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
在中國文明起源研究的歷程中,於20世紀八、九十年代之交發生了一件影響深遠的學術活動,那就是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於1989年在當時擔任所長及《考古》雜誌主編職務的徐苹芳主持下組成了“文明起源課題組”。由此開始了以國家一級學術研究機構為主導的有組織、有計畫地進行中國文明起源專項研究的形式。該課題組在前後兩年多時間內開展的一系列學術活動,使中國文明起源研究獲得了實質性的進展,對後來的中國文明起源研究產生了重要的影響[i]。其中,在21世紀初分別由美國耶魯大學出版社出版英文版、由中國新世界出版社出版中文版的《中國文明的形成》一書,即是在這項學術研究的推動與發展的基礎上,由張光直、徐苹芳主編,以及一批在學術界有影響的學者共同努力而完成的一部學術巨著。
文明起源是人類社會發展史上與人類起源、食物生產起源同等重要的三大課題之一。而中國文明起源及形成的方式又是說明世界文明形成法則的重要的一個方面。所以,近百年來,馬克思主義史學在中國的興起和發展,使得探索中國文明的起源與形成,成為一批學術大師追求的目標。然而,受文獻資料的限制,這方面的探索直到20世紀80年代中國考古學進入成熟發展階段並積累了相當豐富的研究成果之後才成為可能。
中國考古學的一系列重大發現及其研究進展,無數次地改寫了中國的歷史,改變了人們對中國歷史及古代社會的認識。因而在20世紀80年代,夏鼐與蘇秉琦兩位大師運用考古學研究成果闡述中國文明的起源,立即在學術界引發了震動,進而掀起了探索中國文明起源的熱潮,受到億萬人們的關注,並持續至今不衰。其參與研究的學者之多、延續時間之長、討論之熱烈、影響之廣大,在中國學術史上是罕見的。在這股研究熱潮中出現的《中國文明的形成》這一學術巨著,自然倍受中外學術界的關注。
形成及其特點
“中國文明是土生土長的獨立的原生文明。中國文明的經濟基礎是農業。與農業有關的科學技術得以發展。中國文明起源和文明社會誕生之間,經歷了大約三千餘年。在黃河流域和長江流域同步發展。
商、周是中國早期文明社會的繁榮時期,以宮廟為主體的城市和以玉器、青銅器為禮器的出現,是中國早期文明社會的標誌。
中國從氏族社會進入文明社會時,並未削弱氏族社會的血緣關係,卻以血緣關係為紐帶,與政治相結合,構成了西周的宗法分封制,實行血緣政治統治。祖先崇拜是牢固的血緣關係的反映,從商周以來便成為中國宗教的主要形態,而且一直影響到後世。
秦始皇統一,改血緣政治為地緣政治,建立統一的中央集權帝國,這對中國歷史文明的發展具有決定性的影響和深遠的歷史意義。”
張光直則通過闡述中國文明的形成是一個連續性的政治程式過程、中國文明與瑪雅文明的比較、西方社會科學中關於文明起源的學說等,提出了中國文明形成的方式是世界文明形成的主要形態,突破了百年來世界史研究的傳統認識。
他認為世界文明形成的方式(形態)可以合併為兩種最主要的方式,即世界式的(非西方方式的)和西方方式的,而世界式的主要的代表是中國。中國文明形成的特徵與世界上其他古文明,尤其與太平洋沿岸各區的古代文明是一樣的。因此,中國的形態很可能是全世界向文明轉進的主要形態,而西方的形態實在是個例外。他進一步指出:“社會科學裡面自西方經驗而來的一般法則不能有普遍的套用性”。“任何一個原理原則,一定要通過中國史實的考驗,才能說他可能有世界的通用性”。據此他預測:“如果世界上的社會科學者認準了他們的理論必需通過中國史的考驗,那么擁有極其豐富史料的中國史,對社會科學貢獻的潛力是難以估計的。21世紀的社會科學可能是中國的世紀。”
