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
《隋唐考古》:隋唐考古是中國考古學的一個組成部分,屬於典型的歷史考古學。上承三國兩晉南北朝,下啟宋元。這一時期不僅政治統一,經濟文化繁榮昌盛,而且各類遺蹟與遺物數量多、豐富多彩。如遺址類有世人注目的隋大興唐長安城遺址等;遺物類有色彩絢爛的三彩器、金銀器、各類栩栩如生的造像以及反映“絲綢之路”繁榮的異域遺物等。通過學習,可以加深對“漢唐雄風”的理解,可以觸摸隋唐文化的脈搏。
序言
考古學的研究對象是遺蹟與遺物,而且隨著田野考古的不斷開展,新的發現層出不窮。也正是這一點,使得考古學成為一門研究古老學問的年輕學科,也是一門魅力無窮的學科。同時它也常常是解決一些歷史問題的關鍵,正如郭沫若所說:“地下發掘出的材料每每是決定問題的關鍵。”王國維也曾經說:“自古新學問之起,大都由於新發見之賜。”陳寅恪也說:“一時代之學術,必有其新材料與新問題。取用此材料,以研求問題,則為此時代學術之新潮流。”不斷湧現的新發現,也決定了考古學是一門知識更新較快也是永遠年輕的學科。
作為中國考古學重要組成部分的隋唐考古學,首先是中國考古學按照朝代劃分的一個階段,也可以說是一個分支,不僅屬於歷史考古學的範疇,而且是典型的歷史考古學。它所研究的對象不僅仍然是遺蹟和遺物,還有其自身的研究特點。這一時期的文獻資料數量巨大,為進一步深化研究,揭示當時社會深層次的問題提供了非常便利的條件。同時,與文獻資料相結合的問題,既是歷史考古學研究中的重要課題,也是中國考古學的一個特色。因為像中國這樣,古籍如汗牛充棟的國家,世界上恐怕再難找出第二個。如何讓這一特色能夠得到很好的利用,並走出中國,走向世界並為世界所承認,則是值得不斷探討的一個問題。
根據《中國大百科全書·考古學卷》對歷史考古學的定義:歷史考古學是從研究的年代範圍上而言的,屬於考古學的兩大分支之一,研究範圍限於有了文獻記載以後的人類歷史,與史前考古學的界限在於文字的發明。
後記
在地域上,西安是周秦漢唐文明的中心,對這方面的研究歷來為西北大學的各級領導和學人們所重視。為了加強《隋唐考古學》的教學,西北大學於2004年將其列為重點教改項目。經過多次探討,形成了一個提綱,並以提綱為基本框架,在編著者已經使用多年的講稿基礎上進行修訂,形成了現在這個文本。在編寫過程中,考慮到教材的特點,首先保證內容系統性和知識的全面性;其次,為了便於學生閱讀,插入了一定數量的線圖;第三,書後附有重要論著的參考書目,以便於進一步深入閱讀。有些內容限於目前研究上的不足,談得還不夠深入,但也竭力將其編入,為有志於這方面研究的學生提供一個基本的線索。不可否認的是,本教材肯定還存在這樣那樣的不足,敬請閱讀者特別是學生們提出批評指正的意見。
需要說明的是,本教材的編寫,吸收和參照了前輩學者的相關成果和體例,如段鵬琦先生的《隋唐考古》(《中國大百科全書·考古學卷》)、秦浩先生的《隋唐考古》和齊東方先生的《隋唐考古》,並根據目前的研究現狀進行了大量補充和調整。還有大量代表目前隋唐考古研究水平的其他著作和論文,也是本教材重要的參考對象。對於這些,筆者不敢掠美,有些在文中已經注出,有些則附於書後作為重要的參考書目。
在教材的編寫過程中,得到陝西省教育廳副廳長方光華教授(原西北大學副校長)、西北大學教務處處長王正斌教授、文博學院院長陳峰教授和書記王雁玲、副院長陳洪海、徐衛民、史翔等的關心和支持,同時我的老師張宏彥、王建新、趙叢蒼教授、王維坤、錢耀鵬諸位教授,他們都曾策劃或主持國家級“十五”、“十一五”教材的編寫,在教材的編寫方面積累了豐富的經驗,給予我的指導和幫助如大旱之甘霖。陝西人民出版社在這本教材的出版中也給予了很大的支持,特別是編輯梁彩虹女士付出了很多心血。以上種種支持和幫助,在此一併深表謝意。
