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簡介
商代是中華古文明的早期階段。中國歷史畫卷在商代史的永久記憶上前赴後繼地拉開。以古為鏡,可知興替。商代文明的發展時空,下啟中華文化演進的先河,十一卷本《商代史》用斷代史著述體例,通過有商一代歷史事象與制度名物的研究,尋繹中國社會傳統文化元素的由來、特徵、品格與傳承,提供可資借鑑的歷史資源。本卷梳理整合歷史文獻與甲骨文、考古學材料,考訂商族的發祥,起源和先商時期的遷徙問題,探析先商文化以及滅夏之前商族社會形態的演變。
圖書目錄
緒論第一章 商族的起源
第一節商族的發祥:“契封商”與“契居蕃”第二節帝嚳並非商之始祖
第三節有娥氏、高辛氏與商族緣起
第二章 商族的早期遷徙
第一節昭明居砥與遷商第二節相土居“商丘”
第三節王亥遷殷與上甲微居鄴
第四節河伯和有易氏的居地及其與商之關係
第五節八遷的範圍不出冀南與豫北地區
第三章 商湯滅夏前的亳邑
第一節湯居毫諸說之辨析第二節甲骨文亳邑與鄣毫
第四章 先商的文化與年代
第一節關於先商文化的探討第二節先商文化與商先公先王的時段對應關係
第五章 先商社會形態的演進
第一節商契至王亥時期的中心聚落形態第二節上甲微至成湯時期的邦國形態
第三節成湯時期由邦國向王國的轉變
後記
考古學的相關著作
考古學是指以田野調查、發掘為特徵的現代考古學,也通俗的稱為“鋤頭考古學”,考古學是通過發掘和調查古代人類的遺蹟遺物和文獻來研究古代社會的一門人文科學。傳統上,考古學是文化人類學的一門分支學科,但是現在它越來越獨立,成為了一門獨立的學科。 |