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簡介
本書分為古史研究、甲骨學研究、青銅器研究、戰國文字研究、簡帛學研究、年代學研究和學術史研究七輯。主要內容包括有關古史的十個新發現;深入探討遠古歷史研究的方法論問題;關於花園莊東地卜辭的所謂“丁”的一點看法;論士山盤——西周王朝乾預諸侯政事一例;滎陽上官皿與安邑下官鍾;從新出楚簡看齊魯文化的影響;試說楚簡中的《說命》佚文;頌器的分合及其年代的推定;侯外廬先生與明清之際學術思想研究等。及時介紹了考古的最新發現並做了精深的探討,其中既有對古代文明研究的巨觀認識,也有關於某一專題深入細緻的辨析,基本上涵蓋了作者關於古代文明研究的最新成果。作者簡介
李學勤,1933年生於北京,1951至1952年就讀於清華大學哲學系。曾任中國社會科學院歷史研究所研究員、所長、清華大學思想文化研究所所長等,並任英國劍橋大學、美國加州大學(伯克利)等多所國外名校的客座教授以及多所國內高校的兼職教授。目錄
第一輯古史研究
考古與古文獻的整理
讀《周禮正義·天官》筆記
有關古史的十個新發現
古文字與古文明:21世紀初的認識和展望
女媧傳說與其在文化史上的意義
談經學與文獻學的關係
趙文化的興起及其歷史意義
陶寺特殊建築基址與《堯典》的空間觀念
舜廟遺址與堯舜傳說
考古最新發現與先秦史研究
國學與經學的幾個問題
虞夏商周研究的十個課題
關於綿陽雙包山漢墓墓主的推測
最新考古發現對古代研究的影響——2006年6月13日在華東師範大學大夏講壇的演講
精選
第一輯古史研究考古與古文獻的整理
一、考古學對古文獻整理的影響
我首先講一下什麼是現代考古學。我們要講的是現代的考古學對古文獻整理的影響,而不是其他。社會上有一種流行的觀點——恐怕在很多人思想里還有這種傳統的認識,覺得考古學在中國是一種歷史非常長的學問,因為中國從很古的時候就有對於古物、古代遺存的研究和記載,這些研究和記載很多人認為就是考古學了,有些人寫的考古學史就是這樣。這個看法在今天來說是不正確的,因為現代意義的考古學乃是歷史不是很悠久的一門科學,現代的考古學有它自己的理論、方法和一整套的學科的體系,不是古代的古物的研究。我們中國古代的傳統的對於古物的研究,大家叫它金石學,金石學可以說是中國考古學的前身;在歐洲也有一種類似的研究,稱為古物學,古物學也可以說是現代考古學的前身,可是它們都還不是現代考古學。現代考古學必須有它自己的一套理論、方法和系統的學科體系。現代的考古學自產生以來,到今天尚不到200年。在考古學史上,一般認為,在19世紀初期,北歐一些博物館專家提出三時代法,即把歷史分成石器時代、青銅時代和鐵器時代,這三時代法概念的認識,就是現代考古學的開始。至於現代考古學傳人中國,更是很晚的事情,是在19世紀末20世紀初,換句話說,就是在1900年前後。那時候一些先進的學者前輩開始把現代考古學的一些觀念介紹到中國來,可是這還不是現代考古學在中國建立的時間。什麼叫現代考古學在中國的建立呢?現代考古學在中國建立的標誌是中國人自己運用現代考古學的理論和方法進行發掘、整理和研究。大家知道,在19世紀晚期以來,有些外國人到中國來,出於不同的動機,做了一些考古性質的工作,做了些發掘和調查,地域範圍很廣泛,從新疆到香港都有,但這些都不算是中國考古學的建立,因為這些是外國人做的,不是中國人自己做的。
盤點考古書籍
考古學是根據古代人類活動遺留下的實物資料,來研究人類古代社會歷史的一門學科。中國近代“考古學”一詞,可能是從西文Archaeology一詞翻譯而來的。考古學是歷史科學的一個組成部分,但其研究的範圍是古代,所以它與近代史和現代史是無關的,自人類的起源始,下限隨考古學的發展而有所變化,又由於各地區文化發展的多樣性和不平衡性,所以無法統一,各國考古學都有它們的年代下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