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殷墟王卜辭的分類與斷代》

《殷墟王卜辭的分類與斷代》

《殷墟王卜辭的分類與斷代》採用新方法把殷墟王卜辭分為20類,然後對各類卜辭的特徵時代及相互關係進行了翔實的論述,力圖使甲骨文資料成為系統化的科學史料。

基本信息

簡介

《殷墟王卜辭的分類與斷代》殷墟王卜辭的分類與斷代

《殷墟王卜辭的分類與斷代》講述殷墟卜辭使用的時代長達兩百餘年,無論從歷史學的角度或從語言文字學的角度來使用這批資料,都必須先加以分期斷代。甲骨斷代學說是董作賓所創立的。20世紀70年代以來,在李學勤、裘錫圭等學者的努力下,這方面的研究又有了很大的進展。甲骨學界多數學者接受了必須先分類(指根據字型等特徵把殷墟甲骨文分成不同的類),然後再在此基礎上進行分期斷代的觀點,以及殷墟卜辭的發展演變分兩系的觀點。

特色

本書根據新的觀點、方法和研究成果,對殷墟甲骨文的主要部分——王卜辭的分期斷代做了全面系統和深入細緻的研究。本書是分期新說的系統發展,作者從嚴密的類型學分析著手,把殷墟王卜辭細分為20類,對各類的特徵、時代以及彼此間的關係作了細緻、翔實的論述,不但很好地總結了已有的研究成果,而且還有很多創見,使20世紀70年代以來逐漸形成的甲骨斷代新說得到了充實和發展。

本書可供占文字、甲骨學、商周史的研究者參考。

線上試讀部分章節

第一章緒論
董作賓先生創立的殷墟甲骨文斷代體系,很多方面今天看來仍是對的j但也存在著缺點,重要的一點就是把甲骨本身的分類和王世的推定混在一起了。
20世紀50年代初,陳夢家先生在進行甲骨斷代研究的時候,已經多多少少意識到了董先生五期分法簡單地按王世來劃分甲骨是有缺陷的。為此他在《甲骨斷代與坑位——甲骨斷代學丁篇》一文中創用了賓組、自組等名稱,主要通過貞人(陳氏稱為“卜人”)系聯來給甲骨分組(文見《中國考古學報》第5冊,1951年;後收人《綜述》)。但是,陳先生在稱引不能根據貞人系聯來分類的卜辭的時候,仍然以王名來命名這些卜辭。
對此,李學勤先生在1957年寫的《評陳夢家殷虛卜辭綜述》一文中提出了批評,他說:
卜辭的分類與斷代是兩個不同的步驟,我們應先根據字型、字形等特徵分卜辭為若干類,然後分別判定各類所屬時代。同一王世不見得只有一類卜辭,同一類卜辭也不見得屬於一個王世。《綜述》沒有分別這兩個步驟,就造成一些錯誤。例如:《綜述》所謂“康丁卜辭”,便是用一個斷代上的名稱代替分類上的名稱。
如前面所指出的,陳氏對分類與斷代應該分開這一點已經初步有所覺察,但由於認識不夠明確,仍犯了李先生所說的錯誤。李先生在上引文章里第一次明確提出以下兩點意見:①分類與斷代應區分開來,分成兩個步驟來進行;②分類要依據字型、字形等特徵。我們認為這是非常重要的。
70年代後,李學勤先生在討論跟甲骨分期有關問題時,在《論“婦好”墓的年代及有關問題》一文中提出“歷組”名稱(《文物》1977年第11期),歷組大致相當於陳先生的武文卜辭;在《小屯南地甲骨與甲骨分期》一文中提出了“無名組”名稱(《文物》1981年第5期),無名組大致相當於陳先生的康丁卜辭。在後一篇文章里,李先生認為殷墟王卜辭主要可分為這樣七組:即陳氏所分出的賓組、自組、出組、何組、黃組,再加上他的歷組、無名組。