這些開創性的認識表明:《中國文明的形成》這部鴻篇巨製的學術意義,不僅僅對認識中國文明的形成及其特點以及中國政體形態的發展特徵有重要的意義,而且還對深入認識世界史以及社會科學原理和法則有著重要的價值。
其特色
第一,《中國文明的形成》一書的寫作與研究陣容是首屈一指的。
《中國文明的形成》一書的寫作與研究工作,早在1992年就已開始組織進行,參與的學者有徐苹芳、嚴文明、王幼平、張忠培、邵望平、張光直、盧連成、許宏、王仁湘等,都是考古學家。其中五位主筆者是1992年以來世界上從事中國考古學研究的一流人物,他們的研究領域涵蓋了中國新石器時代直至唐宋元明,並且是各個專門研究領域的學術權威。另外四位是成果疊出的中年學者。而徐苹芳、嚴文明、張忠培、邵望平、張光直等又都是在中國文明起源研究領域中,經過長期探索,取得了豐碩成果,各自形成系統認識而成為一種學術流派的代表。
如徐苹芳,他在1989年主持“文明起源課題組”時就明確提出了開展中國文明起源研究的指導思想是馬克思主義,重視對文明起源研究的理論探索,強調中國文明起源研究的方法和途徑是以考古學研究為主,主張通過考古學的個案研究揭示文明社會產生的具體過程和細節,然後進一步探索中國文明起源的模式與特點。並通過各種方式組織、推動了文明起源研究,開創了中國文明起源研究的新局面。他還於1999年提出了對中國文明起源與發展及其特點的系統認識。
嚴文明長期致力於中國新石器時代考古研究,是主張通過全面分析中國新石器文化的全部內涵以及有關文獻的記載來探索中國文明起源的代表。他早在1981年提出了“龍山時代”這一影響深遠的學術概念,1987年通過對史前考古學文化分析,提出中國史前文化具有的統一性和多樣性特點以及以中原為核心的重瓣花朵式格局對早期文明發生產生重要影響的論斷。1992年以後,他形成了近20篇有關中國文明起源研究的成果,是中國文明起源研究獲得成果數量最多的一位,並且其認識在學術界產生了廣泛的影響。
張忠培也是通過全面分析中國新石器文化來探索中國文明起源的代表。他早在1990年提出了龍山時代是在父權制基礎上已建立了超出部落制的政治組織這一看法。後來通過分析良渚文化的社會特點為契機,著重探索仰韶時代至西周時期社會階段性變化和王權、神權的作用與地位的演變等,產生了10餘篇論著,形成的有關中國文明起源及初期發展的一個系統認識,在學術界獨樹一幟。邵望平早在1978年就關注中國文明起源問題,她是1989年組成的“文明起源課題組”的主要成員,她還是整理蘇秉琦探索中國文明起源研究成果的主要成員,對蘇秉琦的有關中國文明起源的認識思想與精髓最早領會,並套用其研究中。她形成了近10種探索中國文明起源的研究成果,其中尤以對龍山時代的社會發展階段與特點的認識,以及對海岱地區文明起源問題的研究,成就顯著,為一家之言。
張光直是套用並探索中國考古學所取得的研究成果、發展有關西方考古學理論的傑出代表,他在溝通中西方考古學研究方面,功績卓著,為世人第一。他在1977年提出了中國文明起源的模式問題,並在20世紀80年代形成了他對中國文明起源的整體認識以及闡述的中國相互作用圈與文明的形成,在世界學術界產生了深遠的影響。長期以來,他一直主張世界上的社會科學研究形成的理論必須通過中國史的考驗,並為此而奮鬥終身。他是中國大陸以外探索中國文明起源與初期發展的諸多研究者中獲得的成果最豐、影響最大。由這些世界上探索中國文明起源與初期發展的一流學者合組的研究隊伍,其陣容之強,恐怕是空前絕後了。由這么一個研究陣容努力鑽研,寫成的《中國文明的形成》這部鴻篇巨製,無疑是站於世界學術之林的傑作。