目錄
第一編重要遺址
第一章城址
第一節隋唐城址的類型與布局
第二節重要城址
第二章離宮遺址
第一節隋仁壽宮唐九成宮遺址
第二節唐華清宮遺址
第三章其他重要遺址
第一節三門峽棧道遺蹟
第二節錢氏捍海塘遺址
第三節橋樑及其遺址
第四節礦冶遺址
第二編陵墓
第一章帝陵
第一節隋代帝陵
第二節唐代帝陵
第三節五代陵墓
第二章墓葬
第一節隋代墓葬
第二節唐代墓葬
第三節五代十國墓葬
第三編手工業遺址和重要遺物
第一章瓷窯遺址和瓷器
第一節瓷窯與瓷器概況
第二節隋代瓷窯
第三節唐代南方瓷窯系統
第四節唐代北方瓷窯系統
第五節其他瓷器
第六節隋唐五代瓷器的外銷
第二章重要遺物
第一節銅器
第二節銅鏡
第三節鐵器
第四節金銀器
第五節璽印
第六節漆器
第七節玻璃器
第八節絲織與印染
第九節唐蘭彩
第十節貨幣與度量衡
第十一節建築材料
第十二節其他遺物
第四編宗教遺蹟與遺物及其他
第一章佛教遺蹟與遺物
第一節石窟寺考古學
第二節寺院布局
第三節佛塔與塔基地宮
第四節佛寺大殿與遺物
第二章道教遺蹟與遺物
第三章敦煌學與吐魯番文書
第五編周邊地區的考古學遺存
第一章渤海遺蹟與遺物
第二章南詔遺蹟與遺物
第三章吐蕃遺蹟與遺物
第六編中外文化交流的遺蹟和遺物
相關文摘
都城
隋唐時期都城又可分兩種形式,第一種是長安城。它是當時全國的政治、經濟、文化中心。始建於隋開皇二年(582),初名大興,人唐改為長安。其平面呈長方形,周長36.7公里。宮城置於郭城北部正中,北連禁苑,南接皇城。宮城、皇城以外為里坊區,由11條南北向大街和14條東西向大街將其劃分成棋盤式格局,其問布列110坊及東西兩市。整體設計思想以宮城、皇城正南門、朱雀大街及郭城南門明德門所在之南北線為中軸,嚴格按照左右對稱原則規劃全城街道和坊、市,結構嚴謹,規劃整齊。
長安城的這種布局,合乎封建統治者所崇奉的“帝王之居,建中立極”的都城建設理想模式,形象地體現了封建中央集權思想。7世紀以後相繼於宮城之東北、東南興建了大明宮和興慶宮,但布局並沒有因此而發生根本性的改變。長安城的里坊多呈東西向長方形,四周環築高牆,坊內設一橫街或十字交叉街道。設定十字街的坊,坊內被劃分為四大區,每個大區之內再以小十字街分割為四個小區,全坊合計16個小區。通過對永寧坊遺址的發掘,證實這種十六小區布局的坊確實是存在的。東西市各占兩坊之地,市內辟井字形街道,臨街開店鋪,市中心為管理機構,周圍也築有高牆。這種坊市制度,正是封閉式都市所獨有的現象。
隋唐都城的第二種形式是東都洛陽城。其地位僅次於長安城。始建於隋大業元年(605)。洛陽城在城址選擇、城市規劃方面都與長安有所不同。該城橫跨洛河南北兩岸,整體略呈長方形,周長約27.5公里。其宮城、皇城不在郭城北部正中,而置之於城之西北隅地勢高亢處。皇城前臨洛河,後接宮城。宮城南部及東西兩側為皇城和東西隔城所包圍;北部建有前後重疊的二小城。皇城和宮城之東,為南北毗連的東城和含嘉倉城,西為東都苑。洛陽的主幹大道,由皇城之端門通往郭城之定鼎門,同樣處於全城西部。洛陽城的坊市分布於宮城、皇城以南和以東地區,雖然也是棋盤式格局,但里坊不是長方形而是方形。
盤點考古書籍
考古學是根據古代人類活動遺留下的實物資料,來研究人類古代社會歷史的一門學科。中國近代“考古學”一詞,可能是從西文Archaeology一詞翻譯而來的。考古學是歷史科學的一個組成部分,但其研究的範圍是古代,所以它與近代史和現代史是無關的,自人類的起源始,下限隨考古學的發展而有所變化,又由於各地區文化發展的多樣性和不平衡性,所以無法統一,各國考古學都有它們的年代下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