目錄

自序
繁體字版序
繁體字版自序
凡例
本書引用書目簡稱
第一章緒論
第二章■組卜辭
一、■組肥筆類
二、■組小字類
第三章■類卜辭
第四章賓組卜辭
一、典賓類
二、賓組■類
三、賓組一類
第五章賓出類卜辭
一、賓組賓出類(賓組三類)
二、出組賓出類(出組一類)
三、論賓組三類卜辭的時代
四、對於賓組中三種類型卜辭時代先後的考察
第六章■賓間類卜辭
一、■賓間A類
二、■賓間B類
第七章論■組小字類卜辭的時代
第八章歷類卜辭
一、歷一類
二、歷二類
三、歷類卜辭的時代
四、歷一類與歷二類卜辭之間的關係
五、歷草體類及其時代
第九章■歷間類卜辭
一、■歷間A類
二、■歷間B類
三、■歷間類卜辭的時代
第十章何組卜辭
一、事何類
二、何組一類
三、何組二類
第十一章歷無名間類
第十二章無名類
一、無名類
二、無名類的“左支卜”與“右支卜”
三、無名類和何組二類的相互關係及其時代
第十三章無名黃間類卜辭
第十四章黃類卜辭
一、黃類
二、什麼是真正的武乙、文丁時期的卜辭