第二,《中國文明的形成》一書的內容,是迄今為止各種中國文明起源與初期發展研究成果中最為系統的一項,其形成的各種認識與觀點是集數十年研究的結晶,並對一些重大學術問題,在立足於新最研究成果之上,以予了清晰的闡述。
《中國文明的形成》一書的主體內容為《序言》和十個章節。徐苹芳在《序言》的首句就指出:“本書是利用中國考古學的研究成果,闡述中國古代文明形成的動力及其歷史進程,探討中國古代社會、經濟和文化的特點”。開宗明義,表現出大氣磅礴之勢。
該書闡述的時間範圍,從中國人的起源,一直到秦漢帝國的形成與統一,涉及中國文化與文明起源及文明社會初期發展的全過程。內容相當豐富,涉及的考古學資料及文獻資料恢宏龐雜。所以,其寫作無疑是經緯萬端。但這正是該書長於其他各種探索中國文明起源與初期發展研究成果的一個重要方面。因為中國文化與文明的發展是世界上唯一連續、未曾中斷的,中國文明起源與形成的一些特點維持發展了很長的時間,這些特點只有通盤考察中國文明起源與初期發展的全過程,究明盤根錯節的各種問題,才能夠被清晰的認識並提煉出來。
作為該書主體部分的十個章節,由各位作者分別撰寫。由於他們深厚的研究功底,使得這十章別出機杼,各呈文采。
第一章闡述的是中國早期的人類及其文化,即舊石器時代考古和古人類研究的成果,由嚴文明、王幼平撰寫。以深入淺出的方式敘述了早更新世經中更新世至晚更新世,即約距今240萬年至1.2萬~1萬年以前中國環境的基本情況,以及人類遺存及其文化面貌。所用筆墨不多,但說明了中國人類自距今100多萬年至1萬年以前就是連續進化的這一基本特徵,而文化則是以人類適應環境所呈現出的華北與華南兩區的各自特色,並逐步演化出不同的技術類型。從中可以看出中國文化的統一性和多樣性具有上百萬年的傳統。同時,首次在這種大型綜合性研究著作中說明了學術界對被認為距今約170萬~180萬年的元謀人與西侯度石器的年代等問題存在著不同的看法。體現了作者實事求是的學術風範。
第二章探索了農業的起源,由嚴文明撰寫。他結合距今12000年至8000年間的全新世初期環境與氣候的變化以及考古發現研究的成果,指出華北是粟作旱地農業起源的溫床和發展中心,華中是以稻作為主的水田農業起源的溫床和傳播中心,其發展逐步分別形成了兩種農業體系。並論述了兩種農業體系在聚落形態、經濟生活、工藝技術、精神文化等方面的主要內涵和特徵。
第一章和第二章闡述的內容,雖然主要依據考古學資料及其研究成果,但是更多的是以極其簡練而又平淡的語言在詮釋考古學資料。這在我國學術界是一種全新的寫法,不落以往考古學家或文獻歷史學家撰寫中國原始社會史的窠臼,應是今後撰寫中國史前史參照的模版。
第三章為《仰韶時代——史前社會的繁榮與轉變》,由張忠培撰寫,闡述了距今7000年至5000年這兩千年間氏族社會的繁榮發展與社會開始分化的狀況。這時期中國的新石器文化在自然環境條件較為優越的地區都先後得到了充分的發展,形成了不同區域特點的文化譜系,各區系之間文化特徵鮮明而又互有影響,在整體上,考古學文化呈現出五彩繽紛。這時期是探索中國文明起源的重要階段,但是這階段的考古學資料因內容異常豐富而顯得十分龐雜,各文化區系的經濟、文化發展程度又落差較大。所以對這部分的撰寫,是較難把握的。作者大輅椎輪,在闡明各區系考古學文化特徵的基礎上,分析了這時期各區系的經濟類型、生產技術與勞動分工等問題,並探討了社會組織的演變和信仰、宗教的變化與巫師權貴的出現等,使讀者很容易掌握中國在距今7000~5000年間社會發展的特點以及如何向文明形成期的社會轉變的。
