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
《中國出土古文獻十講》是裘錫圭研究中國出土古文獻有關專論文章的結集。作者致力於用出土古文獻及其他古文字資料和傳世古文獻相互比勘印證,並指出我們既不能輕率疑古,又要很好地繼承包括古書辨偽在內的有關學術成果,只有這樣才能做好中國古典學和第二次重建工作。
《中國出土古文獻十講》是裘錫圭研究出土古文獻論文(以簡帛古籍為中心)的結集。
裘錫圭,北京大學中國古文獻研究中心教授。主要從事漢字學、古漢字學和古典文獻學(先秦秦漢部分)等方面的教學和研究工作,也從事先秦、秦漢史的研究,並參加過銀雀山漢墓竹簡、曾侯乙墓文字資料、江陵望山楚墓竹簡、郭店楚墓竹簡和尹灣漢墓簡牘等的整理考釋工作。
編輯特點
《中國出土古文獻十講》共設《中國古典學重建中應該注意的問題》、《新出先秦文獻與古史傳說》、《中國出土簡帛古籍在文獻學上的重要意義》、《出土古文獻與其他出土文字資料在古籍校讀方面的重要作用》、《關於郭店簡中的道家著作》、《郭店簡儒家著作校讀舉例》、《關於上博簡的一些問題》、《關於馬王堆帛書〈老子〉卷前後古佚書》、《關於馬王堆帛書〈戰國縱橫家書〉》、《漢簡中的俗文學資料》等十個單元。所收文章的內容包括:考釋研究出土先秦秦漢古文獻,利用出土古文獻校讀先秦秦漢古籍,利用先秦秦漢出土古文獻研究古代歷史、古代思想史、古代文學史等方面的重要問題等。本書所收的部分文章發表時間比較早,但除第四、八、九單元外,各單元的文章都是裘錫圭近年發表而未曾收入他已有各種文集的。
自上世紀七十年代以來,地下簡帛古籍大量出土,疑古派對古籍真偽和時代的看法,有不少已被證明不能成立。但有些學者由反疑古走向信古,把明顯的偽書也當成真古書使用,在學術研究中造成混亂。在上古史方面也存在類似傾向,有些人把傳說甚至偽史當作信史,裘錫圭認為這對學術的發展是不利的。在《中國古典學重建中應該注意的問題》單元中,他著重談了古典學重建中應該注意的兩方面問題,即以簡帛古書與傳世古書相對照的問題和古書真偽的問題。他指出要注意防止古典學研究中“不恰當的趨同和立異”兩種傾向,必須“很好地繼承包括古書辨偽在內的古典學各方面的已有成果”。在《新出先秦文獻與古史傳說》單元中,裘錫圭認為從上世紀七十年代以來出土的先秦秦漢文獻看,古史辨派在古史傳說方面的見解是“得大於失”,在古史傳說的研究中無疑需要“很好地繼承他們的成果”。這些觀點已經引起了學術界的注意。
裘錫圭較早開始注意利用出土簡帛古書和其他古文字資料校讀古籍,並在這方面取得了重要成果。《出土古文獻與其他出土文字資料在古籍校讀方面的重要作用》單元所收的五篇文章是裘錫圭用出土簡帛古書和其他古文字資料校讀古籍實踐經驗的總結,其中有些意見被學者廣泛引用並成為校讀古籍、考釋出土文獻的根據;這些年來學術界重視相關研究的人越來越多,裘錫圭的文章對此起到了一定的推動作用。
在以郭店簡和上博簡為代表的楚竹書研究中,裘錫圭提出過不少見解。收在本書中的《關於郭店簡中的道家著作》、《郭店簡儒家著作校讀舉例》、《關於上博簡的一些問題》等幾個單元是他近年整理、研究這幾批竹簡過程中相關文章的匯集。這些文章涉及郭店簡《老子》、《太一生水》、《性自命出》、《唐虞之道》和上博簡《孔子詩論》、《子羔》等篇的文字考釋、竹簡的分篇、編聯、綴合及其他相關問題,有比較重要的參考價值。
裘錫圭研究的側重點是出土文獻和古文字,但在整理研究出土文獻的同時,他還寫了不少有關古代歷史、古代思想史和古代文學史方面的文章。由於他在寫作中很好地利用了出土文獻,所以這些文章往往令人耳目一新,對有關研究起到了一定的推動作用。