盤點考古書籍

考古學是根據古代人類活動遺留下的實物資料,來研究人類古代社會歷史的一門學科。中國近代“考古學”一詞,可能是從西文Archaeology一詞翻譯而來的。考古學是歷史科學的一個組成部分,但其研究的範圍是古代,所以它與近代史和現代史是無關的,自人類的起源始,下限隨考古學的發展而有所變化,又由於各地區文化發展的多樣性和不平衡性,所以無法統一,各國考古學都有它們的年代下限
《野人獻曝》
《西漢禮制建築遺址》
《文物叢談》
《考古人類學隨筆》
《定陵出土文物圖典》
《東平後屯漢代壁畫墓》
《世界十大考古發現》
《中華古地圖集珍》
《探尋美索不達米亞文明》
《唐陵的布局》
《殷墟王卜辭的分類與斷代》
《地中海考古》
《迦太基傳奇》
《考古的故事》
《何正璜考古遊記》
《藏傳佛教寺院考古》
《上古西藏與波斯文明》
《探尋瑪雅文明》
《中國考古學·秦漢卷》
《湖南宋元窖藏金銀器發現與研究》
《中國古輿服論叢》
《眾神的宮殿》
《考古學讀本》
《美術與考古》
《漢唐之間的宗教藝術與考古》
《馬的中國歷史》
《另一種古史》
《古代人牲人殉通論》
《西域考古圖記》
《中華梳篦六千年》
《會說話的希臘石頭》
《在中國漫長的古道上》
《成都城坊古蹟考》
《輝煌、瑰麗的瑪雅》
《入山與出塞》
《所羅門示巴女王之鷹》
《佛教石窟考古概要》
《萬世法門》
《中國文明的形成》
《李濟文集》
《考古學》
《占卜的源流》
《漢唐美術考古和佛教藝術》
《文物物語》
《安陽》
《往古的滋味:中國飲食的歷史與文化》
《中國文明的起源問題》
《考古學專題六講》
《新疆的地下文化寶藏》
《隋唐考古》
《滿城漢墓》
《埃及考古學》
《傳薪有斯人》
《亞特蘭蒂斯:消逝的人類文明真相》
《水晶太陽之謎:現代人失落的宇宙奧義》
《神與獸的紋樣學》
《吐魯番考古記》
《黃泉下的美術》
《新鐵證待判》
《逝去的風韻:楊泓談文物》
《伊特魯利亞人的靈魂》
《建康蘭陵六朝陵墓圖考》
《明清金銀首飾》
《沿著古代中亞的道路》
《最新中國考古大發現》
《絲綢之路考古十五講》
《故宮退食錄》
《印加人:黃金和榮耀的主人》
《宣化遼墓》
《神祗·墳墓·學者》
《古埃及探秘》
《宮殿考古通論》
《中國石窟寺研究》
《商周青銅器群綜合研究》
《奢華之色》
《漢畫像的象徵世界》
《文物精品與文化中國十五講》
《中國古兵與美術考古論集》
《中國聖火》
《松漠之間》
《考古中華·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成立60周年成果薈萃》
《人是太空人的試驗品》
《中國青銅器綜論》
《秦俑真相》
《中國古代天文文物圖集》
《中國盜墓史》
《美索不達米亞:追溯近東文明的起點》
《殷墟青銅器研究》
《馬承源文博論集》
《前蜀王建墓發掘報告》
《尋常的精緻》
《尋找那隻爵》
《中國古代的藝術與文化》
《武梁祠》
《簡牘檢署考校注》
《先秦兩漢考古學論文集》
《楊鴻勛建築考古學論文集》
《中國出土古文獻十講》
《粟特人在中國》
《東魏北齊莊嚴紋樣研究》
《穿越時空的智慧》
《斯坦因中國探險手記》
《古代高昌王國物質文明史》
《中國古代青銅器》
《中國襖教藝術史研究》
《考骨紀》
《小法老之死》
《中國古車輿名物考辨》
《華燭帳前明》
《中國考古發現與研究》
《閱讀過去》
《西域文明》
《希伯來語聖經》
《曾侯乙墓》
《垃圾之歌》
《破解古埃及》
《死海古卷概說》
《鳥濱貝冢》
《中國方術正考》
《古文物稱謂圖典》
《漢唐考古學講稿》
《唐代金銀器研究》
《希臘藝術與考古學》
《中國考古學通論》
《神話考古》
《路經樓蘭》
《郭店楚簡校讀記》
《廣漢三星堆》
《從長安到雅典》
《中國古代陵寢制度史研究》
《中國新石器時代》
《商周青銅器文飾》
《考古人手記》
《殷墟婦好墓》
《簡帛佚籍與學術史》
《鹽池馮記圈明墓》
《沙海古卷釋稿》
《中國早期文明》
《花舞大唐春》
《四神》
《美術、神話與祭祀》
《郭店楚墓竹簡》
《中古中國與外來文明》
《偃師杏園唐墓》
《發現藏經洞》
《商文明》
《古代兵器通論》
《商周祭祖禮研究》
《正倉院考古記白川集》
《白沙宋墓》
《考古學與船舶社會史》
《雲岡日記》
《伯希和西域探險記》
《定陵》
《中國天文考古學》
《中國古史的傳說時代》
《敦煌考古漫記》
《燕衎之暇》
《墓葬與生死》
《甲骨文與殷商人祭》
《穿越塔克拉瑪乾》
《天使的承諾》
《古墓探秘》
《上海明墓》
《西周青銅重器銘文集釋》
《我的探險生涯》
《中國青銅時代》
《時間與傳統》
《考古學研究入門》
《消失的城市》
《凱爾特人的歐洲》
《神秘的蘇美爾人》
《古代都城與帝陵考古學研究》
《文物小講》
《青銅揮麈》
《劍橋插圖考古史》
《鑠古鑄今》
《活著的女神》
《亞洲腹地旅行記》
《考古學是什麼》
《廣州南越王墓》
《國寶一百件》
《失落的古格王朝》
《消失的建築》
《騙局、神話與奧秘》
《上博楚簡三篇校讀記》
《中國古代都城制度史》
《中國墓室繪畫研究》
《青州龍興寺佛教造像窯藏》
《文明起源的中國模式》
《北齊東安王婁睿墓》
《西域文明史概論》
《埃及歷史銘文舉要》
《北宋皇陵》
《尋找亞特蘭蒂斯》
《考古器物繪圖》
《漢長安城遺址研究》
《唐代墓室壁畫研究》
《考古學理論》
《考古發現與早期道教研究》
《兩周金文辭大系圖錄考釋》
《埃及的遺產》
《宴饗的故事》
《古代神話與民族》
《新定三禮圖》
《六朝瓦當與六朝都城》
《清皇陵地宮親探記》
《魏晉南北朝壁畫墓研究》
《羅馬考古:永恆之城重現》
《中國古代的天文與人文》
《發現我們的過去-簡明考古學導論》
《趣味考據》
《近百年古城古墓發掘史》
《中國紋樣史》
《考古學一百五十年》
《從羅布沙漠到敦煌》
《中國陶瓷史》
《美源》
《梁莊王墓》
《創世紀的守護神》
《文物中的古文明》
《中國文明的開始》
《走出疑古時代》
《考古不是挖寶》
《法門寺考古發掘報告》
《最早的中國》
《拉美西斯二世:尼羅河上的輝煌》.
《古事雜談》
《中國文明起源新探》
《水晶頭骨之謎》
《失落的約櫃》
《東周與秦代文明》
《考古學的過去與未來》
《大崑崙》
《中國大百科全書:考古學》
《商周彝器通考》
《古代中國考古學》
《漢代物質文化資料圖說》
《風雪定陵》
《考古與藝術史的交匯》
《中國古建築考古》
《中國古代服飾研究》
《天工開物》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