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
《中華梳篦六千年》這是一本關於梳篦文化史的專著。書中運用考古學的層位學與類型學的研究方法,從不易被人們關注的小小梳篦入手,由梳篦的種類、造型、裝飾、風格的演變及其與人、時、空的關係中,爬梳出長達六千年中國文化的譜系與社會結構的變遷,見微思著,從而成為一部以梳篦論史、透梳篦人、代梳丿說活,將梳篦說活的專著。
楊晶並未滿足於史前時期梳子的研究。在完成《史前時期的梳子》之後的兩年,她翻閱了大量的考古文獻及其相關的資料,鍥而不捨地尋找、蒐集夏代至清朝年間的梳篦材料,並予以系統地整理。在形成了框架較為系統的認識後,又花費了近一年的時間,寫出了這本《中華梳篦六千年》的專著。2006年2月,楊晶將已基本成型的這一著作送來審閱,並請我提出修改意見以及為之寫序的時候,她仍沉醉於如何完善這本書的思考之中,以至於未露出成功時一般人常常洋溢出來的喜悅。
特點
其一,梳篦,尤其是梳子,至今仍是人們日常生活使用的工具,故這本著作的主題,貼近生活,貼近大眾;其二,這本著作不僅考察了梳篦的歷史,更闡述了梳篦所反映的美的流變。可以這樣認為,讀者閱覽這本著作的同時,隨之也將享受著梳篦所表述的美的歷程;其三,《中華梳篦六千年》雖是以考古學的層位學與類型學的方法研究梳篦發展歷程的專著,但為了使一般的讀者能夠讀懂乃至對其產生興趣,作者在這本書的寫作過程中,總是從大眾的角度,尤其是從考古學外行者的角度考慮,站在他們的立場上設身處地反覆審視,修改行文,儘量避免使用生硬的專業術語。例如,這本著作摒棄了考古著作中常見的將研究資料劃分類、型、式的傳統作法,而努力使用既保持分型、分式的科學涵義又能為大眾所接受的語言來展開這本書的寫作。
作者在這方面的努力相當成功,導致出創新的效果,做到了既深入又淺出,使《中華梳篦六千年》成了深入淺出的專著。
作者簡介
楊晶,北京故宮博物院研究館員。一九五七年生於遼寧省大連市金州區。一九八二年畢業於吉林大學歷史系,獲學士學位。一九九○年畢業於吉林大學研究生院,獲碩士學位。研究方向為中國考古學,主要從事古代玉器和陶瓷器的研究。
特色
據考古發現得知,中國人遲至距今6000年前就已經發明了梳子。篦子的出現較晚一些,但至遲在距今2500年前已被人們廣泛使用了。同時,由梳篦引申出來的詞句,早已見諸古代文人的筆下,如“櫛風沐雨”、“鱗次櫛比”等等。可見,使用梳篦的歷史源遠流長,梳篦自身及其引申出來的文化,內涵相當豐富。遺憾的是,我們對於這一文化認識卻長期處於感觸的自發階段。直到本世紀開始的時候,楊晶獻出了她的《中華梳篦六千年》,才開始邁出了這一混沌的認知階段,使人們能夠比較清晰地見到梳篦及其體現的文化在六千年間的流變。
自己知才能讓他人知。楊晶對於梳篦自身及其所體現的文化的認知,也經歷了自發到自覺的轉變過程。在考古發現中,梳子屢見不鮮。人們對於這些考古發現,往往停留在現代人對梳子認知的水平上,關於梳子的文化譜系及其與社會結構演變的關係,不僅缺乏認識,也無探討的興趣與動力。浙江海鹽良渚文化M30中一件玉背梳子的發現,觸發了楊晶的靈感,使她面對早已注視並心存疑惑的被學界普遍稱為“冠狀飾”、“垂幛形飾”的玉飾件,豁然開朗,認為這些玉飾件當是複合式梳子的玉質梳背飾。這樣的感悟,是一般考古學者都能做到的,但楊晶的可貴之處在於以此為切入點,全面地檢討了良渚文化的墓葬,從而發現了一些重要的現象:一是玉質梳背飾都位於墓主人的頭部;二是這些玉質梳背飾僅見於當時顯貴人物的墓葬中;三是玉質梳背飾的造型與良渚文化神面紋頭上所戴的冠狀飾物相似。她根據這些現象認為,當時流行“插梳以飾”的俗尚,而這種“插梳以飾”的玉背梳子是良渚文化貴族的標誌物。楊晶又以這一認識為立腳點,全面梳理了考古文獻中所載的史前時期的梳子,寫成了《史前時期的梳子》一文。這是中國史前考古學中首篇關於梳子的研究論著,並已有了系統的論述。
目錄
美從頭上起步
撲朔迷離的名稱
歷代典箱的定名
出土文獻的稱謂
本文擬定的名稱
形形色色的種類
古樸端莊的骨牙角類
輕巧秀雅的竹類
溫潤光澤的玉石類
灼灼生輝的金屬類
各式各樣的造型
引領風騷的長方形
綿延不絕的扁方形
獨樹一幟的角尾形
別具一格的六邊形
流光異彩的亞字形
蔚為大觀的馬蹄形
洋洋灑灑的箕形
欣欣向榮的半圓形
後起之秀的弓形
氣象萬千的聯背形
多姿多彩的裝飾
細緻入微的琢刻
神工鬼斧的鏤雕
妙筆生花的彩繪
巧奪天工的模壓
匠心獨運的鑲嵌
五光十色的盛具
紛至沓來的用途
以櫛為冠
以櫛為飾
以櫛為具
以櫛為喻
源遠流長的歷程
渾樸的時代
斑斕的時代
大同的時代
奢華的時代
敦厚的時代
探尋美的嘗試
主要參考文獻
盤點考古書籍
考古學是根據古代人類活動遺留下的實物資料,來研究人類古代社會歷史的一門學科。中國近代“考古學”一詞,可能是從西文Archaeology一詞翻譯而來的。考古學是歷史科學的一個組成部分,但其研究的範圍是古代,所以它與近代史和現代史是無關的,自人類的起源始,下限隨考古學的發展而有所變化,又由於各地區文化發展的多樣性和不平衡性,所以無法統一,各國考古學都有它們的年代下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