青銅時代的各種器物上可以看到許多動物的形象了。這種動物實際上是古代的宗教人物(巫師)通天地時的助手。
此外還有歌舞、音樂,各種藥料,如我們熟知的酒。
這本書“明白曉暢”,值得一讀!
評價
張光直先生祖籍台灣,於國難之際在北京長大,光復後返回故土,中研院史語所、哈佛大學受教,後在耶魯大學、及哈佛大學任教,從事人類學和考古學的教學和研究工作。
考古學有廣義、狹義和有史時代、史前時代的兩種分法。考古學從實質上說就是歷史學;但它有獨特的對象和技術、方法,是一種特殊的歷史學。
附錄為“論‘中國文明的起源’,張先生從生產工具、手工業分工、金屬技術、墓葬、建築規模、城牆、戰爭、法器性美術、文字這些方面來比較幾個主要新石器文化仰韶、龍山、二里頭、殷商文化之異同來看其發展,得出的結論是中國遠古文明發展的多源性、中國遠古文明發展的動力是政治與財富的發展,而非生產技術的進步這些結論。
不刻意求同,兼容存異--可說是我讀完張光直先生這本《考古學專題六講》除內容外最深之體會:張先生不強行以從西方文明的發展規律中提煉出的理論來解釋中國文明的發展,但並不排斥以之來做對照分析來分析中國遠古文明。他在第一講的思想可謂一直貫穿全書“根據中國上古史,我們可以清楚、有力地揭示人類歷史變遷的新的法則。這種法則很可能代表全世界大部分地區文化連續體的變化法則。”“在建立全世界都適用的法則是,我們不但要使用西方的歷史經驗,也尤其要使用中國的歷史經驗。根據這些歷史事實建立的法則,其適用性會大加大加強”。
在論證的過程中,張先生旁征中西方各家之言,中國的主要是前輩學者的史料勾沉、西方的是通行的理論。這也是作為讀者的我深感可貴的一面,之前讀何柄檔先生《黃土高原與中國農業的起源》一書,何先生不可謂不嚴謹,他從氣候、風力、土壤學、遠古文獻、考古發現、生物技術等各角度來論證中國農業之有獨立起源及起源處,讀完此書,可謂深服,但唯一的缺撼是何先生不提西方其他不同的觀點,讀者失去鑑別的機會。而張光直先生此書中在涉及中國農業起源、文明起源時會將不同觀點與依據細細道來。因此,我在讀何先生一書時略有懷疑何先生有深厚的民族主義情緒,而對張先生,唯感心服。
相關評論
《考古學專題六講》,這是一篇很規格的考古學議論作品,文章脈絡很清晰。首先我想概括下文章的主要內容。作者首先談論的是一個什麼是考古學的問題。對於這個問題的展開,作者首先介紹了下自己的文化背景:“一方面,我的理論傾向是三十年來在美國考古學界生存所培養出來的;另一方面,我的考古學實踐是在中國文化範圍內進行的,當然有受到許多中國考古學傳統的影響。”作者認為對於什麼是考古學的這個問題,不必嘗試去下定義而應該著眼於這個學科的實質和特點從而明確我們的工作方向。作者講到古代的考古學,即對古代傳世器物的蒐集和整理。近代的考古學即是研究古代之學。而現代的考古學實地研究和實地發掘地上材料和地下材料,這樣一來考古學既是開發新材料又是研究新舊的材料。
提到材料的問題,作者為了禁止讀者心目中材料的范理解,提到了研究考古學是什麼這個問題,就是研究考古學所研究的材料到底是什麼樣的一種材料呢?對此問題,作者列了一個清單,包括:古代人工製品的遺存,古代工業製造過程中的廢棄品,古代遺址的垃圾堆里找到的動物骨骼牙齒和植物的遺蹟,古代遺存中的許多物質通過實驗室研究所提供的資料,古代遺存中的文字資料。從這些複雜的材料中,我們可以看出考古學的研究範圍是相當複雜和多樣性的。由此作者提出了我們需要有一套很系統的理論來做出判斷。
考古學是有狹義和廣義之分的,作者分別對廣義的考古學和狹義的考古學做了解釋,同時提出了科學考古學和狹義的考古學研究的目標是完全一致的。說到考古學的第二種分類方法:史前和有史時代。通過有了兩種分類方法,盡然他們都不是很準確的,但是由此作者總結出了考古學的三個定義,這三個特點分別送考古學的實質,特點工作範圍和內容著手的。之後作者主要是對考古學工作中的一些方法做了很詳細的闡述,分別是資料,技術,方法和理論。其中資料中包括古代的遺物遺蹟和遺址,技術則是產生新資料的手段,技術為了我們提供了資料之後,但資料最終不等於歷史,資料主意無論如何不是推動歷史研究和促進歷史了解的手段,而研究這些資料的手段就是方法;方法包括三個方面:分類,構成文化社會系統的框架及其內容進行比較和考察。經過一系列的研究和分析之後,我們對於古代文化社會得到一些規律性的認識,而這些就構成了考古學的理論體系。
