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簡介
一部喚醒勇氣和夢想的奇幻之書。 他兩次隻身穿越塔克拉瑪乾沙漠;他首次發現丹丹烏里克古城、尼雅古城、樓蘭古城;他勘定印度河源頭;他解開“羅布泊”之謎……他,世界探險史上最具傳奇色彩的征服者。斯文•赫定是一位瑞典探險家。他在中國西部探險考察的時間跨度長達40餘年,不但有許多重要的發現和創見,還留下了等身的著作。《我的探險生涯》是其中廣為人知的一部名著。中國的知識界和道斯文•赫定其人,主要就是憑藉的這《我的探險生涯》。瑞典探險家斯文•赫定是西域探險史的知名人物,也是著作等身的學者、作家、畫家。作為一個探險家,靠自己的有關西域探險的著作,使斯文•赫定最終“走出了”西域探險史,擁有一代又一代的普通讀者,廣為人們所知。他所寫的有關中國西部的書,有通俗的探險考察記,也有相當艱深的學術專著。通俗的探險考察記,是專門為普通讀者所著,赫定的探險考察記在其生前就曾以二十餘種文字出版發行,其中最有名的,則是他的自傳《我的探險生涯》(即《亞洲腹地旅行記》)。本書目錄
譯序第一章 緣起
第二章 翻越厄爾布爾士山脈到德黑蘭
第三章 騎馬穿行波斯
第四章 穿過美索不達米亞到巴格達
第五章 騎馬穿過波斯西部的一次冒險
第六章 君士坦丁堡
第七章 出使波斯
第八章 墓地
第九章 登上達馬萬德山之巔
第十章 穿過“太陽地”呼羅珊
第十一章 “殉教者之城”馬什哈德
第十二章 布哈拉和撒馬爾罕
第十三章 深入亞細亞腹地
第十四章 覲見布哈拉的埃米爾
第十五章 驅車兩千英里――冬日馳行“世界屋脊”
第十六章 同吉爾吉斯人在一起
第十七章 同“冰山之父”搏鬥
第十八章 我走近沙漠
第十九章 沙海
第二十章 旅行隊遇難
第二十一章 最後的日子
第二十二章 魯賓遜・克魯索
第二十三章 二游帕米爾
第二十四章 我在沙漠中發現了兩千年的古城
第二十五章 野駱駝的天堂
第二十六章 一千二百英里大撤退
第二十七章 亞細亞腹地的偵探故事
第二十八章 我初次進入西藏
第二十九章 野驢、野氂牛和蒙古人
第三十章 在唐古特強盜的地面上
……
我的探險生涯 文章節選
第一章 緣 起 一個孩子在他的童年時代就找到了自己未來一生工作的方向,真是件幸福的事。那恰恰是我的好運氣。早在十二歲的年齡,我的目標就已完全明確了。我最親近的朋友是蘇尼莫爾・庫珀和儒勒・凡爾納,利文斯通和斯坦利,富蘭克林、派爾和諾登舍爾德,特別是北極探險中那一長串的英雄烈士。當時諾登舍爾德正在前往斯匹次卑爾根群島(Spitsbergen)、新地島(Nova Zembla)和葉尼塞河(Yenisei River)口進行勇敢的搶險旅行。當他走完“東北航路”,回到我的家鄉城斯德哥爾摩(Stockholm)的時候,我剛滿十五歲。 1878年6月,諾登舍爾德乘坐帕蘭德(Palander)船長指揮的“織女”號(Vega)船離開了瑞典。他沿著歐亞大陸的北岸航行,直到船在西伯利亞的北冰洋岸最東端凍結在了冰層中。他們在那裡被困整整十個月。在家鄉,人們無比焦急地關注著探險家和他的科考隊員及水手們的命運。第一次救援探險隊的行動是由美國發起的。詹姆斯・戈登・貝內特――此公以命令斯坦利“找到利文斯通!”而聞名――派遣德朗船長指揮美國船隻“吉內特”號(Jeanette)於1879年7月出發尋找北極,完成“東北航路”,並且試圖解救瑞典探險隊。 可怕的滅頂之災在等著美國人。“吉內特”號在冰海中失事,大部分成員罹難。不過,“織女”號身上的冰箍鬆動了,它藉助自己的蒸汽機的力量駛過白令海峽(Bering Strait),進入太平洋。“東北航路”終於不折一兵一卒打通了。第一封海外電報從橫濱(Yokohama)發來,我永遠也不會忘記它在斯德哥爾摩掀起的熱潮。 ……我的探險生涯 相關圖書
CCTV對話未來99種烏鴉之歌
陰陽師。龍笛卷
茶館
伊豆的舞女
駱駝祥子
沉香
在酒樓上傷逝阿金
盤點考古書籍
考古學是根據古代人類活動遺留下的實物資料,來研究人類古代社會歷史的一門學科。中國近代“考古學”一詞,可能是從西文Archaeology一詞翻譯而來的。考古學是歷史科學的一個組成部分,但其研究的範圍是古代,所以它與近代史和現代史是無關的,自人類的起源始,下限隨考古學的發展而有所變化,又由於各地區文化發展的多樣性和不平衡性,所以無法統一,各國考古學都有它們的年代下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