本書在編輯時,裘錫圭用增加“編按”的辦法對文章進行補正或說明(包括對已發現的一些錯誤的訂正,對某些問題改變看法的說明,補充可以為過去觀點提供佐證的新材料等)。這對讀者了解其最近的觀點和學術界最新的研究進展有幫助。
相關評價
裘錫圭先生新著《中國出土古文獻十講》2004年12月在復旦大學出版社印行。書中絕大多數文章我已經讀了不止一遍,重溫舊文的同時,又被裘先生此次新添的不少編按吸引,以為這本書仍然可以當作新書來讀。
裘先生編輯自己的文集有一個不同於他人的習慣,就是在文章當中加入編按,對原來的觀點加以說明或補正。這次編輯《十講》,由於不少文章在收入裘先生以前文集時已經有過編按,所以這次為了區別起見,裘先生把原來的編按稱為“原編按”(有的還註明是編某本書時的編按)。這個處理方法,讓我們能更加清晰地看到裘先生一些最新的觀點。
古文字學是一個人人都會犯錯誤的學科,裘先生毫不避諱自己在釋讀古文字材料中的問題,並經常在編按中介紹他認為可以成立、比自己解釋得好的觀點。像這樣的編按,以前各本論文集中都有,在這本《十講》中也不例外。比如:《燹公盨銘文考釋》的編按(65頁)引李學勤先生說糾正他斷句、釋字的錯誤;《郭店老子簡初探》的編按(211頁)採納孟蓬生、陳劍等學者的觀點,對郭店簡、上博簡中的一個字作出改釋;《糾正我在郭店〈老子〉簡釋讀中的一個錯誤》的編按(232頁)根據上博簡“隱”字的釋讀,對郭店《老子》的兩句話重新解釋;《中國出土簡帛古籍在文獻學上的重要意義》的編按(86頁)將郭店《老子》原釋讀中的“絕智棄辯”改讀為“絕智棄辨”等等。古文字考釋中,學者往往對自己的新說看得很重,對其他學者更好的解釋有時不太重視,這是一個很成問題的現象。而裘先生這種服善、實事求是的精神實在是值得每一個人學習的。在朱德熙先生和裘先生合寫的《評〈西周青銅器銘文分代史征〉》中,朱裘兩位先生評價唐蘭先生“思想敏銳,又無保守習氣,學問上勤於探討,時常修改自己的意見”,其實,對於這些傑出的古文字學家而言,這樣的評價都是適用的。
在文章的一些細節問題的編按中,裘先生表現出來的一絲不苟,讀者是應該十分感謝的。在《談談地下材料在先秦秦漢古籍整理工作中的作用》中,裘先生引用當時一般說法,認為“帛書《老子》的兩種本子‘都是《德經》在前,《道經》在後,次序與通行本相反,而與《韓非子·解老》及嚴遵《道德指歸》相合。’”在編按中,裘先生特別指出,這種看法“證據不足”,並提示讀者閱讀李學勤先生的《嚴遵〈指歸〉考辨》一文的相關論述(145頁)。對於仍然接受傳統說法而沒有注意到最新考辨的讀者而言,這樣的編按是很有意義的。裘先生《考古發現的秦漢文字資料對於校讀古籍的重要性》(下面簡稱《重要性》)是每一個研究先秦秦漢古文獻的人都讀過的名文。裡面有講到“斗卮”的問題時,裘先生引了李笠《史記訂補》的一個誤說,並在李笠的名字前冠以“清人”二字。
這次編輯時裘先生加了編按說,“承復旦大學中文系教授告知,李笠之書著於民國時代,不應稱李為‘清人’。”(118頁)裘先生在《談談清末學者利用金文校勘〈尚書〉的一個重要發現》的一條“原編按”已經指出他文中漏引吳大澂《說文古籀補·敘》的疏失,這次在文章後面又不厭其煩地加了加了一條編按,說“吳氏《說文古籀補·敘》已提到‘寧’字問題這一點,是我在讀了台灣學者程元敏的一篇有關文章後才知道的。”對自己疏失屢次不放過,而且如此毫不留情地加以坦白,對一些學生來說可能都是難以做到的丟面子的事情,而在裘先生這樣的大學者身上,他覺得完全是理所應當的對讀者負責對學問負責的態度。所謂“未正人,先正己”,只有這樣近乎苛刻地要求自己的學者,才有資格嚴格要求其他人。在前面提到的《重要性》一文中,裘先生曾毫不客氣地批評陳奇遒《韓非子集釋》關於“有方”的“奇說”,“比起清人來反而退了一大步”。這次裘先生在編按中又指出,2000年上海古籍出版的《韓非子新校注》雖然已經刪除了這個“奇說”,但“仍未引用漢簡研究者關於‘有方’的說法”。這種對讀者不負責任、對學術不負責任的做法,在裘先生看來,恐怕是難以容忍的。