第四章為《文明的形成——龍山時代與龍山互動作用圈》,由邵望平撰寫。本章的名稱表明至少是本書的主編及本章作者的觀點:龍山時代是中國文明的形成期。作者首先從經濟與社會結構的發展變化及其特點等方面對約距今5000年至4000年的社會發展狀況進行巨觀的分析,然後逐一檢討考古發現研究成果最為豐富、也是中國文明起源歷程較為清晰的黃河中游、海岱地區、江漢地區及環太湖地區四個區域的文明化進程以及在農業經濟、手工業,尤其是冶銅業、玉器製作和建築技術等方面的成就,並重點對山西襄汾陶寺大型遺址、山東臨朐朱封木槨墓葬、湖北天門石家河與浙江餘杭莫角山遺址群等一批重要遺址及城址進行了個案剖析,得出龍山時代早期文明的八項特點。由此論證龍山時代是中國早期文明的形成期,以黃河流域和長江中下游地區為中心的龍山文化圈是中國早期文明形成的基礎,多源性與互動作用而形成的一統性是中國早期文化的一大特點。作者對重要考古材料的把握與論述,纖細無遺,是迄今為止依據考古材料論述龍山時代社會的文明化程度及其特徵方面最為詳盡的文章。
第五章著重論述了中國文明形成中最重要的兩項基本內容,即王的興起和城邦的形成,由張光直撰寫。其研究的歷史時間段主要是龍山時代晚期與三代青銅時代之交,其研究的方式則將這時期的一些現象與商代社會的一些特徵聯繫了起來。分析了這時期的社會政治局面為萬國林立,國邑之間鬥爭的結果是成者王,並重點探討了王國政治權力的來源,如宗法制度、勞動力的增加與財富的增加、巫術的主要內涵與作用,以及與巫術活動有關的文字的使用、祭祀的發展、青銅器製作等巫術法器的美術特點等,據此說明中國階級社會文明起源的程式、動力與特殊的形式等。作者認為這個過程自龍山時代啟端,至三代初期完成。由於張光直學跨中西,這第六章實際上是融匯了對中國文明起源研究成果和世界上其他地區文明起源研究成果的結晶,因此在這一章中提出的具有中國文明起源的一些社會特徵及探索思路,是值得重視的。如萬國林立時期國與國之間不斷的鬥爭,造成財富與權力的集中,是中國古代史發展過程中的核心問題;探索國王對財富與權力如何集中的具體手段,是了解中國古代史的直接途徑,而重點是政治權力;政治權力的獲取和增長,“巫”這類人物和他們的作業與所代表的宇宙觀,曾發揮很大的作用;政治權力不斷增加的一個主要手段便是國王對巫術的獨占;青銅器等美術品是中國古代文明的代表,是由龍山時代與三代的統治階級對巫術法器的獨占而來的。
第五章的內容是該書闡述中國文明起源與初期發展這一過程的中心章節,也是近20多年來探索中國文明起源被特別關注而又不易解答的部分。該書專辟一章,以作者獨特的視角,闡述了中國古代王的興起與城邦的形成及其動力與機制。這是該書長於其他各種中國文明起源研究成果的又一個閃亮點。
第六章為《中國的青銅器時代和三代社會》,主要從考古學角度闡述了三代文明社會的特徵,以及二里頭文化與夏王朝、商文明、西周文明的內涵與特點等。其中,《二里頭文化與夏王朝》一節由嚴文明撰寫,其餘部分由盧連成撰寫。由於夏商周三代是中國文明社會初期發展的重要階段,也是形成中國國家社會傳統與特點的關鍵時期,中國古史研究中的一些疑難問題幾乎都與這時期有關。更由於考古學研究對於闡明這時期歷史的獨特的作用,以及獲取的豐碩成果,需要在本章中闡述的內容十分豐富。因而使第六章是該書各章節中篇幅最重的。在第六章中,作者充分套用考古學研究成果,對一些說明夏商周三代文明社會發展狀況及其特點,以及古史研究中的熱點課題,進行了深入的探索,並以予明確的闡述。如對夏王朝歷史和商文化起源與先周文化的探索,對二里頭文化及商周都城的具體的文化內涵的闡述,商周墓葬特點與青銅器文化說明的當時社會發展的特徵,出土的甲骨文與金文資料表明的商周社會的政治、經濟、文化等社會發展的方方面面等。第六章是準確套用考古學研究成果系統闡述夏商周三代文明社會的最新成果。