作者最後對於這幾個方法進行了很全面性的總結。技術和方法都是我們手中的工具,他們是中立性的,沒有階級性,沒有國家性。而理論則不同,不同的考古工作者因不同的環境不同的看法,不同的民族而常有不同的立場。技術不收理論支配,而方法常常和理論相結合,方法的選擇和運用不同方法的目的常常受理論立場的支配。以上的文章的主要的大致內容。這篇文章總的來講結構內容都是很簡單的,作者用很簡單的語言和結構說明了一個很深入和複雜的問題“考古學是什麼”。
而對於這個問題,並不意味著有一個很明確的定義或者解釋,因而作者把這個問題轉嫁到了一個對於考古學的性質,目的,方法的探究上,從而界定了考古學的工作者的工作內容和範圍還有一定的目的性。作者著重講解了考古學的方法,這樣能使讀者更清楚了的了解了考古學到底在做些什麼和要做做些什麼。其實整篇涉及的複雜問題都被作者簡化了,因為有的問題像是工作者背景不同因而立場不同諸如此類的問題都是解決不了的,並且明知這一點的作者,更是在開篇就介紹了自己的文化背景,以告訴讀者這是我自己的觀點,和我的經歷有著很大的關係。總的來講作者對於什麼是考古學的看法還是很客觀很主流的,而我在網上也看到一些別的學者對於考古學的定義,在這做一對比。
網上看到一個學者劉國祥則對考古學有這樣一種認識,他認為考古學是一種生活方式,考古的魅力就在於當你走在田野大地的時候,你永遠不知道前面有一個什麼樣的重大發現在等著你。而他對於考古學家則是這樣認為的:“考古既不是奪寶奇兵式的浪漫主義,也不是鑒寶式的與金錢關係親密。說到考古學家,最典型的形象是滿身塵土,卻也樂在其中。我從1989年開始考古以來就從沒有間斷過,最近十年幾乎一半時間在田野度過。我曾經說過,考古實際上是體力勞動與腦力勞動的完美結合,城市生活與農村生活的完美結合,探險活動與嚴肅科研活動的完美結合。對考古學家來說,考古是一種生活方式。
一個考古學家,必須具有吃苦精神,要進行長期艱苦的研究,而不是撞大運。考古的魅力就在於當你走在田野大地的時候,你永遠不知道前面有一個什麼樣的重大發現在等著你,當你拿著手鏟的時候,你永遠不知道下一鏟剷出來的是什麼,永遠有寶藏在等著你,永遠有未知在吸引著你。有這種精神,再苦也不覺得累。在博物館裡,人們對那么多重要的寶貝熟視無睹,就是因為沒有切身的感受。而只有切身體會,享受到考古,才能更好地保護文化遺產。而這也是發展公眾考古學的必要性所在。我最近研究的課題是建立考古發掘標準體系,其中就把公眾考古作為考古發掘的一個重要內容。”
個人比較喜歡這樣一種溫情的解釋,對於考古學我個人認為它不會像文學那么浪漫那么自由那么沒有邊際,但是它也不會像是數學物理那樣那么死板生搬硬套。考古學工作者是應該將工作看做自己生活的一部分,因為誠然他們是相當愛這一門學科的,而這一門學科又固有自己的魅力所在,有自由但又不飄渺,這位作者把它比作一種生活方式我覺得很貼切也很充滿深意。每個人的生活方式不一樣,所以每一個學者研究考古學的方法和自己的立場也不一樣,而這一切都不是那么容易改變的。
我把這兩種對於考古學的描述綜合理解了一下,得到了一種很完整很美的感覺。因為她們是兩種不同但是又相互補充的說法,一個感性一個理性。就像每個人都有感性和理性的一面,而兩者綜合才是一個立體的人。考古學在我腦子裡之前是沒有什麼深入的認識的,將兩者結合起來,我便對考古學有了更深刻更立體的認識。本文給我了一個理論的強有力的基礎,而網上這段則讓我感受到了基礎之上的升華。
圖書目錄
前言
第一講中國古代史在世界史上的重要性
第二講從世界古代史常用模式看中國古代文明的形成
第三講泛論考古學
第四講考古分類
第五講談聚落形態考古
第六講三代社會的幾點特徵——從聯繫關係看事物本質兩例
附錄
論“中國文明的起源”
《古代中國考古學》中文版自序
二十世紀後半的中國考古學
新版贅言……
考古學的相關著作
考古學是指以田野調查、發掘為特徵的現代考古學,也通俗的稱為“鋤頭考古學”,考古學是通過發掘和調查古代人類的遺蹟遺物和文獻來研究古代社會的一門人文科學。傳統上,考古學是文化人類學的一門分支學科,但是現在它越來越獨立,成為了一門獨立的學科。 |
盤點考古書籍
考古學是根據古代人類活動遺留下的實物資料,來研究人類古代社會歷史的一門學科。中國近代“考古學”一詞,可能是從西文Archaeology一詞翻譯而來的。考古學是歷史科學的一個組成部分,但其研究的範圍是古代,所以它與近代史和現代史是無關的,自人類的起源始,下限隨考古學的發展而有所變化,又由於各地區文化發展的多樣性和不平衡性,所以無法統一,各國考古學都有它們的年代下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