裘先生的很多文章中根據出土文獻提出的新見,往往是很有預見性的,有一些被後來的出土文獻或者以往沒有重視的古文獻證實。在《十講》的編按中,也有這樣的例子。比如在《重要性》一文中,裘先生曾根據江陵鳳凰山十號墓出土“鄭里廩籍”簡中的“戶人”一詞,糾正了王念孫《讀書雜誌》對《漢書》的一處校改,並提出“戶人”“大致相當於後代的戶主”。在編按中,裘先生又引了新出敦煌懸泉漢簡關於“戶人”的資料證成自己的說法。
同一篇文章中,裘先生曾根據睡簡《為吏之道》和銀雀山簡《王法》將《管子·小匡》、《史記》的“入邑”校改為“人邑”(人訓為充實之義)。在編按中,裘先生又添加了《史記·平準書》的“充仞”,在《漢書·食貨志》中誤為“充入”的例子,這也再次證實“入邑”確為“人邑”的訛誤。裘先生在《重要性》一文的最後,曾盛讚王念孫“在沒有版本根據的情況下得出校勘上的結論,往往與地下發現的古本冥合,其卓識實在值得欽佩”。而裘先生這些結論都是在有地下古本佐證的條件下作出的,相比王念孫等學者的考證來說更加可靠。可是直到今天,包括裘先生在內的很多古文字學家的正確結論似乎遠遠沒有引起其他學科學者的重視,這確實是一個亟待扭轉的風氣。
圖書目錄
1、中國古典學重建中應該注意的問題
2、新出土先秦文獻與古史傳說
新出土先秦文獻與古史傳說
口公盨銘文考釋
3、中國出土簡帛古籍在文獻學上的重要意義
4、出土古文獻與其他出土文字資料在古籍校讀方面的重要作用
考古發現的秦漢文字資料對於校讀古籍的重要性
談談地下材料在先秦秦漢古籍整理工作中的作用
閱讀古籍要重視考古資料
簡帛古籍的用字方法是校讀傳世先秦秦漢古籍的重要根據
談談清末學者利用金文校勘《尚書》的一個重要發現
5、關於郭店簡中的道家著作
郭店《老子》簡初探
糾正我在郭店《老子》簡釋讀中的一個錯誤——關於“絕偽存詐”
《太一生水》“名字”章解釋——兼論《太一生水》的分章問題
6、郭店簡儒家著作校讀舉例
由郭店簡《性自命出》的“室性者故也”說到《孟子》的
“天下之言性也”章
讀《郭店楚墓竹簡》札記三則
釋郭店《緇衣》“出言有1,黎民所言1”——兼說“1”為“針”之初文
7、關於上博簡的一些問題
關於《孔子詩論》
談談上博簡和郭店簡中的錯別字
談談上博簡《子羔》篇的簡序
8、關於馬王堆帛書《老子》卷前後古佚書
馬王堆《老子》甲乙本卷前後佚書與“道法家”——兼論《心術上》《白心》為慎到田駢學派作品
馬王堆帛書《老子》乙本卷前古佚書並非《黃帝四經》
9、關於馬王堆帛書《戰國縱橫家書》
讀《戰國縱橫家書釋文注釋》札記
《戰國策》“觸讋說趙太后”章中的錯字
10、漢簡中的俗文學資料
田章簡補釋
漢簡中所見韓朋故事的新資料
《神烏傅(賦)》初探
盤點考古書籍
考古學是根據古代人類活動遺留下的實物資料,來研究人類古代社會歷史的一門學科。中國近代“考古學”一詞,可能是從西文Archaeology一詞翻譯而來的。考古學是歷史科學的一個組成部分,但其研究的範圍是古代,所以它與近代史和現代史是無關的,自人類的起源始,下限隨考古學的發展而有所變化,又由於各地區文化發展的多樣性和不平衡性,所以無法統一,各國考古學都有它們的年代下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