第七章為《東周社會之劇變》,由盧連成撰寫,重點闡述了列國都城的興起和列國王侯墓葬制度的“僭越”,以及鐵器的出現及其在社會歷史發展中的作用與意義等。這三項內容是說明東周社會劇變這一中國文明社會初期發展過程中發生轉變的最重要的現象,也是東周考古學研究長期重點探索的三大課題,積累了豐富的成果。所以,雖然第七章主要依據的並不是被引用得很多的有關文獻,而是考古學研究成果,但是正是考古學研究成果才既充分又形象生動地揭示了這時期的社會發展劇變這一歷史特點。這應是本書在揭示中國文明社會在初期發展中出現轉折這一特點的得意之筆。
第八章闡述了秦漢帝國的形成和統一,由徐苹芳撰寫。作者以考古學的實證,闡述了秦文化的起源和發展、成為春秋五霸之一、並統一了中國,以及漢武帝完成秦統一大業。提綱挈領,闡明了中國文明社會初期發展的結果與最重要的成就,即完成了統一大業。其中論證的秦自甘肅東部向陝西關中地區的發展過程、秦陵園制度在芷陽秦東陵的變化以及對中國歷代陵墓制度的影響,都是其獨到的見解。以萬里長城和秦始皇陵的考古研究成果說明秦始皇統一中國的業績,既具有極強的說服力,又要言不煩。而首次提出的漢武帝完成秦統一大業,在此之後中華民族出現了第一次大融合,其深刻的社會背景是社會政治結構上的根本性的變革,即從血緣政體向地緣政體的變革等認識,是作者在通盤把握中國文明起源與初期發展以及後續發展的全過程的巨觀研究視野下,高屋建瓴,得出的對中國歷史發展總體特點的恢宏結論。由此也可以使讀者理解到:探討中國文明起源與初期發展過程中政體的形態特徵及其演變特點,是該書探索研究的一條主線。
第九章為《中國文明的形成及其在世界文明史上的地位》,分兩部分,其中《中國文明的形成》一節由徐苹芳撰寫,《中國文明在世界文明史上的地位》由張光直撰寫。第九章是《中國文明的形成》這部鴻篇巨著的結語部分,自然也是進行該項課題研究所要解決說明問題的點睛之筆。因此,兩位主編對中國文明形成及其在世界文明史上地位的系統認識在這一章中做了集中闡述。
評價
《中國文明的形成》還是一部吸取最新研究成果的中國先秦史專著。
《中國文明的形成》一書的內容既豐富又完整。從該書第一章至第九章的內容看,該書的闡述,主要是以闡明中國文明的起源與初期發展的過程及其特點、以及說明這一過程中歷史發展階段性轉變和特徵的一些重大學術問題的角度進行的。所以,全書的文字簡潔,內容精煉,作者的學術思想與觀點,鮮明突出。同時,主編又力求將該書打造成從考古學角度闡述中國先秦史的專著。
一是由許宏增補第十章。第一章至第九章的內容主要寫成於二十世紀90年代中期。在此之後,中國考古學又取得了重要的進展,產生了一批與說明中國文明起源與初期發展及其特點的新成果。如舊石器時代向新石器時代過渡階段的江西萬年仙人洞與吊桶環遺址發現的距今12000年前後的稻作遺存,農業興起階段的距今8000年前後的湖南澧縣八十壋環壕聚落遺址,說明中國城市起源於距今6000年前後的湖南澧縣城頭山城址,表明成都平原史前文化發展狀況及發達的三星堆文化淵源的六座城址及其文化遺存,充實商代都城文化內涵與特徵的偃師商城與鄭州小雙橋遺址考古研究新收穫,證實東周社會劇變的河南新鄭鄭韓故城春秋時期鄭國王室青銅禮樂器坑和50餘座殉馬坑、江蘇蘇州滸墅關真山春秋時期吳國國君大墓、浙江紹興印山越國王陵、四川成都戰國早期可能是古蜀國王族墓地,反映秦漢王朝統一中國的廣州南越國宮署御苑遺址等。將這些十分重要的考古研究新成果及時地補進該書,是考古學家撰寫先秦史的得天獨厚的條件。
