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
《神與獸的紋樣學》作者從獸面紋為何物談起,將新石器時代良渚文化到春秋、戰國時期及其後的獸面紋、人面紋娓娓道來,內容包括獸面紋的形成與變化、普通獸面紋和複合獸面紋以及珍貴獸面紋的形式特徵、象徵意義等。書中有大篇幅的圖片供參照,從具體而微處闡發青銅紋樣的考古與審美之意。
特色
以各地、各時期出土的實物為例,集中討論饕餮獸面紋樣,並追溯他們的生成、演變與意義。本書圖文並茂,從具體而微之處闡發青銅紋樣的考古與審美之意,書中有大篇幅的精緻圖片,既有紋樣的局部照片,也有拓片與線圖,與文字參照,最大限度地滿足讀者細節閱讀的需要。
書摘
第一章獸面紋為何物
獸面紋以前都是用“饕餮”這一複雜的文字來表示的,這兩字並不常見。翻開字典,這兩字含有“貪食”之意。公元前3世紀一本名為《呂氏春秋》的書,其《先識》篇有著這樣的記載:周鼎鑄饕餮,有首無身,食人未咽,害及其身,以言報更也。自然這不過是傳說而已。在大約八百年前的宋朝年間,曾興起一股收集古青銅器之風。其青銅器圖鑑中有很多關於“饕餮”的青銅器紋飾。…正如當今的日本人故作瀟灑地濫用片假名一樣,那時的人們使用饕餮這樣的古語,無非是想賣弄自己的學問,因此,並沒有人真正打算考證殷周時代的紋飾與“饕餮”這一稱呼之問有何關聯。
以前,某博物館要舉辦一個銅器展覽會,考慮到參觀者可能看不懂傳統器具的種類名稱,便將簋、鼎等詞翻譯成了日語“*”、“三足*”。誰知不僅不受歡迎,反而招致了許多批評。人們比較贊同的觀點是不管看懂與否,能夠欣賞這些器具所體現的古老氣息也是不錯的。由於本書並非為思想陳腐(見諒)、有古銅器癖的人所寫,因此筆者認為,把器具名稱譯為日語應該可以接受吧,不過,如果用“三足”之類的話來說明,則未免有噦唆之嫌。
獸面紋,這些幾乎可以與魑魅魍魎相匹敵的東西卻出人意料地井然有序。其部分名稱如圖所示。目與耳應該不成問題,那么,從額頭至鼻際之間的扇形細長物是什麼呢?筆者將其命名為“蕝”。所謂的“蕝”是春秋戰國時期(公元前8世紀-前3世紀)各國諸侯拜謁天子時,作為標識樹立於各諸侯所站位置的一種旗幟的舊稱。大獸面上的該部分與甲骨文(公元前13世紀-前12世紀的殷代,刻在占卜用的龜甲和獸骨上的文字,中國最古老的漢字)的“舌”字形狀相同,由於“舌”、“蕝”的聲部相同,便用與“舌”同音的“蕝”來命名。小獸面上通常沒有表現“蕝”,所謂的小獸面是指在容器肩部、把手頂端、鼎足尖端等處裝飾的小型獸面,通常為浮雕。大獸面指的是在容器腹部等主要部位裝飾的平面獸面(關於虎耳、水牛角等野獸要素為“動物標誌”的論述,詳見後文)。仔細觀察一下大獸面不難發現它的形狀是嚴格對稱的。並且在此筆者還要提醒讀者注意這種製作方法與器具製作技術是密切相關的。
以獸面紋作裝飾的主要是殷和西周時代(公元前20世紀中期-前10世紀初期)的青銅容器。青銅是銅和錫的合金,與銅相比,硬度大、便於鑄造。不過,由於青銅很難像銅那樣可以用錘子擊打延展來造型,所以造型的方法只能靠澆鑄。所謂澆鑄是指將金屬熔化後的溶液灌注到范中,待青銅溶液凝固後,打碎范,取出器物的方法。對於刀之類比較簡單的形狀,做模難度不大,不過,像鍋、壺之類的東西,其工藝就比較複雜了。
目錄
第一章獸面紋為何物第二章良渚文化的獸面紋
第三章從新石器時代到殷周時代的變化
第四章獸面紋的形成
第五章珍貴的獸面紋
第六章複合獸面紋
第七章春秋、戰國時代及以後
後記
譯後記
憶念林巳奈夫先生(代跋)
參考文獻
圖版目錄
盤點考古書籍
考古學是根據古代人類活動遺留下的實物資料,來研究人類古代社會歷史的一門學科。中國近代“考古學”一詞,可能是從西文Archaeology一詞翻譯而來的。考古學是歷史科學的一個組成部分,但其研究的範圍是古代,所以它與近代史和現代史是無關的,自人類的起源始,下限隨考古學的發展而有所變化,又由於各地區文化發展的多樣性和不平衡性,所以無法統一,各國考古學都有它們的年代下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