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簡介
由於梁莊王墓屢遭盜掘,為保護文物,經國家文物局批准,我們於2001年4月對該墓進行搶救性發掘。發掘證明,該墓是梁莊王與其繼妃魏氏的合墓,並經歷了由單人葬改為雙人合葬的過程。其中梁莊王享年30歲,先葬(1441年);梁莊王妃享年38歲,比梁莊王遲薨10年,後葬(1451年)。梁莊王墓雖遭多次盜掘卻未遂,實屬不幸中的萬幸。而更感到意外之喜的是,墓內隨葬品的種類和數量極為豐富,僅次於明定陵,是繼定陵之後我國明代考古的一又次重要發現。
梁莊王墓為明代梁莊王與其繼妃的合葬墓,墓葬規格僅次於明代皇陵——定陵,出土隨葬品的種類和數量極為豐富,且十分精美,包括玉器、瓷器、金銀器等。該墓葬是繼定陵發掘以後,我國明代考古的又一重大發現,本書為上、下冊,文字30萬餘字,線圖200餘幅,彩色圖版400餘幅,詳細介紹了梁莊王墓的文物挖掘整理工作和研究成果。
創作背景
鍾祥市位於湖北省的中部,1994年國務院公布其為第二批歷史文化名城,現為縣級市。歷史上自南朝劉宋至明初的近千年間,這裡一直被稱為長壽縣;明初隸屬安陸州;嘉靖十年,改安陸州曰承天府、長壽縣為鍾祥。明朝自洪武至嘉靖,在不到兩百年的時間裡,就有郢、梁、興、岳等四位親王被先後冊封(或死後追封)並埋葬在這裡,另有新寧郡主、寧遠郡主、常寧長公主、善化長公主也先後葬於鍾祥(圖一)。其中郢、梁二王均因無子而除封,興藩二傳至興獻王次子朱厚熄。朱厚熄14歲時,因明武宗朱厚照無子而當了皇帝,即明世宗。岳王朱厚熙是世宗的長兄,“生五日而殤,嘉靖四年贈岳王,謚曰懷獻”。朱厚熄以支系繼大統,使明代帝系第二次改變,他的出生地——鍾祥的歷史地位也因此而發生了變化。
明朝是中國歷史上的一個統一的封建王朝,自公元1368年至1644年,歷時二百七十七年,共有十六帝十七傳。其帝系有三:一是太祖朱元璋,他滅元後建立明朝,繼承他的皇位者是其嫡長孫建文帝(當時嫡長子朱標已夭折),此二帝可稱為“太祖系”。二是燕王朱棣,他本是太祖四子,因發動“靖難”戰爭而登皇位,即成祖。這是首次的旁支變正統,帝系也因此而改變——自成祖至武宗共八帝九傳,便是“成祖系”。三是興王朱厚熄的登極,再一次的支系繼大統,他也成為帝系新序列之始君,從此直至明亡的六帝六傳,就是“世宗系”。一個朝代的帝系變更,具有深遠的歷史影響,其帝系的始君,更備受推崇。
目錄
前言
第一章發掘與整理經過
第一節地理位置與環境
第二節發掘經過
第三節資料的整理與報告的編寫
第二章塋園建築與墓葬形制
第三章棺槨、葬式與隨葬器物的分布
第四章出土器物
第五章結語
附表一隨葬器物登記表
附表二金銀器登記表
附表三金首飾、臂飾、服飾與法器登記表
附表四冠、帶登記表
附表五玉器登記表
附表六鉛錫、銅、鐵器登記表
附表七金銀質錢、片、串飾、附飾重量登記表
附表八有銘文金銀器登記表
附表九鑲嵌寶石統計表
附表一○梁莊王與王妃主要隨葬品數量比較表
附錄一梁莊王墓出土金銀器鑑定表
附錄二梁莊王墓出土玉器鑑定表
附錄三梁莊王墓出土金鑲寶玉器鑑定表
附錄四梁莊王墓部分出土文物光譜檢測結論
附錄五梁莊王墓出土寶石的主要特徵
附錄六福祿天國——粱莊王墓出土佛教文物考
附錄七梁莊王墓部分五器成器年代及工藝微痕研究
附錄八鍾祥明代藩王墓概況
後記
盤點考古書籍
考古學是根據古代人類活動遺留下的實物資料,來研究人類古代社會歷史的一門學科。中國近代“考古學”一詞,可能是從西文Archaeology一詞翻譯而來的。考古學是歷史科學的一個組成部分,但其研究的範圍是古代,所以它與近代史和現代史是無關的,自人類的起源始,下限隨考古學的發展而有所變化,又由於各地區文化發展的多樣性和不平衡性,所以無法統一,各國考古學都有它們的年代下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