二是由王仁湘附補中國遠古至秦代的主要考古遺址一覽,有100多條,彌補了前九章中對說明中國文明起源與初期發展有關的重要發現不能展開論述的不足。
三是列出了部分陶器、玉器、青銅器圖樣,以便於讀者閱讀有關章節時對闡述的考古學資料的理解;同時還繪出了中國古人類遺址分布圖,以說明距今100多萬年以來古人類在中國境內活動的分布狀況。
四是全書的首頁刊布了夏、商、周、春秋、戰國、秦、漢世系表,使讀者對中國先秦王朝的更迭及各王朝的世襲有比較清晰的了解。而該書的論述順序正是按歷史發展的過程進行的。
以上這些內容與前九章匯集一卷,使《中國文明的形成》這一鴻篇巨製成為名符其實的由考古學家依據考古學資料進行考古學研究而闡述的中國先秦史專著。
第四,《中國文明的形成》一書的製作與出版形式,獨具匠心。
《中國文明的形成》為小8開本,正文416頁,書末有學術名詞索引,便於查閱。全書銅板印刷,精裝,隨文附有豐富的彩色圖版,達500多幅。這大量的圖版照片都按各章節所闡明的內容精心挑選搭配,並專門拍攝製作,有極高的觀賞藝術價值。僅從這些圖版照片的內容,亦可感悟到中國文明起源與初期發展的過程及其某些特點。這些圖版照片的編排有著極高的審美觀念,形式活潑,不拘一格,達到了極佳的視讀效果,有些圖版如商周青銅器、秦兵馬俑等,以整版印製,極富震撼力。其製作與出版形式之精緻,可謂是登峰造極。充分體現了該書達到的極高的學術與美學境界,是我所見到的唯一一部能夠稱為圖文並茂的闡述中國文明起源與初期發展的學術專著。
該書分別以中文和英文這兩種世界上使用最多的文字出版發行,使該書能夠在世界範圍內得到廣泛的流傳,成為非華語讀者了解中國文明起源與初期發展的最重要的讀本。
以上四個方面的特點表明,《中國文明的形成》這部鴻篇巨製是迄今為止開展中國文明起源和初期發展研究所取得的最高學術成就的代表。
《中國文明的形成》一書的主體內容寫成於20世紀90年代中期,其出版是在2004年,其間約有近10年。雖然該書在第十章又增補了90年代中期以來的一些重要發現,但近期的一些重大考古發現與研究成果還是未能及時收入。如泥河灣盆地馬圈溝遺址發現的距今150萬年以前的石製品等文化遺存,二里頭遺址宮殿區的道路與早期宮殿址及大型綠松石龍形器等的新發現,安陽洹北商城,四川成都金沙商周遺址,陝西眉縣楊家村青銅器窖藏,湖南里耶古城及秦簡牘等。這是正式出版的學術研究成果存在著不可克服的滯後於考古學新發現的遺憾。
然而,由於主編與撰寫《中國文明的形成》一書的作者們具有深厚的學術造詣,以及他們在中國文明起源與初期發展研究方面所形成的傑出的成果,使得該書的框架、闡述的內容,以及形成的系統認識等,仍然是目前最具系統性、前瞻性的權威著作。也就是說該書的內容與觀點實際上已經經歷了近10年學術發展的檢驗。由此可以預測:由研究中國文明起源與初期發展的世界一流的學者,積數十年功力,經10多年創作出版的《中國文明的形成》一書,將會經得起21世紀學術發展的檢驗,成為21世紀進一步探索研究中國文明起源與初期發展需要努力攀登的一座學術高峰。
圖書目錄
第一章中國早期人類
第二章農耕生活的開始
第三章仰韶時代——史前社會的繁榮與轉變
