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簡介
本書是考古學家蘇秉琦先生在生命的最後時段為大眾撰寫的一部考古學著作。書中以其60餘年的考古生涯為主線,回顧了他在實踐中探索考古學科理論和方法所走過的艱辛道路,從一個側面反映出中國考古學的成長過程和探索中國文明起源方面的主要成就,因此,被稱為“中國考古學的世紀之作”。目錄
本世紀中國考古學的一個里程碑開頭的話一、兩個怪圈
二、學讀“天書”
三、解悟與頓悟
四、“條塊”說
五、滿天星斗
六、三部曲與三模式
七、雙接軌
附錄:中國考古學文化區系年表
目錄
幾十年來,在我們的歷史教育中,有兩個怪圈:一個是根深蒂固的中華大一統觀念;一個是把馬克思提出的社會發展規律看成是歷史本身。 在中華大一統觀方面,我們習慣於把漢族史看成是正史,其他的就列於正史之外。於是,本來不同文化之間的關係,如夏、商、周、秦、漢便被串在一起,像串糖葫蘆一樣,一根棍串下來,成為一脈相承的改朝換代,少數民族與境外接壤的周邊地區的歷史則被幾筆帶過,這也使中國史與世界史的關係若明若暗。 其實,講到中國歷史,從孔夫子起就不是把中國史看成是鐵板一塊。子曰:“鬱郁乎文哉,吾從周”,就是把夏商周看成是三家來進行比較得出的結果,而不是看做一連串的三代。湯武革命不是繼承,三家各有乾秋,可以互補,但還是周人的學問全面。“周禮”是國家大法,是周人建國治國的系統理論,以一個“文”字代表典章的制度化,是國家已成熟的表現,殷人還未達到這水平,所以孔子要以周為主。古人云,“人夷則夷,入夏則夏”,是看到中原的夏和四周的夷,各有各的根,周邊民族到中原來,就被中原民族同化,同樣,中原民族到周圍地區,就被當地民族同化。這種同化過程往往是很快的,不過一兩代人,而且進來是華,出去就是夷,進來出去又多有反覆,所以,華夷之間的差別也並不是絕對的。孔夫子“有教無類”的名言,也是認識到他的弟子們來自四面八方,民族文化傳統的背景來源不一樣,甚至差別很大,而且有不同種族之間的差別。“有教無類”的“類”一般都解釋為身份、背景,較少聯繫到種族問題,但殷墟的情況給了我們啟發。李濟分析殷墟大批人頭骨後,指出活動在商代中心地區人們的種旅差別很大,他在《再論中國的若干人類學問題》一文中說:“從著名安陽遺址出土的人骨資料來看,就遠不是純一人種的。從研究這一人骨的頭形指數計算出的標準偏差數,遠遠超出正常範圍,這肯定地說明這一組顱骨有著極不同的來源。”雖然時代越近,人種差別越小,但孔子時代,中原地區的人種差別仍然很大,所以,“有教無類”主要不是指社會貧富等級差別,而是種族特徵差別,孔子的教育思想是要平等待人,反對種族歧視,這當然是很進步的思想。由於面對的是多文化且複雜的民族傳統社會,所以他講課的內容也是包羅萬象,兼容並舉。《周禮》所講的“六藝”――禮、樂、射、御、書、數,就是包含了多文化的。至於“罷黜百家,獨尊儒術”,那是漢武帝以後的事,把孔孟的書以朱熹的註解為標準,將朱熹一家定為一尊,那更是宋代以後才形成的。
盤點考古書籍
考古學是根據古代人類活動遺留下的實物資料,來研究人類古代社會歷史的一門學科。中國近代“考古學”一詞,可能是從西文Archaeology一詞翻譯而來的。考古學是歷史科學的一個組成部分,但其研究的範圍是古代,所以它與近代史和現代史是無關的,自人類的起源始,下限隨考古學的發展而有所變化,又由於各地區文化發展的多樣性和不平衡性,所以無法統一,各國考古學都有它們的年代下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