第四章文明的形成——龍山時代與龍山互動作用圈
第五章王的興起與城邦的形成
第六章中國青銅時代和三代社會
第七章東周社會之劇變
第八章秦漢帝國的形成與統一
第九章中國文明的形成及其在世界文明史上的地位
第十章近年的重要考古發現
注釋
附錄一中國遠古至秦代重要考古遺址一覽
附錄二部分陶器、玉器、青銅器圖樣
參考文獻
索引
相關新聞
《中國文明的形成》作者徐苹芳發言
尊敬的美國耶魯大學雷文校長、尊敬的國務院新聞辦公室蔡武主任,女士們、先生們,下午好。由中國國際出版集團下屬的外文出版社、新世界出版社和美國耶魯大學出版社共同編譯出版的《中國文化與文明》叢書第一系列,自1997年以來已先後出版了《中國繪畫三千年》 、《中國古代建築》、《中國文明的形成》和《中國古代雕塑》四卷,還有《中國陶瓷》、《中國絲綢》、《中國玉器》和《中國書法》等卷亦將陸續出版。這是一套專門介紹中國文明和文化的雅俗共賞、圖文並茂的書,在內容上有極強的學術性,在文字表達上儘量用簡明易懂的言詞,使一般讀者都能明了。中英文版同時在中國和美國出版發行。它的目的性非常明確,就是要在國際上明確闡述中國文化與文明的歷史及其特點,這項工作具有深遠的歷史意義和極大的現實意義。
這套叢書的宗旨既然是要在國際上正確闡述中國文化與文明的歷史及其特點,除中美雙方出版中英文版之外,在編寫人員方面也要求中美雙方的學者共同承擔,為的是加強內容表述,使不太熟悉中國文化的外國讀者更易於接受,這個措施是非常必要的。
《中國文明的形成》一書由張光直先生代表美方,我代表中方共同主編。我們擬定了全書的主題和章節,在商量中美雙方撰稿的學者人選時,張光直明確表示,利用中國最新發現的考古學資料來論述中國文明的形成,中國學者更有優勢一些。於是,我們先後邀請了張忠培、嚴文明、邵望平、盧連成等七位學者分別撰寫有關章節,這個陣容被認為是最強的人選。我們合作得很愉快。
書中的第九章《中國文明的形成及其在世界文明史上的地位》是我和張先生合寫的,我寫第一節,他寫第二節。撰寫第二節必須是學貫中西、通古識今的學者,非光直莫屬。他早已從事這個課題的研究,而且已發表了多篇論文。但就在此時,他患了帕金森氏症。1995年我在台北與他見面時,他已行走困難,言語不清,寫字不成形,很難執筆撰文了。後來,我寫信與他商量,自告奮勇,根據他已發表的論文來替他寫初稿,再由他修改,他同意了我的建議。1998年10月初我寄給他代擬的初稿,全文9000多字,基本都是他論文中的原文,我只在必要的地方添加簡單的連線詞,以保持全文的連貫性。10月18日光直回信說:“你的代書,可以亂真,就用它好了。”他對我的代擬稿改得很認真,包括標點符號和英文單詞的字母。光直在此中所闡述的意見,極其重要,直接提出了要對中國文明進行再認識的必要性,我認為這是本書的“畫龍點睛”之筆。
2001年1月3日,光直病逝於美國,很遺憾他沒有來得及看到這本書的出版。光直逝世後,美方聘請美國達慕思大學教授艾蘭博士譯定英文全稿,並撰寫英文本的導讀。《中國古代建築》的主要章節也都是由中國工程院院士傅熹年等五位中方學者撰寫,他們都是多卷本《中國建築史》的主要撰稿人;美方則聘請賓州大學教授夏南悉(NancyS.Steinhardt)博士參加工作。她曾經研究過日本古建築和中國古代都城元大都,對中國建築也有所了解,她在書前寫了導讀,並對英文譯本作了解釋性的補充。《中國繪畫三千年》和《中國古代雕刻》兩書則分別由中美雙方學者共同編寫。
已出版的四卷中有兩卷——繪畫和雕塑屬於文化藝術範疇,建築既屬工程技術,也屬於建築藝術範疇。它們都是從史前時期一直寫到近現代,有系統有重點地把中國繪畫、雕塑和建築的精華作品和歷史的發展過程濃縮在書中。中國的文化藝術與歐洲有很大不同,建築方面最為明顯;在繪畫雕塑方面,不論題材、技法、表現的形式和意境也都不一樣。作者們都非常注意中國文化藝術產生的人文背景及其在發展過程中所形成的特色。所謂人文背景,就是中國文明形成的背景,可以說這是認識中國最根本的關鍵所在。《中國文明的形成》正是試圖回答這個令人關注的歷史問題的書籍。
這些圖書出版以後,中外學術界多有好評。《中國繪畫三千年》很快由台北聯經出版社出版了中文繁體字本。美國紐約大都會博物館亞洲藝術館館長屈志仁(JamesC.Y.Watt)說:此書是迄今為止有關中國繪畫最全面的論著,它將成為研究中國畫的學者及對中國畫感興趣的普通讀者的必備書。《中國古代建築》一書則很快在台灣出版了中文繁體字版,在法國出版了法文版。美國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的高居翰教授評論:《中國古代建築》是有關這一藝術的一部大型全面的著作,作者對中國建築及其歷史的深刻了解,是任何外國人所不能比擬的,傑出的英語闡述更易於外國讀者的理解。此書向所有研究中國文化的學者打開了一個新的、重要的認識領域。
中國中央美術學院金維諾教授評論道,《中國古代雕塑》是一部從社會歷史、民族文化背景上,論述中國雕塑發展全貌和規律的書,既闡述了中西方學者不同的研究成果,也表達了自己的認識。北京大學宿白教授以審慎的態度評論道,《中國文明的形成》一書是利用中國考古學的資料和研究成果,來闡述中國文明起源、形成和發展的歷史,取材豐富,論證嚴謹,為近年所見論述這類課題的比較全面的專著,尤其對中國文明形成的特點及其在世界文明史上的地位的探討,更是值得深思的問題。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的專家、研究中國文明起源的學者朱乃誠研究員有一篇很長的書評,他說,《中國文明的形成》一書是迄今為止在千餘種中國文明起源研究成果中的首部鴻篇巨製,其投入之大,撰稿學者陣容之強,成果內容之系統,形式之精美,都是空前的;並提出了一系列觸及中國古代史研究、中國文明形成的特點及其在世界文明史上的地位等問題的新認識,可以說是中國文明起源與初期發展研究史上的一座豐碑。《中國文化與文明》這一系列叢書自陸續出版以來,已連續數年在法蘭克福國際書展上獲得各國出版商、發行商的關注和高度評價。
我們知道,學術著作的出版一般不會在社會上引起很大的轟動效應,能在中外讀者中獲得如上評價,使我們倍感欣慰。作為中國的學者,我們有責任藉助我們的努力使中華悠久的文化傳揚四海。我們更祝願中美雙方共同培育的這叢“文明”花樹日益枝繁葉茂。
在這裡,我作為作者代表提出一個請求:由於《中國文化與文明》系列叢書圖版華美,印製精良,成本較高,對其推廣普及有一定的影響,建議是否可出版簡裝普及本,以使其更加廣泛地流傳。
盤點考古書籍
考古學是根據古代人類活動遺留下的實物資料,來研究人類古代社會歷史的一門學科。中國近代“考古學”一詞,可能是從西文Archaeology一詞翻譯而來的。考古學是歷史科學的一個組成部分,但其研究的範圍是古代,所以它與近代史和現代史是無關的,自人類的起源始,下限隨考古學的發展而有所變化,又由於各地區文化發展的多樣性和不平衡性,所以無法統一,各國考古學都有它們的年代下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